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文艺美学论文

生活实践论文艺美学观的特点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8-05 共973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黄药眠生活实践论思想探究
【绪论】生活实践论文艺美学观的特点研究绪论
【第一章】黄药眠的生平与学术创作
【第二章】黄药眠生活实践论文艺美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第三章】黄药眠生活实践论的实践维度
【第四章】黄药眠生活实践论文艺美学思想的理论特色
【余论/参考文献】黄药眠生活实践论的内涵与价值研究余论与参考文献

  绪 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黄药眠先生是当代着名的美学家、文艺学家和作家。解放后他一直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任一级教授,曾任中文系主任,博士生指导教师,长期从事美学、文艺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以及文学创作和译着,为马克思主义的美学、文艺学的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曾担任中国文联常委、副秘书长,全国高等院校文艺理论学会会长,全国文艺理论学会顾问,中国作协常委、顾问等等。

  文艺美学是一门研究文学和艺术的审美特征和美学规律的学科。在上个世纪50 年代初、中期,与同时代的朱光潜先生早期美学思想的核心“形象的直觉说”不同的是,黄药眠先生走的是“生活实践”的美学路径,他冲破了前苏联文论的教条化倾向,提出了“生活实践论”的文艺观。对于朱光潜把美感归结为感觉加意识形态的观点,黄药眠先生是持批评态度的,他认为应从生活实践的角度入手探寻美感的根源,站在人类生活实践的立场上找寻美、探索美。黄药眠先生指出因为个体生活实践的差异性,价值判断等不尽相同,因此在审美的对象、标准、角度等也因人而异。黄药眠先生的生活实践论文艺美学思想是基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思想之上,密切联系人类生活实践的文艺美学理论,与蔡仪那种宣扬“见物不见人”观点的机械唯物论文艺美学思想是有区别的。黄药眠先生的文艺美学思想特色在于能从“物”之外照应出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所拥有的认识及积累的经验对于审美判断的重大作用。

  黄药眠先生是当代着名的文学理论家,其文学思想极具独创性、现实性、时代性,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和学习。他是中国当代美学史上最早提出要在生活实践论基础上贯通美学和文艺学研究的重要美学家和文艺学家。黄药眠先生在 20 世纪 50 年代提出的生活实践论文艺美学思想和美是评价等理论,反映了其对于文艺美学思想的深层思考,在当时的历史年代,他就认为“存在--意识”的单一化认识论不能解决和阐释所有的文学理论问题,因此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美是评价”等文艺美学思想。其刻有深深的马克思哲学实践论和价值论烙印的生活实践论文艺美学理论的提出,不仅在当时文学理论界发出了巨响,推动了“美学大讨论”的进行,至今仍对中国的文艺美学乃至文艺理论的研究产生巨大而深远的积极影响。

  黄药眠先生文艺美学思想中很重要的一点,是美离不开生活,离开了生活,离开人这个审美之主,美就是一个苍白的客观存在。作为一个美学家,黄药眠先生对美的论述不同于那种玄奥、晦涩、纯粹抽象思辨的美论,而是紧密联系具体的、实际的社会生活内容。他认为:“美就是为革命,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而斗争的充满着激情和理想的生活。艺术就是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精神武器。革命的文艺家的创作是怀抱着巨大的革命激情,怀抱着伟大的共产主义的革命理想去从事的。”

  他从这一观点出发,反对脱离生活实践、脱离阶级斗争、追求纯美艺术的审美。在关于艺术美的问题上,黄药眠先生认为那种主张文学艺术的任务就在于摹写客观现实的客观主义理论带有机械唯物主义的偏向。在他看来,文学并不只是客观现实的本质反映,而常常要从对象上去客观地揭开人的本质的丰富性,文学是反映整个人的生活和客观社会现实的本质和规律的东西。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提倡文学艺术只有表现人们心灵最深处那种无意识的状态,才可以将人的灵魂表现出来的观点;或者认为社会和现实是不可知、无规律、混乱的,个体欲望永远不能得到满足,因此艺术应该呈现的是“人的苦闷”的理论;或者提倡文学是一种“自我”展示,作家在创作时根据自己经历、思想随心所欲创作的现代唯心主义理论,黄药眠先生都是持否定态度的,认为它们都是一些没落阶级的颓废意识。因此,他主张文学艺术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作家、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积极主动反映,创作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生活更美好,引导人们更积极向上,最终的目的就是改造客观的世界;作家不能为了反映世界而创作,其创作动机应当得到纠正。

