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物流论文

电商模式下阻碍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因素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2-12 共8122字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21 世纪是信息世纪,也是互联网经济大发展的时代。电子商务作为这个信息时代的互联网经济的代表,已经成为中国未来社会经济中最有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艾瑞统计数据显示,2013 年中国网购市场交易规模 18409.5 亿元,占全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 7.9%,预计在 2015 年突破 10%.以 B2C 作为目前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模式为例,中国 B2C 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从 2008 年的 1300 亿元增长到 2012 年的 13205 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 78%;从事网络零售的电商企业从2008 年的 5460 家增长到 2012 年的 24875 家,年均增长率超过 46.2%.总体上看,中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近几年来不断攀升,电子商务渗透率也稳步提高。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其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多,电子商务跨行业部门合作越来越强,对实体经济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与电子商务配套的相关支持,如支付手段和法律体系的完善、物流服务的现代化,是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资金支付方式的解决,相关法律环境的完善,电子商务的物流瓶颈问题越来越突出,如果没有一个完善有效的物流系统和发达的物流市场,电子商务的优势就很难发挥,电子商务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这也是当前电商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物流服务水平发展远跟不上电子商务的发展,物流成为电商的短板,尤其在电子交易订单猛增的购物狂欢节,物流行业频频出现"堰塞湖"现象。又由于物流服务整体水平普遍不高,送货不及时、物品丢失、货物损坏等问题,频繁被顾客投诉。

  近年来,电子商务带动物流需求增长,刺激物流业产业优化,为物流业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物流服务水平、效率等方面提出了挑战。物流业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怎样做出调整,是当前摆在物流业面前的关键问题。

  二 研究意义。

  物流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具有专业性强、创新活跃、产业渗透率和融合度高、带动作用显着的特点,尤其在当前我国正面临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物流业在激发内需潜力、带动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等诸多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2014 年 8 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第三方物流是现阶段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对象,应"优化物流企业供应链管理服务,提高物流企业配送的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水平","积极发展专业化、社会化的大型物流企业".

  当前,在电子商务背景下,在信息化发展的崭新阶段,进行物流业的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理论上,目前在中国,物流领域的研究,大多偏重在从企业物流或从供应链角度来考虑物流,物流问题更多的是被作为管理问题来研究,真正从产业发展角度,把物流业作为一个系统性、复合型的产业来研究其发展问题,并不多见。而且一个产业的发展不可能不受任何外部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下,网络化带动的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技术进步与扩散等都会对物流业产生巨大的影响,其中电子商务就是网络经济时代的重要产物。笔者认为结合电子商务的重要背景,以及产业经济学主流理论,研究物流业发展问题,这方面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物流理论、电子商务理论以及物流与电子商务关系理论等方面做出贡献,还可以为物流管理学科中的物流经济学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具有理论价值。

  从现实层面来看,首先,在电子商务背景下,通过研究物流业发展面临的新的机遇、挑战,以及我国当前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为物流业如何抓住电子商务时代的难得机遇,实现向现代物流的转型,提供发展思路,从宏观上可以为政府或行业协会制定物流产业的产业政策提供建设性的建议。其次,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对于结构调整以及提升整个产业体系的现代化水平具有重大意义。物流业作为重要的服务业,近几年发展迅速,显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信息的时代的重要成果--电子商务,势必进一步推动物流业的现代化发展,对电子商务与物流业发展的研究符合我国目前的发展形势,有利于推动新一轮经济发展以及为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提供坚实的物流保障。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物流与物流业。

  物流的概念是在 20 世纪初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的。1915 年,美国学者阿奇·肖在《市场分销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最初使用"Physical Distribution"的概念,提出"物流是指物资经过时间与空间的转移并产生附加价值".随后,随着实践和研究的不断深入,物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不断扩大。1935 年,美国营销协会对物流的定义是"商品和服务涵盖了从生产到销售的一系列活动".

  到 1985 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将其英文名称中"物流"一词由"PhysicalDistribution"改为"Logistics",并在 1998 年给出权威的定义:"物流是供应链过程的关键部分,为使客户满意对商品、服务及信息从原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高效益的正、反向流动以及计划、实施与控制的实施过程。"可见,当今物流概念的前沿是,不单纯的考虑商品运输问题,而且还要考虑从原材料的采购到产品的制造、销售等供应链过程中的运送、仓储、配送等各个方面,着眼于全面提高整个过程中的效率,并对物流基于不同的发展程度分为传统物流和现代物流。

