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心理健康论文

浅析家庭环境与儿童心理健康关系

来源:农家参谋 作者:李小毛
发布于:2020-07-02 共4209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一篇】家庭教育与儿童心理健康论文(范文6篇)
【第二篇】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家庭教育策略
【第三篇】 浅析家庭环境与儿童心理健康关系
【第四篇】家庭教育在幼儿健康心理中的作用探究
【第五篇】家庭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第六篇】浅谈藏区寄宿制学校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教育与儿童心理健康论文三
   
    摘 要:社会变革、价值体系重构使得儿童的生活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 特别是家庭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不少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家庭教育环境造成的。本文分析了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主要家庭教育环境因素, 如家庭结构、家庭氛围、教养方式、家长的文化程度、父母对儿童的期望、家庭经济状况等。并提出创设良好家庭环境的一些建议:民主的家庭氛围;务实的家庭作风;乐观的家庭情趣;健康的情感教育;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家庭环境,儿童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与儿童心理健康论文
   
    社会的发展变革影响着家庭结构、养育方式等家庭教育环境的改变, 导致儿童的心理问题较以前明显增多, 不仅影响其生长发育和社会化程度, 还可能导致其成人期适应不良、违法犯罪和精神障碍。作为面向未来最活跃最有生气的儿童, 他们面对激烈竞争和复杂的环境, 必须具有开拓进取、执着追求、勇于创新、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良好心理素质。
   
    1 家庭教育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儿童早期 (6岁以前) 是儿童神经系统和心理能力发展的极其快速而关键的时期。这个时期出现问题不仅制约着当时的儿童发展状况, 而且对将来的智力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产生长期的作用。人的发展就是一定先天条件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家庭是儿童生存的基本环境, 家庭环境在儿童的早期心理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1) 家庭养育环境影响儿童早期智力发展。无论是福利机构喂养儿童的观察, 还是长时间系统干预研究都证明, 家长的抚养行为、亲子互动、家庭环境质量对儿童的早期智力发展具有显着的影响[2].2) 早期家庭养育环境影响儿童气质。气质作为一种先天的素质, 主要由遗传决定的具有较大稳定性的心理特质, 但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下也可发生一定的改变。研究发现母亲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神经症影响儿童的气质;家庭经济收入、家长教育程度、亲子互动、环境的多样性、管理的模式等均对儿童的气质维度有一定的影响作用[3].3) 早期家庭养育环境影响儿童人格发展。人的性格主要是在后天生活环境中形成的, 而6岁前的早期是人格的形成重要时期。外界环境特别是父母对幼儿的态度和养育方式对幼儿的性格影响显着。儿童的好奇心、兴趣的发展也与家庭养育环境有相当的关系[4].4) 早期家庭养育环境影响儿童社会化及行为问题。儿童社会化过程实质上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儿童早期交往对象主要是父母, 家庭养育方式 (环境) 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具有显着的作用。这个过程如果发展不好, 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人际关系问题和行为问题[5].
   
    2 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环境因素分析
   
    1) 家庭结构。家庭的结构环境, 如大家庭 (爷爷、奶奶和父母及兄弟姐妹) 或小家庭 (只有父母或者单亲) 结构有无缺损、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否正常等。这些因素很重要, 其往往影响儿童性格的形成, 大家庭的孩子一般性格正常, 情绪稳定。以上两个方面的作用又互相联系、相互制约, 形成拒斥型、破裂型、溺爱型等各种家庭类型[6].2) 父母的素质与儿童心理发展。父母遗传素质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遗传素质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为, 一方面, 通过遗传素质影响能力和智力的发展;另一方面, 它通过气质类型等因素影响儿童的情绪和性格的发展。遗传素质决定着儿童发展程度的可能性和范围, 环境和教育把这种可能性和范围变为现实[7].父母的文化素质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孩子的智力正在发展成长中, 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新鲜。他们对父母会提出许许多多的是什么和为什么。在这些是什么和为什么中, 包含着求知欲, 孕育着智慧。家长在孩子提问后, 能否给予正确的口答, 因势利导地给孩子以启发, 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这全取决于孩子的父母们的知识水平。3) 父母的心理素质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心理健康的家长总是持有乐观、积极的心态, 能克制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绪, 尽量不迁怒于孩子。家长这种乐观的情绪感染了孩子, 为他的学习和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 使学生心胸宽广、热爱生活、遇事不惊, 处世豁达, 并能提高学习效率。3) 家庭氛围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在家庭生活中, 儿童常以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作为最直接的模仿和认知对象, 从而形成自己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研究表明, 生活在和谐型家庭气氛中的儿童形成良好人格特征。生活在暴躁型家庭气氛中的儿童容易滋生任性, 自私, 无同情心或是产生自虐, 退缩的心理与行为。生活在冷漠型家庭气氛中的儿童对事情冷漠、偏执、不合作, 难于受教育。4)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良好的教养方式使儿童在个性、品德及行为诸方面健康成长, 为他一生的身心健康、生活幸福和事业成功打下坚实可靠的基础;不良的教养方式会阻碍儿童心理发展, 造成儿童性格缺陷、人格障碍等不良心理问题。5) 家长教育观念对儿童心理素质发展的影响。在决定儿童发展的众多因素中, 家长教育观念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例如家长的期望有强烈的暗示和感染作用, 家长的期望越高, 对孩子的激励越大, 就越能强化他们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有利于儿童意志品质的锻炼, 形成远大的抱负。但同样, 家长期望可能会塑造出的是任性倔强、自卑懦弱、反抗或淡漠的"问题儿童", 阻碍其个性心理健康发展。6) 家庭经济状况。经济上的贫困往往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心理和精神压力, 引起种种紧张和不安, 带来诸多心理矛盾和冲突, 容易产生自卑、焦虑、抑郁、悲观等不良情绪和人际交往不良等心理问题, 进而影响心理健康水平, 相对于经济水平来说, 幼儿物质生活环境的创设, 比如墙面、花草等, 对孩子心理影响更大。
   