  综上,本文从生活实践论的角度探讨黄药眠的文艺美学理论研究,主要基于以下两点考虑,一是黄药眠先生是现代着名的文艺理论家,其大多数的文艺理论思想都是从生活实践文艺美学的角度展开的,其文艺美学思想中充满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和生活论的思考和继承;二是黄药眠先生的文艺理论涵盖很广,既有文学理论和批评,又有对其他艺术门类的关注,还有数量庞大的文学创作,因此需要对其思想做全景式研究,并纳入文艺美学的理论视野之中,探讨其文艺理论的内涵与特征。

  1.研究目的

  (1)研究内容

  本文以黄药眠生活实践论文艺美学思想为研究对象,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了解黄药眠先生生平及其创作背景,对其文艺美学思想有总体性的把握;分析黄药眠生活实践论文艺美学思想产生、发展的过程、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创作实践以及理论的意义和价值。

  (2)研究目标

  黄药眠生活实践论文艺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基本内容、主要特征、创作实践、批评实践、意义和价值。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在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结合黄药眠先生文艺美学相关论文和着作,分析、探寻黄药眠生活实践论文艺美学思想的学术特色、意义、影响;通过对黄药眠先生创作实践与批评实践的具体文本分析,结合相关研究文献,探讨黄药眠生活实践论文艺美学思想的内容、特色。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首先,综观 20 世纪 50 年代之前,在美学基本问题的讨论上,形成一种典型的认识论氛围,主要集中在“主观与客观”的局限中。而当时的黄药眠先生则独树一帜,独辟蹊径的提出了另一种思路:价值论,即美是审美的评价。黄药眠先生当时将它对文艺美学思想的思考转换了一个角度,建构在生活实践论的维度上,他一方面指出美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审美评价,另一方面又特别重视审美的个性与感性,强调了审美过程中对历史文化传统的积累。黄药眠先生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把文艺美学的哲学研究从认识论维度扭转到了价值论维度,是对文艺美学研究路径的极大开拓,这对中国当代文艺美学研究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其次,黄药眠生活实践论文艺美学思想是基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继承和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和生活论对文艺美学的指导,强调了人的生活实践对审美的作用,强调人的感性与个性,一方面纠正了当时把美规定为一种主体观念的主观论美学思想的局限,另一方面纠正了忽略人的主体性的客观论文学思想的局限。黄药眠生活实践论文艺美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在本质上是非常契合的,两者都对人在美学理论研究中的地位和生活实践进行了强调。其文艺美学思想中的观点,包括对生活实践的重视和历史文化的积累,对当时以及之后的许多文艺美学理论家都有影响,如朱光潜的“积淀说”等。

  (2)实践意义

  首先,通过对时代的观照,我们可以发现,黄药眠生活实践论文艺美学思想是有别于 20 世纪 50 年代“美学大讨论”中四位美学家的,其思想中最鲜明的是在生活实践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美是审美评价”,将当时桎梏文学理论界的认识论转移到了价值论,虽然很可惜当时没能得到更深入的挖掘和深究,而且其思想中很多优秀的品质直到 30、40 年后才得到验证和体现,但对当时、之后及现在的文艺美学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因此,十分有必要重新审视黄药眠的生活实践论文艺美学思想的内涵和价值,恢复其在“美学大讨论”中应有的地位。

  其次,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都应当承担起自身的社会文化价值导向作用,当前的消费社会在审美文化上十分强调大众娱乐,而黄药眠先生文艺美学思想的基础是强调生活实践与历史传统和文化积累,这对于当今的审美文化发展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因此对其思想的重现回顾具有重大社会现实意义。

  黄药眠先生的生活实践论文艺美学思想是其文学理论思想的精髓,其凸显的独创性理论观点拓展了我国文学理论研究的视域,有力地促进我国当代文艺美学学科发展,在国内外影响广泛,意义深远,值得我们继续深入挖掘。

