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化生态---自然、人文生态对雷剧形成和生存的影响。
( 一) 雷州的自然与人文生态与雷州的神灵崇拜。
雷州半岛为中国三大半岛之一,低于北回归线,是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地区。雷州半岛地处北热带与南亚热带交界处,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受低气压影响,常受热带风暴、台风影响,降水量较多,年平均雨量为 1417-1802 毫米,夏季暴雨频繁,但秋季降水量较少,时常有秋旱; 此外,雷州半岛雷暴日较多,年均雷暴日为 85-108 天。
从地理位置上来讲,雷州半岛处于广东省西部,且由于雷州地区自古以来经济水平都不高,交通相对不发达,雷州成为了一个较为封闭的地区,民风朴素,观念守旧,因此很多当地的传统习俗能够很好地保存下来。人类作为生态环境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连接雷州生态与雷州神灵崇拜习俗的纽带。雷州地区居民的思想传统,崇尚鬼神之说者居多,而雷州多台风、多雷等自然特征,使雷州人自会认为是风神、雷神等自然神的旨意,因此造成了雷州当地居民崇拜自然神的文化现象。雷州人对自然神的崇尚,体现在当地居民的习俗中,由于雷州常有秋旱,而在多雷之地雷州,雷又是下雨的征兆,因此雷州人认为雷是能带来丰收的祥和之物,并认为雷还有驱邪之效。而崇尚自然神,则要对这些自然神进行祭祀活动,对于一些较为重要的祭祀对象,则会在当地创立特殊节日以供对神灵的祭祀,如每年正月十五的 “开雷节”,五月初一的 “风神节”等。除自然神之外,雷州人民还会祭祀各种各样的神灵,如天后、炎帝等,崇神风气甚浓。
( 二) 雷州的神灵崇拜与雷剧演出风俗。
雷州的艺术形式,基本上都是源于对神灵的崇拜。宋哲宗元符二年 ( 1099) ,秦观被贬至雷州,作 《雷阳书事》,其中写道: “骆越风俗殊……一笛一腰鼓,鸣声甚悲凉。借问此何为,居人朝送殇。出郭批莽苍,磨刀向猪羊。何须作佳事,鬼去百无殃。”此诗描写了古雷州风俗的特殊性,其中涵括古雷州以音乐祭鬼求福的情景,因此,此诗为雷州艺术起源于鬼神祭祀提供了历史佐证。直至现代,经由雷州歌逐步发展而成的雷剧,其演出的高峰期仍在神诞期间,因此,在神诞期表演的雷剧也被当地人称为 “神诞戏”.同时,又由于雷州半岛每个地区所供奉的神并不一致,因此不同地区拥有不一样的神诞日,当地亦将这种日子称为 “年例日”.若某些村庄所信奉的神较多,或是那些村庄的某些特殊的传统年例习俗得以保留,则可能出现一个村庄或地方有多个 “年例日”的景象,如雷州市乌石镇,农历正月十三至十五、二月十二都是该镇的 “年例日”.在雷州半岛, “年例日”的重要程度并不亚于我们举国庆祝的春节。因此 “神诞戏”又可被称为 “年例戏” “神诞年例戏”.而与神有关的雷剧,并不仅仅有 “神诞戏”,还有 “还愿戏”“吊镰戏”.如今,雷剧已不仅仅是为了祭祀神灵而进行演出的仪式了。其本体正日趋完善,专业性较强,因此雷剧对雷州人民的娱乐功能正逐渐增强。不过雷剧作为神诞日必演剧种,与雷州神灵崇拜的习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即雷州神灵崇拜的人文习俗为雷剧的演出提供了最基本的市场需求,这为劝世歌、班本歌专业化发展至雷剧,以及如今雷州专业剧团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市场推动力,也成为了如今雷剧生存的基本保证。
四、文化整合---社会文化对雷剧形成和生存的影响。
( 一) 雷州的社会文化对雷剧历史的推动作用。
自古以来,由于雷州远离中原与古代主要行政区域,因此较少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当地传统习俗与文化则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下来,这种相对封闭的社会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然而,社会具有流动性的特征,它是通过不断变化而发展的,也是人类通过各种形式互动而形成的产物,而互动关系的执行者,非人类莫属。在社会学研究范畴内,可从社会地位与社会角色方面进行社会结构的分析。“地位是人们在群体或社会中占据的位置。角色是地位的外显,是根据个人的地位对个人应该做的事情的社会期望与行为模式。”