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文化论文

返乡务工人员城乡文化认同矛盾现象及原因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3-23 共1228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返乡务工人员城乡文化认同问题探析
  【导论】进城务工者文化认同困境研究导论
  【第二章】返乡务工人员城乡文化认同相关概念
  【第三章】返乡务工人员现状调查
  【第四章】返乡务工人员城乡文化认同矛盾现象及原因
  【第五章】返乡务工人员城乡文化认同问题的解决思路
  【结束语/参考文献】回乡务工人员城乡文化认同差异分析结束语与参考文献

  4 返乡务工人员城乡文化认同矛盾现象及原因

  在前文中,本文已经对研究对象作了简要说明。由于返乡务工人员对文化差异表现出的不适应性并不会立刻体现出来,因此,在对返乡务工人员城乡文化认同问题的研究过程中,本文主要从返乡务工人员的角度和对城乡文化的差异的普遍性的表象,来说明城乡文化对返乡务工人员的影响。

  城乡文化认同矛盾主要以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差异为基础,来探讨务工人员在这两种文化之间的排斥和认同的过程。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务工人员进城初期,因为城乡二元的户籍管理体制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人口流动率比较小,在城乡文化的认同方面,这些务工人员更多的是感受到农村和城市的巨大差距,同时更感受到了整个城市对他们的排斥,这样导致的是他们对城市文化的不适应和内心深深的失落感。由于他们对土地的依赖和思乡情结,他们更多的是被动的接受城市文化的熏陶,因此即使是他们在城市武功时间很长,并开始接受和适应城市文化,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他们是被隔离于城市文化之外。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涌入城市。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并且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减小,即使是他们在进城初期依然会产生城乡文化不适应的状况,但是他们会积极主动地融入城市文化之中,在心理上逐渐认了城市文化,其中有一部分人通过自己的能力取得了城市的认同,定居在城市,成为城市社会中的一员,对于农村却由于时间的推移逐渐产生了陌生感和距离感,逐渐淡忘甚至排斥农村文化。由于我国的户籍管理体制没有发生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格局依然存在,许多制度和政策性的城乡壁垒还在发挥着影响,城市和农村还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

  城市务工人员要想真正的融入到城市社会中还存在这很大的困难,同时,随着在城市务工时间的逐渐增长,他们对农村文化又逐渐陌生化,他们开始被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边缘化。边缘化指的是既无意保持原有的农村文化,又不无法融入城市的主流文化,处于两种文化的夹缝之中的状况。

  城乡文化认同的矛盾冲突正在一些被动返乡务工人员之中体现出来。相关调查研究表明,返乡务工人员的乡村文化适应性因年龄、年代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适应状况,他们对村庄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和速度各不相同。从整体上看,返乡的中老年务工人员对村庄社会生活比较适应,他们能够较快地融入到村庄生活共同体之中。相较而言,返乡的青年务工人员对村庄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就远远不如那些中老年务工人员。为了较好的说明返乡务工人员对城乡文化差异产生的问题,本文选取返乡青年务工人员作为具体的调查对象,通过访谈的形式,分析返乡务工人员对城乡文化差异的反映。

  在 A 村,笔者通过观察以及深度访谈,通过与多位返乡青年务工人员、常住村民的交流发现,由于受各种原因的影响,很多青年一代的务工人员从城市返回农村家乡,他们自身也遇到了众多的困难和问题,已经逐渐有游离于自己曾经熟悉的农村生活和乡村文化;同时,青年务工人员返乡后对乡村文化不适应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一些负面的影响和东西也伴随着青年务工人员的返乡一起来到了农村,对农村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