  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综述

  当前,学术界对于黄药眠先生的研究,目前出版的文集只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黄药眠文艺论文选集》《黄药眠美学文艺学论集》《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黄药眠卷》和王畅选编的《黄药眠美学论文集》。关于对黄药眠先生文艺美学思想研究的论文也不多,只有陈雪虎先生的《黄药眠美学思想及其思路》、方兢先生的《美是生活--主观与客观统一的美学》等文章进行了一定的关注和讨论。主要分五大类:

  第一类是对其小说、诗歌和散文的研究。一直以来,文学界对黄药眠先生小说的研究上是相对最少的,只有林分份于 2014 年在《中山大学学报》上发表的《论黄药眠小说<李宝三>的文学史意义》;在对其诗歌研究上,相对最多,有夏之放于 1991 年在《汕头大学学报》上发表的《诗人黄药眠》,黄大地于 2004 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上发表的《黄药眠创作社时期的诗歌创作》,王柯、代绪宇于 2008 年在《南都学坛》上发表的《黄药眠是被遮蔽的优秀诗人》,王一川于 2013 年在《文艺评论》上发表的《革命的浪漫诗人文论家》;在对其散文的研究上,也有几篇论文,如蔡文锦于 1999 年在《扬州职业大学学报》发表的《论黄药眠先生的散文艺术》,朱金顺于 2004 年在《渭南师范学院学报》上发表的《略论黄药眠先生的散文》。这一类的研究集中在黄药眠先生小说、诗歌和散文创作上,许多还以具体的作品进行了分析,并从整体上对黄药眠先生各类文学原创作品的艺术价值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评价,对于从文学的实践维度探讨黄药眠生活实践论文艺美学思想的历史发展、基本内涵等都具有很高的参照价值。

  第二类是对其文艺思想的研究。相关论文有:2004 年 2 月巫小黎、林红在《广东教育学院学报》发表的《黄药眠文艺观的当代启示》一文指出,黄药眠先生与文学创作终生相伴,但 20 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却未能留下他的名字。作为一个文艺理论家、批评家,他的文艺观一直在追求文学的独立品格和服务于现实两者之间左冲右突,难以取舍。文学的审美追求与政治功利的现实需要互相掣肘,理论主体强烈的政治幻想与艺术直觉、逻辑思辨相互排斥。两者处在紧张对立之中,损害了其理论体系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使他未能成为 20 世纪卓然独立的理论大家。

  2005 年 6 月湖南师范大学谢咏芬硕士论文《黄药眠文艺思想研究》(指导教师赵炎秋教授),全面概括地总结了黄药眠先生的文艺思想和美学思想,全文分三章,第一章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和中国现代文学思想史背景,分初期、中期、沉默期和复出期四个时期,阐述黄药眠先生文艺思想发展进程。第二章从黄药眠先生对文学主体性问题的探讨、在叙述学的研究、关于“美是审美评价”的思想三个方面论述其在文艺思想的重要贡献。第三章将黄药眠先生的文艺思想基本特色概括为论辩性、现实性以及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的特色。

  2010 年 5 月苏州大学周景耀硕士论文《“生之意识”的探寻--黄药眠文艺思想研究》(指导教师刘锋杰),从“生之意识”出发,对黄药眠先生的文艺思想体系进行了建构。论文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是结合黄药眠先生的个人历程及作品对“生之意识”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强调“生之意识”是黄药眠先生文艺思想的根本特征。二是从“生之意识”的逻辑起点出发,确定“因缘历史化”的方法论准则,讨论了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问题。三是讨论了黄药眠先生关于文学创作主体、对象主体及接受主体这三者的文学主体性问题。此类研究主要对黄药眠的文艺思想进行了梳理。

  第三类是对其美学思想的研究。相关论文有:黄大地、孙子威在《文艺研究》2007 年第 10 期发表的《黄药眠 1957 年的美学观》,指出“1957 年美学大讨论”是由黄药眠的《论食利者的美学》所引起的,并对文章中黄药眠先生的美学观点进行了概括和分析,认为文章中提出的“美是审美评价”等观点非常具有学术价值,摆脱了苏联文艺观的教条主义和意识形态的束缚,提升了“美学大讨论”的整体层次。

  陈雪虎在 1999 年第 3 期《文艺理论研究》发表的《黄药眠美学思路及其意义》,认为黄药眠以“审美评价”为基本特色的美学思想在 50 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独具风格,其以审美评价说为基本特色的文艺理论思想站在美学维度上,对审美活动中的主体性做了一次重新建构。该文对黄药眠先生美学思想的价值给予了很高评价,并呼吁回顾历史、立足现在、以新的姿态挖掘其被遮蔽的光辉价值。