在中国历史上,南方曾被称之为 “蛮夷之地”,为不少贤士被贬谪之去处,作为曾拥有较高社会地位的社会角色,被贬至雷州半岛的贤士们为当地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包括被称为 “十贤”的宋朝政界官员,即寇准、苏轼、苏辙、秦观、任伯雨、李纲、赵鼎、胡铨、李光、王岩叟,另还有明代着名戏曲家汤显祖等。除去这些被贬谪官员外,还有一些是被任命至雷州半岛就任的官员,其中最着名的是被后人称为 “雷祖”的唐朝东合州 ( 后更名雷州) 刺史陈文玉。此外,还有出生于雷州,考上进士、举人而就任官员,并受当地人爱戴的贤士,包括北宋黄守政、明代冯彬、清代陈瑸、陈昌齐等。这些名贤获得如此高的自致地位,对社会中的文化及艺术形式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在戏剧艺术方面最具备直接相关性的名贤当属被贬至雷州府徐闻县的汤显祖,其家喻户晓之戏剧名作 《牡丹亭》就是在徐闻县写出来的,汤显祖与雷州半岛的缘分,为雷州半岛增添了不少戏剧风气。另外,被誉为雷州姑娘歌着名代表人物之一的清代举人黄清雅,创作了不少精妙绝伦的雷州姑娘歌 ( 雷剧的发展阶段之一) .除以上对雷剧直接相关性较强的方面外,亦有后人将名贤的故事改编成雷剧,如纪念 “雷祖”陈文玉,以陈文玉为主角改编的雷剧 《大义定雷州》; 又如纪念清代雷州人陈瑸,将其故事改编成雷剧 《陈瑸放犯》; 还有纪念寇准而改编成的 《寇准贬雷州》; 等等。由此可知,雷州的社会文化与艺术文化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因此,雷州社会文化对雷剧的形成与生存有着重要的影响。
( 二) 雷州的社会文化推动雷剧本体的发展。
除去对雷剧表层具有推动作用――推动雷剧的历史发展之外,雷州的社会文化对雷剧还存在着另一种推动作用,即雷剧里层的推动作用――对雷剧本体的推动。由于被贬官员与雷州本地鸿儒较多,雷州的文人雅士们在雷州地区相约谈诗作赋,因此形成了相对良好的文学风气,驱使雷州蜕变为一个人文荟萃的地方。而雷剧作为一种戏剧剧种,必然具备一定的文学性,在雷剧剧本中,包含着大量的雷州歌。而雷州歌发展基本定型后,大多为七言绝句,且以雷州方言朗读,有着一、二、四句韵脚相同,讲究平仄声的韵律要求,并蕴涵着丰富的修辞手法和表现力,这些要求在雷剧剧本中同理。无独有偶,这些格律要求、文学形式与其表现力又与中国古诗大体一致。考虑到雷州曾有苏辙、秦观等古诗词巨匠长期居留,可以推测雷州的名贤们对雷州歌以及雷剧的本体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且雷剧在当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其中的雷州歌同样如此。雷州歌有雅、俗之分,在古代,文人雅士写雅歌,平常百姓唱俗歌,雅歌如: “夜望北辰星斗闪,日观太阳落西天,心高心低夜与日,心渺心茫刻与时。”俗歌如: “谁都骂我叫大肚,大肚又无堵你路; 大肚就做大肚事,大肚也无讨你扶。”由此可知雷州歌既具备文学性,又具备简洁性,既可如珍馐琼露,又能如柴米油盐,可雅可俗,并不像其他文学形式般对受教育程度要求甚高,因此备受当地人喜爱。在经过时间的洗礼后,已成地方剧种的雷剧,专业性程度今非昔比,但其中七言绝句部分依旧有雅有俗,不过如今雷剧中大体上雅句的比例较多,且俗句也并不像以前那么俗,而是俗中带雅的感觉。其缘由主要是如今雷州地区生活水平与群众审美程度的提高,从而使雷剧的专业程度需求提高,因此现代雷剧剧本作者都是拥有一定专业程度的雷剧工作者,专业性相较于生活性要高。
五、文化景观---雷剧艺术演出场所对雷剧形成和生存的影响。
( 一) 雷剧艺术部分演出场所概况。
1. 文化楼。
文化楼,又名 “文化中心”或 “剧场”,当地人称 “歌楼”“戏楼”.文化楼用于雷州歌与雷剧的表演,为雷州歌与雷剧的主要演出场所,也是在雷州市常见的文化景观之一。笔者从当地居民中了解,仅雷州市,现就有文化楼大概 500 余座,故雷州歌与雷剧在雷州范围内的受欢迎程度,从文化楼数量上便可窥见一斑。另外,从雷州部分文化楼之间的距离亦可呈现出这一事实。如座落在雷城街道关部关的雷州关部文化中心与座落在雷城街道下江巷的文化楼,二者相距不到 500 米; 还有座落在雷城街道卖鱼街的雷州府城夏河卖鱼街剧场与座落在附城镇调会村的雷州市调会文化中心,此二者相距也不到 1000 米; 而从雷州市调会文化中心到附城镇东门村的东门外文化中心,同样相距不到 1000 米。