  相比老一辈的返乡务工人员,返乡青年务工人员对村庄社会生活的不适应表现得更加的突出。这种不适应主要表现如下:一是觉得在家无事可做,显得非常寂寞和无聊。部分常年在外务工人员已经习惯了城市生活,城市里的车水马龙、异彩纷呈与农村的沉寂无聊、毫无活力产生了强烈的对比。他们返乡后,农村生活的单调乏味以及人际交往关系网络的狭窄使得他们感觉农村生活没有意思。二是他们不再习惯传统的农村生活习俗。许多青年务工人员刚刚结束九年义务教育便毕业外出打工,他们外出打工的时间起点较早。农村的传统风俗习俗、道德行为规范和起居方式还没有完全内华为他们自身的认同标准,他们对农村的整个的社会运作体系还没有完整的概念。因此,他们的可塑性非常的强,当进入城市后,便很容易地被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熏陶并逐渐接受它。返乡后,便无法适应陌生的乡村文化。三是他们对群居村落的日益陌生。因为很早就离开家乡,他们对村庄里的人和事物不太熟悉。由于较少的沟通和交流,他们不认识村落里的村民,村民们也很少认识他。在心理认知的层面上,村庄不再是一个熟人社会,反而让他们产生强烈的陌生感和距离感,使他们的心理认同更加游离于乡村文化之外,他们在村落里的交际圈子越来越窄小,甚至最后仅仅是以家人作为交往的对象。这种陌生感会进一步束缚他们在村庄里的交往范围,从而使得他们对村庄产生更强的隔离感,长此以往,村庄共同体将不复存在。以上研究主要从生活方式、生活习俗的认同和人际关系交往等层面阐释了在青年务工人员之中产生的对乡村不适应状况。在上述研究成果的接触上,以 A 村的调查材料作为基础,本文将进一步从衣食住行等物质条件、婚姻等社会交往层面以及文化娱乐等精神层面来阐述青年务工人员返乡后对乡村生活与文化的不适应状况。

  4.1 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差异

  由于经历过城市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返乡务工人员在很多物质生活方面己经对农村生活产生了不适应。物质生活的不适应能够非常直接、客观的反映出来。本文从衣食住行等方面结合实际案例来对物质层面的不适应问题进行阐述。

  4.1.1 饮食习惯

  “民以食为天”深刻的体现了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饮食文化的重要地位。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中国饮食文化中涌现出了许多格局特色的地方菜系,从大的方面来说有着名的川菜、粤菜等,在小范围来说不同居住群落之间的饮食文化也略有不同。饮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正常的生理需求,更是和居住地域、个人身份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亲疏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种饮食和社会因素紧密结合的传统已经延续了相当长的历史。在中国历史上,粮食长期以来被作为官员俸禄的计量单位,甚至官员等级也以饮食菜谱的方式予以区别和对应,饮食成为标记个人身份的媒介。而且,地域之间的差别也被饮食差异这样的文化符号所标记,例如川渝爱吃辣、广东人爱喝汤等等。同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亲疏程度也在饮食上有所体现,中国为好客之邦,每当节假日时喜欢串门走亲戚。在招待的过程中,不同关系的亲朋好友招待的方式也不一样,主人往往会按照跟来客的关系的亲疏程度来决定饭桌上的菜谱,此时的饮食是区别人与人之间关系亲疏紧密程度的载体。

  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异在饮食习惯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而且这种饮食文化的差别也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深刻体现。其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饮食时间和频率的差异。城市中大多为上班族,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上下班时间和午休时间比较固定,一日三餐时间非常固定化,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习惯。而农业生产没有固定的时间要求,当农忙的时候,有时候可能一日两餐,并且开餐的时间不固定,空闲的时候才能就餐,农闲的时候就餐就更加的随意,缺乏周期性和固定性。(二)饮食工具的差异。城市家庭中现在基本上采用了集中供应的清洁能源,污染小,使用方便,而且灶具、餐具等大多采用科技含量高的产品;然而农村中现在大多还采取秸秆等作为燃料,污染大,而且取用不方便。正是这两方面的影响,导致了很多的返乡务工人员不能适应农村的饮食文化或者说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来适应。

  个案 1:

  张梅今年结婚 4 年,有个 3 岁的儿子,她和丈夫在东莞的一家纺织厂打工,儿子给老家的公婆抚养。由于公司的效益不景气,两人只得返乡务农。在工厂上班的时候,他们自己不做饭,在公司的食堂就餐,虽然公司的食堂的菜肴做得一般,但是他们还是感觉不错,一日三餐非常准时,而且每餐都能吃到新鲜的蔬菜,而且菜的种类非常的丰富。但是回到老家后,他们就不适应农村的饮食习惯了,虽然张梅打工之前也是在农村,但是那个时候经济条件有限,现在经济条件改善了但是饮食习惯却没有改变。家里由婆婆做饭,首先是一日的吃饭时间不固定,有时候到了上午十点还没有吃早饭,有时候吃三餐,有时候吃两餐。家里吃得最多的就是农家的腌菜,很少有青菜、豆制品等。在城市里她已经知道了腌制品对健康的影响。即使是自己菜地里好的蔬菜,也被婆婆拿到集市上贩卖了。张梅感觉很不可思议。

  4.1.2 消费方式

  “先存钱、后消费”、“有多少花多少”一直是农村传统的消费习惯,但是当经过城市消费方式的熏陶后,返乡务工人员的消费方式发生了改变。首先,在消费结构上,返乡务工人员开始由满足日常生存需要的消费支出发展到了现代消费模式。电子产品、高科技产品、网上消费等已经开始在务工人员中流行,而且支付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现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自助缴费终端、商场和超市的刷卡消费等现代消费工具已经在全国发达地区实现了普及,务工人员耳濡目染,再加上部分务工单位工资支付依靠银行卡作为媒介,使得他们的消费工具现代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其次,消费理念由保守向开放迈进。先挣钱、后花钱、自给自足的传统的消费行为模式虽然仍然是广大农村的消费理念,但是部分已经开始贷款消费和利用信用卡透支性消费。现在许多务工人员都渴望在消费方式和理念上向城市居民靠近,他们渴望能够成为城市人。

  个案 2:

  胡兵家里兄弟姐妹非常的多,由于自身的原因,初中读完后就无法继续上学,于是在大哥的帮助下,进入到县城的职业培训中心学习挖掘机的操作。但是仅仅就学了一学期,他就认为这个工作太辛苦,而且挣钱少。于是去投奔在浙江温州的二哥,他二哥在温州郊区承包土地种植大棚蔬菜,供应城市蔬菜需求。

  在二哥的帮助下,他在一家玩具厂找到了一份工作。工作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不大,虽然一个月只有一千多的工资,但是胡兵非常的满意。他吃住在二哥家,所以基本不用怎么掏钱。在工作中,他接触到了信用卡,他觉得透支消费很好,于是也去办理了一张,并用信用卡购买了手机和相机,然后用工资去还欠款。当他返乡后,他想购买一台冰箱,但是父母认为冰箱在农村没有多大用处,而且费电。胡兵跑到县城用自己的信用卡买了一台冰箱。就因为这个举动,使得他和家庭矛盾突然加大,家人认为贷款买冰箱是“败家子”。胡兵却感到非常的委屈,他是想让家人过得更舒服点,让他很难理解。这就是消费习惯和消费理念带来的巨大的价值观的冲突。

  4.1.3 职业问题

  由于我国地形特征复杂、农业靠天吃饭的格局基本没有改变;相当大的农民依然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得土地制所牵制,即使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工业化水平得到普遍提高的背景下,农业也不可能给农民带来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农村的非务农职业选择面非常狭窄。但是在城市里却有着广阔的就业机遇,只要有一技之长都能够在城市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并在务工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技能,然而这些技能很少能够用在农村。当务工人员返回农村后,他们会逐渐厌倦农村的务工模式和务农,还是愿意回到城市里来寻找他们的安身立命之地。同时,部分人在回到农村后,发现商机,利用在城市学的一技之长,开始创业。

  个案 3:

