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外国哲学论文

非低碳技术走向低碳发展探析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5-05 共7909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非低碳技术问题探究
    【第一章】非低碳技术走向低碳发展探析绪论
    【第二章】非低碳技术形成的阶段及根源剖析
    【第三章】非低碳技术形成的理性反思
    【第四章】非低碳技术转向低碳技术的实现路径
    【结论/参考文献】非低碳技术的哲学思考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从理性时代开始,人类便挣脱了以宗教神学为权威的传统教条,形成了自由与平等的世界观,相信理性并敢于求知。其中主体性哲学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颠覆了传统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片面地夸大了人在自然面前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伴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非低碳技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人类自我欲望不断膨胀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

  近年来,受到来自太平洋热带低压的强烈影响,亚洲东部频繁遭遇台风的侵袭。由于这种"超级台风"具有极强的破坏力,因此它的出现让民众甚是堪忧。

  仅一年时间,包括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一些亚洲国家,就多次遭到这种台风的袭击。它给人类的生活和财产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台风引起的洪涝灾害将大片的田地淹没,农民辛勤的耕作成为徒劳。据一些可靠消息推测:"超级台风"的出现可能与全球性的气候变化有关。根据世界气象组织于 2010 年 12 月 8 日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全球正在经历着有记载以来最热的十年。除此之外,多年的气象研究数据也指出,持续攀升的气温使得极地的冰川开始消融,因而引起了海平面的升高。与二十年,甚至半个世纪以前相比,不仅仅是台风,异常天气的发生也变得愈加频繁。针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表了严重声明,并向全世界发出告诫:"我们并非危言耸听,人类已处于地球大气承受力的临界点!".大气污染的程度之重、范围之广,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早在上个世纪,联合国政府在地球首脑会议上,就气候变化问题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 Nations Framework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简称《框架公约》,英文缩写为 UNFCCC),并于1997 年达成《京都议定书》。2003 年 2 月 24 日,英国政府发布了一份主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能源白皮书,在该文件中"低碳经济"的概念被首次提出,并强调碳减排目标在技术上的可行性以及建设低碳社会的可能性。

  2007 年,联合国通过对《巴厘路线图》的制定,将低碳的概念扩展到全球。2009年 12 月,针对 2012 年到期的《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的后续计划问题,各国首脑在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峰会上进行了商榷。

  中国作为人口最多、经济规模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加速推进低碳技术产业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由于中国长期受到人口基数大、地区发展不平衡、公众环保意识水平低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坚持低碳技术产业发展,提高公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是从国民素质、技术创新、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等方面扭转环境恶化局面的宏观举措。

  作为一项以"类思维"为指导的技术产业,低碳技术离不开哲学的指导和规范,挖掘形成非低碳技术的根本原因,探究解决非低碳技术的有效路径,对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合目的性、规律性的技术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及的新概念--碳排放量,不仅反映着人类对能源利用水平的进步,更标志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指向。现如今,由于人们对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高密度使用,大量的含碳化合物被排放到空气中。一旦大气中的碳浓度超出了大气层的承载力,人类将陷入全球性的气候危机。当然,这种气候危机的引发与高耗能、高污染的非低碳技术应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非低碳技术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物化成果,不断地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条件、状况和环境,但与此同时,在巨大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非低碳技术也带来了诸多的负面效应。

  就现实状况而言,我国仍然要依赖非低碳技术来带动经济发展,而这势必要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传统大工业化的非低碳技术受到了严峻考验并开始慢慢失去其优势。对于一些经济起步较早、资源相对贫乏的发达国家来说,国家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都与低碳技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发达国家掌握着比发展中国更为全面的技术信息,更为积极地致力于核心技术的研发,纷纷试图抢占"低碳"市场。虽然,许多同中国一样的发展中国家已经意识到其重要性,但迫于技术信息滞后、创新能力不足等各个方面的制约,目前仍处于低碳技术发展领域的初级阶段,低碳技术研究进程的主导仍然由发达国家掌控着。

  现阶段,国际生态研究小组从控制二氧化碳排放,促进二氧化碳吸收、还原两个方式入手,如土地利用率的优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生物能源的开发等,实行多种防治举措以解决非低碳技术引发的气候困扰。不过,使用单一的方法并不能完全根除这一问题,寻找环境恶化的根源和要害,仍然要从人类自身究其原因。

