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心理学论文

大一新生交往中认知归因团体心理咨询应用(2)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12-13 共5930字
  2 结 果
  
  2. 1干预前后两组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评分比较
  
  基线期,两组的SII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周干预后,干预组SIIDS总分及4个因子分均低于对照组。干预组7周干预后SIIDS评分均低于基线,而对照组两次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2)。
  
  干预前后两组学生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评分比较 (x ± s)
  
  2. 2干预组对团体干预活动的评价
  
  团体干预结束后,干预组成员在RFGPC的5个条目上,对干预效果良好持“赞同”和“非常赞同”态度的人数比例为95% 、87. 5% 、92. 5% 、100%和77. 5%,没有人对干预效果良好持“不赞同”和“非常不赞同”的态度 ( 表3)。
  
  干预组团体干预评价表评估结果 [例数 (%) ]
  
  3 讨 论
  
  本研究发现影响大一新生人际交往的原因是部分新生存在着认知归因上的偏差,在练习环节,团体成员表现出夸大交往对象的个人因素、过度关注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人际矛盾时首先是指责他人等现象,并且认为集体活动浪费时间,认为周围同学不值得信任,这与以往研究以及归因理论的三种基本偏差论述基本相符[25].在本研究中,干预组40名学生,在参加团体干预前只有1名学生是学生干部,而且所担任的角色是不需和同学们沟通的职务。小组成员中有9名学生在分享环节中都表示曾有意愿参加班干部的竞选,但结局都以缺乏上台的勇气而失败。本研究的团体成员普遍提到与他人沟通时找不到共同语言,也不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意思,所以为了避免出现尴尬就不会再主动与他人交往。还有些同学在与人沟通时习惯性地要以自己的想法为主,在意见遇到分歧的时候,对其他同学施加语言压力迫使其他同学接受自己的观点,久而久之便会被其他同学孤立起来。
  
  本团体干预相比个体干预受益范围更广,同时和以往个体人际交往干预需要八九个月的干预时间相比,本研究干预周期更短、效果突出更快[26-27].究其原因是团体心理相对个体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了小组成员间的人际交往互动作用,更加便于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在团体干预的实施过程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等方式进一步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改善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团体干预给小组成员创造了一个新的社会生活环境,在新的环境中,每个成员能按照自己内心真正的希望去进行人际交往等各种活动。从团体干预的时间与分组效果分析来看,干预组经过7周干预人际交往困惑情况改善显着,对照组变化不显着,说明认知归因理论应用于缓解个体交往问题的实践中切实可行,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干预对象主观接受程度较高,提示通过认知归因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发现和纠正干预对象交往中的错误。
  
  本次团体干预的难点和重点是如何切实引导和改变干预对象错误的认知归因方式,解决在干预初期遇到的干预对象反馈少、组内练习主动性差等问题。对此团体领导者充分发挥各组中随机加入的5名人际交往正常学生的作用,经过培训的人际交往正常的学生会适机的对其他成员加以肯定,提高成员克服人际交往问题的信心,通过让他们首先发言和练习带动起团体气氛,起到积极的带动和榜样作用,以此来提高团体咨询的效果。同时将干预组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实施完全相同的干预,可以控制合适的团体咨询人数,以利于最大化的发挥团体咨询的效果和便于观察干预组中学生的具体表现。综合运用理论学习、自我分析、实践锻炼、正反对比、交流互助和真情流露等各种技巧,树立起正确的认知归因方式,这可能也是干预效果相比以往更加持续有效的原因。培养起干预对象正确的认知归因方式后,当再次遇到人际冲突与矛盾时,干预对象可以正确认识并解决,一个开朗与明事理的人会愈加受到欢迎。大一新生正处于人格再构建的关键时期,认知与行为等还没有完全定型,如果在干预实践中应用认知归因理论,通过他人的干预以及自己的努力,大学生完全可能实现重塑自我,改善人际关系。
  