  周峰从 2005 年开始,和妻子在温州工业园区边上开了一家理发店,由于夫妻待人热情,而且价格便宜,所以生意一直不错,同时周峰在空余时间,还会经常去学习一些比较时髦的发艺技术,使得店铺非常有特色,而且自己的美发技术也得到了大幅提高,能够得心应手的设计各种发型。后来由于周边改造门面拆除,再加上周边租金的大幅上涨,周峰夫妻二人决定返乡。周峰有子女两个,还有父母,家里有几亩地,但是周峰外出务工后土地一直租给别人种植。考虑到对子女和父母的照顾,他不打算再外出务工。父母希望他能够收回出租的土地自己种植,再加上饲养家畜的收入,完全能够支持家庭开支,但是周峰认为农业没有意思,他打算利用自己的美发技术和积蓄,在县城开一家美发店,并打算将家也安到县城。

  4.1.4 卫生习惯

  很多城市居民认为进城务工人员卫生习惯差,甚至城市中产生的某些环境问题也被归罪到务工人员的身上。其实这并不是务工人员本身不讲卫生,而是农村卫生习惯的一种反映。由于农村人流量较小,而且基本上比较分散,难以形成统一的卫生处理方式。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本身是一种洁净环保的生产方式,人畜粪便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也是最佳的肥料,农户各家都有自己的粪便收集池。所以农民卫生习惯不可能和城市居民相同,也无法形成完整的清洁排污系统。这样就产生了很多务工人员在城市中长期受城市卫生习惯熏陶,返乡后反而不适应农村卫生习惯的现象产生。

  个案 4:

  小吴虽然现在只有二十多岁,但是却在城市闯荡了五个多年头,去过上海、杭州等沿海经济发达的城市。干净是她对城市的第一印象。她认为这都是人们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外在表现,她说:“城市里的人都比较讲公德,讲究整洁卫生,绝对不会到处乱丢垃圾。”现在耳濡目染她也养成了讲究整洁、卫生的习惯。回家后她也逐渐感觉到有点不适应,家里的东西到处都是乱七八糟的,由于务农的特殊性,很难一下整理清楚;到了夏天苍蝇成群,到处乱飞;最让她忍受不了的是农村的如厕问题,由于农家积蓄农家肥的需要,基本上都是非常简陋的茅坑式如厕方式。周围没有遮挡,这让她这个大姑娘很是尴尬,冬天冷死人,夏天臭气熏死人,丝毫没有城市里便捷式冲洗马桶的干净卫生。外出之前对这种卫生习惯没有什么感觉,但是从城市回来后,这种感觉反差体现得尤为明显。

  4.2 社交、婚姻等社会层面差异

  人是一个社会的人,一个人只有依托整个社会建立起来的规则和运作模式,才能生存下来,才能利用社会来发展自己,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找到自我价值的所在。社会人际交往、家庭关系处理、爱情婚姻等都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务工人员在经历过城市里的社会运作秩序后,深刻的认同了城市社会运作的体系,觉得这种社会运作体系将更加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对于农村传统的社会法则开始持批判否定的态度。当回到农村后,这种矛盾和冲突便大量的激发并显现出来。

  4.2.1 社会交往方面

  农村仍然留有家国一体社会格局的痕迹,个人所有的社会关系都围绕着个人的血缘关系展开,血缘是农村社会交往的纽带和标识。在中国传统农村社会中,一方面依托人们对血缘和地缘关系的认同,一方面依托和邻居达成的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来运作。在农村社会中,亲戚永远都是第一外援,人们一旦遇到事情,特别是家庭纠纷和发生经济困难时,往往依靠亲属的合力来解决,很少有人会借助法律援助、寻求舆论支持等手段来解决问题。在刚开始外出务工时段,老乡和亲朋好友是人际交往的第一圈落。随着对城市生活的逐渐适应,借助便捷的交通体系、通讯体系和职业的开放性,社会交往渠道不断拓展开来,社会流动能力不断增强,解决问题的途径实现了多样化。但是返回农村后,却发现城市里人际交往原则根本行不通。这导致许多返乡务工人员回到老家后除了必要的应酬之外,不再愿意维持一种地缘式的人际交往关系,整天闭门不出。

  个案 5:

  小张在很早的时候就外出打工,经过在城市的生活,他的人际交往观念已经发生的巨大的变化,老乡和亲戚关系仅仅是他们人际关系的一个非常小的组成部分。他认为如果仅仅只是和自己的这一小圈子的人进行交往,是很难融入到城市中去的。现在他已经基本上很少和城里打工的老乡联系,认为对自己的帮助不大。回到家后,也仅仅是和原来认识的客户等电话联系一下,除此之外就呆在家里看电视、上网、睡觉,也不愿意和左邻右舍闲聊,认为和他们已经没有共同的话题了。

  4.2.2 主持家务方面

  家庭观念是中国人自古以来最基本的处世观念,家族是传统社会组织架构中最基本、也是最牢固的组织单元。在传统的农村社会中,家庭关系是社会关系的萌芽点,以此来萌发出家族关系并逐步的扩展至整个社会关系。在当代社会,家庭观念、家族观念依旧非常牢固,并对农村社会的运行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农村绝大部分都是以家庭或者家族为单位,形成许多种姓聚集区,这些种姓聚集区内部拥有强大的凝聚力,血缘关系成为其中最核心的纽带。尊老敬老是这种乡村社会中最为重要的观念,家长制的管理作风体现得尤为明显,男子在整个家族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话语权基本掌握在男性手中,妇女尤其是儿童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父权、夫权非常凸显。但是在城市中,基本上是以各自独立的家庭作为处事的基本单位,遇事一般采取家庭成员协商解决的途径。返乡务工青年更喜欢这样一种民主的处事方式,当返回农村后,就会对农村的处事原则提出质疑甚至是抵制,造成个人和家庭之间的对立甚至冲突。

  个案 6:

  小张之前一直在沿海城市打工,由于公司裁员,他不得不返回老家。但是在家基本上和父亲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弄得鸡飞狗跳。小张认为他父亲太专断独权,什么事情都要按照他父亲的意思来做,整个家庭事务应该听听大家的意见,然后再做决定;但是他父亲认为他就是一家之主,什么事情都是他说了算,作为儿子更应该听他的。小张对此深表痛苦,在多次沟通无效、家庭矛盾日益激化的情况下,他准备返回沿海继续打工,他说只要不饿死,都比呆在家里受气强。

  4.2.3 恋爱和婚姻方式

  在农村,“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的正统的恋爱婚姻观依旧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婚姻的主导者是双方的父母,婚姻当事人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顺从的地位。

  媒人在传统的婚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媒人是双方父母沟通的桥梁,而年轻人反倒被边缘化。虽然现在农村中的婚姻观念有所改变,在决定结婚之前还是会让男女双方进行相互了解,但是在整个运作过程中父母的意见依然处于决定性的地位,父母全权操办婚礼、掏钱置办结婚用品。随着大量的年轻人进入城市工作和生活,他们的婚姻和爱情观也发生了改变。一是婚姻地缘的扩大,由原来的同村、同镇逐渐发展为跨省甚至是跨国婚姻。二是由传统的媒人、亲友介绍开始的结交方式向自主结识、自由恋爱的方向发展;三是以长相、年龄等自然条件作为择偶的标准转变为结合家庭背景、教育程度、家庭氛围等社会因素综合考虑。在现代社会,部分外出务工人员由于情感上的寂寞和生理上的需求,开始出现未婚同居的现象。但是由于自身经济条件和生活条件的限制,最终不能走向婚姻的殿堂。四是结婚年龄的逐步增大。大量的务工人员不再把早结婚看作是一种幸福,他们往往更看重自己的未来,逐步推迟自己的结婚年龄。

  个案 7:

  2007 年张平 22 岁,这个年龄在农村已经属于结婚年龄,按照儿子婚礼父亲操办的习惯,老张将为儿子物色对象提上了首要议程,在一次跟自己的好友老孙喝酒闲聊的时候提起此事,老孙赶忙接过话匣子,将自己的二女儿介绍给了老张,老张一听非常靠谱,两家一拍即合。老孙回家后告诉了自己的二女儿这件事,二女儿也没有表示反对,张平和对方见过几面后,彼此感觉都能接受,于是张家按照农村的习俗,向孙家下了聘礼,定下了这么亲事。由于孙家二女儿还没有到法定年龄,双方约定过几年后再正式办理婚事。2008 年过完春节,孙家二姑娘跟着同乡一起去温州打工,并在温州谋得一个职位,在工作过程中很快认识了同乡的在温州打工的王某,随着相处时间的增加,二人彼此都产生了好感,并很快同居。一年后由于各种方面的原因,孙家二女儿不得不回到家乡,此时张家催着要尽快办理婚事。最后实在没有办法,孙家二姑娘向家人进行了坦白,并提出退婚要求。孙家人非常生气,老孙感觉自己的形象在村里大打折扣,而且和张家的关系再也不好相处,但是孙家二女儿认为自己的婚事要自己做主,结果差点被孙家逐出家门,最后没有办法只好退订了这门婚约。此事也在当地炒得沸沸扬扬,孙家也成了大家茶余饭后谈论的对象。

  4.3 文化娱乐等精神生活差异

  4.3.1 生活节奏感

  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很强,农忙时间之外人们的生活比较悠闲。农业生产的特征使得时间观念在农村聚落里表现得不强,人们做什么事情都可以慢节奏地完成。农闲时生活节奏变得非常的悠闲,人们大多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村落里一点风吹草动都能激起人们强烈的兴趣,大家习惯在一起谈论一些家长里短的事情。而城市的生活处于高节奏的状态,绝大部分人的生活都非常的规律化、固定化,很少有足够的供自由支配的时间,再加上城里人的隐私观念非常的强,所以即使是有空余的时间,也不会在一起无聊的谈天说地打发时间。务工人员返乡后,生活节奏和方式突然由快变慢、由紧到松,会产生不适应感。

  个案 8:

  赵爽算是比较早进城务工人员之一,初中毕业后开始进城务工,开始由于年龄小,没有技术,一直没有找到工作。后来在老乡的帮助下报班学习了文秘相关知识,并在上海的一家公司谋得办公室文员一职。公司在市中心,由于收入限制,她住在靠近郊区的一个城中村。为了上班,每天早上 6 点起床,然后匆匆刷牙洗脸,冲到楼下买好早餐,边走边吃,最后冲向公交车站,挤两个小时的公交到达公司。到公司后基本上忙得有时候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下班后又要经历两三个小时的晚高峰才能回到家,回家后基本上就不想动弹了。她用每天都在急行军、冲锋陷阵来形容上海的生活;但是回到家后,她发现人们都很悠闲,感觉人们温饱知足的思想非常严重,让她感觉非常难以理解。

  4.3.2 休闲娱乐活动

  农村是个自给自足的比较封闭的社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农民提供了基本的生活资料,通过赶集的方式来购买或交换一些生活的必需品。农村缺乏必要的公共娱乐场所和设施,休闲娱乐活动单一,这也促使了许多村民赶集,集市不仅仅满足了商品流动的需要,还充当了村落之间生活信息进行相互传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庙会、茶馆等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节庆和场所也是许多农民在赶集之外打发时光的载体,整个农村的娱乐活动显得非常的枯燥和无味。城市的娱乐休闲活动与单一的农村娱乐休闲活动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虽然异彩纷呈,但却鱼龙混杂,既有令人精神愉悦、健康向上的高雅文化艺术,也有一些是让人颓废的非主流文化艺术。务工人员回到农村后,不仅要接受从异彩纷呈到单调乏味的心理转变;还要对传统的农村休闲文化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

  个案 9: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也开始出现了网吧等新鲜事物。万峰 2007 年跟随着老乡前往温州打工,由于工厂实行三班倒的工作模式,在空闲时间,他的工友就带他到网吧打发时间,他渐渐的迷上了网络游戏,在网络游戏里,他认识了很多人。由于他网络游戏玩得不错,有很多网友还请他到当地区参观游玩。由于长期对工作不放在心上,工厂最后辞退了他,他也不想再干这种固定的工作,索性回到了老家。回家后他什么事情都不干,除了吃饭睡觉外整天呆在镇上的网吧里,在网络中寻找生活的充实。最后没有办法,家人将他送到一个封闭式的技工培训学校学习技术,现在才略有改观,但是他说他这辈子都不想再呆在农村,感觉太空虚无聊了。