  非低碳技术在引发环境危机的过程中,主要是受到个体本位意识的支配,而这种个体本位的唯我的思维方式会毁掉其本身文明合理性的一切成果。人作为一个具有自觉意识的主体,应通过有意识的思维转变,提高人性、改变人性、提高人自身素质,实现人类由个体本位走向类本位。因此,从哲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总结关于非低碳技术的历史演化,探究形成非低碳技术背后的思想动因,找到解决非低碳技术困境的有效路径,这是本研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及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一)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在国外,有关非低碳技术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革新、经济发展、制度建设等实证研究或管理型研究,从人文视角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其中蕴含哲学理念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Berkhout F(2002)曾提出,低碳技术创新就是"通过技术范式的转变,对原有的技术系统进行解锁,从而创造出新的技术系统,实现技术与社会系统的共同进步。"[1]

  在德国,Treffers(2003)等人就 GHG(即 Greenhouse gas,意为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分析了从 1990 年到2050 年,GHG 排放量减少八成的可能性[2].Hoffman(2006)针对当前的气候变化提交了一份名为《公司战略》研究声明。Klaas VanAlphen(2009)认为随着非低碳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更新,低碳技术"有望被人类发展成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3].

  Thomas(2010)等学者认为低碳技术对于减少全球碳排放的成本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4].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的概念已达成了共识,许多国 家 和 国 际 组 织 一 直 致 力 于 倡 导 低 碳 的 生 活 理 念 .[5]低碳政策的有效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众的接受程度,对于低碳技术的应用,公众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解。[6]

  非低碳技术是相对于近些年兴起的低碳技术而言,主要代表为传统的石化等能源及其不断衍生的大量碳排放的使用技术。非低碳工业技术将包含碳氢化合物或其衍生物的化石能源作为主要动力,以高密度的二氧化碳排放为代价,对自然资源、矿产资源进行无序地开采,使得自然能源被的无情浪掷。非低碳技术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其中必然囊括着技术异化、环境伦理学、人的全面发展等一系列的哲学观点。法兰克福学派的德国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把技术看作统治阶级的工具和手段,"技术被当作一种新的意识形态"[7].美国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主张民主的技术,认为现代技术"起源于一个破碎的、单向的文化"[8],它压抑了人性,带有一定的非人道主义色彩。法国学者雅克·埃吕尔(Jacques Ellul)认为技术具有自主性,其产生和演化都有其内在的逻辑性和规律性,并且"能够设定其发展方向和目标"[9].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些技术哲学家或多或少地揭示出技术异化的根源,即技术理性与人文精神的不协调。美国的生态伦理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认为,当人类的利他主义精神完全"贯彻于主体之外的自然界"[10]时,人性才能得以发展和完善。

  后现代主义学者认为是技术使得人的思维和人性发生改变,由此引发环境危机、道德丧失、价值观扭曲等严重的后果。把人的情感和意志作为人追求的最高本质的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最先提出"类"理论。随后,马克思以实践劳动为切入点,扬弃了费尔巴哈的抽象人性观,认为是社会生产中异化的劳动导致了人的类本质同人自身相异化。只有通过实现自由的实践活动,即"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自由人联合体"[11]的社会,才能达到人的"类存在".

  (二)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国内有关非低碳技术的相关文献并不多,大多数学者还局限于非低碳技术具体案例的实证研究中,缺少对非低碳技术哲学问题的相关讨论。因此,就本研究所涉及范围,着重对以下几个方面的文献进行了参考与整理:
在国内,吴国盛认为"技术决定人的存在"[12],人存在于技术环境下,无时无刻都在与技术打着交道,只有认清技术的局限性才能使人类真正地摆脱困境。陈昌署、远德玉(2001)认为技术区别于科学,"属于一个非静态的实践范畴"[13].

  熊小青、刘善玖(2011)认为"低碳"的实质是技术与技术理性的呈现方式,强调低碳社会并不是反对技术的应用,相反,它更需要通过对非低碳技术的改进来实现社会的低碳化。技术本身既是一种解蔽方式,又是一种促逼着的座架,它由于科技滥用和"漂流的"[14]道德责任注定了其风险的存在。李春燕(2011)强调任何新型的技术模式都是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内容和中心目标的,因此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重视对技术价值取向的规划,这有利于协调人类和技术之间的共同发展[15].

  在生态学层面,严曾将生态价值划分为三种性质,即"特殊性、二元性、整体有用性"[16].通过与劳动价值论的比较,强调技术的生态价值论有助于自然能源的高效利用、维护生态平衡、处理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谢珊(2012)从生态危机出发,倡导建设"两型社会"[17],主张从物本转向人本,从单一转向全面,从短视转向持续的技术价值观,以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最终通过政策层面、法制层面、技术层面、观念层面实现技术的生态价值。廖志鹏(2011)等学者建议从正确认识自然、合理改造自然、充分利用自然、有效保护自然四个环节,实现经济、科技、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18].