  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才逐步展开对物流的研究,最新颁布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6 中,把物流视为运输、储存、装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回收、信息处理等一系列基本功能的有机结合。这一定义已不局限于传统物流的包装、运输、仓储等功能,使物流向两头延伸并加入新的内涵,是现代物流的范畴,也是本文的研究对象。

  物流产业与物流的关系是,物流产业是把物流视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从事物流活动为基本共同点的企业群体组成,强调物流在社会分工体系中区别于其他经济活动的职能,是一种独立化和社会化的经营业务,强调把物流作为一个产业从宏观上进行发展和管理。在新的形势下,物流产业的发展表现出许多不同于以往的特征,一些学者越来越重视现代物流的研究。

  虽然对物流的概念表述有所不同,但综合来看,物流,尤其是现代物流,一般来说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点:物流活动网罗了运输、储存、装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回收、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动向,着重的是这些功能的有机整合;信息化是物流的核心,并渗透到物流管理、物流技术改进等诸多方面;物流是以顾客满意来创造并提升价值和附加价值;物流效率是整体过程的最优化;物流服务呈现专业化、社会化。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网购规模呈现井喷式剧增。电子商务的发展带动对电子商务息息相关的支持性产业,尤其是物流业的研究不断深入。电子商务不仅仅是一种新的交易方式,还体现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和经济业态,并随着自身的不断发展带动完整的产业链条的不断完善。而对物流业发展而言,作为电子商务的重要一环,既面临电子商务情境下为物流提供的难得发展机遇,同时,由于我国物流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发展模式仍处于较低水平,也面临着进一步发展和向现代物流转型的严峻挑战。因此,本文力图通过对我国电子商务背景下物流业发展的研究,达到以下目的:一是搞清电子商务与物流业发展的关系,不仅仅是局部的、静态的关系,而是强调二者动态的、全局的发展关系,这是本文分析的基础,物流业未来发展的总体方向和趋势都离不开电子商务的背景。二是在理论上明确电子商务背景下物流业应该有的发展方向之后,描述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目的是透过物流业发展中呈现的现象,来进一步分析当前制约我国物流业向着电子商务所要求的方向,也即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原因。三是,找到电子商务背景下制约物流业发展的根本原因,并从物流业与电子商务产业链合作、物流业自身整合物流资源两个角度,提出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的思路,并从企业、政府两个层面给出相关的配套措施。

  本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第二部分到第六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其中,第二章构成本文的理论基础,通过物流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并且结合电子商务的背景明确物流业发展趋势和总体发展方向,第三章介绍我国当前物流业发展的现状以及问题,第四章通过实证的角度,进一步发现我国物流业发展与电子商务二者的动态互关系,从而通过与第二章的理论结论进行检验,进一步发现我国当前电子商务背景下我国物流业与电子商务互动发展中的问题。第五章则在之前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当前电子商务背景下物流业出现诸多问题的原因--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模式,物流业仍然停留在传统物流的发展模式上,并提出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的总体思路。最后,结尾部分主要是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提出一些具体的配套和保障措施。

  三 研究方法。

  (一)实证研究法。

  在论述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时,通过对近几年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和归纳,用可量化的指标来阐述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真实面貌。此外,在文章第四部分,运用 VAR 时间序列模型,基于 2001-2013 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和货运周转量数据,对我国电子商务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关系、相互影响程度等方面进行分析。

  (二)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法。

  本文在论述物流业发展现状以及阐述物流当前存在的问题方面,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定量指标,如物流总额、物流业增加值、物流需求系数、社会物流费用等,直观的反映我国物流业在这些方面的发展水平;并通过定量分析物流业现状发现我国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从不同方面,如物流业务、服务水平、信息化水平、物流基础设施等,界定物流系统中出现的关键问题。

  (三)归纳与演绎法。

  通过论述电子商务时代对物流业发展的要求,归纳了物流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特点;同时,在论述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时,首先归纳了物流业系统内部的几个层面,包括:基础层、业务层和管理调控层,并在进行现状分析时,对物流业的现状剖析也是基于这三个层面的分析进行演绎;在提出物流发展思路时,分别归纳了物流与电子商务合作发展以及物流业自身价值链整合两个思路,并从这两个思路展开,具体分析每个思路如何实施。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内外对电子商务与物流的研究伴随着不同的发展实践展开,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国外来看,物流与电子商务的研究起步较早,物流业发展实践相对比较成熟,在电子商务概念提出之前,对物流业已从行业、企业、物流政策、物流管理体制等问题形成了较系统的认识。以美日为例,美国学者最早提出电子商务概念,但在此之前,其物流业发展已经进入个性化与整合阶段,具备电子商务的发展的物流准备。日本从政府层面到行业、企业层面提出构建综合性的物流系统,政府强化对物流市场的干预和引导,其物流业从上世纪中后期已向纵深方向演进。

