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小学教学中关于诚信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程, 这不仅需要班主任做好多方面的教学工作, 还需要学生的家庭参与进来, 做好家庭的诚信教育工作。家长、教师都是学生的老师, 只注重在校期间的诚信教育并不能全面提升学生对于诚信道德的理解和认识, 还需要家长和整个家庭言传身教般的教育, 两者应该相辅相成, 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校期间和与家庭成员相处过程中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本文就班主任主要工作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 小学; 班主任; 工作; 家庭诚信教育;
引言
传统的诚信教育机制并不完善, 学校和教师对于学生的诚信教育也存在很大的缺失, 这就造成学生对于诚信没有深刻的理解, 也无法养成为人处世的良好习惯和观念。诚信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只有在小学生各方面心理素质正处于发展完善的基础时期加强诚信教育, 才能打好基础, 才有利于尽早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价值观, 这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应该反思当前社会上存在的诚信缺失现象, 班主任和家庭要共同做好诚信教育。
一、当前小学生缺少诚信观念的具体成因分析
小学生之所以出现诚信缺失方面的问题, 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是学校教育体系中缺少完善的诚信教育体制和合理的课程安排, 学校和教师更注重能够提升成绩的所谓主科教学, 而对于诚信教学并不是那么重视和关注, 这种只注重考试成绩的教学理念, 给孩子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 会认为诚信教育课程不重要, 也不愿意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学习何为诚信, 怎样去做一名诚信的人。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尤其是心理和观念的形成会受到很多社会上不良思想和观念的影响, 学校缺少诚信教育, 就会让这些不良思想进入校园, 从而侵蚀孩子的思想, 沾染不良习气, 久而久之就会逐渐形成不守诚信的处事观念, 对待他人也缺乏真诚的态度。学校和教师没有为小学生抵御来自社会不良思想的影响。
另一方面要从家庭的角度来讲, 有人说,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而作为孩子的家长没有做到以身作则, 一些家长本身就缺乏诚信, 为了利益而不顾个人信誉, 没有考虑到他人的立场, 自私自利会让自己的孩子也逐渐沾染上这些不良的习气。而且在这种情况下, 即使学校有完善的诚信教育课程体系, 那么在孩子离开校园回到家中, 也会被家长的不良思想和做法所影响, 会让小学生产生很大的困惑, 对于今后的诚信课程学习会产生自信心上的动摇。有些家长的做法由于个人长久养成的习惯, 而在不经意间被自己的孩子看到或者听到, 进而会学习家长的做法和态度, 这是造成小学生缺少诚信非常重要的原因。
二、培养小学生诚信品质的主要策略
(一) 提高家庭诚信水平, 家长要以身作则
小学生的家庭教育是不可或缺的, 尤其对于诚信教育来说, 其包含的内容和含义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以及为人处世中都可以体现出来, 孩子会根据家长的行为习惯而进行理解和学习。所以家长要给孩子做出好的榜样, 要从自身做起, 遵守诚实守信的准则, 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都要为孩子的诚信教育树立良好的诚信意识, 如果发现家庭中有其他成员违背了诚信原则, 作为孩子的父母要及时纠正孩子对于诚信缺失的观念和想法, 要向孩子解释做人应该保持诚信, 不要向反面教材学习, 可以将其作为反面教材来提醒孩子要谨守诚信, 做一个富有诚信的人。
(二) 学生班主任要提高诚信教学的水平
学校和教师的教育也是小学生培养诚信观念中的关键环节, 作为学生的班主任, 在工作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同时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更为注重提高学生对于诚信的理解程度, 要教给孩子们人无信则不立的人生道理,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 如果发现个别学生受到了社会不良思想的影响, 要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 让小学生认识到哪些做法和思想存在哪些错误, 帮助孩子们抵御来自外界的不良思想的影响, 作为班主任要做好诚信教学方面的工作。
(三) 加强家庭学校联动机制
家庭与学校教育既是两个不同的部分, 同时二者之间也是息息相关。仅在诚信教育方面, 有时候, 家长对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并不了解, 同时, 学校方面也对学生在家的情况知之甚少, 双方缺乏沟通, 这就不利于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 也不利于对学生的问题分析与思想教育。所以, 要更好的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就必须加强学校与家庭双方的沟通, 建立家庭-学校联动机制, 实时关注学生发展状况, 及时发现学生问题, 有效的与其进行沟通和教育。
三、结语
在这个诚信缺失的当代社会, 小学生诚信教育问题迫在眉睫。对小学生这一社会群体的诚信教育, 不仅与学生个人的状况、未来人生发展息息相关, 更是关乎我国未来的社会发展状况。所以, 各方面都要加强对小学生教育问题的重视程度, 尤其是家庭与学校方面, 要树立榜样, 及时沟通, 推进小学生诚信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秦选强.诚信教育:我们还缺失什么———现行小学诚信教育的理性思考[J].江西教育, 2004 (z3) :26-27.
[2]朱仲敏.当前中小学诚信教育的理性思考及行动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 2012 (10) :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