  生态哲学并不是单纯地将一些哲学理念"应用于生态问题时所产生的一个应用学科,而是生态文明时代所需要的一种世界观"[19].从生态哲学思想出发,能够"提高新的视觉维度"[20],推进我国低碳技术的长远发展。

  非低碳的经济发展模式隐含着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道德意蕴,吴月、董自雄[21](2013)强调社会的经济发展要遵循自然法则,将生态保护作为实践活动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保持与人类发展的一致性,有利于实现人类利益的最大化。在有关于环境伦理的研究中,一些学者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精髓。杨通进博士重新阐发了对环保行动的理解,要求对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进行去伪存真,他认为,只有当人开始超越自我而进行自身完善时,才能真正地解决环境危机[22].徐嵩龄以可持续发展伦理观为理论核心,在其基础上提出了"理性生态经济人"[23]的概念,对启蒙人类的环保意识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陈平则认为对"人性的片面化认识"[24]是造成战争、污染、道德沦丧、诚信缺失等人类诸多问题的根本因素。从本质上讲,人作为高等动物,其自身属性具有一定的生态性,其行为也应符合生态要求。从"自发型低碳社会"到"粗犷型高碳社会"再到"和谐型低碳社会",苏丽君(2010)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一直遵循着"否定之否定"[25]的哲学规律。同时强调充分提高人类的自然道德观,培养以整体利益为重心的思想观念,是实现和谐型低碳社会的先决条件。
  
  从类哲学的角度,林兵(2007)对环境伦理学的理论框架进行重建,以"双重生命"[26]为论点支撑,为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提供了理论前提。王凤珍、刘猷桓(2007)认为环境危机的解决亟需以一种新的科技观为依托,从―类‖的角度出发,以"新人道主义科技观"[27]为理论核心,才能实现维护生态平衡的终极目标。谈到发展低碳经济,首先不能忽视群众力量,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和响应有助于低碳政策更好的实施。高清海等人(1998)提出以自觉的态度开创人类发展的未来,这是历史文明向我们提出的任务,也是当代哲学应当体现的基本精神[28].

  胡晓(2011)以科学技术哲学的视角审视低碳,从公众对低碳概念的模糊,文化的利己主义,舆论欺骗和奢侈消费等几个方面进行反思,认为解决生态问题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人类本身,需要一种类似西方的基督教的制约力,控制和制约人类的欲望本性[29].

  任何新模式都是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内容和中心目标,白刚、付秀荣(2008)在马克思所主张的类哲学的基础上,对"人的发展"进行了深刻地哲学诠释[30].

  在实现技术创新和经济价值的同时,更要重视人文价值取向,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不应该出现人的异化,协调人类和技术之间的共同发展。任春强(2011)从低碳技术道德哲学的角度立意,认为环境危机的产生源于工业革命后频繁的非低碳活动,而非低碳活动的实质是人类贪欲作用的恶果。人类必须通过重新审视自身,转变狭义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将环保观念量化为现实行动,实现"超越个人私利和当代人的利益,代之以天人和洽、天人合一"[31]的目标[32].刘宇(2013)深入哲学层面分析并强调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认为低碳经济不仅符合我国当前所倡导的绿色文明,它更是人类"遵循自然规律的客观性的体现"[33].但对于能否从根本上解决人类欲望本性的问题,他认为还需要更多的哲学探讨。

  1.2.2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在当代社会发展进程中,人类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倘若再继续对自然环境妄加改造而不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人类将付出无法想象的代价。为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共赢的目标,一种新型技术应运而生--低碳技术。

  在低碳技术研究方面,国外学者对低碳技术的人文理论研究关注较少,大多学者从事于相关领域的实证研究,他们更倾向于钻研低碳技术创新、低碳经济发展、低碳城市建设和规划、碳税体系、低碳贸易等方向的课题。国外注重实验分析和数理模型的应用,极少情况会从哲学视角探讨有关低碳技术,甚至非低碳技术的问题。从国内有关低碳技术的研究文献来看,大部分学者认为从非低碳技术转向低碳技术是一场打破传统技术观的技术革命。以不同的视角,结合自然科学、哲学、生态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多门学科知识,对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低碳技术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表现出明显的学科交叉性。

  自哥本哈根会议之后,"低碳"成为了热门词汇,政府机构、学术界和相关产业部门对低碳技术的研究已经十分活跃,总结现阶段所收集的相关文献不难发现,关于低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技术创新、经济发展、政府决策、不足现状等几个方面。低碳技术的发展实质上是对人类、资源、环境等复杂关系的反思,包含了深刻的哲学内涵。从技术哲学、生态哲学、伦理学、人的本质等方面入手,学者们对低碳技术的哲学蕴含进行了理论阐释,认为低碳技术更符合有机整体论,它证明了人类走向主客一体的可能性,是人类重审人类本性的一种呈现方式。由于对非低碳技术问题的研究属于一个新方向,该领域的直接研究文献相对较少,特别是以哲学立场分析和审视非低碳技术的研究,仍处于初步的考察和探索阶段。

