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龙灯仪式程序包含的祈禳功能
舞蹈,作为一种折射客观事物且蕴含神秘色彩的人神共享的艺术形式,从古至今一直为各族人民所喜爱。原始社会就已经产生的舞蹈,从本质上来说是氏族群体为祭祀祖先和神灵而创造的一种仪式,不仅集先民的审美理想与精神信仰于一身,还具有娱人与娱神的双重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社会的发展,原始舞蹈所具有的仪式功能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弱化,并被观赏娱乐功能所取代,成为现今亦歌亦舞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地龙灯作为来凤县旧司乡大岩板村与板沙界村祈福禳灾的民间仪式活动,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生着变迁,最终成为以观赏与娱乐为主的民族民间舞蹈,但无论是作为社会群体的惯用仪式,还是民间舞蹈形式,地龙灯在传承过程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社会文化整合功能,这种文化整合功能主要体现为祈福禳灾。
英国学者马雷特曾说过,当人们面对无法解释又十分可怕的灾难时,就会把灾难性事物与超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恶的超自然力很可能按照它自己的意愿行事,而善的超自然力则必须经过人们的强烈请求才能降临。[19]地龙灯正是来凤民众为祈求无病无灾、五谷丰登进行的“对善的超自然力的强烈请求”的仪式。
这一仪式仅在春节期间和“中端午”期间举行,其程序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仪式的发起与准备,其次是仪式的开展与高潮,最后是仪式的收尾与完结。经过这三个阶段的程序,地龙灯仪式中的各表演者扮演着属于自己的角色,在这些角色的背后,渗透着民族的文化传统与文化心理,促成了大岩板村与板沙界村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相互嵌入的关系,并因此而使他们成为了一个民族共同体和乡村共同体。
第一节 仪式的发起与准备
地龙灯作为大岩板村与板沙界村的传统龙舞仪式,发挥着告事求福、扫瘟驱邪等多种祈福禳灾的功能。在每年的春节与“中端午”期间,一些大户人家会商请地龙灯班子入户清扫。户主请当地算命先生择选黄道吉日,对黄道吉日的选择,意味着地龙灯在吉日入户会给户主带来吉利。黄道吉日选定之后,再提前告知地龙灯班子的组织者,表明邀请意愿,意味着地龙灯仪式的发起。在接到户主的邀请后,地龙灯班子的成员会集体配合制作地龙灯表演的主要道具圆宝、龙和凤。
道具制作完成后,配合地龙灯曲谱的伴奏,对全套动作进行多次排演,这就是地龙灯仪式的准备。仪式的发起与准备的整个过程,户主和地龙灯班子都极为慎重认真,说明当地民众对地龙灯入户清扫高度重视。
首先是圆宝的制作。圆宝用于逗引龙的行为。地龙灯班子成员将削好的竹条扎成直径为 30 厘米的球体,用红布将其包裹定型,再将一根较粗的铁丝从包好的球体中心穿过,使其成为圆球的中轴,保证球体可以绕轴转动。将准备好的铃铛系在圆球的四周,随后将铁丝两端固定在半圆形的铁环上,再将彩色绸条系在铁环的两边,最后将一根长约一米的圆柱形蓝白相间的木棍固定在圆球的下方,即成圆宝,如附录 1 图 1-1 所示。
