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讨论与分析
4.1 少林拳“拳禅合一”的历史形成和发展脉络
少林寺至建寺以来经过 1500 多年的发展,不仅较为完整的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更为可贵的是汲取不同时期优秀传统文化于一身,时至今日,少林文化已然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核心内容之一。少林拳在禅宗的引导下不断形成了具有鲜明少林特色的拳种,并融入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少林拳已不再是单一的传统武术拳种,而是蕴含了大量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于一身的文化载体。在以少林拳“拳禅合一”这一特定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学视角去梳理和整理他的发展历程,可以更容易认识和了解少林文化,有利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公元 495 年少林寺成立之前,以攻防技击含义为主的民间武术和军事武术发展已经有相当规模,种类繁多,之后记载于少林寺内的各种兵器也早已在建寺之前出现,并有相关记载,从单纯的技术动作而言,以攻防技击见长的少林拳并不是新发明,而是借鉴和创新后形成的新技击术。为何这种新技击术会落迹少林寺?在什么条件作用下导致了少林拳会以这样的形态和特点呈现给世人?为什么拳禅相结合会形成这种形态的少林拳?相互之间又有何关系?为更加清晰的研究少林拳“拳禅合一”形成和发展脉络,本文从文化学角度并结合武术文化三层次理论对少林拳形态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研究和分析,每阶段的划分依据是少林寺事件重大变革是否影响了少林拳形态结构的发展。
4.1.1 少林拳“散兵游勇”阶段
495 年建寺至 1246 年福裕[1]住持少林寺,福裕住持少林寺并实行宗法门头制度改变了少林寺不稳定的传承结构,少林寺文化结构相对稳定下来,文化传承更具系统性,从此少林拳在少林寺得以成体系发展。此阶段历经 700 余年,在宗法门头制度确立之前,少林寺文化结构很不稳定,主要表现在随着不稳定的社会环境变化自身也受较大影响,武术和少林寺虽已经相互融合,部分寺僧也有演武现象,只不过这种交流是断断续续,没有得到系统的传承和发展。
孝文帝(467 年-499 年)推行改革,从大同市迁都到洛阳,致力于民族矛盾和解,弘扬佛法,为佛法高僧跋陀(359 年-429 年)建寺于登封,少林寺本质属性就是进行宗教活动宣扬佛学,参禅论道,追求自我解脱的场所。少林寺初期和武术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后来随着少林寺的世俗化对防卫需要大大增加,武术才得以留存和发展。在此阶段少林寺有过个别少林寺僧习武、演武或者使用武术的记载,如《皇唐嵩岳少林寺碑》[1]、《高僧传》(佛教典籍)中记载僧稠法师在武术方面造诣也很突出;又如《太宗文皇帝御碑》[2]上记载着对少林寺僧敕封项目和十三名寺僧的法名,是最有力的直接证明少林寺直接参与战事的证据,被后人传为“十三棍僧救唐王”[3]的佳话,虽然记载中没有说明他们使用怎样的方式,但可以推断当时少林寺有进行抗争和反击的能力。从现有史料和文献中也没有发现关于少林寺大面积习武的记载,更没有关于少林拳传承的记载。从当时少林寺成立初期的现状和当时社会环境等方面推理分析,上述与武术有关的现象在少林寺内应是个别现象,是当时历史条件决定的,但这种个别的现象为少林拳在少林寺的成长和发展做了有意义的尝试,也是少林拳和佛教尝试性融合。
少林寺在此过程中的发展可谓坎坷不断,不仅在与政府的交往中要谨言慎行选好立场,在保护寺院中又要防止山贼的侵扰和劫袭,如公元 577 年周武帝下诏书毁佛法,少林寺被废;587 年隋文帝召见慧远和洪遵并赏赐少林寺一百倾土地;公元 954-959 年少林寺被废;1102 年皇帝下制,每州择一寺更为禅寺等,[4]少林寺在此阶段因为政府对佛教的态度反复令少林寺发展坎坷不断。在此阶段少林寺虽未有较完整的武备保卫自己或为寺庙争取更多发展机会,但由于佛教自身强大生命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少林寺才得以在废墟中迅速得到恢复并发展壮大,这已充分证明佛教本身对于少林寺生存的重要性,少林寺随着佛教地位的起伏而缓慢前行。
