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舞蹈论文

地龙灯在观众心理认知中的功能转变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0-13 共3536字

  第三节 观众心理认知中的功能转变
  
  无论作为社会群体的惯用仪式,还是以观赏性为主的民族民间舞蹈,地龙灯到户清扫与走街串巷的演出都有大量的人群围观。有无观众决定了表演是否需要进行下去,因为足够的观众能够活跃整个演出的气氛,演员感知观众的存在并通过互动来让整个共享的空间充满张力,反之则会使演出失去固有的意义和活力。可见,表演与观众是密不可分的。观众在演出结束后对于表演的认知与反馈,会对表演的后期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2016 年 1 月 22 日上午 11 点,笔者再次来到板沙界村与大岩板村。得知邓斌老人前不久生病做了手术,我们带着营养品和水果看望了大病未愈的邓斌老人。随后在板沙界村与大岩板村各找来 30 名观看过地龙灯表演的青年、中年、老年等三个年龄段的观众进行了问卷调查,见附录 2 问卷调查统计表。调查对象的年龄段分别为:15-25 岁、 35-45 岁,60-70 岁。部分中年和老年观众因文化程度与视力问题出现调查障碍时,笔者都全程从旁协助完成问卷。问卷除需填写年龄外,其他题目都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包含了“您是以何种途径观看到地龙灯表演的?”“您的身边有亲朋好友在玩地龙灯吗?”“您认为现在从事地龙灯表演的是哪些人?”“您是否邀请过地龙灯到家中进行过表演?”“您认为地龙灯的表演有什么功能?”“如果今年春节期间有地龙灯的表演,您愿意再次观看吗?”“您觉得地龙灯传承的最大困境是什么?”等题目。
  
  收回所有观众的反馈后,笔者根据他们的具体年龄,对 60 份问卷进行了分类,并对“您认为地龙灯的表演有什么功能?”这一问题的答案进行了统计。此题有“A.扫瘟祛邪、告事求福;B.祭祀先祖、弘扬文化;C.活跃氛围、观赏娱乐”等三个选项,笔者对老年组 20 人、中年组 20 人、青年组 20 人对于此题所选的答案进行了统计,如表 3-1.
  
  笔者从 60 份问卷中得出了“您认为地龙灯的表演有什么功能?”这一问题的答案数据,并对部分有代表性的观众展开了相关访谈。随后,结合问卷数据与访谈内容,分析了各年龄段观众对于地龙灯功能的认知,并对出现的变化及原因进行了研究。
  
  一、扫瘟驱邪、告事求福
  
  经统计,“您认为地龙灯的表演有什么功能?”一题的 60 份问卷答案中,选择“扫瘟驱邪、告事求福”的总人数为 19 人,分别是老年组 14 人、中年组 4人、青年组 1 人。从数据显示可知,年龄越小,认为地龙灯的表演具有扫瘟驱邪、告事求福等功能的观众就越少,肯定地龙灯表演有扫瘟驱邪、告事求福功能的观众大部分是老年人。
  
  经过观察与接触,笔者对老年组的黄桂云展开了访谈。家住板沙界村,今年70 岁的黄桂云是此次接受问卷调查中最为年长的一位观众。
  
  笔者:“黄奶奶,地龙灯的表演您见得多吗?”
  
  黄桂云:“看过不少咯,除了看别人玩地龙灯,我自己也玩过地龙灯呢!就是跟着邓斌跳,他教我们大家跳,还管我们伙食!”
  
  笔者:“怪不得您的身体看起来那么硬朗,看来跳地龙灯还能强身健体!我刚刚看了您的问卷,您为什么觉得地龙灯的表演可以驱邪、送瘟神,还可以祈愿求福啊?”
  
  黄桂云:“好久以前村里的一些人家请地龙灯到屋里去跳,在六合门、堂屋、后院、养家畜的地方跳来跳去的,那不就是为了送送瘟神,驱驱邪气么?地龙还要给菩萨烧香、烧纸、烧蜡烛,就是为了把愿望都告诉菩萨嘛,求菩萨保佑屋里人有福气,没得病害。”
  
  笔者:“您还记得这样请到屋里去表演,大概是在什么时候吗?”
  
  黄桂云:“不记得咯,很久以前了,好多年都没有人再请到屋里去跳了。”
  
  黄桂云多次作为地龙灯表演的观众,亲历了地龙灯作为社会群体惯用仪式的演出,对地龙灯的原始功能有较早的接触与认知定位。虽然 60 位受访者中认为地龙灯具有扫瘟驱邪、告事求福功能的只占 32%,但是老年组 20 位受访者中,有近 74%的人认为地龙灯具有扫瘟驱邪、告事求福的功能。科学技术与医疗条件的进步,都促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不断的发生改变,但是地龙灯曾经作为惯用仪式所发挥的扫瘟驱邪、告事求福的功能,却是不可否定与磨灭的历史文化现象。
  
  二、祭祀先祖、弘扬文化
  
  60 份调查问卷的答案中,地龙灯表演的功能一题选择了“祭祀先祖、弘扬文化”的人数为 16 人,占总受访者的 27%.这 16 人分别是老年组 3 人、中年组11 人、青年组 2 人。从数据显示可知,认为地龙灯表演的功能是祭祀祖先、弘扬文化的大部分观众是中年人。
  
  笔者采访了中年组中的肖洪富,41 岁的肖洪富是大岩板村人,刚从广州打工回来,为了生计,他表示与家人过完年后要继续去外地打工。
  
  笔者:“肖叔叔,您长期在外地工作,什么时候观看的地龙灯表演呀?”
  
