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心理学论文

大一新生交往中认知归因团体心理咨询应用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12-13 共5930字
  摘要

        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心理健康发展和提升幸福感的重要前提[1].如果儿童时期不能与成人建立正常的人际交往,则性格与智力发展会出现明显的障碍[2].大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处于交往需求的高峰,因而人际交往和同伴关系对其发展具有无以取代的独特作用和重大的适应价值[3].我国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着问题,如姚利民对选修心理学课程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有38. 2%的学生存在着一定的人际交往困扰,有3. 9%的学生存 在着 较 为 严 重 的 人 际 交 往 困扰[4]; 夏凌翔等对初中、高中、大学三个阶段学生的研究显示,仅17. 1%的学生在人际交往、适应环境等方面表现出较高的独立性和灵活性[5];许静研究认为,大一新生面临人际交往环境的变化,更容易出现问题[6].
  
  人际交往是指个体之间及个体与群体之间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等方式联系和接触他人,使彼此在心理和行为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7].如果个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心理和生理的不良反应,例如困惑、自卑或行为症状,则说明个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着问题。国内外研究者在解释交往问题发生发展及施加干预时,大多使用生态系统理论、动机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如,Trull等在评估边缘型人格障碍个体交往问题时使用生态系统理论为依据[8],杨文婧等则从生态系统视角看待青少年人际交往困扰形成的原因[9].生态理论认为导致个体交往问题的原因是物质、历史和文化等生态系统的交叉作用[10],但该理论不能解释生态系统如何连续影响交往问题的发生发展,缺乏连续性的理论模型。Baumeister等考察普通人交往情况时以动机理论为依据,发现交往是人的基本动机并影响着个体的健康水平[11],动机理论认为不同种类动机的差异表达导致人际交往困扰的产生[12],而对交往问题的干预也要基于人性的本能进行引导,但研究者过于强调交往过程中的生物性,而轻视了个体在群体交往中社会性的一面。Settoon等以社会交换理论为依据研究组织体系中的人际关系,可以较清晰地解释领导者与员工的交往态度与行为[13],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际交往就是个体间进行社会交换的过程,当收益或者是付出有一方倾斜时都会导致交往问题[14],但当交往双方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时社会交换理论就表现出适用的局限。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Heider认为造成交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归因错误与偏差,构建合理的认知归因是解决交往问题的重要干预方式[15].通过认知归因理论可以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扰的原因和后续外显行为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倡导良性的积极归因并克服人际交往困扰。相比应用于交往问题研究的其他理论,认知归因理论适用性较广,可以解释各种条件下的人际关系,综合考虑了个体的生物性与社会性,强调在交往过程中个体认知的主观能动性,并且理论基本原理清晰,干预方案易于实施,方便干预对象理解与掌握,在结束干预后也可自我调整。
  
  不同理论对交往问题的干预形式多样,其中团体干预应用于提高个体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取得了显着效果[16-17].本研究基于认知归因理论的“结果-归因-情感体验-行为抉择”的分析路径,通过理论学习让交往中存在问题的个体了解、掌握交往技巧,减少归因错误与偏差,以探讨认知归因团体心理咨询对大一新生交往问题的干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 1对象
  
  于2014年11月 ( 第一期) 和2015年3月( 第二期) 在山西大学本校区和大东关校区大一年级学生中,通过海报招募和量表筛查筛选出存在交往问题的学生80名。入组标准:①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 90,SCL-90)[18]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总分> 27分;②大学生人际交往综合诊断量表 (Students Interpersonal Integrated DiagnosticScale,SIIDS)[19]得分≥9分;③排除无法全程参加者;④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干预组: 年龄18 ~ 20岁,平均年龄 (18. 9± 0. 5) 岁; 男24人,女16人。对照组: 年龄18~ 21岁,平均年龄 (19. 3 ± 0. 4) 岁; 男17人,女23人。两组在年龄与性别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均P > 0. 05)。
  
  1. 2工具
  
  1. 2. 1大学生人际交往综合诊断量表 (SIIDS)[19]
  
  共28个条目,分为交谈、交际、待人接物和异性交往4个因子。选“是”计1分,选“非”计0分,最高得分为28分。总分< 9分为正常,总分9 ~ 14分为存在一定程度的人际交往困扰,总分> 15分为人际交往困扰较严重。
  
  1. 2. 2团体干预评价表 (Rating Form of Group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RFGPC)[20]
  
  用于考察干预组对团体干预取得积极效果的赞同程度。共5个条目 ( 表3) ,1( 非常不赞同)~5( 非常赞同)5点计分。本研究将有关时间管理干预的条目修改为人际交往关系干预,如“团体干预活动改善了我的时间管理”修改为“团体干预活动改善了我的人际交往情况”.
  
  1. 3干预方法
  
  1. 3. 1方案设计
  
  在以往研究方案[21-23]的基础上设计本研究的干预方案。由于本研究干预对象存在人际交往困扰,可能出现参加活动意愿低和交流主动性差的情况,所以干预前先对个别干预组成员进行访谈,主要询问对设置活动的兴趣意愿,以此为标准进一步修订干预方案,并且每次干预活动前以不同形式的热身游戏引导成员更好进入情境。基于以上原因,依据认知归因理论编制了7组干预活动[24]( 表1)。在团体干预的基本框架下, 采用分组讨论、理论介绍、组内练习、角色扮演、分享感受和家庭作业等多种灵活方式,来充分调动成员的感情投入和团体的良好氛围,从而达到减少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的困惑、自卑感和行为症状的干预目的。
  
  人际交往团体干预方案
  
  1. 3. 2干预方法
  
  对干预组进行7周 认 知 归 因 团 体 心 理咨 询( 每周1次,每次3 h) ,对照组在整个期间,除量表测查完成后接受1次有关人际交往的心理讲座外,皆处于自然状态。将干预组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实施完全相同的干预,并在两个小组各随机加入5名人际交往正常的学生 ( 其干预效果不进入统计分析,干预前对其单独培训以了解干预方案与技巧)。2014年11月 ( 第一期) 和2015年3月 ( 第二期) 两期 ( 每期两组) 团体干预的主要领导者为同一人,拥有20余年心理咨询与分析经验,在中德精神分析高级医师培训班接受过认知和行为治疗训练,每个团体另有学习心理学6年以上、接受过系统认知团体咨询培训的4名心理学研究生担任协同领导者。基线和7周干预后,干预组和对照组均完成SIIDS;7周干预后,干预组成员针对自己和其他干预组成员情况填写RFGPC.
  
  1. 4统计方法
  
  运用SPSS17. 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对数据进行描述,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探讨两组基线与7周干预后SIIDS评分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探讨两组SIIDS评分的基线差异与7周干预后差异。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