少林拳在此阶段由于条件所限,没有形成成立体系的条件,关于少林拳的记载也是少之又少,即使部分记载也是关于寺僧的英勇事迹,并未提及具有少林特色的武术;而佛法领域不断积累,尤其主张大乘的禅法,在历代僧众不断发展和创新下被人们所接受并得到广泛传播,形成了带有中国特色的佛法,并在中国形成我国佛教的第一大宗派--禅宗,少林寺作为禅学的发源地,被誉为“禅宗祖庭”的美誉。
在少林宗法门头制度的确立之前,少林寺沿用佛教传统的选举方式产生住持,统领寺庙。宗法门头制度在少林寺的确立标志着少林寺以家族的形式进行传承和管理,直到今日少林寺仍沿用福裕确立的传承谱系,[1]这使得少林寺更具凝聚力和稳定性,增强了少林寺的生命力,具体体现在师徒关系;师徒关系得以在少林寺确立,影响了少林寺的传承和发展,使得少林寺的文化结构更加立体和庞大,寺僧相互关系更有层次,形成了更具稳定性和传承性的文化结构,这为少林拳在少林寺内外传承和发展提供了载体。故师徒关系在少林寺的确立标志着少林拳得以在少林寺更加系统化的继承和传播。
4.1.2 少林拳“枝繁叶茂”阶段
1246 年左右到 1978 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自福裕住持少林寺到改革开放,此阶段历经 700 余年,少林拳搭乘师徒关系平台逐渐行成体系,在此阶段是少林拳自我体系搭建的一个过程。直到改革开放极大的改变了中国精神面貌,充分调动了社会成员的积极能动性,少林寺也开始积极主动的进行自我改变,主动走出去,少林文化结构逐步拓展至国内外,极大推动了少林拳传播,少林拳至此开始了全世界推广和传播的序幕。
自师徒关系在少林寺确立,禅宗得到不断发展和壮大,佛教寺院规模遍布全国各地,吸引了各界众多有才之士,已然发展成为我国第一大佛教宗派,加之宗法门头制度在少林寺的确立,许多宗教活动成果得以沉淀和积累,少林寺在此阶段奠定了我国佛教中心的地位。禅宗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少林拳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之后因战争动乱少林寺被迫加入战事,融合并吸收了大量军事武术动作,使得少林拳更具攻击性,具有军体拳的特色。少林拳以师徒传承为主要传承形式,少林拳得到系统发展,相关拳谱和体系不断丰富,逐渐形成了中国武术中一枝空前庞大的武术体系。
少数民族建立的元朝文化多元,“三教九流,莫不崇奉”,但对统治下的民间武装力量镇压没有减弱,少林寺作为当时已有一定影响力的佛教寺院尤为得到重视。如当时就有“民习角抵、枪棒罪”,“习练角抵之戏,学攻刺之术者,师、弟子并仗七十七。”
可见当时法律对于习武风气形成了一种较高的打压态势。1245 年忽必烈在未登基之前就命福裕为少林住持,并举办资戒大会,后又授予福裕为都僧省一职,掌管佛教寺庙 200 多处,为了更好的统领管理所有寺庙,福裕开始实行宗法门头制度,提倡嫡传方式,确立宗门师徒关系,实行“七十字辈”,一直沿用至今。
自福裕领导少林寺起,少林寺作为佛教最大宗派的交流中心延续了 100 多年,讲法期间“施者如丘山,来者如归市”,少林寺资产得到极大积累,僧众得到极数扩张,加之社会动乱不断,少林寺习武风气已达相当规模。少林寺僧大规模习练武术是保护寺产的需要,而众多四方僧众的集聚为少林拳技击动作多元提供了大量技击素材。
元朝末期天下动乱,各地抗争不断,明朝就是在汉族人不断抗争少数民族中建立起来的,在抗元的战争中少林寺作为政府的拥护者不可避免的被动参与到动乱中,既是为了保护寺庙,也是为了救死扶伤,少林寺在朝代的更迭过程中又一次落寞,1361 年少林寺僧仅为 20 多人。
明朝期间动乱不断,少林寺得到明朝的重用,少林寺进入大发展时期。此时少林寺宗法门头制度的稳定性和凝聚力优势终于得以显现,在动乱的社会环境中已不再是躲避和忍让,而是组织自己的防御力量进行自卫,到明朝中期已经具备相当的武装能力,这些可以从数次受征调参与军事战争的记载中可以体现,如公元 1512 年少林寺武僧奉命征伐霸州起事的刘氏;[2[1522 年少林武僧征伐起事的山东清州矿丁王堂,其中武僧周友屡立战功,在其死后在少林为其立塔,敕名“天下对手,教会武僧”,其僧俗弟子达到千余人。可见当时少林寺已经形成以师徒传承武艺的体系,少林拳体系通过师徒关系传承不断壮大。
柘城盐徒师尚诏起义,少林寺武僧竺方周参等 50 名应诏征讨;[2]1561 年抗倭名将俞大猷到少林寺观看已经名声大噪的少林武术,认为“真诀皆失”,选寺僧宗擎、普从随其学习棍法;[3]以此可以判断少林寺当时棍作为兵器使用已经形成相当规模;明朝动乱的 300 余年为少林拳形成体系创造了很好的外部条件,四方俗家弟子身怀不同技击术来到少林,大大丰富了少林拳体系;少林寺参与众多大小战事形成了少林武术注重技击的军事武术特点。
