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文学评论论文(教授热荐6篇)

来源:未知 作者:万老师
发布于:2021-12-24 共11729字

  文学评论是运用文学理论现象进行研究,探讨,揭示文学的发展规律,以指导文学创作的实践活动。下面我们就为大家精选几篇关于文学评论论文范文,供给大家作为一个参考。

  文学评论论文范文第一篇:《文心雕龙》"文学评论"之批评陆机研究

  作者:胡辉

  作者单位: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文学院

  摘要:《文心雕龙》多次提到陆机,涉及陆机的才学、人品、创作倾向及作品(主要是《文赋》)等。汇集并详论《文心雕龙》批评陆机之得失,可以看出,刘勰能以历史的眼光、褒贬兼有地对陆机予以评论。虽然刘勰在对文学作品内容、创作规律的系统把握上全面超越了陆机,但结合"论文叙笔"中相关篇目对陆机的批评来看,时隔千余年,确有值得商榷之处,甚至不尽确当的地方,尤其是《序志》篇对《文赋》的批评有失偏颇,但就批评的全面性、系统性而言,代表了中古时期的最高水平。

  关键词:文心雕龙;文学评论;陆机;批评,

  作者简介:胡辉(1980-),男,河南许昌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文艺美学研究。;

  Abstract:The criticism of Lu J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terary criticism in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Dragons can be found, involving Lu Ji′s talent, personality, creative tendency and works(mainly Wen Fu), etc.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above contents and discusses their gains and losses in detail. It is found that Liu Xie′s comments on Lu Ji are questionable, especially the criticism of Wen Fu in Xu Zhi, but it can represent the highest level of the criticism on Lu Ji in the middle ancient times in terms of its comprehensiveness and systematicness.

  Keyword: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Dragons; literary criticism; Lu Ji; criticism;

文学.png

  陆机(261-303年),字士衡,吴郡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西晋著名文学家,"所著文章凡三百余篇,并行于世"[1]1481.迄于西晋,关于陆机的批评,代不乏人,佳作迭出,尤其是唐太宗李世民"于晋室群才之中,对陆机情有独钟,日理万机之余,在《晋书》列传中只为《陆机传》御制传赞,称为'百代文宗',在对陆机的评论中,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2]笔者注意到,比陆机《文赋》晚出200余年,以"体大虑周"著称的文论批评巨著《文心雕龙》就对陆机的作品、文论思想、地位等展开全面批评1,但令人遗憾的是,虽然21世纪以来学界对陆机研究的论文多达500余篇,超过以往论文总和,[3]但关于《文心雕龙》批评陆机的研究却相对冷寂,尽管早在自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不断有学者提出展开《文心雕龙》与陆机之间的交叉研究2,可是,尚未有全面、专门、细致论述《文心雕龙》批评陆机研究的论作出现3.有鉴于此,本文以《文心雕龙》"文学评论"批评陆机为限,逐条梳理其批评陆机的详情与得失,以期对陆机的研究有所增益。

  一、《文心雕龙》"文学评论"批评陆机条目汇编

  《文心雕龙》4中的《时序》《物色》《才略》《知音》《程器》《序志》6篇,涵盖了文学史、作家论、鉴赏论、作家品德论等,合称为文学评论。其中《时序》《才略》《程器》《序志》4篇共5次论及陆机(见表1)。下文就依表中次序详述并评论刘勰批评陆机的得失。

  二、《文心雕龙·时序》批评陆机详情及得失

  《时序》是《文心雕龙》的第四十五篇,祖保泉先生指出,这是刘勰"借助于史的叙述,论证一下文学与时代的关系"[4]859,故《时序》旨在探讨时代、世情与文学之间的关系,所以借张华之口,机、云并评,说"机云标二俊之采",肯定陆机的才华,但像陆机这样"伏膺儒术,非礼不动"[1]1467的才学之士,却"遇害于军中,时年四十三"[1]1480,徒叹"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1]1480,也是回应了《时序》开头所说的"时运交移"的"运",详情如下(见表1)。5

