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心理学论文

对害羞者的延时和即时解释偏向特点探讨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7-15 共3770字
论文摘要

  1 引言
  
  城市化带来的陌生环境以及信息时代提供的远程社交等因素促使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害羞者。害羞作为跨文化普遍存在的情绪状态正在逐渐蔓延并引发广泛的人际交往问题(Zimbardo,1990/2009)。

  Pilkonis(1977)认为害羞是一种逃避社交活动和不能很好地参与到社交情境中的倾向,主要表现为对社交情境的回避和退缩。其形成和维持与个体的认知特点有着密切关系。研究发现,害羞者存在对负性情绪(如恐惧和威胁)的加工偏好(Tatham etal. ,2013) 。因此这使得害羞者在接近社交情境时更容易表现出恐惧情绪并倾向于对社交结果做出消极的预期(Bortnik,Henderson,& Zimbardo,2002)。

  另外,对于社交情境的消极解释偏向也会影响个体的自我概念形成和行为反应(Bulter & Mathews,1983),因此对害羞者解释偏向特点的研究至关重要。

  解释偏向是一种以消极或威胁性方式解释模糊信息的倾向(Beard & Amir,2008)。研究表明害羞者不仅对愤怒面孔表现出注意警觉,同时也对模糊面孔图片表现出类似现象(Tatham et al. ,2013)。

  鉴于害羞与社交焦虑存在高度相关(Iancu et al. ,2011),二者在行为方式上存在众多一致性(Yang etal.2013),我们对关于社交焦虑个体的解释偏向特点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发现,社交过程中的消极解释偏向导致个体焦虑症状的持续(Rapee & Heimberg,1997)。另外,有研究表明,社交焦虑个体对模糊社交情境信息不仅存在消极解释偏向特点,而且还表现出缺乏积极解释偏向(Beard & Amir,2009)。另外,目前有关解释偏向的研究主要分为延时和即时两种类型(Hirsch,Clark,& Mathews,2006)。当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回顾和沉思时,个体对经历过的情境事件带有一定倾向的理解方式为延时解释偏向;而即时解释偏向是指个体对刚刚经历或正在遭遇的情境事件表现出快速的理解偏差。有效的区别延时和即时解释偏向对于研究个体的解释偏向特点同样非常重要(Mathews & MacLeod,2005)。

  害羞者是否与社交焦虑个体类似,同样对模糊社交情境存在消极的解释偏向并缺乏积极解释偏向? 另外,面对不同的思考时间,害羞者在解释偏向特点上是否会保持一致? 为此,本研究分为两部分:

  实验 1 采用“文本材料范式”,实验 2 采用改编的“词汇情境联接范式”,以模糊情境句子和形容词为刺激材料,以非害羞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害羞者的延时和即时解释偏向特点进行探讨。

  2 实验 1 害羞者对模糊信息的延时解释偏向
  
  2. 1 方法
  2. 1. 1 被试
  从宁波市两所高校随机选取 2000 名大学生进行“羞怯量表”测验,回收率为 88. 85%。选取在羞怯量表上得分大于等于全国大学男女生害羞常模分数中较高的男生得分 34 的被试中前 27% 的大学生作为害羞高分组,排除符合社交焦虑症的被试。选取在羞怯量表上得分小于全国大学男女生害羞常模分数中较低的女生得分 32 的被试中后 27% 的大学生作为非害羞组(汪向东,王希林,马弘,1999)。

  从中随机选取害羞组和非害羞组被试各 70 名,平均年龄 21. 32 ±1. 84 岁。两组被试羞怯量表得分差异显着(t =40. 28,p <0. 001)。

  2. 1. 2 研究工具和材料
  羞怯量表(Shyness Scale) 由 Cheek 和 Buss 编制,含 13 个项目,采用 Likert 5 点计分(1 一点也不像,5 = 非常像),得分越高表示害羞程度越高(汪向东,王希林,马弘,1999)。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 为 . 68。

  解释偏向文本材料的编制。通过访谈,编写 21个与大学生生活相关的模糊情境材料,例如“我正在做报告,台下有人发出了笑声”,对应的积极解释为“我的报告很幽默”,消极解释为“他们在嘲笑我”。

  2. 1. 3 实验设计与程序
  实验采用害羞分组(害羞/非害羞)的单因素设计,因变量为被试对情境材料的积极和消极解释。

  实验程序采用 E - prime 2. 0 编写并呈现,实验开始时,要求被试仔细阅读所呈现的情境句子,并想象自己身处其中,阅读完毕后通过相应数字键依次对电脑所给出的有关该情境的解释进行 1 ~ 5 级评定,“1”表示极不可能,“5”表示极其可能。实验完成后被试获得一定报酬。

  2. 2 结果与分析
  剔除所有判断均为同样分数的被试数据和平均数三个标准差之外的极端值。有效被试 121 名,其中害羞者 60 名,非害羞者 61 名,数据采用 SPSS16. 0 进行统计分析。

  2. 2. 1 两组被试对模糊情境信息的延时解释偏向的差异
  对害羞者和非害羞组的积极解释和消极解释分别进行 t 检验,结果表明两组被试的消极解释的差异不显着(t = - 1. 59,df = 97. 82,p > . 05,rpb2=. 025),积极解释差异显着(t =11. 38,df =119,p <. 01,rpb2= . 521),由表 1 可知害羞者对模糊情境信息的积极解释显着低于非害羞者。【表1】
论文摘要
  