其次是龙的制作,包括龙头、龙尾和龙衣,龙的制作图如附录 1 图 1-2 所示。制作龙头需用麻绳将削好的竹条捆扎成高约 0.9 米、长约 1.8 米的骨架,再分别将按一定比例制作而成的龙角、龙冠、龙额、龙眼、龙腮、龙嘴、龙舌、龙须等固定在骨架上,然后用有韧性的草纸粘贴在骨架上,最后勾画轮廓;制作龙尾是用麻绳将削好的竹条捆扎成直径约 0.5 米、长 1 米的圆锥形骨架,后端扎成鱼翅形,然后用韧性草纸粘贴骨架外部,待浆糊风干后勾线绘色,最后在骨架前部系上两条背带;制作龙衣需要一块宽为 3 米、长为 9 米的布,两侧裁剪成锯齿状,用波纹状的红布作背鳍,用黑布滚边作背脊,画上橘黄色的鳞甲,然后用篾条捆扎 7 个半圆形竹圈,缝制于龙衣内用以固定和支撑龙衣,最后将做好的龙衣分别固定在龙头与龙尾上,即成地龙全貌,如附录 1 图 1-3 所示。
最后是凤的制作,包括凤头、凤翅、凤身和凤尾等。制作凤头是用麻绳将削好的竹条捆扎成高约 0.6 米的骨架,然后分别将按一定比例制作而成的凤冠、风嘴、凤颈等固定在骨架上,用韧性草纸将其外部粘贴好,再将五彩纸剪成的彩色纸条均匀贴成羽毛状;制作凤翅是用麻绳将削好的竹条捆扎成两个宽为 0.5 米、长为 1 米的翅状骨架,用麻绳将两翅连接起来,将两个抓手安装于翅内,用白布将其整体蒙住,然后勾画羽毛并绘色;凤身的制作,是用麻绳将削好的竹条捆扎成长为 0.6 米的锥形骨架,蒙上白布,勾画羽毛并绘色,最后在其前端系上背带;制作凤尾是用铁丝做成宽 5 公分、长 0.8 米的骨架,然后将双层布剪裁而成的条形尾羽镶贴在骨架上,最后将其捆绑在凤身尾部,即成凤凰,如附录 1 图 1-4 所示。
主要道具制作完成后,地龙灯班子的组织者将收放的虎、蚌、鱼、龟、虾,及乐队伴奏所需的大鼓、大锣、大钹和勾锣等道具一并拿出备用。随后召集地龙灯仪式表演的所有成员,即玩宝 1 人、地龙 9 人、凤凰 1 人、虎 1 人、鱼 1 人、蚌 1 人、龟 1 人、虾 1 人,伴奏乐队 4 人等。道具分配齐全后,地龙灯仪式表演的成员进行反复练习与彩排,不仅体现了地龙灯班子成员重视地龙灯仪式的态度,也间接反映出当地民众对待地龙灯清扫仪式之慎重,地龙灯班子排练图见附录 1 图 1-5 所示。待到户主请当地算命先生择选的黄道吉日时,在去往户主家中之前,地龙灯班子集体来到附近的河边,各成员烧香、烧冥纸、点蜡烛,请龙王出水,然后来到户主家中开始各项准备工作,如搭建仪式时需要的桌台,摆放仪式所需的物品,换上仪式的特定服装,拿上制作好的道具,并进行一定的热身运动等等。这些工作的准备,是为了确保清扫仪式能够有序、正常的进行,是地龙灯清扫仪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地龙灯仪式的发起与准备阶段,其仪式蕴含的祈禳功能在一些程序的细节上也得以显现。
比如,户主请算命先生择选黄道吉日,算命先生以户主出生时间为依据,结合户主的房屋方位进行推算,以判断举行地龙灯仪式的时间与方位之吉凶宜忌,从而确定举行地龙灯仪式的吉利时日。当地民众认为,择定黄道吉日、吉时,是希望举行地龙灯仪式时有祥瑞的征兆,其目的在于趋吉避凶,利于地龙灯清扫仪式更加顺利地进行,更好地替户主家祈福求吉、扫瘟祛邪,从而庇佑户主一家来年无病无灾、大吉大利。
又如,地龙灯班子在去往户主家中之前,集体在附近的河边烧香、烧冥纸、点蜡烛,以此恭请龙王出水。在当地民众的心目中,龙作为地龙灯仪式中的主角,是最具代表与权威的神灵,是吉庆祥和的象征。龙作为河海水神,应人们恭请卷水而来,带来了水中的虾、鱼、龟、蚌等神兽协助清扫,通过龙等神兽的清扫,就能在干旱时成云致雨,洪涝时治水免灾。