  相比之下,国内电子商务起步于 90 年代,国内的电子商务展经历了从"泡沫破灭"到"隐性回归"的过程,进入 2000 年后,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初显端倪,趋向于务实和理性化。相较于国外物流发展进入逐步成熟阶段要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情况,国内的物流不论是在发展实践还是在理论研究方面,对电子商务的支撑还有很大空间。但伴随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近几年,对物流业相关研究明显增多,而且研究领域涵盖微观的企业层面、行业、宏观物流体系,研究问题涉及物流管理、物流组织、物流业结构、物流发展等诸多领域。具体来看,对于物流与电子商务的相关研究,分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归纳。

  一 电子商务与物流关系研究。

  物流是电子商务重要的环节。供应链管理专家 Haul Lee(2002)指出物流配送是实现整个电子商务活动的最后一环,电子商务下的物流其实是一种末端配送物流。詹姆斯·阿尔里德(2001)指出物流配送是电子商务竞争的重要手段,是保持持续的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我国物流领域的专家张铎(1999)在国内率先提出电子商务下物流与配送的问题。

  陈伟(2010)认为物流是完整的电子商务的必要组成部分。张欣、张玲(2009)指出了应对物流与电子商务的关系一分为二进行分析,"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看法是片面的。相对而言,方辉(2008)认为电子商务与物流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并对我国二者的具体影响进行分析,指出二者当前存在价格、服务、时效性等方面的供需差距,并进而提出电子商务下物流的信息化水平,同时发挥电子商务在降低物流企业与其服务对象间的信息沟通成本。

  此外,学者们还关注二者在发展互动中的动态关系。付宏华(2009)注意到电子商务下的网络零售对物流配送服务提出了"7R"的要求,即物流配送注意在时间、地点、条件、成本、产品、方式、对象上的恰当性和准确性。还有不少学者研究电子商务的物流瓶颈问题。王之泰(2000)把电子商务理解为"鼠标+车轮",认为没有一个有效的社会物流配送系统极大地伤害电子商务的优势和可持续性。孟旭、易晓岚(2001)则认识到物流不但对电子商务有保障作用还可能成为其发展的桎梏。对电子商务存在物流瓶颈问题的研究,不同的学者从不同方面提出改进的建议。李琪(2004)的研究指出诸多中美电子商务类学者大多是从技术层面、标准建设、利润管理、知识管理等方面推动发展电子商务,并未将物流融合与电子商务的发展之中。李琪、张仙锋(2006)提出电子商务的总体架构,但在其模型中,物流仅限于配送,并且认为配送是与电子商务平台上的其他活动,如信息展示、谈判、付款、信息回馈是同样重要的,对研究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动态发展仍有一定的局限性。有的学者还发展性地认识到物流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对电子商务产生推动的反作用。张伟(2007)认识到伴随电子商务物流成本的降低、物流服务水平提高,将促进企业电子商务范围的拓展,以及创新商业模式。

  二 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研究。

  国内学者对电子商务下物流发展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从电子商务下物流发展的新问题、新方向展开,国外的研究比较偏向于电子商务下物流管理、物流与电子商务的对接等实际问题,我国由于在这一问题上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研究要是针对电子商务下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而明确未来的改进方向。Jeremy F.Shapiro(2004)提出基于互联网平台将电子商务网站与存货管理系统联系起来,实现无缝对接以提高物流效率。埃弗雷姆·特班等(2004)将电子商务下的物流称为电子物流,电子物流基于 web 技术来支持物料获取、仓储和运输过程。孙茶萍(2002)指出我国当前存在重商流、轻物流,物流与电子商务脱节的现象。张铎(2001)识别出物流向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自动化、柔性化方向发展,并从提升物流服务、统筹规划物流功能、改善物流管理体制等方面提出物流发展的建议。还有的学者在电子商务框架下引进虚拟物流概念,以集成物流的思路,提出电子商务网络化情境下的"虚拟仓库",将线下的实体仓储置于线上网络并相互连接,统一调配管理来提升服务半径。

  但是,对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研究,由于不同学者立足点不同,虽然都普遍认为我国当前物流发展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但是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并未结合电子商务发展对物流的新要求以及具体分析我国物流发展的现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发展电子商务物流系统性的认识还不多。如王娟(2013)提出以开放观念构建物流系统的框架,并从物流管理、物流技术、人才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但整个物流系统仍停留在概念方面。贺刚(2014)提出物流发展与电子商务发展存在基础设施不配套、管理手段落后、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等原因,并提出物流与供应链的一体化建设,并认为一体化建设的核心在于关键技术的研发,认识到技术合作是物流与电子商务联动发展的一个突破口,但是与电子商务配套的物流系统的整体设计和规划不应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