  结果表明,在延时解释过程中,与非害羞者相比,害羞者对模糊情景信息缺乏积极的解释偏向特点,不存在对模糊情景信息的消极解释偏向特点。
  
  3 实验 2 害羞者对模糊信息的即时解释偏向
  
  3. 1 方法
  3. 1. 1 被试
  根据实验 1 中量表筛选结果,从剩余被试中随机选取害羞组和非害羞组被试各 50 名,两组被试羞怯量表得分差异显着(23. 36 ± 5. 90,42. 41 ± 5. 22,t = - 17. 08,p < . 01) 。平均年龄为 21. 41 ± 1. 79。

  3. 1. 2 研究工具和材料
  本实验所用的模糊情境材料来自实验 1。随机呈现模糊情境材料,请 20 名大学生用一个词来描述自己处于每一种情境中的感受。将被提及频率较高的形容词作为实验中所用词语,分为积极(如“赞赏的”)和消极(如“讽刺的”)两类。

  3. 1. 3 实验设计与程序实验采用害羞分组(害羞/非害羞)的单因素设计,因变量为被试对情境材料的积极和消极解释。

  实验程序采用 E - prime 2. 0 编程并呈现,为排除被试间差异,本实验对被试的基线水平进行了测量,程序与正式实验 1 致,仅将模糊情境信息改为空白刺激。实验结束后被试获得一定报酬。

  3. 2 结果与分析
  剔除对词汇褒贬判断错误的数据和平均数三个标准差之外的极端值数据。剩余有效被试 87 名,其中害羞者 45 名,非害羞者 42 名,数据采用 SPSS16. 0 进行分析。

  3. 2. 1 两组被试对模糊情境信息的即时解释偏向的差异
  将两组被试对模糊情境信息的积极词汇反应时和消极词汇反应时分别进行 t 检验(因变量指标均采用模糊情景下词语的反应时减去被试的基线水平),结果表明两组被试在对消极词汇的反应时差异不显着(t = -. 43,df =85,p >. 05),而对积极词汇的反应时差异显着(t = 2. 17,df = 85,p < . 05,rpb2= . 052),由表 2 可知害羞者对积极词汇的反应时显着慢于非害羞者。【表2】
论文摘要
  
  结果表明,与非害羞者相比,害羞者对模糊情境信息缺乏积极的解释偏向特点,不存在对模糊情境信息消极的解释偏向特点。
  
  4 讨论
  
  4. 1 害羞者的延时解释偏向
  实验1 采用“文本材料范式”来考察害羞者对模糊社交情境信息的延时解释偏向特点,数据分析结果与我们的预期不完全一致,即害羞者对模糊情境信息缺乏积极的延时解释偏向,但不存在消极的延时解释偏向。从表 1 的数据可以看出,害羞者对模糊情境信息的积极评价得分显着低于比非害羞者,而对模糊情境信息的消极评价得分二者却没有显着差异。本研究结果与前人关于社交焦虑的研究结果不一致。Hertel 等人(2008)研究发现,社交焦虑个体对模糊情境信息不仅存在消极的解释偏向,而且还表现出对模糊情境信息缺乏积极的解释偏向特点,而本研究并未发现害羞者对模糊情境存在消极的解释偏向。根据以往文献对害羞和社交焦虑的定义,我们发现社交焦虑与害羞从概念和行为表现的界定,到可操作化的测量量表的结构和内容,都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仅在主观体验和行为表现的严重程度上有差别,加之 Walsh(2002)认为社交焦虑可能是害羞的一种特殊形式,据此,我们推测害羞可能是社交焦虑的前期阶段,因此害羞者在解释偏向特点上尚未表现出明显的消极偏向。

  4. 2 害羞者的即时解释偏向
  实验2 采用改编的“词汇情境联接范式”来考察害羞者对模糊情境信息的即时解释偏向特点,数据分析结果与预期不完全一致,即害羞者对模糊情境缺乏积极的即时解释偏向,而不存在消极的即时解释偏向。为进一步探究害羞者的解释偏向特点,我们对其基线水平进行了分析发现,害羞者在基线水平下,对积极词语的反应时显着快于消极词语,而已有研究表明,高社交焦虑者在基线情况下,对积极词汇的反应时显着长于消极词汇(Hirsch & Mathews,2000),与本研究结果不一致。Allport(1937)认为认知中的积极性探索是人类本性的最古老法则(Na-ture’s Eldest Law),是个体保护脆弱自我免受现实打击的方法,这可能意味着害羞者比社交焦虑者具有更多的积极性探索,为“害羞是社交焦虑的前期阶段”的推测提供了间接的支持。

  本研究中实验 1 和实验 2 的结果保持一致,表明害羞者对模糊情境信息的解释偏向特点并未受思考时间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说明害羞者的解释偏向特点可能是一种自动化加工的过程。David-son 等人(1994) 提出那些并没有完全达到社交焦虑障碍诊断标准的个体也存在一定的社会功能损害,然而在现实社会竞争中,害羞的问题并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这种忽视很容易延误问题解决的时机,进而对个体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如果害羞的确是社交焦虑的前期阶段,那么在社交焦虑前期阶段加以干预,可以使干预效果更好。Mobini 等人(2013)对研究发现,积极的解释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焦虑患者对模糊信息的消极解释。因此,我们认为对害羞者的干预也可以通过引导其积极的解释偏向的方式来实现。

  5 结论
  
  (1) 害羞者对模糊情境信息缺乏积极的延时解释偏向;(2) 害羞者对模糊情境信息缺乏积极的即时解释偏向;(3) 害羞者对模糊情境信息不存在消极的延时和即时解释偏向。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