第二节 仪式的开端与高潮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地龙灯班子的所有成员各就各位,待户主择选的吉时到点,玩圆宝人在主人家的堂屋前开始烧香、烧冥纸、点蜡烛、摆放五谷,并念诵祈福禳灾的祝辞(因地龙灯的表演遭遇多次阻遏,导致传承发生数次间断,故地龙灯的唱辞现今已难以搜集),念诵完毕后,其他成员燃放烟花炮竹,即为清扫仪式正式开始。
仪式开始时,地龙灯的伴奏乐队开始奏乐。乐队 4 人,分别负责打击大鼓、大锣、大钹和勾锣等,乐曲为节奏欢快喜庆的《龙归海》,乐曲的速度和力度随地龙灯仪式表演的节奏而变化,表演至高潮,重敲快打,紧锣密鼓,气氛热烈而欢快,曲谱见附录 1 图 1-6 所示。
清扫仪式开始后,首先由玩宝人举圆宝将龙引出,较年长且具有一定资历的表演者执龙头,其中一人背龙尾,剩下的七人藏于龙服中配合舞动,九位表演者的身体直接藏于龙服之中,不用木棍举龙。他们整个上身都向前倾斜,始终站骑马桩的姿势,并保持走弓箭步。他们顶着龙服凤衣,在主人家的大门前快步地穿进穿出,这个过程需要反复绕大门三圈,随后进入堂屋、牛栏、猪圈、院坝等处进行清扫,地龙灯入户清扫的情形见附录 1 图 1-7 所示。表演者除了念诵祈福消灾的祝辞,还要同时配合完成“龙戏珠”、“龙盘饼”、“龙走太极图”、“龙过桥”、“龙盘树”、“飞凤凰”、“龙出水”、“龙标滩”、“之字拐”、“龙困滩”、“龙抬头”、“三星岩”等 12 套舞蹈动作。在传承过程中,地龙灯的动作套路不断地发生着改变,常用传统动作见附录 1 图 1-8 所示。
在完成 12 套舞蹈动作的过程中,玩宝人不停地转动手中的圆宝,即兴穿插各种跟斗技巧,逗引地龙抢夺龙珠,地龙则晃头摆尾地跟随其后。地龙时而模仿蛇,时而模仿狮子等动物,其形态动作多姿多彩、活灵活现。仪式的清扫进行到一定的时候,彩凤长鸣一声上场,在地龙的四周翩然飞舞,不仅与地龙嬉戏,还为地龙遮荫。此时白斑虎也一跃而出,依偎在地龙的身边伴其玩耍。除了彩凤与白斑虎同地龙共舞外,另有蚌、龟、鱼、虾等角色的伴舞,随着伴奏乐曲的轻重缓急,表演者穿插跑位协调配合、转换巧妙,地龙灯常用队形图如附录 1 图 1-9所示。表演到高潮时,彩凤一跃而起飞上龙背,顿时烟花和爆竹齐放,地龙与彩凤共鸣,包括户主及家人在内的观赏者发出欢呼喝彩声,共同形成了一派“龙凤呈祥”的祥瑞之势,如附录 1 图 1-10 所示。
在地龙灯仪式的开端与高潮阶段,其仪式蕴含的祈禳功能在一些程序的细节中得以显现。
首先,举行清扫仪式前,玩宝人在主人家堂屋的门前烧香、烧冥纸、点蜡烛、摆放五谷、燃放烟花炮竹等,以此来敬拜菩萨与师祖。敬拜菩萨的目的在于向菩萨告事求福,祈求户主家来年能够人寿年丰、六畜兴旺。如果家中有老人,则祈求菩萨庇佑老人福寿安康、长命百岁;户主家中若有孕妇,则祈求孕妇能够顺利生产,保佑户主家中儿孙满堂、多子多福;若家中来年有子女婚嫁,则祈求菩萨福佑子女幸福美满、长长久久;家中来年若有升学的学生,则祈求菩萨保佑莘莘学子金榜题名;也祈求户主家中正在工作或做生意的人都能够事业有成、财源滚滚。除祈福求吉外,玩宝人敬拜菩萨的目的也在于期望借助菩萨的神力来扫瘟驱邪。祈望通过菩萨的神奇力量来驱赶家中的邪气,并将瘟神送出家门,从而福佑户主家中来年能够无病无灾,不受魑魅魍魉的侵扰。除此之外,玩宝人还要敬拜地龙灯已逝的所有师祖,希望师祖的在天之灵保佑进行此次清扫仪式中的所有成员能够平安顺利,在表演过程中避免意外的发生。
其次,地龙灯清扫仪式的过程中,玩宝人在完成各种动作与套路的同时,还要念诵祈福禳灾的祝辞。仪式开始时,玩宝人首先唱诵《开灯祭》来祭祀祖先,再根据户主祈求的内容选择相关的唱辞。例如,户主请地龙灯班子举行仪式的目的是祭祀祖先,玩宝人则唱诵《元皇解洗请神科》等唱辞,若户主家中来年有需要考取功名的学生,则吟唱《桃源洞二十四岁先锋科》、《元皇解洗金科》等唱辞。[20]