  2011 年山东师范大学李兆坤的硕士论文《黄药眠美学思想研究》(指导教师周均平教授),从“审美评价”说、“典型论”的美学观和艺术美论三个方面阐述了黄药眠先生美学思想,并对黄药眠先生美学思想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括,认为主要有重视审美的传统性与个体性,强调外部形态的批判性与内在品格的实践性等四个特性。

  此类研究对黄药眠先生的主要美学思想进行了梳理和概括,对其美学思路和意义进行了总结,在美学理论上具有一定的价值。

  第四类是对其文艺学与美学思想的综合研究。相关论文有:童庆炳在 2002年第 6 期《文学理论研究》发表的《黄药眠 20 世纪 50 年代初、中期的文论与美论》,文中对其不同时段的作品和思想作了梳理,总结了其关于“文学主体”和“文学叙事”的思考,并对其“美是评价”的理论贡献进行了阐释,提出要重视、深入研究黄药眠先生文学理论和美学思想的主要特色和价值意义,继承和发扬其丰富的文学理论和美学遗产。

  程正民 2008 年在《中国政法大学学报》第 2 期发表的《作为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的黄药眠》一文中指出,黄药眠先生是我国杰出的革命文化战士,着名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诗人、作家和教育家,其学术个性极为鲜明、学术成果极为丰富,学科贡献十分巨大,影响深远、享誉海内外。文章将黄药眠先生的美学理论价值概括为两点,一是对主体性探讨和重视,二是及时提出了“美是审美评价”理论。该文对这一论断进行了解释,概括了黄药眠先生身兼诗人、作家的文艺理论家的贡献,并认为其是文艺学教学的开路人,将其在文艺学教学上的主要特点归纳为重马克思主义、重传统、重实践、重能力等四个方面。

  2012 年西北民族大学李静的硕士论文《黄药眠文学主体性理论研究》(指导教师郭郁烈教授),该文以黄药眠先生的《问答篇》为切入点,全面深入地介绍了先生的文学主体性理论形成的背景,从文学对象的主体、文学创作的主体和文学鉴赏的主体三个方面阐述了黄药眠先生主体性理论的内涵,将其特征概括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注重用心理学知识阐述文学理论问题、坚持主客观统一的观点、具有鲜明的社会实践性四个方面。

  这一类研究注重把黄药眠先生的文艺学思想与美学思想进行结合,有助于我们对其文艺美学思想进行总体概括。此类别中还包括将黄药眠先生文艺美学思想与其他大师做比较研究的,或者黄药眠先生对其他学者的批评,或者其他学者对黄药眠先生的批评,相关论文有李圣传 2013 年在《河北师大学报》第 4 期发表的《看佛与塑佛:黄药眠的美学立场及其历史意义--以黄药眠对蔡仪、朱光潜、李泽厚的批评为考察中心》,文中指出:20 世纪 50 年代“美学大讨论”中,黄药眠通过“美学论坛”对蔡仪、朱光潜、李泽厚为首的“三家”美学进行了重点批评与破解,一方面对几位美学家观点之中的正确的地方进行了肯定,另一方面从生活实践论的维度提出了“审美评价”美学思想,是破解了当时哲学上的认识论困局,被誉为“中国运用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对美学问题进行考察的第一人”,在普遍的哲学认识论模式中率先将美学的阐释视角转向了价值论,成为了那场美学大讨论中独具匠心的一家。

  第五类是对其文艺美学思想中生活实践论品格的研究。方兢在 2004 年第 1期《文艺理论研究》发表了《主观性与生活实践的统一:黄药眠美学思想研究》,肯定了黄药眠先生在 20 世纪 50 年代“美学大讨论”中的地位和贡献,认为他是那场大讨论中最重要和活跃的美学家之一,其美学思想区别其他几派而自成一家,是学术史上非常有地位的美学家,遗憾的是,在政治上被错划“右派”,其学术研究被迫中断,其思想价值也在历史中被湮没了。方兢认为,黄药眠先生的美学思想中强调个性与感性,强调审美活动中文化传承和积累的作用,其思想的特质是注重实践性,对当代美学思想的发展意义重大,对当代中国的学术史有开拓之功,对当下的美学理论和文学理论发展仍具现实价值。

