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国家骨干交通网的完善,"最后一公里"物流问题成为现代化物流配送体系的关键末端环节。解决好城市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体现了公共服务的公共性、公平性、回应性和长效性,有利于促进城市物资流通,加快城市运作效率;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改善民生;有利于促进城市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制造企业基于低库存和及时配送的生产实践及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使得物流配送在"最后一公里",呈现出"客户复杂,小批量,多频次、位置分散,时效性强,服务要求高"等特点。
"最后一公里"物流在城市范围内主要表现为社区物流问题。社区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居民的生活和城市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社区物流。一方面是城市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带来的人们日常生活中对于日用品、生鲜等产品物流需求的增大,另一方面是新兴业态如电子商务、各类连锁超市和连锁餐饮等带来的物流需求增多,社区物流体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以电子商务发展为例,网购用户在逐年增加,网络零售规模更是在不断扩大。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表明,2005 年到 2014年我国的网络购物人数以及交易额如图 1.1 和图 1.2 所示。伴随着电子商务井喷式的发展,传统的物流配送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现代企业和个人的配送需求。作为线上交易与线下交货支柱的城市物流快递产业,其发展暴露出行业竞争不规范、无理的价格竞争、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等问题,社区物流作为物流活动末端多数企业重视程度不够,市场管理混乱、信息化水平不高等,导致社区物流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
2011 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办发[2011]38 号),2012 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39 号)。为贯彻国家政策意见,2012 年 6 月,商务部下发了《关于推进现代物流技术应用和共同配送的指导意见》(商流通发[2012]211 号),首批选择了 9 个城市开展现代物流技术应用和共同配送试点;2013 年 2 月,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建部、商务部、国家邮政局等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配送管理工作的意见》(交运发[2013]138 号);2013 年 10 月,商务部、财政部将城市共同配送工作纳入现代服务业产业试点范围,确定了 15 个第二批试点城市。城市物流配送得到了有力的政策引导,其中的社区物流发展也更应该顺应时代需求和政策要求。
基于以上背景,本次研究将重点针对城市社区物流展开,通过国内外文献研究和社区物流配送现状分析,在需求预测的基础上探讨共同配送模式,对社区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影响因素、选择方法及优化策略进行重点研究。
1.2 研究意义。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 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 9.4 万亿元,与 GDP 的比率是 18%(美国为 8.5%,日本为 8.7%,德国为 8.3%,印度为 13%,巴西为 11.6%,比世界平均值高 6.8 个百分点[1].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4 年我国物流末端配送成本已占到物流总成本的 30%以上[2].社区物流作为末端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区物流的配送模式进行研究,有助于降低我国社区物流配送成本,促进物流业的良性发展。
现有国内研究主要针对社区物流车辆路径选择和配送模式选择进行定性分析,国外多是针对电子百货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模式进行研究,且国外的消费理念、产品特点及顾客对物流服务费用的可接受程度等国情都与我国有着较大的差异。本次研究尝试将社区物流与共同配送模式相结合,构造出末端物流的一种新模式,以期为城市的社区物流建设提供参考。
社区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能够改善现有的社区物流配送模式,社区居民能够更加灵活的选择配送模式和取件时间,将缓解现有社区物流配送时间和地点不确定的问题。同时社区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研究不仅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全面的物流服务,而且能够降低商品的末端配送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居民的生活成本。
本文在国内外社区物流与共同配送模式研究的基础上,首先研究了社区物流下不同类别产品的物流配送需求,然后采用成本分析、共同配送范围分析、车辆路径规划等模型研究了社区物流共同配送模式构建,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社区物流配送的理论和方法,并进一步加强了社区物流配送模式方面的定量研究,对社区物流共同配送模式选择具有一定的科学指导作用。
1.3 研究现状。
1.3.1 社区物流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社区物流的研究主要集中社区物流服务评价,对于社区物流配送模式构建方面研究较少。
Bayles(2000)给出了电商末端配送的评价指标,这些指标是基于电子商务的特点、配送时间、灵活性、可靠性和质量等内容制定的[3].
Mikko Punakivi(2001)等结合末端配送的服务能力与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提出用"快递接收箱"来解决末端送货上门中存在的成本问题[4].
Auramo(2002)等认为每个电商都应该对自己的末端物流进行设计,并指出配送的准确性、配送效率和配送时间是影响配送质量的三个主要因素[5].
Boyer(2009)等指出了物流末端配送应包括城市末端配送、电子商务末端配送及零售店或连锁店配送等行业[6].
John Fernie(2010)通过对英国物流配送系统的研究,得出了消费者对物流服务水平的快捷、准时、便利等方面有较大的期望,所以末端物流可从这些方面入手以提高服务质量,并建议修建大型配送中心,确定合理的配送范围,采用无人交付的模式进行末端物流配送[7].
Lindner(2011)对城市货物配送、电子商务配送和便利店配送等领域中末端物流涉及的活动进行分析并给出了末端配送的定义[8].
Gevaers(2013)分析了电商末端物流可能涉及的一系列活动,明确了电商末端配送的定义,电商末端物流需要将商品配送到最终接收人的家中、指定的地址或提货点[9].
国外对与社区物流的研究大多局限于末端物流服务质量的评价及对配送中心选址、规模大小确定的定性描述,对于社区物流中心的配送模式研究较少。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迅猛发展,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对社区物流问题开展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王东和盛焕烨等(2003)学者研究了城市社区物流的运作模式和社区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从社区物流战略研究、社区物流管理与运营模式规划、社区物流信息平台建设规划三个方面对问题进行阐述[10].