地龙灯仪式的唱辞多达十多种,不同的唱辞用于户主告事求福时的不同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龙灯仪式的表演在传承过程中不断地发生着改变,传承至今,地龙灯的唱辞文本已经失传,如今的表演中已没有念诵祝辞的环节。
最后,地龙灯曲谱《龙归海》的乐曲由大鼓、大锣、大钹和勾锣等打击乐器演奏,而打击类乐器在民间也有驱邪避鬼的功能。地龙灯流传地的民众认为,大鼓、大锣、大钹和勾锣等乐器发出的声响,能够震慑家中的妖魔鬼怪,并将其驱逐出去,从而福佑户主及家人无病无灾,平安康健。
第三节 仪式的收尾与完结
“演员们在表演结束后共同聚餐,畅饮畅聊,庆祝演出的结束……事实上,这些活动不是在表演之后,而属于表演的一部分。”[21]全身心投入的清扫过程令地龙灯班子的成员精疲力尽,他们在仪式中充满了活力与兴奋感,而充足的水与食物,及演出后庆祝时的情绪宣泄,能够促使他们快速恢复正常生活状态。清扫仪式结束后,户主认为自家经过了龙、凤、虎等祥禽瑞兽的清扫,来年就会大吉大利,无病无灾,户主通常都会愉快地宴请地龙灯班子的成员,并给予各成员红包与香烟。
在户主家食用完毕后,户主对地龙灯班子表示感谢,并与各成员一一告别或给班子的成员留影,地龙灯班子合影见附表 1 图 1-11 所示。地龙灯班子离开户主家后,各成员将演出的道具及服装放回固定的收放处。随后,组织者对当天的清扫仪式进行及时反思与评点,并商讨下一次仪式活动的相关内容。所有事务安排妥当后,各成员便可回家休整,等待下一位户主商请的日子的到来。
正月十五后,地龙灯班子便不再承接春节期间的商请,直到五月十五的“中端午”期间,才再次应户主商请入户举行清扫仪式。因龙与凤在当地土家人的眼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灵物,普通人家是没有资格供养的,人们也害怕在日常生活中打扰或冲撞了神灵,所以春节期间最后一次清扫仪式结束后,地龙灯的组织者须将新绑扎的龙、凤等主要道具以燃烧的形式助其升天,龙与凤等主要道具的烧毁,意味着这一年春节期间地龙灯清扫仪式的完结。除此之外,端午节也是举行各种祛瘟避邪活动极为普遍的传统节日,待到五月十五的“中端午”,地龙灯班子的成员再次制作龙、凤等道具,接到户主的商请后便入户清扫。五月二十后,地龙灯班子便不再承接这一年的任何商请,地龙灯的组织者将龙、凤等主要道具以燃烧的形式助其升天,意味着这一年所有的地龙灯清扫仪式就此完结。
在地龙灯仪式的收尾与完结阶段,其蕴含的祈福禳灾的功能在烧毁龙、凤等道具的细节中得以显现。地龙灯流传地的土家人认为,将龙、凤等神兽烧毁,是助其升天的方法,龙、凤等神兽得以升天后,就会把仪式中人们的祈愿带到天庭,菩萨等神灵得知人们的愿望后,就会助其实现愿望。
本章小结
纵观地龙灯仪式的整个程序,仪式中所蕴含的祈禳功能显而易见。地龙灯仪式仅在春节期间和“中端午”期间举行,春节是中国各族人民除旧迎新的重要节庆,端午也是中国民间禳除灾疫的重要节日,当地民众选择在春节与端午期间举行地龙灯仪式,可见,地龙灯具有祈福禳灾的功能被当地民众普遍认可。户主商请地龙灯班子进行清扫仪式前,请算命先生择选黄道吉日、吉时,地龙灯班子进行清扫仪式前在附近河边请龙王出水,仪式开始时烧香、烧冥纸、点蜡烛、摆放五谷、燃放烟花爆竹来敬神与师祖,仪式的开端与过程中念诵相关祝辞,表演完结后将龙、凤等神兽烧毁,都是地龙灯祈福禳灾功能在仪式中的具体体现,反应了当地民众对龙、凤、虎等祥禽瑞兽的崇拜与敬仰,也展现出人们祈求人寿年丰、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