  相关论文有童庆炳 2007 年 7 月发表的《黄药眠的“生活实践”文艺论》,文章指出,在上个世纪 50 年代初、中期,黄药眠先生冲破了前苏联文论的教条化倾向,提出了“生活实践”论的文艺观。他认为美的对象是通过人类的生活实践立场所显现的,所有个体因为生活实践的差异,在对美的判断上也必然有差异。

  黄药眠先生的美学观点中,对单纯的自然美是持否定的态度的,认为文学在对自然形象进行描写时,经常是以人的本质力量为对象的,表现的是人的境界、感觉和理想。民族传统、历史文化作为客观存在,作为美与艺术的第二根源,是促进美成为美的深层次因素。在注重文艺的客观性同时,黄药眠先生也重视创作主体的具体感受、主观世界和创作心理,指出阶级与时代的事物要通过创作者的个人经验、体验、能力等综合创作才能表现出来,而不能直接地进行宣讲。当时受苏联影响,美学界的哲学基础是认识论,讨论的焦点聚集在“存在--意识”的二项关系式中,这种单一的哲学方法论不能完全阐释文学的所有问题,而应该转向马克思的价值论和实践论视域中,因此提出了“美是审美评价”的美学思想。

  李圣传 2013 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 6 期发表的《黄药眠:生活实践土壤中的价值美学倡导者--从朱光潜与黄药眠的“梅花之辩”说开去》提出,黄药眠先生是 20 世纪 50 年代“美学大讨论”的发动者、组织者,也是讨论中最为活跃的,在对各家美学思想提出批评的基础上,自己建构了基于“生活实践”的审美评价说,将当时讨论的焦点从“主观还是客观”、“在心抑在于物”的认识论上升为强调“美是审美评价”的价值论,在理论个性上更加鲜明,也更具现实针对性。李圣传同年发表的《从“生活实践论”到“实践美学”--论李泽厚美学中“社会性”与“实践性”的思想来源》对李泽厚美学思想来源进行了追溯。

  该文认为,李泽厚在“美学大讨论”中所形成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美学思想中有两个鲜明的特性,这两点其实是对黄药眠的生活实践论文艺美学思想和蔡仪的“客观论”美学思想的继承和丰富,构成了其美学思想的“两极”.文章重点讨论了李泽厚思想中“社会性”和“实践性”的来源正是黄药眠的生活实践论文艺美学思想,因此也呼吁对黄药眠先生的文艺美学思想进行深入挖掘。

  这四篇论文直接讨论了黄药眠先生的“生活实践论”文艺美学思想,比较简略地对黄药眠先生的生活实践论思想的内容、特征和价值意义进行了讨论,对于我们进一步阐释黄药眠先生的文艺美学思想具有很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现代文学史中,黄药眠先生无疑是一位个性独特、贡献巨大的文艺理论家。他的文艺美学思想不仅极具鲜明的时代精神,一些观点甚至可以说是超越当时的时代,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且其许多理论对当今文艺美学都有现实意义。但是,如此重要的一位现代美学大家,却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被遮蔽了光辉的价值,当代的理论界一直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和恰当的评价,直接关注其生活实践论文艺美学的论文更是少之又少,且对其生活实践论的理论渊源、主要内容、主要特征、理论评价的讨论不够重视,既不全面也未成系统。

  因此,对黄药眠生活实践论文艺美学思想进行深入和系统的研究,进行总体审视和评价,从其思想溯源和发展历程、主要特质、实践维度等出发,挖掘其思想中的重要理论和现实价值,正视其对文艺美学发展的突出贡献和深远意义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第三节 论文思路与框架

