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集体行动的悖论与秩序理论探析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作者:毛寿龙
发布于:2017-06-17 共14080字
  〔摘要〕 人性论是社会科学理论的核心理论,人性论无非是假定人性善,利他,或者人性恶,利己。经济学理论中理性自利的假设,在逻辑上导致了集体行动的两种逻辑: 利己导致繁荣,或者悲剧。历史上集体行动的悲剧,导致了传统的治理结构; 现代集体行动产生的繁荣,催生了新的治理结构。企业家在传统的治理结构中很难有好的生存空间,需要有一个多维度的公共治理秩序,来兼容市场的治理和传统的原始的治理以及国家的治理。
  
  〔关键词〕 人性论; 集体行动; 公共治理。
  
  古典学者都会先假设人性是善的或者恶的,或者是既不善也不恶。现代学者,尤其经济学者都假设人性是利己的,但不涉及伦理学,或者认为是一种意外的伦理,一旦涉及伦理道德的理论,他们都会假定自私是不道德的,而利他是道德的,利己顶多是合理的。经济学家一旦假定了人是自利的,就从逻辑上思考了集体行动的逻辑,但因此陷入了逻辑上的不一致: 一方面认为自利导致了集体的繁荣,另一方面又认为自利导致了集体的悲剧。从人类治理的历史来看,早期集体行动往往导致原始的治理,以及扩展的国家治理,以解决集体行动的悲剧。近代以来,人类的集体行动出现了一种新的格局,开始导致集体的繁荣。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家虽然成了新的市场治理的建设者,一方面被羡慕,另一方面却背上了道德上的 “罪恶”而被人唾弃,被政府严格管制。
  
  本文整理了经济学意义上人性利己与利他原则的故事逻辑、集体行动在静态意义上的分歧以及在动态上的一致性,分析了传统治理和市场治理结构的特点,以及企业家的命运和选择。最后建议企业家多关注秩序维度的公共治理。
  
  一、利他与利己的故事逻辑与道德悖论。
  
  假定人性无私,而且人应该无私,这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利他主义。这种理论认为,损己利人,是人类的基本道德。与此相反,损人利己,则是不道德的,自私显然也在不道德之列。不过,真的是如此吗?
  
  从事实来观察,我们发现,利他主义的确是普遍的价值标准,无论宗教、民俗还是道德哲学,乃至政府的政策主张。但是,我们也发现,利他主义并不一定是真实的,很多利他主义实际被证明是伪命题; 而真正的利他主义,实际上也未必有好的结果。比如市场经济的运作靠的就是每个人都照顾自己的利益,从而使得交易成为可能,并且因此促进经济繁荣。计划经济靠的是每个人的利他,因此而破坏人的积极性,降低宏观效率,这使得交易成为不可能,导致经济困难。
  
  为什么? 这需要我们去寻找其背后的必然逻辑。假设利他主义是道德的,而且人是利他的,是道德的,这个时候,我们来观察一下,在利他和利己的乌托邦中,其导致不同结果的逻辑线条将是怎样的。
  
  为了让思路清晰,我们假设存在张三和李四,他们都是利他的,是道德的人,也就是说他们都是损己利人的人,为了他人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乃至生命。这个时候,假设张三和李四是单独存在的,他们就会找不到自己的生活目标。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生活意义是什么,唯一的道德价值就是为了他人,但因为没有他人,他们的确无法损己利人,当然也无法过上道德的人生,自然也不知道自己活着是为了干嘛。可以想象,一旦发现哪儿可能存在人,他们就会毅然前往,一直到找到并为他而生活为止。
  
  张三和李四都相互寻找对方,但一直没有找到,因为信息不对称,于是他们继续过着没有意义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其中的一个如张三决定不找了,开始过自己的生活,但这个时候李四仍然锲而不舍,最终找到了张三。
  
  李四找到张三后,感觉人生终于开始有意义了。相见的这一刻,可以说到了人类的新纪元。但相见之后,李四和张三都遇到了新的麻烦。张三要过自己的生活,李四却要死心塌地帮助张三过日子。
  
  李四认为帮助张三是道德的,张三虽然觉得这样有些不妥,但慢慢也接受了李四的道德帮助。长此以往,张三迷失了自己,也丧失了生活的能力。李四因为劳累过度,病倒了,他很需要张三的帮助和照顾,但张三长期来接受李四的帮助和照顾,已经失去了照顾自己和他人的能力。李四感到很悲伤,为什么道德的自己,却没有好报?而且非常看不起张三,为什么张三可以这样? 为什么照顾了张三那么多,张三却一点都不照顾他?
  