    3 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的途径
   
    家庭成员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和关心是治家、教子的基本条件。家庭和谐的关键是居于核心地位的父母双方。因此, 有责任感的家长为了家庭的幸福和子女成材, 有必要认真研究家庭教育环境与儿童心理健康的知识, 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以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1) 创设和谐的家庭氛围。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形成最佳的亲子关系, 并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尊重爱护、以礼相待, 为人处世通情达理, 家庭氛围安定和睦、融洽温暖、民主平等、愉快欢乐, 这样才能给孩子留下和谐完整的印象, 给孩子以信任感、安全感和幸福感。2) 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与方法。本着"民主、宽容、自由发展"的教养原则, 家长以身作则, 做好孩子学习的榜样, 以理服人, 对鼓励与惩罚的运用要合理恰当。3) 家长要提升自己素质。家长要不断学习, 掌握正确教养孩子的许多方法, 让孩子在关爱与健康的环境中生活成长。儿童期家庭是幼儿主要的生活环境, 家长是孩子接触最多的人, 所以家庭环境在儿童心理健康和社会行为问题发生中起着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作用。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儿童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在家长的良好引导下使孩子健康快乐成长4) 民主的家庭作风。作为父母要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 作风民主、和蔼可亲, 这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将产生极为有利而深刻的影响。在家庭生活中, 父母对子女既是长辈, 也是教师和朋友, 切忌把社会角色带进家门;要学会理解和尊重子女, 站在子女的角度, 才能发现他们的内心世界, 千万不能按家长自己的主观意志随心所欲、拔苗助长;家庭内出现矛盾和分歧时, 切忌急躁、粗暴, 尽可能热心肠、冷处理, 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5) 务实的家庭行为。儿童对于一种家庭教育环境的心理承受能力表现在他对家庭成员 (主要是父母) 形象的适应和接受, 父母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最直接地影响着儿童的心理健康。因而父母时刻要意识到身旁有一双天真无暇的眼睛在瞅着自己, 在生活和工作中处处以身作则, 凡要求孩子做到的, 自己首先做到, 多示范, 少说教。6) 乐观的家庭情趣。父母乐观、镇静、愉快的情趣对孩子可以产生巨大的感染力, 父母应自觉克制来自各方而的烦恼、伤感和忧郁, 控制自己的不良性格, 以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让孩子感到家庭是温馨安全的。另外, 家庭中的物质环境和心理气氛也应充分考虑其教育的影响, 任何一位家长都不应低估这种"潜移默化"的巨大力量。7) 健康的家庭情感教育。为子女营造安逸的生活环境, 让他们万事如意免受一切挫折, 这似乎成为许多父母, 尤其是家境比较富裕的父母的共同追求。但是这种"厚爱", 致使大多数的独生子女, 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任性、脆弱、依赖的弱点, 这与父母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娇惯是分不开的。如果子从小就能不断经历一些小逆境, 长大了, 即使身遇逆境也有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因此, 父母要重视对幼儿健康情感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恰当的进行挫折教育, 从小锻炼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平衡能力、平等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良好的社交能力及合群、协作的素质。8) 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价值观。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和权利, 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思想, 以平等、民主、自由的氛围去与孩子交往;了解孩子内心的发展及需求, 对孩子及其活动表现出真实的兴趣;与孩子成为知心朋友, 帮助他们提高语言及行为技能;不仅向孩子提供物质上的需要, 更重要的是提供行动上和精神上的强大支持, 让孩子在家庭中生活得快乐而又真实。作为父母的来讲, 要做到这些, 可能要付出很多, 但是父母给予孩子的, 正是孩子最需要的,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父母应该在孩子教育上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父母有责任和义务用民主、和睦的教养态度和科学的教养方式, 以自觉的、持续不断的努力去开发儿童的一切潜在的能力, 促使儿童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总之, 不同类型的家庭的不同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对儿童的个性品质、心理素质的形成具有关键的影响。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干骨、顶梁柱, 是孩子言行举止的示范者, 待人接物的指导者, 孩子成长的责任人。因此有责任去构建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掌握科学的教育态度和方式, 创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融洽气氛, 使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宋亚玲。家庭教育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科教导刊, 2011, 01 (中) ":86-87.
   
    [2]张莉。家庭教育环境与儿童心理素质发展[J].科教文汇, 2008, 02 (下) :34-35.
   
    [3]成作霖。浅议家庭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J].心理健康教育, 2008, (12) :145-146.
   
    [4]赫庆辉。家庭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 (04) :131-132.
   
    [5]张丽丽, 吴华伟。剖析"家庭教育缺损"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03, (01) :27-29.
作者单位:湖南省芷江民族师范学校
原文出处:李小毛.家庭环境与儿童心理健康关系浅析[J].农家参谋,2018(02):145-14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