  表1 《文心雕龙》"文学评论"批评陆机条目汇总 

1.png

  首先,"二俊"之说出自《晋书·陆机传》: "至太康末,与弟云俱人洛(旲亡后,入洛),造太常张华。华素重其名,如旧相识,曰伐吴之役,利获二俊。"[1]1472可见"二俊"是张华对陆氏兄弟的美称。参酌《世说新语·赏誉》记载"君兄弟龙跃云津,顾彦先凤鸣朝阳,谓东南之宝已尽,不意复见褚生。"[5]235又"陆士衡、士龙,鸿鹄之裴回,悬鼓之待槌。"[5]236综上,陆氏兄弟获"二俊"美誉,并无不妥之处。

  其次,张华在西晋初年地位很高,名重晋武帝之时,又辅佐惠帝,他对陆机赞誉有加,据载"机善属文,司空张华见其文章,篇篇称善,犹讥其作文大治。谓曰: '人之作文,患于不才;至子为文,乃患太多也。'"[5]143同时,在张华"对左思、陆机、陆云诗赋创作所进行的美学导向中,见出他自己的审美趋向和诗学观点,显示了他在西晋文坛上领袖群彦的地位"[6]由此, "可以这样说,张华是确定陆机'太康之英' '百代文宗,一人而已'地位之路上的第一人。"[7]所以陆机"初入洛,不推中国人士,见华一面如旧,钦华德范,如师资之礼焉。华诛后,作诔,又为《咏德赋》以悼之。"[1]1077

  最后,"伐吴之役,利获二俊"一句,透露出北方人氏对南人仍有偏见。在张华看来,陆机说到底不过是伐吴之后的人才战利品,本文举《世说新语》蔡洪入洛以佐证。《世说新语·言语》有记载,蔡洪吴郡人,太康中举秀才入洛,而"洛中人谓: '幕府初开,群公辟命,求英奇于仄陋,采贤隽于岩穴。君吴楚之士,亡国有余,有何异才,而应斯举?"[5]45由此可见,对吴国昔日世家大族而言,平吴之后境遇确实难堪也。

  三、《文心雕龙·才略》批评陆机详情及得失

  《才略》是《文心雕龙》的第四十七篇, "本篇所重,在比较作品之长短,作家之同异,知人之事也。"[8]163《才略》篇共评两晋作家二十五人,陆机是其中之一,刘勰说: "陆机才欲窥深,辞务索广,故思能入巧而不制繁。"参酌"论文叙笔"中一些篇目对陆机的批评,可以见出,刘氏此论深具卓识,基本概括了陆机的主要成就、作品基本特点、创作重要得失,但再次表达了对陆机行文之"繁"的不认同,于此笔者有不同见解。现详述如下。

  首先,"才欲窥深",据《晋书·陆机传》载: "机天才秀逸,辞藻宏丽。"[1]1480加之"陆机外向好逞才"[9]383,又"张华尝谓之曰: '人之为文,常恨才少,而子更患其多。'"[1]1480加之《世说新语》说: "孙兴公云:潘文浅而净,陆文深而芜。"[5]144可见陆机确实才华卓越、文采优秀,所以"辞务索广",但"思能入巧而不制繁",可见刘勰对陆机"才优"而得"繁"的判断是十分准确的。

  其次,"思能入巧而不制繁",参酌《体性》说陆机"士衡矜重,故情繁而辞隐",又《熔裁》"士衡才优,而缀辞尤繁",凡此种种,这些都是刘勰对陆机文"繁"的主导看法,故有学者指出这是刘勰出于对"简"的赞美,而谴责陆机创作中的"繁"[10]259,但笔者认为,刘勰批评的是"至陆士衡诸公,则风气始漓,其习渐移,故其体渐俳偶,语渐雕刻,而古体遂淆矣"[11]的创作倾向,而陆机恰恰成为一个实例而已,归根到底与刘勰不满"彩丽竞繁"的时代风尚有关,因此把陆机创作之所以驳杂繁缛,理解为"家国与人生的多重失落,使他执意于要从文学事业中寻觅精神补偿,实现神圣不俗的自我价值。他把自己的一切的情感、林林总总的辨思,都糅而抟之,再布散消解到他诗赋文章的字里行间"[12],似乎更为妥帖些。