在明朝期间少林拳理论体系逐渐建立。禅宗教义主张“顿悟”,奉行“教外别传”的口传身授,不局限于文字的传授方式,明朝初期武术在少林寺虽然有很丰富的内容,但没有具体详细的理论记载和描述供后人研习。明朝中后期随着少林武术的累积和传播,关于少林拳拳械的文字记载和拳谱相继问世,少林拳系进一步从理论上得到丰富和流传,如明朝晚期 1616 年程宗猷所着的《少林棍法阐宗》,此书是程宗猷深得少林武术的精髓之后写出,在理论上对少林棍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和描述,是一部最早的关于少林棍术进行详细记载的专着,这对以后少林棍的发展和流传具有重要意义,详述了棍法理论和练习法用法,少林棍术有三分棍法,七分的枪法,兼枪带棒的特点。武僧洪转的《梦绿堂枪法》对少林棍术传播也具有重要意义;戚继光的《纪效新书》等都有关于少林武术的表述。
清朝是少林拳理论形成的重要时期,与清朝少林寺习武风气盛行相反,满族统治下的清朝对民间武装打击较为严厉,禁止民间秘密结社性质的组织,如据《清实录》记载,更有“如遇各色教门,即行严捕,处以重罪”的政令,也正是在这种严格的管理下少林寺习武风气渐衰,少林寺武僧规模迅速缩小,如 1735 年任登封知县的施奕簪在《偕友游少林寺》中记载:“武功魔渐息,禅律讲何曾。吴画委荒草,唐文叠石层。琼楼藏鼠雀,丽宇聚蜂蝇。无复前朝树,空闻古涧藤。”
可见少林寺人数稀少,发展受到严重抑制;但是少林功夫热度和影响力并没有因此受到打击,部分僧众转至地下习武,如席书锦 1894 年所撰《嵩岳游记》中记载:“今后殿壁,绘罗汉手搏像。屋地下陷,深数寸,传为习武场。”大部分武僧还俗转战民间,在清朝少林功夫在民间得到广泛流传,与少林功夫相关的组织相继成立,其中发展迅猛的有天地会和白莲教等。
在清朝少林寺内习武风气转至地下,但少林武术理论确得到迅猛发展和完善。清初张孔昭的《拳经》较为详细的记载了少林短打的步法、手法、肘法、踢法、踹法等使用方法,少林拳手眼身法步的要旨,同时还有图解详细介绍了少林拳法的招式。
此书是较早对少林拳法详细而全面的记载,对少林拳系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1762 年刊印的《少林衣钵》记载了少林诸多拳法和器械谱、口诀、图等;咸丰年间蒋鹏倬的《少林单刀谱》等丰富了少林拳体系。
从民国到新中国成立,少林寺急速衰落。民国初期军阀混战,少林寺也被迫卷入战事,少林寺被大火燃烧殆尽,少林寺因此受到重创,少林寺大部分建筑和宗教重要藏书成果毁于这次大火,大部分少林拳谱和相关书籍付之一炬,这对少林寺的历史研究造成了重大损失;新中国建立时少林寺僧减少到只有 16 人,尤其此后的文化大革命,勒令僧人还俗,少林寺文物遭到冲击,少林寺跌入低谷。
直到十三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各行各业蓬勃发展,新的宗教政策颁布,少林寺才得以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但这一时期关于少林拳的书籍和拳谱在民间层出不穷,为少林拳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如妙兴所着的《少林拳解》、《达摩五经拳》、《少林棍解》等;赵连和的《达摩剑》;姜蓉樵的《少林棍法》;金恩忠的《少林七十二艺练法》;朱霞天的《少林护山子门罗汉拳》等书籍对少林拳体系的构建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体育委员会和河南省体委先后几次派专人到少林寺和登封县搜集、挖掘和整理少林功夫;1963 年由登封文教体育局牵头,释德根口述,出版了《少林功夫概要》一书,这本书是较全面的记录了少林拳的历史发展和主要内容,对少林拳特点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少林功夫概要》的出版也标志着少林拳系基本结构的确立,至此少林拳技术和理论体系基本形成,为以后少林功夫的推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4.1.3 少林拳“花满人间”阶段
