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基于团队建设的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研究

来源: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作者:陈诗建
发布于:2021-02-03 共4478字
    摘要:高校班级文化建设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观载体。班级作为高校教育教学的一个基础单元,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目标的基础组织。团队建设方法中的形式五要素和团队建设理念的三因素,对于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路径有着重要的借鉴和落实作用。基于此,本文从思想层面、制度层面、执行层面三方面探索了团队建设方法的形式五要素和团队建设理念三因素融入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路径,以期打造出属于班级自身的团队精神和团队文化,探索出一条独特的高校班级文化建设道路。
   
    关键词:团队建设,高校班级文化建设,五要素,三因素,路径探究


班级文化建设论文

   
    新时代下,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程度越来越高,高校承载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一批又一批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所以,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始终要坚持“立德树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任务。这个任务的落实,不仅仅是高校顶层设计的教育理念,还必须依靠具体践行基础单元的功能发挥,也就是具有践行意义的优良高校班级文化的形成。高校是社会的缩影,随着经济和科技不断地发展,大学生群体成为了整个社会未来发展的有生力量和再生力量。当前,部分高校辅导员人员配备不齐,班主任制度不完善,班级文化建设意识薄弱等问题较为突出,在班级文化建设上也不够重视,缺乏有效的思路和方法。因此,从践行意义的方法上对大学生群体赖以成长的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研究显得尤为迫切,这对于优秀的高校校园文化的形成有着深远的意义,同时也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落地作用。
   
    一、团队建设方法的形式五要素和团队建设理念的三因素
   
    团队建设方法是素质拓展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是通过教练(教师)引导和让参与者亲身体验、分享、交流、整合、应用的一种方法,是如何将一群人打造成一个由“队长”带领的,有着共同“队名”“队徽”“队歌”和“口号”的团队的方法。通过团队建设的方法,形成共同约定的成长计划,确立队规,树立长、中、短期目标,团队在一定时期内共同成长,因此团队建设方法具有创新、深记、探索、趣味性、自身素质拓展的积极作用。“队长”“队名”“队徽”“队歌”和“口号”是团队建设方法的形式五要素。这五要素,让团队具有一定的识别性,并通过团队建设的过程,形成一个优秀的团队。一个优秀的团队建设理念需要融入像家庭一样的情感交融因素,像军队一样的纪律约束因素,像学校一样的教育成长因素,从而形成团队建设理念的三因素。在团队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共同学习、工作和生活一起完成设定目标,进而培养团队情感、形成团队意识、打造团队精神。
   
    二、团队建设方法的形式五要素和团队建设理念的三因素与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关系
   
    团队建设方法是一种具体的可操作、可执行的践行方法,高校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班级在确立后,通过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而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当前,对于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具体方法的研究还较为缺乏,仅仅依靠单线条和班级管理粗放型的制度约束,很难形成优秀的班级文化。团队建设方法中的形式五要素和团队建设理念的三因素可以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带来很多积极的践行意义和启示。
   
    团队建设方法中的形式五要素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践行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具体操作方法,让班级在辅导员或班主任的引导下,通过班级成员自身的意识碰撞、讨论和最终确定属于班级自身的外在识别系统。在这形式五要素中,“队长”是班级的班长,“队名”是班级个性化称呼,“队徽”是班级的图案形象标志,“队歌”是班级共同认同的音乐形式的精神载体,“口号”是班级行动的精神动力和准则。团队建设理念的三因素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提供了指向性的微观引领,让班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位阶和校园文化中位阶的宏观指引下,为班级成员在校学习和生活的各种行为,打造一个像家庭一样有情感、有温度,像军队一样的有纪律、有硬度,像学校一样有教育、有溶度的班级团队。同时,高校班级文化建设也是团队建设从军队、企业向学校拓展的一个重要载体,有助于团队建设与管理理论的延伸。高校班级是高校教育教学的一个基础组织,是一群有着相近年龄和知识的人才,组成的可塑造的团队。在优秀的班级文化中成长,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班级文化的外化表现就是班级中每位成员的日常行为以及班级形成的“班风”。
   
    三、将团队建设方法的形式五要素和团队建设理念三因素融入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路径
   
    (一)在思想层面上,重视团队建设
   
    大学生作为一个从中等教育踏入高等教育的群体,是一个可塑性的群体,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真正树立起来。而这三观的树立,需要从他们每天学习和生活的班级中养成。“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的成长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离组织,都是在一个个团队中成长起来的。在班级团队的成长中,大学生懂得了“爱团队”“为团队”“认团队”和“做团队”,进而培养他们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只有在思想层面上,重视团队建设,增强团队意识,才能将“五要素”和“三因素”融入班级文化建设中,才能重视班级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具体化落实,才能打破原来的重专业、重技能而忽视大学生在高校生活中最基础的学习和生活的组织文化建设的观念,才能跳出班级文化建设只是学生管理工作部门任务的偏见。这是“五要素”和“三因素”融入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先决条件。
   
    (二)在制度层面上,嵌入团队考核
   
    实现方法的应用和理念的融合,离不开制度层面上设定。只有这样,才能使方法的应用和理念的融合有了制度的保障,才能形成文化的连续性,并且得以传承。而这种融合,需要高校在院系考核、辅导员和班主任以及学生各种评优评奖的制度中,嵌入团队考核要素。比如,在院系的绩效考核制度中,将班级文化建设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考查院校班级中团队建设融入情况,通过抽样的问卷调查院系学生“五要素”和“三因素”的情况,形成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一项考核评价。同样,在优秀辅导员、优秀班主任、先进班集体和学生评优评奖的制度中,也需嵌入团队考核要素。在制度的保障下,全校各个层级共同努力,才能将团队建设的“五要素”和“三因素”具体融入班级文化的建设中。
   