  李四在悲愤中撒手人寰。张三感到很悲伤,同时也很愤恨: 李四,你这个坏蛋,你怎么可以这么早就奔赴极乐世界? 你怎么能够逃脱照顾我的责任? 张三因为长期接受照顾,已经不能够照顾自己,因为失去生活来源,也很快一命呜呼了,临死之前还在愤恨李四: 李四,下辈子你还要照顾我。
  
  假设张三和李四,在相互寻找的过程中相遇,他们都真诚地帮助对方。但遇到了一个问题,他们都不想接受对方的帮助,而只愿意帮助对方。
  
  为了帮助对方,并让对方接受,他们绞尽脑汁。比如偷偷地把东西放到对方的住地,假装不是自己给的。偷偷地帮对方把地种了,把活给干了,而自己的地却荒芜了。但双方很快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于是双方开始了冲突,但损害对方是道德不允许的,张三和李四不会发生暴力冲突,但双方都有让对方屈从于自己的想法。当然,要一方屈从于自己的想法也是不道德的,他们都努力控制住了这种冲动。
  
  他们没有冲突,但他们之间的冲突的确存在,因为要对方接受自己的帮助,的确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他们毕竟也是人,是有智慧的,不会那么一根筋,于是他们都开始动脑筋,让对方接受自己的帮助,而且不发生冲突。
  
  张三喜欢吃胡萝卜,所以种了很多胡萝卜。李四喜欢吃大白菜,所以种了很多大白菜。张三种了很多胡萝卜,于是把胡萝卜送给李四吃,假装说自己不喜欢吃胡萝卜。李四也假装自己不喜欢吃大白菜,所以把大白菜送给张三吃。道德的张三和道德的李四,终于吃上了自己不喜欢的大白菜和胡萝卜,而且他们还违背了一个道德原则:不撒谎。
  
  他们各自思考良久,发现自己在撒谎,而这又是不道德的,他们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道德会遭遇谎言? 如果不撒谎,又怎么能够让对方接受自己? 如果不撒谎,是否可以解决这个内在的道德冲突? 于是,道德的张三和李四,终于要尝试一下说真话,毕竟说真话,是很重要的道德原则。
  
  他们终于说了真话,这才发现,他们各自的真正爱好。原来他们送给对方的,是对方不喜欢吃的。于是,张三决定不再送胡萝卜,而开始送李四大白菜,李四也决定送张三胡萝卜,而不是送大白菜。
  
  当然他们依然是利他的,于是张三开始不种植自己喜欢的胡萝卜,而种植大白菜,并把大白菜送给李四吃。李四也开始不种植大白菜,而是种植胡萝卜,并把胡萝卜送给张三吃。
  
  由于都遵从利他原则,于是,张三送来的大白菜李四不吃,烂了。李四送去的胡萝卜张三也不吃,烂了。由于张三不再种植自己喜欢的胡萝卜,不得不吃起自己不喜欢的大白菜。李四也一样,没有种自己喜欢的大白菜,而种了自己不喜欢的胡萝卜,只好吃自己不喜欢的胡萝卜。
  
  他们开始不再说谎,但问题似乎更加严重了。过去还可以吃自己不喜欢的,现在连自己不喜欢的都吃不到了,送给对方的都烂了。虽然解决了嘴上说谎的问题,在行动上也发生了不一致的问题: 他们都种上了对方喜欢的,而不再种植自己喜欢的; 但这似乎比口头上的撒谎更具严重后果,张三擅长种胡萝卜,李四擅长种大白菜,这一年他们改种后,胡萝卜和大白菜的收成都不够理想,出现了歉收,而送给对方的收成又烂掉了。于是闹起了饥荒。
  
  饥荒使得张三和李四开始反思,他们开始共同合作努力应对饥荒。他们同甘共苦,吃草根树皮,终于度过了艰难的青黄不接的季节。他们不再单纯地遵守道德的规则,改而开始进行合作。他们分别种了各自喜欢的胡萝卜和大白菜,而且每个人都种了两种,因为如果胡萝卜和大白菜能够换着种,可以提高产量,张三用大白菜和李四的胡萝卜进行交换,李四则用胡萝卜和张三的大白菜进行交换。不仅产量提高了,而且通过交换,还提升了张三和李四的福利。
  
  张三和李四对比了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逻辑,发现利他主义存在内在的矛盾,而且其最终的逻辑结果是饥荒; 而利己主义,不仅解决了各自生活问题,还解决了撒谎问题。在利己主义原则指导下,他们可以大声说出来,自己喜欢吃胡萝卜或者大白菜。他们还可以在生产领域根据生产的特性来生产自己喜欢的胡萝卜和大白菜,并把自己生产的东西和他人进行交换,这样不仅提高了生产能力,还改善了各自的福利。他们的生活真实、自由而美好,而且越过越滋味。
  
  可是,张三和李四发现,他们在情感上还是无法摆脱自己的羞愧。他们一直认为,利己主义仅仅是在结果意义上是好的,利他主义才是真正的道德。谁能说,为了自己过日子,吃自己喜欢吃的,为了自己过得好与他人进行交易,大声说出自己喜欢什么,这就是道德的人生呢?
  
  张三和李四,一直生活在利己主义的自由幸福中,但依然寄希望于利他主义的道德生活。但每一次改弦更张,坚持利他主义原则,他们就会重蹈覆辙,陷入利他主义的逻辑: 不断地走向撒谎和饥荒。一直到回过头来重新实施利己主义的原则,他们才再一次生活在自由和幸福当中。可惜的是,他们一直不觉得自己是道德的。所以,撒谎和饥荒的阴影,一直萦绕在他们的上空,伺机降临他们的生活中。
  
原文出处:毛寿龙. 集体行动的逻辑与公共治理理论[J]. 社会科学研究,2017,(01):37-4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