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文化自信的论文第三篇:新时代中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基本途径
摘要:文化自信是推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最为基础、深厚、持久的力量。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尤为重要,我们必须将文化自信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于人民实践,必须用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引领青少年,团结各族人民,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画出全民族文化思想的最大同心圆。
关键词:新时代;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基本途径;
文化沉淀于人类主体劳动和社会实践,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意识,新时代下发展好文化这个情感纽带,国家和民族才能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自信能为主体的实践活动提供精神力量,文化自信则是其中更为基础、广泛、深厚的自信,能为主体实践提供更基本、更持久的精神力量。新时代的我们要在传统文化的时代性转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就、中华文化立场的坚守中探索、掌握增强文化自信的基本途径。
一、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坚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血脉相承
如果说自信建立在主体正确认识、评价和把握自身的基础之上,那么,建立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认知、评价基础之上的自信就是文化自信。我们的文化自信正是建立在此深厚、肥沃的土壤上,我们是最有资本自信的民族。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几千年悠悠历史造就了数不尽的文化辉煌,形成了特点突出的民族精神,从"夸父逐日""精卫填海"以及"愚公移山"的锲而不舍、迎难而上精神,到"闻鸡起舞"和"凿壁偷光"的勤奋好学、学以报国的志向,再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为国为民情怀,无一不让人感叹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首先就是要厚植传统文化情怀,保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联系,如果割断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就相当于切断了文化发展的精神命脉;不尊重历史、抛弃历史文化的人创作出的文化产品是没有文化内涵、没有文化渊源的东西,也是无法让人感受到文化自信的东西。
(二)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由于传统文化产生于传统社会中,往往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与新时代文化建设不相符合的东西,有时甚至会阻碍先进文化的发展,更不利于增强文化自信。因此,辨别传统文化尤为重要,比如,传统诗歌、古典音乐的韵律美自然是好的,但是传统文艺作品中崇敬封建鬼神、宣扬君权神授,轻视农民和妇女的地位就不符合时代潮流;又如传统寓言故事、小说中宣扬"愚公"精神、颂扬坚持不懈和勤俭节约等优良传统自然是好的,但是宣扬因循守旧、歌颂纲常伦理的吃人礼教又是阻碍自由和民主发展的。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最好的方式就是从总结历史经验中增强辩证认知能力,正确区分传统文化中的正反两面,既要剔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也要吸收其中的精华,而不能采用无批判的一刀切或一竿子打倒的方式。当我们不断保留并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中正确的一面、批判并剔除中华文化中消极的一面时,中华传统文化将不断减少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消极因素,进而成为新时代推动文化建设供用不竭的"源头活水".
二、铸牢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意识
(一)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意识尚未成熟、处于人生成长重要阶段的青少年容易受到歪曲国家历史、动摇思想根基等不良思想的影响,而作为新时代国家中的一个重要群体,青少年即将承担建设祖国的重大责任,如若青少年形成背离其民族共同意识的思想,这是非常危险的。如果一国的青少年都不信任自己国家的文化,那这个国家的文化就很难有未来。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要注重以先进的文化和思想引领广大青少年,这要求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四者互相结合,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社会同心、家庭同行、校园同向,共同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抓好青少年的思想培育。具体措施就是要依托地方资源,开展兼备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特色活动,如参观历史文化遗址、参观革命英雄的故居、走访地区文化传承人等,促进青少年自觉学习中国历史、自觉学习中华文化的产生历程,提升他们"辨是非""知荣辱"的能力,从而自觉崇尚科学民主、批判封建愚昧,培育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进而自觉成为中国文化的维护者。
(二)加强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文化教育
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不是增强个别人的文化自信,而是增强全体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增强全体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首先必须找到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文化上的认同是各民族紧密团结的根脉。中国56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光彩夺目,这为各民族在文化上互相尊重、欣赏、学习和借鉴提供了文化渊源,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同样困扰着文化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总体取得巨大进步,但是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理条件、经济条件限制,文化教育发展困难重重。加之各地区文化发展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不同文化传统造就出多种文化表现形式。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往往相对落后,不利于找寻文化认同,更不利于增强文化自信。新时代要团结各族人民,加大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投入力度,开展文化教育"一对一"帮扶计划,带动各族文化教育事业共同发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到人民心中,凝聚人民共识。
三、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一)文艺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新时代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是文化自信的表现。拥有对本国文化足够的自信,才会坚信本国文化的正确性,才会坚信几千年历史造就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中形成的红色文化的优越性,才会坚信我们可以运用此优越性培育时代新人、解决国内问题,甚至解决全人类共同问题。文艺工作者的文化自信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首先,文艺创作原料应取之于民,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要深刻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走出"象牙塔",走到群众生活的深处,跟他们打成一片;其次,要认识到新时代下人民群众不仅需要有文艺,更需要有好的文艺,要用人民的赞成度、满意度、拥护度来衡量文艺作品的好坏,把获得人民群众高度评价作为文艺创作的目的。总之,有足够文化自信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把人民作为创作对象并创作出充满感情的文化精品,再用人民看得懂、喜欢看的方式奉献给人民。
(二)守住互联网文化宣传主阵地
近年来,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特别是国外敌对势力刻意制造了所谓"文化",直接目的就是散播歪曲中国历史和中国共产党党史、丑化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抹黑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言论,以达成对我国文化领域主张的质疑和诋毁。科技信息快速发展的新时代下,互联网为各色思想、各种言论提供了交锋的平台,互联网上充斥着形形色色的言论,其中不乏别有用心之人利用某件突发事件、敏感问题挑起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文化冲突。网民们很难从各种思想和言论中辨别是非,有时不经意间就成为网络推手进行文化渗透的对象和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工具。新时代要做好增强互联网舆论导向的工作,第一,强化先进技术支撑,打造新型主流媒体,主动抢先占领互联网主阵地;第二,坚持依法、科学、有效管理网络平台,创设生态文明互联网环境;第三,密切关注网络文化宣传动向,掌握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总之,新时代不能忽视互联网这个文化宣传的主阵地,要在互联网上诠释中国梦、找寻文化观念共同点,形成互联网上舆论的最大公约数,将互联网建设成新时代中华文化的宣传阵地,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构建起维护文化自信的网络防线。
增强文化自信是一项重要的、复杂的任务,首先,我们要继续保持科学的批判精神,鉴别、继承、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其次,我们要充分考虑文化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根据各地区的具体条件调整文化建设方法,为增强文化自信、传承红色文化和优秀文化培育接班人。最后,要将文化建设与国家政治建设、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内容相结合,从各个方面为增强文化自信献力,将文化自信展现到国家建设的各个方面。
参考文献
0张显龙2014《互联网环境下增强文化自信的战略考量》,《中国信息安全》 第6期。
[]黎文雯、杜建中2018《浅析文化自信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以江西省民族文化建设事业为例》,《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第5期。
0]赵琳璐2020《提升青少年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与对策》,《河南农业》 第3期。
0蒋继华2020《以文艺精品提升文化自信》,《人民论坛》 第12期。
0张小瑛2021《文化自信视域下思政课意识形态教育研究》,《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