  四、《文心雕龙·程器》批评陆机详情及得失

  《程器》是《文心雕龙》的第四十九篇,属刘勰作家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论述作家的道德品质问题。王元化先生认为: "《程器篇》是一篇最值得重视的文字。刘勰在这篇文章中论述了文人的德行和器用,借以阐明学文本以达政之旨。其中寄慨遥深,不仅颇多激昂愤懑之词,而且也比较直接正面地吐露了自己的人生观和道德理想。"[13]同时, 《程器》也是研究刘勰思想的重要资料。"此篇分四段。首段总揭篇旨,在文行并重。中包二层:一设喻明华质当并茂,次举前人评论,叹文人之无行。"[8]168刘勰列举包括陆机在内的十六个作家在品德上的缺点,并说"陆机倾仄于贾郭",详情如下。

  《晋书·陆机传》说其"好游权门,与贾谧亲善,以进趣获讥"[1]1481,又"彰,贾后从舅也。与贾充素相亲遇,充妻待彰若同生。……及贾后专朝,彰豫参权势,物情归附,宾客盈门。世人称为'贾郭',谓谧及彰也。"[1]1176笔者认为从品德方面来评论作家,主张德才兼备,才是刘勰撰写《程器》旨归,虽然陆机"倾仄于贾郭",但从社会人际关系说,对文士们凭自己性格爱好而又无损、无害于他人的行为,似乎应该宽容些,这可能也是刘勰所希望的,同时借指摘古代文士的疵咎来暗示当世文人,也符合刘氏撰写《程器》篇的初衷。

  五、《文心雕龙·序志》批评陆机详情及得失

  《序志》是《文心雕龙》全书的总序,列在末篇,是研究《文心雕龙》全书和刘勰思想的重要篇目。在着重评述魏晋以来文学理论著作的得失时,谈到陆机与《文赋》,全文如下。

  详观近代之论文者多矣:至于魏文述典,陈思序书,应瑒文论,陆机《文赋》,仲治《流别》,弘范《翰林》。

  魏典密而不周,陈书辩而无当,应论华而疏略,陆赋巧而碎乱,《流别》精而少[巧]功,《翰林》浅而寡要。

  这里,刘勰评陆机《文赋》"巧而碎乱。"笔者认为刘氏此论有失偏颇,值得商榷6,又参酌《总术》篇批评《文赋》"号为曲尽,然泛论纤悉,而实体未该",这样刘勰批评陆机《文赋》是否得当,值得商兑的余地就更大了,具体如下。

  一方面,《文心雕龙》比《文赋》晚了将近200年,但二者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曾指出: "古人论文,惟论文辞而已矣。刘勰氏出,本陆机氏说而昌论文心。"[14]所以"我们读《文心雕龙》,如能够仔细地参读《文赋》,就会发现,短短的一篇《文赋》,不仅已涵盖了《文心雕龙》全书的大体结构,而且《文心雕龙》中的诸多基本看法,运思路径,都可以从《文心雕龙》中找到端倪。"[15]其次,黄侃先生说"碎乱者,盖谓其不能具条贯。然陆本赋体,势不能如散文之叙录有纲,此与《总术》篇所云,皆疑少过。"[16]诚然,全文近两千字的《文赋》本身乃是"赋",并且"不谈赋这种文体就无法理解《文赋》"[10]77.

  另一方面,《文赋》关涉若干重要理论问题,"它是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独一无二的一篇关于创作问题的专论,虽然不能与博大精深的《文心雕龙》相比,但从具体地全面地分析创作过程来看,又为《文心雕龙》所不及"[17]6-7,且"'文论'作为文学理论的性质,由《文赋》而得到加强"[9]363,更值得关注的是"《文赋》的每一个论点,在《文心雕龙》中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响。"[17]7,具体阐述《文心雕龙》继承和发展《文赋》的地方,可归纳四点: "第一,关于文思和才学的关系问题;第二,关于创作中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第三,关于创作的技巧问题;第四,关于继承与创新的问题。"[18]260-261另外"《文心雕龙》对陆机其他作品的评价都是很高的,而独于陆氏《文赋》语多贬责,想必是因为刘勰的《文心雕龙》多本于陆赋,而且大大地超过了它,所以只感到陆赋不足的缘故"[18]265.