因为雷州各地区的经济水平不同,修建的文化楼也并不一致,如规模、材料、装饰都有所差异,但风格基本一致。文化楼的主要部分分为舞台和庭院,舞台和庭院基本上都有天花板可供遮阳或挡雨,也有个别文化楼只有舞台有天花板,而庭院没有。舞台有大小之分,一般长度为 16 米至 24 米。舞台地面比庭院高 0. 8 米到 2. 5 米不等,一般为 1 米高左右。
2. 雷州南湖文化广场。
雷州南湖文化广场位于雷州西湖正对面,是雷州本地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之一。南湖文化广场又可分为两个小广场,分列南湖两侧。在南湖文化广场北侧,还有着一个小型的表演舞台,每逢大型的节日 ( 如新年等) ,总有节目会在这个舞台演出,广场也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在平常的日子里,南湖文化广场既有些年过半百的老翁在树荫下闲聊,亦有年轻人们路过在此歇息歇息,还有不少一家三口在此嬉戏游玩其乐融融。而无论在南湖文化广场的北侧还是南侧,都时常有人在此演唱雷州歌,演唱者都是业余剧团或雷歌爱好者,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人驻足聆听。
( 二) 演出场所在历史进程中对雷剧艺术发展的推动作用。
演出场所在历史上对雷剧艺术发展的推动主要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为清朝初期。清初,雷州市出现了最早的雷州歌演出场所,即白沙镇麻扶桥,当时称为 “对歌台”或 “踏楼板”,在此演出场所进行演出的早期是雷州歌曲。尽管当时的 “对歌台”仍相当简陋,但正是因为这种 “对歌台”的出现,使得雷州歌成为了并不仅仅是口头传唱的艺术种类,亦可登上舞台演出,由于在演唱中以女性为主,因此当地人就称歌手们演唱的这种艺术形式为 “姑娘歌”. “姑娘歌”的形成,为雷州歌手职业化拉开序幕。
第二个时期为清中后叶。清嘉庆、道光年间,雷剧的历史正处在劝世歌向班本歌过渡的阶段,由于受到外地戏剧文化的影响,劝世歌处于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的时期,其中就包括了演出场所的专业化。在吸收了一定的外地戏剧文化之后,劝世歌的发展逐渐定型,并且跨入了班本歌时代。由于在班本歌时期演出场所逐渐变得高大宽阔,当地人亦称为 “高台班”.此时期,雷州歌班的数量日渐增长,规模日趋增大,为现代雷州专业剧团的数量及规模奠定了基础。
第三个时期为现代。随着雷州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民的精神需求日益提高,雷剧艺术已不仅仅是祭祀仪式艺术,而逐渐升华成为生活娱乐艺术了。在现代雷州,基本上每个村都有提供表演雷剧或雷州歌的地方,一小部分村子由于经济条件原因,未建文化楼,便会在逢年过节需要请剧团来表演雷剧或雷州歌的时候临时搭建简易的演出舞台。而大多数拥有文化楼的村子,除了逢年过节外,还偶尔会请剧团来村子里表演雷州歌或雷剧,这也是雷州村民们日常生活中所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而由于雷州地区众多村落与文化楼所造成的大量市场需求,则需要相当数量的专业雷剧演员与雷剧团,如今,已实名记录的雷剧团有一百余个,而未实名记录的雷剧团很多,无法计算,就此形成了另一种能够反映雷剧艺术发展的文化景观,基于此可窥探现代演出场所所造成的市场需求对雷剧艺术发展的推动力。
六、结 语。
以文化地理学为学科支撑,以雷剧艺术的历史发展为视角对雷剧艺术的形成与生存进行分析,可将影响雷剧发展的诸多因素规范地进行整合,从而推动文化地理视域下的雷剧研究。
在文化地理学视野下,雷州方言文化区的形成成为雷剧艺术形成和生存的人文基础,而雷剧艺术又展现出雷州方言文化区的区域特色; 雷州地区出现的外来文化扩散现象有助于雷剧的文化吸收,而雷剧艺术的逐渐成型和生存特点又使雷剧具有区域内传播的文化扩散现象; 雷州地区的文化生态所形成的雷州居民风俗促使雷剧艺术的形成和发展,而雷剧艺术的演出习俗又映衬了雷州地区的文化生态; 雷州地区的文化整合所造成的文化渗透推动雷剧艺术文艺化发展,而雷剧艺术可雅可俗的双重特征又反映了雷州地区的文化整合; 雷州地区文化景观的存在所附带的市场需求推动雷剧艺术的职业化发展,而雷剧艺术的形成和日臻完善又促进创造更多的文化景观。这些相互作用将为文化地理学科与雷剧之间建立一种相互连结的文化模型,有助于文化地理学视域下雷剧艺术的建构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