1978 年改革开放至今,改革开放为中国全面快速发展开启了大门,也为少林寺的全面快速推广扫清了障碍,少林寺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去发展和推广自己,摒弃了诸多保守的思维,积极主动的迎合社会发展,少林寺的文化结构朝着国际化快速推进。改革开放改变了少林寺的社会环境,充分调动了少林寺的积极能动性,少林寺文化结构发生重大转折,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少林寺携禅宗理论和少林功夫开始大踏步迈向全球。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发展不断加快,文化建设也紧锣密鼓的加快推进步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林文化也在此时受到重视,如 1980 年登封体育委员会成立少林功夫挖掘整理小组,对少林功夫进行系统的挖掘和整理,挖掘整理工作进入高潮;由导演张鑫炎主导,李连杰为主演的电影《少林寺》(1982 年)对少林功夫的传播起到极大推动作用;1983 年少林寺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佛教寺院,少林寺佛教地位得以肯定,为少林功夫和禅宗快速传播奠定了基础;1988 年少林武僧团成立,主要传播和推广少林禅学和少林功夫,至今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全世界进行大型专场表演千余场,是少林功夫对外推广的前沿阵地;1995 年释永信编着的《禅露集》和 2003 年出版的《少林功夫文集》更加丰富和完善了少林功夫体系;2005 年“登封市嵩山少林景区”被列为国家 5A级景区,2010 年少林寺“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为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朝圣者、慕名者、观光者、习武者等每天数以万计的涌向少林寺,少林寺禅武得到急速传播。
从民国妙兴住持少林寺开始,少林功夫秘笈打破嫡传方式开始对俗家弟子传授,[1]随着少林寺被国家列为旅游景点以及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来到少林寺习练少林拳的人数不断增加,地区分布遍布全世界,至今世界各地习练少林拳者数不胜数,也把少林拳带到了全世界各地;随着国家和地方对少林拳的挖掘和复原,大量在少林寺形成但没有流传下来的少林拳重新被人们开始习练,少林拳体系得到极大丰富,目前流传和整理出的少林拳系有套路多达 225 套之多,[2]已然成为中国武术派系里最庞大的分支。
总结少林拳发展历史,少林拳“拳禅合一”按照文化变革对少林拳发展造成重大影响角度来看可分为以上三个阶段,即“散兵游勇”、“枝繁叶茂”、“花满人间”阶段。自少林寺成立(公元 495 年)到师徒关系在少林寺的确立(公元1246 年左右)为少林拳“散兵游勇”阶段,此阶段历经近 700 年。由于少林寺初期规模较小,以研究佛学,翻译经书修行为主,禅宗教义要求重在“自我解脱”;禅宗传播方式也是口传身授,僧人相互之间并无稳定继承关系。所以以技击为主的少林拳就不具备规模发展和在寺内传承的条件,即便有个别习武者落发为僧,但由于众多条件限制无法形成规模,诸多成果无法得到沉淀和积累,也无法稳定流传形成体系。在此阶段具备一定武术技能的寺僧在少林寺落迹,随着他们的离去武技也便随之流失,加之禅宗传承方式主要以口传身授传承,而非以文字形式继续相传,所以没有稳定的关系使其得到流传,也没有相关的文字记载,直到师徒关系在少林寺开始实施。
自福裕住持少林寺(公元 1246 年)确立师徒关系到改革开放(1978 年),此阶段为少林拳“枝繁叶茂”阶段,历经 700 余年。由于师徒关系的确立,使得少林寺更具稳定性和延续性,少林功夫和禅宗理论得以沉淀和积累,为少林拳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在此阶段禅宗和少林拳体系双双得到迅猛发展,尤其是少林寺与民间武术和军队武术交流广泛且深入,来自民间和军队武术在少林寺经过禅宗的适应选择下,少林拳主要特点和体系逐渐形成。
自改革开放(1978 年)至今为少林拳“花满人间”阶段。改革开放后少林寺积极主动寻求改变,根据社会需求,少林拳体系得到不断挖掘和重现,无论是理论体系还是技术体系得到不断丰富,并赋予少林拳太多文化含义提升到文化层面。如今少林拳的习练群体广泛,人数众多,区域范围广,已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最庞大的技击术流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