  综上所述,刘勰对《文赋》的批评,今天看来虽有片面之嫌,但瑕不掩瑜,无论如何,它都无损于刘勰这位一千多年前中国文论批评大家的伟大,把这种批评理解成刘勰"为了给他自己的文论之作留一个位置,刘勰感到有必要把所有的前辈之作都打发干净(大约一千年之后,叶燮也在他的《原诗》里做了同样的事情,他指控所有的前辈之作都缺乏系统,其中包括刘勰,见第十一章)。尽管刘勰主张独创,可是读《文心雕龙》,你无时无刻不在倾听刘勰的前辈发出的声音"[10]310,似乎更为合理些,况且刘勰抓住了"为文之用心"这一核心问题,"对文学的内容规律,做了系统的专门论述。这是他学习陆机而又超过陆机的地方。"[4]859

  六、结语

  《文心雕龙》"文学评论"对陆机的批评散见于《时序》《才略》《程器》《序志》4篇,共计5次;对陆机才学、人品、创作倾向、作品(主要是《文赋》)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批评;整理并细评刘勰在"文学批评"中品诠陆机的内容,是有关陆机研究的重要一极。本文汇总并详论《文心雕龙》"文学评论"批评陆机之得失,认为:刘勰虽然在对文学理论的系统把握上全面超越了陆机,但结合"论文叙笔"中相关篇目对陆机的批评来看,刘氏引用陆机具体篇目理论主张支撑其文论观点,基本能以历史的眼光予以评论,代表古代迄于现在,有关批评的陆机较高水平,虽然时隔一千多年,确有值得商榷之处,我们或有认为不尽确当的地方,但对这些具体的意见,笔者认为我们一方面不应过于苛责古人,另一方面也应对我们以今衡古的眼光,保持必要的谨慎和应有反思。

  参考文献

  [1]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 2007.

  [2]冯淑然陆机为太康之英新说[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63-66.

  [3]陈璐。21世纪以来陆机研究述评[J]唐都学刊, 2019(3):72-77.

  [4]祖保泉文心雕龙解说[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9.

  [5]徐震塄。世说新语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 1984.

  [6]曹旭论西晋诗人张华[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1990(4):20-26.

  [7]曾毅张华对陆机"才多"之评解读[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1(7):53-56.

  [8]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 2007.

  [9]徐公持魏晋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

  [10]宇这所安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M].王柏华,陶庆梅,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

  [1]许学夷诗源辨体[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87.

  [12]姜剑云。太康文学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 2001:95.

  [13]玩化文心雕龙创作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10.

  [14]叶瑛文史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7:278.

  [15]李壮鹰"说炜烨而谲狂":论刘勰对陆机《文赋》的-个错误批评[J]学术月刊, 2008(12)-85-91.

  [16]黄侃文心雕龙札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220.

  [17]张少康文赋集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181蒋祖怡。文心雕龙论丛[M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注释

  1据笔者统计《文心雕龙》全书50篇,其中有21篇共26次论及陆机,遍涉"文体论" "创作论" "文学评论",限于篇幅,本文仅对《文心雕龙》"文学评论"批评陆机情况做详细梳理及辨析。

  2穆克宏先生早就指出:"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陆机进行了冷静客观地分析,一方面充分肯定他的文学创作和理论上的成就;一方面正确地指出了他的缺点,做出了比较实事求是的评价。"文玉进一步言明《文心雕龙》批评陆机"二十则中,有对陆机《文赋》的评价,有对陆机才气的评说,有对陆机文学渊源的窥测,有对陆机用事、制韵得失的评判,而更多的是对陆机作品风格的具体评论。"参阅穆克宏:《刘勰论陆机》,载于《古代文学理论研究》1988年第13期;文玉:《刘勰论陆机评述》,载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3(1)1984年陈汉先生率先对刘勰关于陆机的诗文评论展开研究,为《文心雕龙》与陆机的交叉研究,导夫先路。但20世纪末至21世纪前二十年,笔者目力所及,有刘莹、周兴泰、赵莹莹三位学者就《文心雕龙》与《文赋》之间的关系有过精彩论述,而李壮鹰先生则考证出刘勰对陆机《文赋》的一处误读;徐晖与张月两位学人对《文心雕龙》批评陆机的问题有初步的探讨。上述研究成果,或因研究角度的问题、或因行文取舍之故,并未对《文心雕龙》批评陆机的详情及得失逐条进行辨析,但都推动了现有的刘勰与陆机、《文心雕龙》与《文赋》的交叉研究,相应地,也为本文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预留了广阔的研究空间,颇具启示意义,在此一并致以谢意。参阅陈汉:《平理若衡照辞如镜--评刘勰论陆机诗文》,载于《广东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刘莹:《试论〈文心雕龙〉对〈文赋〉的继承和发展(一)》,载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周兴泰:《论陆机〈文赋〉对刘勰〈文心雕龙〉的影响》,载于《前沿》2008年第10期;赵莹莹:《论〈文心雕龙〉对〈文赋〉"缘情绮靡"说的继承与开拓》,载于《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李壮鹰:《"说炜烨而谲狂"--论刘勰对陆机〈文赋〉的一个错误批评》,载于《学术月刊》2008年第12期;徐晖:《从〈文心雕龙〉看刘勰对陆机的批评》,载于《名作欣赏》2016年第17期;张月:《刘勰〈文心雕龙〉对陆机评价综述》,载于《职大学报》2019年第2期。