  4.3.3 幸福感

  幸福感指的是人们根据内化了的社会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肯定性的评估,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及其各个方面的全面评价,并由此而产生的积极性情感占优势的心理状态。

  农村中人们都比较悠闲,虽然物质生活水平不高,但很少有人患上心理疾病,他们对当前的生活状况比较满意。在现代城市里,由于高节奏、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人们的身心健康正承受着越来越重的压力,再加上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都希望自己比别人强,不断的对未来的生活产生忧虑甚至是失望,导致了许多的精神疾病的产生,而且甚至为之付出自己的生命。“金钱不是万能的,金钱买不来幸福”已经成为了大家的共识。他们的幸福指数要远远低于农村居民的幸福指数。许多返乡务工人员在城市里所承受的心理阴影在返乡后依然产生着影响。

  个案 10:

  现在农村居民的社会满意度非常高。受国家惠农政策的影响,现在农民基本上衣食无忧,随着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看病基本上不用花大价钱,再也不用担心因病返贫,村村通和电影下乡工程建设的不断加快,使得农民的文化生活更加充实。

  然而,返乡务工人员特别是高素质的务工人员他们考虑的问题非常的多也非常的广。刘勇 2004 年大学毕业后,开始到深圳闯荡,由于他学的是外语专业,所以进入到一家外贸公司做跟单员,经过几年的发展,他已经成为公司的顶梁柱,并负责北美市场,经济收入大大提高。但是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发展,北美市场日益减小,公司也开始大裁员。刘勇回到家中,但是他一点都开心不起来,他还是愿意生活在城市紧张的环境中,房子、车子等都是他追求的目标,但是在中国社会高房价盛行的时代,无疑给自己背上了一副枷锁。他对他的未来非常的困惑和迷茫。

  上述十个案例非常明显的映射了一个现象:众多的返乡务工人员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以及行为导向都深深的烙上了城市文化的烙印,当很多返乡务工人员再次返回农村后,他们会变得非常被动,非常茫然,不知道如何适应乡村文化,不知道如何实现二者的顺利过渡和转换,这种冲突更加深刻的反映在年青一代的返乡务工人员身上。

  综上所述,从城乡文化差距和冲突上来说,返乡务工人员主要面临如下几大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包括心理层面上的,也包括社会层面上的,对问题的认识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探讨城乡文化差异对返乡务工人员的影响及解决之道。

  首先是失业产生的经济困境和对未来生活的恐慌。农民外出务工是因为人多地少、迫于生计需要、我国城市化必经阶段的观点一直被很多的学者所赞同。作者认为,农民外出务工的原因复杂多样,外在的政策环境、经济压力仅仅是一个非常小的方面,而且务工初期和务工后他们对来到城市的目标和动机也会有所改变。借鉴经济推拉理论来分析,务工人员进城的主要原因是他们预期城市里的非农业劳动收入要逼务农高得多,尤其是相对于青年一代的务工人员,由于他们大多受过比较好的教育,然后借助比较发达的信息传播体系,他们开始转变原来的思维习惯和观念,变得主动和开放,并寻求机会融入到城市生活中。他们对城市生活充满着憧憬,并且相信城市能够给到他们想要的一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对他们已经没有了吸引力,甚至在部分人群中出现贬低农业生产的情况产生,虽然很多务工人员依然在城市为自己的生计奔波,但是他们不愿意回到农村,他们认为在城市里工作比务农有出息得多。我们所看见的务工人员特别是青年务工人员的返乡,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一种被动的选择,是外在因素的强力推动。返乡后他们失去了经济来源,生活开始过的比较紧张。而且随着大量务工人员返乡,当地的劳务市场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就业岗位有限,返乡务工人员的就业问题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绝大部分处于失业的状态,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明天在哪里,心里失落感大大增强。