    (三)在执行层面上,践行全面融入
   
    第一,有针对性地开展集中培训,打造教练团队。团队建设方法的“五要素”和团队建设理念的“三因素”融入班级文化建设中,需要一支教练团队进行引导和训练。这支教练团队的人员不仅是辅导员和班主任,还应该是一支包含了高校领导在内的教学工作管理人员和学生工作管理人员的团队。培训的时间可以选择在暑假结束前一周集中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是认识团队、团队建设的理念和方法以及团队发展的周期等,培训的形式可以选择素质拓展与理论讲座相结合,培训的对象为涉及班级文化建设的教学工作管理人员和学生工作管理人员,培训的考核纳入参训者个人的业务档案。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集中培训,让受训者掌握团队建设的理念和方法,为班级文化建设培养了具体的执行者。当然,高校学生工作管理人员也可以作为教练团队的主力军,因为他们是班级管理的具体实施者。在具体的团队建设与班级文化建设的融入中,辅导员可以培养团总支和学生会的学生工作者,班主任可以培养班级里的核心管理成员。这样便形成了一支由高校领导、教学管理工作人员、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学生工作者和班级核心管理成员组成的教练团队。
   
    第二,设为入学教育的主题内容之一。高校在新生入学时,一般都会开设多种主题和形式的入学教育,让新生进入校园时清楚自己的专业学习内容、了解和适应大学生活以及开展军事理论学习和军训。入学教育是大学生进入高校后最先接触的一种教育方式,是高校在新生踏入“象牙塔”现实碰撞时的重要教育环节。将“五要素”和“三因素”设为入学教育的主题内容之一,可通过主题讲座和素质拓展的方式开展,特别是在学生军训中后期融入“五要素”和“三因素”为最佳时机。军训时,教官统一动作、统一服装、统一口令,教官的团队形象就是团队建设有效的标榜。新生亲身经历了听口令、站军姿、走正步、队列练习和训练军体拳、匍匐前进、紧急集合、队列汇操、编方队、合练、团队汇操表演等科目,他们感受到的是军队的纪律和服从,对团队意识有着切身的体验。这时候融入团队建设的“五要素”和“三因素”,有助于引导他们对其更深的体会和认识,有助于新生在入学后就开始认识团队,埋下团队意识的种子,为“五要素”和“三因素”融入班级文化建设打下牢固的基础。
   
    第三,编入专业教学计划,作为公共必修课程学习。新生经历了军训后,对军训时的记忆深刻,很多学生甚至喜欢上了军训。此时,高校如果在各方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类似于军训教学的团队建设和训练课程编入大一的专业教学计划中,作为专业的公共必修课程学习,可确保每个学生都学习了团队建设方法的形式“五要素”和团队建设理念的“三因素”,这是融入班级文化建设非常有效的渠道。在该课程任课教师的选择上,可以倾向于已经接受过集中培训的学生管理工作人员,比如辅导员和班主任。课程的授课方式可以团队实际操作为主,辅以理论知识的学习。课堂的设计以两节课为一次授课单元,区别于传统的理论授课,设计一次课上一个故事、一个视频、一个团队训练游戏贯穿整门课的教学。课程的考核可以过程性考核为主,最终以班级大团队的形式开展,以团队主题班会的形式进行考查。课程的内容设计上,主要围绕“五要素”和“三因素”,再将团队概念、团队的发展周期、团队激励、团队沟通、团队冲突等内容融入设计中。授课的地点选择上,可以将室内和户外相结合。同时,课程与军训形成一定的连续性,有利于让新生在大一的第一个学期中整体性地接受团队建设意识的培养,为班级在接下来的优秀班级文化建设提供了丰沃的土壤。
   
    第四,创设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让团队建设的优秀班级文化遍地开花。优秀的班级文化建设需要有具体的活动平台搭建,才有其践行形成的可能,因此需要贯穿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整个过程。在搭建班级活动平台时,应结合大学生所在年级的阶段性特点和专业特点去创设。比如,大一新生通过军训和团队主题教育后,团队意识较为强烈,可搭建以“我的大学、我的军训”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以“我的团队,我自豪”为主题小视频征集活动等线上线下的活动平台;中年级的班级学生进入了已经适应大学生活的状态并开始探索自己的兴趣和专业的领域,可搭建班级的兴趣小组、团队读书分享会、趣味运动会、专业技能竞赛团队等活动平台;毕业年级的班级学生进入专业巩固、面临实习和就业的阶段,可搭建分团队模拟面试,与优秀的工作团队面对面的座谈会等活动平台。
   
    结语
   
    高校优秀的班级文化建设不是一个人、一次讲座、一门课程、一个学期就能实现的,需要高校从思想层面上高度重视,在制度层面上给予有力的保障,在具体的实施执行过程中重视对班级文化建设引导者的培训,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打造,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全方位、多渠道地搭建践行平台。一旦这种融入了团队建设理念的优秀班级文化形成后,学生在班级中成长,团队意识增强,具有良好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对于高校大学生在接下来的职业生涯发展乃至整个生命的过程都有积极、正向、强有力的帮助,且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乐林会,李正周.团队管理视角下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对策探究[J].戏剧之家,2020(15):142-143.   
    [3]王成,廖启云.高校班级文化的建设现状与路径选择[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9(3):54-58.
作者单位:汕尾职业技术学院
原文出处:陈诗建.团队建设视阈下的高校班级文化建设路径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10):48-49+53.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