  肖洪富:“零几年的时候看到过两次,都是回家过年,在街上看热闹的时候就看到有人在表演地龙灯,虽然小时候听家里老人讲我们这里有这个东西,但是真正看到也就前几年。”
  
  笔者:“您为什么觉得地龙灯的表演有祭祀先祖的功能呢?”
  
  肖洪富:“我们中国人是龙的传人,龙是我们的先祖,跳龙舞的民族应该都有祭祀先祖的意思吧,我是这样想的,也不晓得对不对!”
  
  笔者:“您觉得地龙灯的表演还有弘扬文化的功能对吧?”
  
  肖洪富:“那是自然的!地龙灯是我们这里的特色,它是在地上梭着走的,跟电视上看到的好多龙舞都不一样,是很独特的民间文化。如果没人表演了,就会慢慢消失,今后就没人晓得这个东西了。表演地龙灯,不仅仅可以祭祀我们的先祖,还弘扬了我们这个独特的文化。”
  
  与黄桂云一样,肖洪福作为地龙灯的观众,对于地龙灯表演的各个方面都有自身的体会。他认为龙是中华民族的先祖,表演地龙灯是祭祀先祖的行为,不仅如此,在祭祀的过程中也弘扬了土家族独特的民族民间文化。
  
  三、活跃氛围、观赏娱乐
  
  对于地龙灯表演的功能的判定,60 位参与调查问卷的观众中,有 25 人选择了“活跃氛围、观赏娱乐”,分别是老年组 3 人、中年组 5 人、青年组 17 人。
  
  60 位观众中有近 42%的人认为地龙灯的表演是为了“活跃氛围、观赏娱乐”,其中青年组占 25 位选择“活跃氛围、观赏娱乐”中的 68%.从数据显示可知,年龄越小,认为地龙灯的表演具有活跃氛围、观赏娱乐功能的观众就越多。
  
  19 岁的王梓逸作为青年组的代表接受了笔者的采访,家住板沙界村的王梓逸正在武汉某大学读大二,正值寒假回家过年。
  
  笔者:“梓逸,你喜欢地龙灯的表演吗?”
  
  王梓逸:“当然喜欢!地龙灯出自我们村,它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我们觉得非常骄傲和自豪!”
  
  笔者:“那你觉得地龙灯的表演本身,有没有什么吸引你的地方呢?”
  
  王梓逸:“有啊,地龙灯的表演往往是过年期间最多,表演地龙灯的角色都装扮得特别艳丽,不仅动作欢快,敲锣打鼓的伴奏也很喜庆。现在过年越来越没年味了,也只有看到这些本土艺术表演的时候,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年味!”
  
  笔者:“所以你觉得地龙灯的表演能够活跃氛围,对吧?”
  
  王梓逸:“对,每年只要有地龙灯的表演,我都会跟朋友去看,热闹热闹嘛!
  
  感觉表演地龙灯的演员都会武功一样,看他们从很高的地方跳下来的时候太刺激了,是一种观赏性很强的娱乐方式!”
  
  王梓逸代表青年一代的观赏者,已经完全将地龙灯的表演当作是活跃氛围、观赏娱乐的民俗形式了。青年一代没有目睹过地龙灯被商请入户清扫的过程,并不知晓地龙灯的表演在当地百姓生活中所起到的祈福禳灾的功能。他们大部分人经过了高等教育的知识普及,接受了无神论的唯物主义思想,在面对鬼神之论时会表现出否定的见解与主张。从数据显示可知,60 名接受调查的观众中,有 42%的观众将地龙灯的表演视为“活跃氛围、观赏娱乐”的民间艺术形式。虽然地龙灯的表演曾经发挥过扫瘟驱邪、告事求福的功能是不可磨灭的历史文化现象,但地龙灯表演的功能转向已逐渐成为当今社会的大趋势。
  
  本章小结
  
  在 2014 年至 2016 年期间进行的田野调查过程中,先后对来凤县旧司乡大岩板村与板沙界村的住户进行了多次走访,采访了来凤县文化馆与圣德武校的相关人员,并对地龙灯的组织者、表演者、观众等参与者以访谈、问卷的方式进行了考察。通过多次田野工作,了解了地龙灯表演在传承与发展中遭遇困境的实际状况,也了解了地龙灯表演所具有的功能随着传承中的流变,在各参与者的心理认知中不断发生改变的历史文化现象。在两位地龙灯组织者的心理认知中,地龙灯的功能从祈福求吉、驱赶瘟神,转变成了使百姓的生活欢天喜地、长乐永康,虽然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但从本质上看,地龙灯象征吉祥、多福的主旨却未发生改变。邓斌与万建全是农村原生态地龙灯表演的重要传承人,因有过地龙灯到户表演的亲身经历,所以在他们的心理认知中,对其原始功能有着较为贴切的领悟与见解,从扫瘟祛邪、告事求福,到纳祥避灾、祭祀祖先,其功能并未发生根本上的转变。在观众对于地龙灯表演的功能的心理认知方面,主要以问卷的形式对大岩板村与板沙界村三个年龄段的观众展开了调查和研究,根据 60 份调查问卷答案的统计、分析,得出地龙灯表演的功能从扫瘟祛邪、告事求福,到祭祀祖先、弘扬文化,再到活跃氛围、观赏娱乐,已发生根本转变的结论,地龙灯表演的功能转向已逐渐成为当今社会的大趋势。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