  现在大部分农村还是处于以血缘、地缘和亲缘关系为社会交往的纽带的较为封闭的传统社会,信息在小范围内完全处于开放的状态而且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人们会非常热心的关注村里发生的事情。稳定、较高的外出务工收入使得务工人员在村落中的社会地位比较高,但是返乡后务工人员处于失业状态,他们的压力非常的大,中国自古以来面子观念非常强,有时候务工人员会自己想是不是有人幸灾乐祸,是不是有人瞧不起自己等等。然而在城市失业可以被称作是工作后短暂的休息,城市中有太多的工作机会,不存在这长久失业的状况,而且人们也不会因为失业而产生大范围的舆论压力和心理负担。在农村经济结构单一,人们基本上都是靠天吃饭,基本上衣食无忧,不存在着失业的状况,所以农村对务工人员的失业还是非常的看重,会暗中给务工人员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

  其次返乡务工人员存在着被社会边缘化的危机。为了加强新农村建设和活跃农村经济,国家和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鼓励返乡务工人员创业,部分返乡人员以此为契机,利用在城市生活中所存的积蓄或者所学技术在家乡创业。在 A村,政府通过提供短期的免息贷款、减免税费、提供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并简化相关手续办理等措施来鼓励返乡务工人员自主创业。但是创业的毕竟只是少数人,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他们还是在骨子里追求对城市生活的向往,他们已经习惯了城市生活的五彩斑斓,众多的返乡务工人员最后还是会千方百计的想尽办法回到城市中去。在这样的心态下,他们不会重新来调整自己使自己适应农村文化,在社会交往、婚姻家庭等各方面与当地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农村文化在农村处于强势地位,如果他们不积极主动的去达到二种文化的整合和同化,他们将逐渐被农村社会所排挤和抛弃,逐步的被农村社会所边缘化。

  特别需要引起重视的是,返乡务工人员城乡文化认同的不一致性,在受到其它外在因素的推动后,可能会产生一系列影响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问题产生。“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在这些村民眼里,许多青年务工人员返乡之后难以适应传统的农耕生活,在家天天闲着没事就打牌,成为游手好闲的‘混混’。生活无着落的返乡务工人员更容易出现违法犯罪行为,对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侵害。由此,返乡务工人员可能成为扰乱乡村社会秩序、危害农村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

  在走访的过程中,我已经深刻的体会到了农村居民特别是老年农村居民对某些常年在外打工后返乡务工人员的不满情绪,认为他们背离了农村务农的传统,什么农活都不会做,而且是什么农活都不愿意做;认为他们把城市里的不良风气全部带到了农村,导致村子里现在乌烟瘴气,这些年轻人给村民的印象就是只会抽烟喝酒,并且还影响到了小孩子的成长。更有人把农村社会说出现的一些治安现象归罪于返乡务工人员身上,认为他们让村落里变得不安宁。这些都是经历长期城市生活、对乡村生活陌生化的返乡务工人员尴尬处境的生动体现,“使得他们在遭受城市排斥(指生活、社会认同层面,而非就业层面)的同时,又受到村庄社会的排斥,从而陷入城市与乡村的双重排斥与区隔之中,成为既无法融入城市社会又难以回归农村的没有根的游弋者。”

  从城市到农村,返乡务工人员对比较原始的乡村文化运作体系和模式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大量的返乡务工人员使得农村原本就充裕的人力资源更加充沛,增加了工作机会有限的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压力,农村社会各种矛盾与冲突在一定程度上被加剧,有限土地的单位承受压力增加、农产品的单位个人分配数量减少、农业投入进一步增加,人多地少的矛盾进一步得到凸显。现在农村常驻居民中绝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小孩子,绝大部分年轻人都进入城市,寻求非劳务收入。在家庭收入的构成中,非务农收入几乎占据绝大部分,非农收入中绝大部分来源于进城务工收入,农业收入仅仅是自给自足的状态。但是大量的务工人员返乡后,他们处于失业状态,非农收入大幅减少,使得家庭收入结构的平衡被打破,极大的影响了家庭生活。大量的返乡务工人员在失地的情况下,也会对农村社会的治安稳定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