  4(2)本文所引《文心雕龙》内容皆出自周振甫先生《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版,除去第一次引用时注释以说明,后均据此本,不一一标注,以避烦琐。

  5(3)本文所撰关于《文心雕龙·时序》批评陆机内容的详情及得失,可与拙作《〈文心雕龙〉批评陆云研究》互参,详见胡辉:《〈文心雕龙〉批评陆云研究》,载于《文艺评论》2020年第3期。

  6(4)可与胡辉的《〈文心雕龙〉批评陆云研究》 (载于《文艺评论》2020年第3期,第93-101页)一文互参。

  文献来源:胡辉。 《文心雕龙》"文学评论"之批评陆机研究[J]. 昆明学院学报,2021,43(05):112-116.

  文学评论论文范文第二篇:分析英美文化差异及其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作者:吴小婧

  作者单位:广西外国语学院

  摘要:英美两国由于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的不同,使得两国的文学风格截然不同。本文在系统分析英美之间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分析导致文化差异性的具体原因,并结合英美文化的差异特点,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英美文化;文学评论;差异性;影响;

  作者简介:吴小婧(1985-),女,广西桂平人,广西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一、前言

  英美文学的形成离不开思想文化的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文学创作的形式也在不断更新。尤其在不同的社会和历史文化背景下,作为分析和探究文学著作的英美文学评论也受到文化差异的重要影响。

文学.png

  二、关于英美文学评论的概念

  英美文学评论通常是指在文学理论的基础上,对一些英美文学著作进行评价,进而展现出研究英美文学历史发展整体规律的活动。以英语文学相关作品作为英美文学的主要评论对象,结合评论对象特征和形式,按照体裁和类型主要分为几大类别,如散文类、小说类、戏剧类、诗歌类评论等等。而针对英美文学进行评论的主要目的,通常是在研究和评论一些优秀的英美文学著作后,便于细致地了解英美文学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和内容,具体的文法表现形式以及独特的创作风格。通过对一部文学作品开展系统地、全方位地研究,理解其中所传递出的文化气息,进而提升一些对文学充满热情,爱好英美文学者的鉴赏能力,同时为自身的文学创作补充素材和依据。与分析一般文学作品进行评论不同,英美文学开展评论主要是针对文学作品本身进行分析和聚焦,不仅对文学作品表现形式进行评论,同时对作品的内在价值也会开展系统地研究和思考[1].

  三、英美文学的主要特点

  (一)英国文学的主要特点

  英国文学采用的语言是英语,由于英语的使用十分广泛,许多国家将英语当作自己国家的母语,因此英语文学作品较为常见。但使用英语表达情感最流畅的国家是英国,通过查看英国文学史料便可以细致了解。随着英国历史的发展变迁,文学创作也经过了从文艺复兴时期转向浪漫主义时期,再进入现代主义时期,每个时期的英国文学著作都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面对动荡的世界格局,英国文学开始逐渐进入文化的多元化时期。但是英国文学总是跟随时代的潮流发展,在风格和特点上不断地转变。特别是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写实主义开始登上英国文学的历史舞台。例如在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的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在命运之书里,我们同在一行字之间",还有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的著作《阴暗的心灵》中的"你是否考虑过什么是真正的自由?别人的意见甚至自己的意见都无法影响你的那种自由?"后被改编成电影《现代启示录》给人以启迪。这两部文学作品都将人物细腻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二)美国文学的主要特点