  因此,除查阅有关低碳技术的相关文献,也对涉及本文理论观点的文献,如技术异化、环境伦理学、类伦理、生态价值等哲学观点进行了收集与整理。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工作主要按以下内容展开:

  第一部分 文章绪论。首先交代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其次,对国内外有关非低碳技术的研究进行梳理和归纳;最后,从哲学理念出发,明确探究非低碳技术背后思想动因的必要性。

  第二部分 剖析非低碳技术的产生根源。首先以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三个时间段为切入点,概述了非低碳技术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演化过程。随后,从人类思维方式的界定和作用两个方面展开论述,肯定了思维意识对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为挖掘产生非低碳技术背后的思想动因作铺垫。非低碳技术作为实践活动的一部分,无法切断与思维联系的链条,因此工业文明时期唯我的思维方式,才是非低碳技术引发环境危机的本质根源。

  第三部分 总结不同时期非低碳技术形成的表现形式。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历史的演进,人类挣脱了古朴自然观的桎梏,逐渐形成了支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主体意识。随着非低碳技术水平的进步,层出不穷的负面效应也随之而来。工业文明时期"唯我"的思维方式将人类本性的欲望无限放大,而这种思维意识又以不同的形式被表现出来。无论是工业文明时期所表现的生产方式阙失、技术理性滥用,还是现代文明时期所表现的利己人生观、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异化,都使得非低碳技术逐渐向异化发展。人类已经明白想要摆脱非低碳技术造成的生态苦难,必须要从―唯我‖思维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因此,加快推动非低碳技术转向低碳技术进程,俨然已成为大局所趋。

  第四部分 结合前文的论述,探讨解决非低碳技术的实现路径。从表面上看,人的行为是导致环境问题日益加剧的直接原因,但从某种程度上讲,它更是人类道德素养欠缺、思想意识狭隘的映射。一方面,加强人的素质建设,提高人的自觉意识,是倡导低碳生活、实现非低碳技术转向的基础;另一方面,重构思维方式无疑是解决非低碳技术问题的根本之径。人的本性是可以改变的,只有克服"唯我"的惯性思维,构筑"利他型"的思维模式,才能真正地从个体本位走向类本位,进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在这种类思维的指导下,进行工艺上的技术革新,落后生产方式上的模式更迭,消费方式上的行为转变,推进低碳技术产业的长远发展,力求早日实现从非低碳技术走向低碳技术的宏伟目标。

  1.3.2 研究方法

  (一)文献综述法

  由于本课题的理论性较强,因此对相关文献的搜集、研读、整理和运用就成为文章过程中的关键性要素。本课题从哲学的独特视角对非低碳技术展开探讨,通过阅读和整理有关技术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态哲学、伦理学、低碳经济等方面的国内外参考文献,确定本课题的研究视角和行文框架,以此作为全文的理论支撑。

  (二)比较研究法

  本课题通过比较研究法对所要研究的对象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分类比较。结合有关非低碳技术、低碳技术等方面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分类、整理和比较,以达到更透彻的研究效果,
  
  (三)系统研究方法
  
  将辩证唯物主义作为研究方法的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以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从技术哲学、生态哲学、伦理学、类哲学等多个哲学层面,对非低碳技术的形成、表现、转向进行全面而具体的分析。

  (四)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法

  对非低碳技术进行哲学探究,内容包含十分广泛,涉及系统科学、哲学、生态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环境科学等多门学科。只有靠吸收与借鉴多个学科的概念和范式,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非低碳技术所存在的弊端,才能建立一个全面、科学的研究框架和思维模式。

  1.4 创新点

  本文研究框架见图 1-1.本研究力图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性研究:一是 不同于其他学者的实证型研究,本研究是站在哲学立场分析和追问非低碳技术的产生根源,突出了学科特点。非低碳技术的专业性让享受于其中的现代人很难察觉,因此从哲学的角度出发,不仅是为了以更高的视角研究问题,其作用更在于哲学具有能够引起个人或群体自我反思的影响力;二是 从人的思维方式出发,深入挖掘形成非低碳技术背后的思想动因,从而找到解决非低碳技术的有效路径,并以此作为本研究的创新点;三是 吸收借鉴多个学科的概念和范式,以重建人类思维方式,即类思维为根本路径,最终实现个体本位走向类本位,为相关的实证研究及同行业的研究者提供参考依据。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