  三 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的研究。

  电子商务与物流相互合作的模式随二者的不断协调,有不断创新和重塑的特点,并成为学者们广泛研究的领域。Jeremy F. Shapiro(2004)在电子商务发展早期就提到 B2C 电商企业可以自主拥有物流配送系统,也可以委托第三方物流企业完成线上产生的配送活动。德意志银行的研究报告(2005)具体研究了"平台型电子商务",即将仓储、运输、装卸、包装、配送等物流活动皆外包给第三方物流提供商的电商物流模式,和"自建型电子商务"两种模式,并认为平台型模式是未来主导的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因为这类模式既可以使平台专注于交易量扩张,又使物流配送实现规模效应,提高物流效率。

  就我国国内来看,电子商务井喷式发展也促使物流合作模式呈现多样化、创新性的发展。张方(2010)结合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历程、现状,具体识别了自营物流、第三方物流、物流联盟与物流一体化四种电子商务物流模式,但是同时指出我国当前几种电子商务物流合作并不牢固,存在对供应链内外资源的争夺,以及电商与物流企业争夺供应链控制权的动态博弈问题。张鑫(2010)等基于比较分析法,较为完整地区分了自建物流、第三方物流、共同配送物流三种物流模式的优缺点。杜月、俞若希(2010)依据具体的物流决策过程,把传统邮政体系和第四方物流也纳入到电子商务与物流合作模式的范畴,并从电子商务发展的视角为企业实现物流模式的转变提供理论依据。常连玉、陈海燕(2010)主要基于我国已有的物流系统,指出 B2C 电子商务物流模式是对传统物流配送模式的改造和利用,区分了中国邮政物流模式、快递公司模式、网络自建模式三种类型,提出物流配送网络的构想,把公共配送网络、实体企业已有的物流部门、电商自建配送和物流外包相结合模式。

  四 相关研究述评。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电子商务下物流要适应电子商务发展要求的基本问题存在一些共识,尽管国内外学者基于不同的发展实践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表示在电子商务时代,物流运营、物流服务的创新与改进不断完善,我国学者还进一步认识到物流的发展滞后将成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并且在政策、技术、人才层面的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但是,当前对一些问题的研究还存在进一步深入空间。比如,就二者的基本关系问题,国内外学者大多是静态地指出二者的相关关系以及影响方式,并未以发展的角度,动态地、全局地考量。尤其是我国电子商务与物流业二者的相对发展程度具有自身的特点,动态地考察二者的关系有利于认清当前我国电子商务与物流业互动发展所处的阶段,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二者的关系问题,尤其是发展关系问题,是研究电子商务背景下物流发展的其他问题的基本立足点。我国学者在研究者还存在,未能系统地、发展地提出物流的改进建议的进一步分析。因此,对于以上问题还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也是笔者在综合先前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我国物流发展实践,需要在本文中努力改进的方面。

  第四节 创新点

  提出电子商务背景下的物流业发展应当是与电子商务的联动发展,并论述了这种联动发展效应的具体实现模式。不仅仅从静态上分析物流业与电子商务二者的相关关系,更从动态上区分出物流对电子商务的推动作用以及电子商务对物流的拉动作用,以及相互演化,较为完整地反映了物流业与电子商务的联动发展的实现方式。这奠定了本文全部分析和研究的基础。

  建立实证模型,分析我国物流业与电子商务的具体关系以及二者的联动发展效应在我国的具体实现情况,并对之量化,得出我国物流业与电子商务二者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但是当前电子商务对物流的拉动作用明显强于物流对电子商务的推动作用,表明物流业作为对电子商务的支撑方面还有很大空间。

  基于我国物流业的相关统计指标,结合电子商务与物流业发展的实证分析,透过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种种现象,发现当前我国物流业在与电子商务互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当前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原因来自于物流自身发展模式,即物流业并未与电子商务的发展实现合作共赢,物流业仍然停留在传统物流的发展模式阶段。

  从物流业与电子商务的合作模式以及物流业自身资源的整合模式两个方面,提出我国发展物流业的思路,并对每种模式进行具体分析。在物流业发展思路方面,秉承前文的研究基础和结论,以电子商务为促进物流业发展的突破口,提出"电商+物流"的合作模式,并从物流业发展的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出发,提出物流业发展思路建议,总体上是一种外推式的发展模式。此外,为了进一步通过理论研究指导实践,从政府、行业、企业三个层面提出电子商务背景下物流业发展的相关支持措施。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