  受到英国文学的深入影响,美国文学也逐渐形成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因为美国主要使用的也是英语,因此,美国人在感受英国文学细腻的情感表达的同时,深入分析和探讨其独具特色的文化背景,进而开创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美国存在的文化背景远不像英国文化包含的深厚根基,因此在写作上,美国在一段时间内一度效仿英国的经典著作。而与英国不同的是美国社会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这一特征在其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早在19世纪,美国文学便拥有独特的分支并自成一派。而后随着美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快速发展,使得美国逐渐兴起大国意识,并在文学上同英国文学脱离,迎来了文学独立时期。在整个美国不断发展和壮大的基础上,美国文学进入了繁荣昌盛的时期,促进美国文学历史的不断向前,同时推动美国文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一大批文学巨匠相继出现,自此美国在世界上成为文化独立的大国。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政治环境的变化,文化发展方向朝着多元化的形式发展,新文学与旧文学之间开展了十分激烈的文学争斗,同时还面对着实验主义的制约和影响。

  四、英美文化之间的差异

  (一)英美文化主要差异点

  首先,英国和美国之间在文化内涵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由于两个国家地理位置不同,语言使用的环境大不相同,导致在文化内涵方面,英国和美国之间的文化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在英国观察英国居民在人际交往和沟通交流上,具有独立性和严谨性,并且头脑灵活,逻辑思维清晰,对于阐述文化内容等方面有一定独到的见解。但同时也导致整个英国使用的英语内涵比较单一,对于新鲜事物和新颖文化的深入、了解以及接受能力不强。然而美国却不一样,美国居民喜欢追求新事物,新思想,新文化。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过程中,注重展现自身的个性和特点,丝毫没有受到美国和英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久而久之,从而使得美国文化呈现出多元性和包容性的特点。

  其次,在文化的发展背景上也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一个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同时也是文化的整体形成过程。回顾英国文学在历史长河中,深受文化历史发展的影响。从罗马帝国崩溃后迎来的盎格鲁-撒克逊时期是英国历史最为重要的时期,作为英国历史的十字路口,英国文学在社会整体面临剧烈变革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自身的文化特点。而后经历了文艺复兴时期、新古典主义时期,后又进入了浪漫主义时期,再到现实主义时期,以及现代主义时期。每一个文化历史的发展阶段都使得英国文学展现出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而美国与英国不同,它本身是一个移民国家,受到外来文化和文学的广泛影响。特别在19世纪初期,英国文学在形式和用词特点上,对美国文学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随着美国逐渐崛起,文化历史进程不断推进,在进入20世纪时,美国文学已经出现具有美国文化特色和民族特点的表现形式。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新文学与旧文学的争斗之中,美国文学创作呈现出多元化且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

  此外,语言文化和使用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同。语言在人类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文化载体,不仅对于人际交往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国家与国家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渠道。虽然英国与美国的文化历史背景不同,但使用的语言都是英语,使用相同的语言却处在不同的历史文化发展当中,因此在文学创作方面,对于英语的使用,两个国家也存在很大的不同。这是因为历史背景的差异导致文化底蕴不尽相同,虽然早期的美国文学著作会模仿英国文学的英语使用手法,但随着文化的更新和变化,也逐渐开创出属于自己的独特使用方法。通常来说,英国使用的英语叫作英式英语,在美国使用的英语被叫作美式英语。这两种英语使用方法,无论在典故、俚语、以及习俗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并且在语调方面,英式英语使用较为严谨且规整,讲究字正腔圆,而美式英语则强调的是个性张扬和创新独特[2].

  (二)对英美文学创作的影响

  英美文化上的差异对英美文学的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英国与美国文学创作最重要的相同点就是文学作品使用的语言都是英语,虽然语言相通,但在不同的文化发展历史背景下所阐述的情感和表达的理念却不尽相同。事实上英美文化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两国的思想、理想与具体的生活观念不同,从而导致相同的语言却表达不同的文化含义。随着英语体系的不断发展,两个国家最初只是文化之间的碰撞,而在经济、政治等方面不断发展之后,逐渐出现了思想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化,进而英语也在不断地使用和发展中随着国家文化的不同逐渐分成两种表现方式,可以认为这是目前英、美两国使用的英语不同的主要原因。目前,美式英语发展迅速,并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导致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英国在不断的历史变迁中,思想也随之变得沉稳,然而美国在跨越奴隶时代后,整个国家在文化发展上,更注重追求民主和自由,因此,从某种程度上分析,两个国家在文化特点上实际呈现出来的是对立的关系,因为美国与拥有悠久历史的英国不同,它没有经历过历史社会变革,而是从奴隶时期直接跨入资本主义时期。可以说,美国现阶段已经完全摆脱了历史的困扰,成为一个足够强大、敢于创新、挑战的经济大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美式英语逐步推广到全世界,这对美国文学作品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3].