  全文包括绪论、主体内容和余论总计六个章节,其中绪论有四节,本章节主要介绍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意义和价值,综述国内对黄药眠先生的研究,介绍论文的思路、框架与研究方法,简要讨论把黄药眠先生文艺美学称之为“生活实践论文艺美学”的原因和依据,“生活实践论”文艺美学与其他形态的文艺美学有何异同。主体部分四章,其中第一章介绍黄药眠先生的生平与思想,包括三小节,通过对黄药眠先生生平与着作的阐述,以及对其创作历程与学术分期的把握,分析其美学文艺学研究的理论谱系,寻找其文艺理论研究在哪些方面具有文艺美学的学科品格和理论特点,分析其“生活实践论”文艺美学形成的个人语境与时代语境。第二章试图归纳总结黄药眠生活实践论文艺美学思想的主要观点,包括论美之诞生、论美与艺术、美是审美评价三小节,此章节是本文重中之重,即回答“黄药眠生活实践论文艺美学有什么”的重要问题。本章节从黄药眠先生大量的美学文艺学论文中,总结、分析、概括出黄药眠生活实践论文艺美学思想主要的观点,从中把握其生活实践论文艺美学的理论内涵和特质。第三章即黄药眠生活实践论文艺美学的实践维度,包括创作实践(分别举例诗歌《祖国颂》、散文《沉思》、小说《李宝三》)和批评实践两个方面(以《论屈原作品之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例)进行分析,本章节从黄药眠先生大量的创作实践作品和批评实践作品中寻找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意义的,更深入、更具体地分析黄药眠生活实践论文艺美学的内涵,并通过这种对黄药眠生活实践论文艺美学实践维度的把握,来寻找其思想内涵。第四章根据对黄药眠生活实践论文艺美学主要内容和实践分析来总结、概括出其理论特质,将黄药眠生活实践论文艺美学的理论特色概括为重视马克思主义在美学中的运用,建构生活实践本体论美学;强调文化积累与融汇贯通,打通美学与文艺学研究;坚持主体性与实践性的统一,贯通理论研究、创作实践与批评实践,并分析其理论特色之间的异同之处和内在联系,将此特色与其他形态的文艺美学进行比较,从而凸显其独特之处。最后是结论,阐述黄药眠生活实践论文艺美学思想的影响和价值,分为黄药眠生活实践论文艺美学的影响、黄药眠生活实践论文艺美学的价值两小节,本章节对全文进行总结性概括,对黄药眠生活实践论文艺美学思想的学术贡献、理论的意义和地位。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本文的指导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充分结合中西文论,在价值论美学、接受美学、叙事学、心理学等理论的背景下,将黄药眠先生的生活实践论文艺美学思想作为研究对象,对该思想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基本内涵、思想特质、创作实践以及价值意义等展开系统的论述和探讨。具体研究方法如下:

  一是文献调研法。通过网络和书籍阅览、收集、整理,对该课题的研究情况充分了解。

  二是比较研究法。将收集到的各种研究资料通过对比的方式,进行分析和整理,以此探寻黄药眠生活实践论文艺美学思想。

  2.可行性分析

  本文强调生活实践论是黄药眠文艺美学思想的本质特征,贯穿着其文艺美学思想的始终。黄药眠先生指出,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即审美活动的主体,任何审美不能脱离人这个主体进行;生活实践是客观的存在,人的主观是意识,审美活动是意识的一种,所以,生活实践决定着人的审美活动,即“美是审美评价”;个体的生活经历、知识素养、阶级立场、价值标准是不同的,因此审美标准也有差异。

  黄药眠文艺美学思想中的生活实践观点,在其论文《论美之诞生》《论美与艺术》《论食利者的美学》《美是审美评价:不得不说的话》《我又来谈美学》和《简论美和美感》中均有体现和阐述。由此可以看出,黄药眠文艺美学思想对生活实践是非常注重的,可以说是在此基础之上建立的,其思想基础是以马克思的辩证唯物论思想为指导,充分继承和吸收了马克思哲学中的“社会性”、“实践性”观点,包括其“典型论”、“审美评价说”、艺术论等,都与人的生活实践紧密相连。可见,黄药眠的生活实践论是其文艺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当值得研究和重视的。因此,本文的研究也是可行的,具有一定价值的。

  3.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首先,本文全面地分析、梳理了黄药眠先生相关文艺美学理论,重新评价其相关观点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其次,本文系统地分析了黄药眠先生具有独创性并具有普遍理论价值的生活实践论思想,对其生活实践论的理论原因、发展过程、主要内容、主要特征、理论价值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

  最后,本文从黄药眠先生大量的文学作品和批评作品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站在创作实践与批评实践维度上,分析了黄药眠生活实践论文艺美学思想的理论内涵和主要特色。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