何谦(2008)分析研究了金牛区社区物流服务体系。通过对金牛区的物流服务体系的SWOT 分析,构建该社区服务的物流体系,内容包括网络布局、运营模式及体系建立的保障措施[11].
袁伯友(2009)定性的分析了我国现有的社区物流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从转变思想、市场定位和利用社会资源三个角度提出了解决方案[12].
姜燕宁和郝书池(2011)等通过对社区物流发展和现状的分析,预测了社区物流的发展前景,从政府、物流企业等方面给出了发展建议。并认为应该从政府牵头、社会广泛参与、构建信息平台和改善业务流程等方面保障其良好发展[13].
张建(2013)研究了社区物流配送网络的构建。提出"双高"物流,根据社区物流配送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构建了社区物流配送网络,利用基于两阶段 k-means 算法划分了社区物流配送区域,对物流配送中心进行选址与优化[14].
国内对于社区物流主要体现在配送节点的选址与优化方面,对社区物流配送模式选择方面的研究较少。
1.3.3 共同配送研究现状。
日本学者指出共同配送是配送合理化最先进的方式之一,即打破公司个体配送的僵局,与其他企业联合起来共同配送。其目的是集中配送,提高车辆的满载率并举出了十三个唱片公司实施共同配送前后车辆满载率的变化,突出共同配送的优势[15].
Cooper Jakson(1990)等提出合并配送方法包括承揽托运人、多点集货和配货、公用仓库和共同运送等[16].
Bemahand Tianus(1997)等学者对城市物流中心选址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定量模型在城市物流和配送中心的优化作用[17].
T Yamad(1999)选取微型路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交通仿真的手段分析了采取共同配送前后路网CO 排放的变化,并由此得出了共同配送模式能降低环境污染[18].
Yurimoto Shigeru(2002)从环境影响和配送效率最优的角度来研究了物流公共设施的最佳数量和选址,并用非线性规划模型进行相应求解,同时给出了相应的算法[19].
Hayashi Katsuhiko(2003)等通过对诸多企业的实地调研,研究了企业改善环境的措施并总结得出企业 10 项主要改变环境的具体措施,其中就包括共同配送[20].
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共同配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政府将共同配送试点纳入了城市规划的范畴。国内学者对共同配送的概念和模式,配送中心选址及配送线路优化等问题开展深入的研究。面对共同配送模式的成本和利益分析的问题,也有学者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
宰予东、陆秀梅(2004)认为物流配送共同化模式可使企业减少经营物流的精力和费用,可以集中力量做自己的核心业务,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社会资源的整合,也将会减少社会物流所产生的总成本。但是,要保证物流共同化的顺利实施,就必须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与费用分摊体系,才能激励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推行社会物流的标准化与共同化[21].
刘建康(2011)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提高物流配送效率的角度出发,构建共同配送的两层结构配送系统,给出了换装站及选址模型,隔天计划模式及总体模型结构。通过对北京市两层配送系统的构建,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和准确性[22].
韩丽娟(2013)通过对城市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分析了我国共同配送的现状和模式,并且利用率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研究了企业对各中共同配送模式如何进行选取的问题[23].
安冬梅(2014)结合石家庄的实际情况,利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和线性规划模型,提出了石家庄进行共同配送的物流模式时,配送中心的选址方法。同时,对给出了快速实现共同配送模式的措施[24].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国外专家对于社区物流研究主要集中在社区物流配送的服务质量上,我国专家对社区物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社区物流配送节点的规划和选址方面,对于社区物流需求预测及配送模式选择方面研究较少。对于共同配送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共同配送节点选址和规划以及共同配送模式选择等方面,没有考虑将社区物流与共同配送这两种结合的情况。因此,本次研究在结合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将社区物流与共同配送相结合的社区物流配送模式的构建问题,在分析我国社区物流需求的结构及影响因素,建立了模型对物流需求进行预测;并且将社区物流共同配送划分为两种模式,基于两种不同的配送模式分别构建了服务范围模型及最优策略模型。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1.4.1 研究内容。
第 1 章绪论。从研究背景及意义出发,结合国内外现有研究概况,提出本次研究的方向。
第 2 章城市社区物流与共同配送的现状分析。分析了目前我国社区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共同配送的直接效益和良好前景。结合国内外末端物流配送模式,提出将社区物流与共同配送相结合构建社区物流共同配送模式。
第 3 章社区物流需求预测。将社区物流需求分为一般日用消费品、生鲜类产品和邮政快递业务三大类,详细地分析了社区物流需求的影响因素,根据三种不同类型社区物流需求各自特点,分别选用合适的需求量预测模型和方法。
第 4 章社区物流共同配送模式构建。将社区物流共同配送分为两种模式(客户自取、送货上门)并研究了物流配送模式选择影响因素。重点研究了基于客户自取的服务范围模型和基于送货上门的最优策略模型,考虑节点服务水平和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建立客户自取的服务范围模型;考虑配送时间、车辆的额定载货量等对送货上门配送模式的约束,建立以配送成本最低为目标的送货上门配送策略模型。
第 5 章案例分析。选取某社区,采用需求模型对社区物流需求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确定基于客户自取的社区共同配送中心的服务范围;然后对社区商圈内具有相似物流配送需求的商户进行基于送货上门的最优配送路径研究。
1.4.2 研究思路。
【图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