  五、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一)历史文化差异方面的影响

  在英美文化的历史形成过程中,针对英美文学展开的评论受到人文差异的重要影响。由于英国与美国在文化历史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导致评论需要结合具体的文化背景进行展开。由于英国经历了很多文化时期,赋予了文化更多深厚的内涵,在这些内涵当中,最主要的人文主义,深深地蕴藏在英国文化内,不断影响着英国人的理念与思维,最终对文学带来一定影响[4].同时在英国历史文化当中,包含很重的宗教色彩,因此,不仅文学创作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发展,同时这一特点在英国文学评论中也有深刻体现。评论家在分析和研究文学作品时,由于本身的思想受到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在经历历史变迁和社会变革的过程中,也逐渐转变思想观念,开始接受理性文化及人文主义思想。但美国是一个崭新的国家,它崇尚的是自由和民主精神,因此,在文化发展背景上与英国具有很大的不同。在文学创作中,体现出来的是自由理想,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这是美国文学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同时在全世界的文学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独立和民主的文学观点在文学评论上同样表现得淋漓尽致,评论的出发点和注重点十分独特。既不需要考虑文化的继承性,也不需要考虑宗教的束缚,这也为美国文学评论带来了自由的空间。如针对《老人与海》的评论,评论家分析这个作品表现的是美国文学积极、民主、独立和抗争的精神,针对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国家的文化现状,阐述的是对传统殖民主义的抗争和对自由民主的信仰。

  (二)文化载体方面的影响

  在英美国家历史发展中,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就是英语。经过上千余年时间的发展,英语成了当前使用范围较大,国际上通用的交流语言,对整个文化领域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5].因为两个国家使用的母语都是英语,但实际上受到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导致英语的使用习惯和方式存在很大的不同,进而逐渐形成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而英语语言上的差异性对英美文学的评论同时具有重要的影响。英、美两个国家由于在思想逻辑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英美文学的评论在分析和探究文学作品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表达工具,人们通过语言来抒发情感,而在传统的英国作品当中,呈现的是相对细腻的语言表达形式,使用的文法和措辞相对比较严谨,这与悠久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息息相关。但美国是一个迅速崛起的国家,同样文化发展进程较短,与英国相比缺乏醇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由于其发展较快,使得美国人不喜欢低调,喜爱张扬,因而在文学评论上,经常采用过于张狂的语言,没有任何顾忌[6].同时面对作品中体现民族文化的情感很难深入探知,对于英语背后所饱含的意境也很难理解。这是因为两个国家历史背景不同,语言文化和思想逻辑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在评论作品时,展现出来的评论方式也不尽相同。美国的文学评论受到文化氛围的深刻影响,主要体现出简短、鲜明、个性的特点。而英国文学的评论则比较理性和严谨,针对作品的内容会系统分析,并在细节上有所考究。如,简·奥斯汀(Jane Austen)的长篇先说《傲慢与偏见》,在日常琐事和男女主人公的情感方面,注重细节描写,严谨又细腻,若采用美国文学评论的方法,则很难探究到作品中的精巧和内敛。

  六、结语

  总之,英美文化之间的差异受到社会历史和语言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由于英、美两国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的不同,导致英美在文学层面上具有较大的差异性。美国文学追求民主和自由,英国文学注重内敛、严谨,这种历史文化和语言表达上的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英美文学评论应当针对文学作品内容,结合时代背景,分析社会历史和语言文化等因素,探究文化内涵,客观理性地进行理解并展开思考。

  参考文献

  [1]罗小燕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探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65-66.

  [2]龚红霞。英美文化差异及其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J].英语广场, 2019(5):46-47.

  [3]张晓丽。论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作品评论的影响[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8,26(4):133- 135,62.

  [4]刘肇霞。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探究[J]海外英语(下),2020(2):197-198.

  [5]张敬。从希腊神话对英美文学的影响中窥探其"教育性"[J]海外英语, 2018,11(17):181-183.

  [6]白银菊。试论英美文化的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 18(6):117-118.

  文献来源:吴小婧。分析英美文化差异及其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J].文化学刊,2021,(10):169-17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