  4 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取得一定研究成果的同时存在以下不足: 首先,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状况是动态变化的,本研究只是对干预进行了短期效果的检验,是否存在长期效应需要未来的研究做出验证; 其次,受客观条件限制,本研究的被试集中在一所学校,后续研究可以更换被试类型和扩样本容量,以期进一步验证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 1 ] Chambers M. Interpersonal mental health nursing : research issuesand challenges[J] . J Psychiatr M ent Health Nurs,1998,5 ( 3 ) : 203- 212.
  [ 2] Kochanska G. Children' s interpersonal influence w ith mothers andpeers[J] . Dev Psychol,1992,28( 3) : 491 - 499.
  [ 3]刘文,韩静,张丽娜。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8,61( 3) : 71 - 80.
  [ 4]姚利民。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调查研究[J] .吉林教育科学,2000,( 5) : 49 - 51.
  [ 5]夏凌翔,黄希庭,王登峰。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的结构---基于中国人人格量表( QZPS)的结果[J].心理科学,2008,31 ( 5) :1035 - 1038.
  [ 6]许静。大一新生抗逆力团体辅导的实证研究[J] .心理科学,2010,33( 2) : 474 - 477.
  [ 7]高颖。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研究[D] .沈阳:辽宁大学,2012.
  [ 8 ] Trull TJ, Solhan M B , Tragesser SL , et al. Affective instability :measuring a core feature of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w ith ec-ological momentary assessment [J] . J Abnorm Psychol,2008,117( 3) : 647 - 661.
  [ 9]杨文婧,刘云艳。从人类发展生态学视角看青少年人际交往障碍形成的原因---以一位人际交往障碍者为例[J].中国特殊教育,2008,61( 9) : 84 - 89.
  [ 10 ] Tudge JRH, M okrova I, Hatfield BE, et al. Uses and misuses ofBronfenbrenner' s bioecological theory of human development [J] .J Fam Theory Rev ,2009,1( 4) : 198 - 210.
  [ 11]Baumeister RF,Leary M R. The need to belong : desire for interper-sonal attachments as a fundamental human motivation [J] . PsycholBull,1995,117( 3) : 497 - 529.
  [ 12]Kanfer R,Ackerman PL. M otivation and cognitive abilities: an inte-grative / aptitude-treatment interaction approach to skill acquisition[J] . J Appl Psychol,1989,74( 4) : 657 - 690.
  [ 13 ] Settoon RP, Bennett N, Liden RC. Social exchange in organiza-tions: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leader-member exchange,and employee reciprocity [J] . J Appl Psychol,1996,81 ( 3 ) : 219 -227.
  [ 14]C ?té S,M oskow itz DS,Zuroff DC.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intrain-dividual variability in interpersonal behavior: correlates of interper-sonal spin [J] . J Pers Soc Psychol,2012,102( 3) : 646 - 659.
  [ 15 ] Heider F. Attitudes and cognitive organization [J] . J Psychol,1946,21( 1) : 107 - 112.
  [ 16]李力生,郭华星,赵冬梅,等。团体辅导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的实验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 ( 12) : 1839 -1840.
  [ 17]兰燕灵,游慧霞,蔡靖之,等。团体咨询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 11) : 819 - 823.
  [ 18]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J] .上海精神医学,1984,( 2 ) :68 - 70.
  [ 19]郑日昌。大学生心理诊断[M ]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339 - 345.
  [ 20]张锋,祝婷。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时间管理的改善效果[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8( 5) : 327 - 331.
  [ 21]黄慧兰,刘新民。团体人际心理干预与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社交焦虑的疗效[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 5) : 324 - 327.
  [ 22]凌霄,柳珺珺,江光荣。团体辅导对贫困大学生自尊水平、成就动机的干预过程与效果[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27( 2) :138 - 144.
  [ 23]刘玎,卢宁,何建飞,等。团体辅导对网络成瘾大学生网络使用及学习管理的改善效果[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27( 7) :496 - 501.
  [ 24]杜林致。认知归因的文化背景及其差异性[D] .天津:南开大学,2002.
  [ 25]王涛,席波,王翠丽,等。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心理社会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7,21( 5) : 533 - 534.
  [ 26]杨桂芬。人际交往退缩行为个案辅导[J]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 S1) : 34 - 36.
  [ 27]霍力嫔。孤独症儿童人际交往训练个案研究[D] .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