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文化论文

有关文化自信的论文(研究热点6篇)

来源:未知 作者:万老师
发布于:2021-10-27 共14047字

  习近平在国内外不同场合的活动与讲话中,展现了中国政府与人民的精神志气,提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有关文化自信的论文范文,供给大家作为一个参考。

有关文化自信的论文第一篇:文化自信视阈下武术形象再塑

  作者:余万

  作者单位:武汉体育学院武术学院

  摘要:武术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缩影,其形象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名片,而武术形象再塑是新时代背景下响应文化自信号召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武术形象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通过分析当今武术形象发展的生态环境和文化自信所赋予武术形象的时代责任,阐述武术形象再塑对推动中国文化自信的宏观价值,探寻文化自信视阈下武术形象再塑的路径,为构筑中国文化自信提供理论依据和行动方向。研究认为:当代武术形象的再塑应从更新认知以识武术之"效"、与教互融以复武术之"韵"、完善赛事以盛武术之"竞"、创新孵化以拓武术之"道"这四个方面进行。

  关键词:文化自信;武术;武术形象;再塑;重构;传统体育;

  作者简介:余万(1999~),男,学生。研究方向: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Abstract:As the epitome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the image of Wushu is the name card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and the image of Wushu reshaping is an significant measure in response to the call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era.This article takes the image of Wushu as the research object,using literature method and logical analysis method,through analyz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image and the era responsibility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endorsed by the image of Wushu,expounds the macro value of reshaping the image of Wushu in promoting Chinese cultural self-confidence,explore the path of reshaping the image of Wushu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an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and action direction for building Chinese cultural self-confidence.The research believes that the reshaping of the image of contemporary Wushu should be carried out from four aspects,namely,renewing cognition to realize the "effect" of Wushu,integrating with teaching to restore the "rhyme" of Wushu,perfecting competitions to promote the "athletic" of Wushu,and innovation Incubate to develop the "path" of Wushu.

  Keyword:cultural confidence; Wushu; Wushu image; Remodeling; Refactoring; Traditional sports;

2.png

  1 概念阐释

  1.1 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1]文化自信之所以为当今中国的时代课题,不仅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的根源性,还因为其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明确的目标指向。[2]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继承和对外输出的依附,更是一个国家在其发展道路上应该具有的气质和态度。

  1.2 武术形象

  武术形象是动态发展的,它受不同时期的文化和政治背景影响会发生一定的形变,但构成武术形象的特性是不变的。从形象学理论出发,形象具有主体性、客体性和代表象征意义。武术形象的主体性来源于所有的武术内容和思想;客体性来自社会群体对武术的印象聚合;而代表象征意义指的不仅是武术形象所代表的武术文化,武术形象在国际上代表着武术发源地--中国的整体形象和民族特性。据此,对于武术形象的认识应该从三个层面出发:第一个层面是武术本身的文化形象,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内容和哲学思想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形象。武术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从普通的狩猎行为演化成系统的技击技术,进而衍生出多种模式形态和流派,这些技击技术的内容和流派分别在历史发展中和不同的哲学思想凝合在一起,便形成了武术的文化形象。"这种形象是武术本质的外化,形象一旦形成,就会产生一种形象力量,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3]第二个层面是社会群众对武术形象的集体想象,即作为社会集体想象物的"武术形象".当社会群体通过任意方式直接或间接地接触武术文化时,都会对武术文化产生主观的感知和认知,并以此为基础对武术文化进行下一步的认识和论断,所以作为社会集体想象物的武术形象,可被接受群体的心理活动影响。"从这个层面来看,中国武术形象不是对中国武术现实情形的反映,其中包含着社会集体的心理创造,是对中国武术总体印象的集体想象。"[4]第三个层面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形象符号的武术形象,即武术形象作为一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先锋代表所映射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形象轮廓。从狩猎和部落冲突等原始活动演变发展而成的武术文化是最具有历史属性的人类活动,经过几千年的淬炼,武术不再仅仅是技击和兵法的象征,而更是中国大家文化承载之物,是中国人民思想和精神的聚集。在这个层面上,武术不仅代表着武术文化本身,其所蕴含的内容和精神也间接地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特质。

  当今中国的政治和经济状况正在不断变化,武术形象也随着社会发展形势不断变迁,我们只有辩证地看待武术形象的变化,才能正确了解武术形象在当时当今的形态和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再塑。

  2 文化自信视阈下武术形象再塑的背景分析

  2.1 武术文化的生态环境紊乱

  中国武术在历史进程中的演变,不仅丰富了武术的技击内容和流派分支,武术所蕴含的思想和精神更是随着时代背景的变更不断升华,长久以来,武术形象一直是中国人气节的象征,国人对于武术也都保持尊崇的态度。而自进入和平年代以来,战争的减少和科技的高速发展,大幅度削减了国民对武术文化的需求。这导致群众对武术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少,对武术的认知逐渐产生偏误,武术教育被淡出现代教育,武术竞赛鲜有人知,武术的创新发展也举步艰难,造成武术文化整体生态环境的紊乱。在认知方面,群众对武术的认知存在偏误,这是因于对武术技击性的过分关注和对武术其他内容的忽略,即只注重武术的实战意义,忽略了武术的其他功能属性。自武术分为传统武术套路和散手以来,更具技击意义的散手潜移默化地成为了大众心中武术形象的具体内容代表,这使得武术本就不受重视的其他内容逐渐脱离大众的视野,造成"武术服务于'打'"的刻板印象形成了社会共识。近几年,传统武术与现代散手的纷争不断,从"徐晓冬挑战传统武术"到"马保国浑元形意太极拳大战英国大力士",各种不堪新闻层出不穷。表面上是由于实战性讨论引起的搏击技术与传统武术之争,实际上是群众对武术的认知不全,不了解武术在历史变迁中的发展,只关注武术"打"的内容,忽略了武术的其他功能和思想,造成对武术刻板印象的恶性循环,从根本上阻碍了武术的良性发展。在教育方面,新时代下武术已经被淡出国民教育,虽然近年来这样的情况在"武术进校园"等举措中稍有好转,但实际上对武术文化产生兴趣的学生还是寥寥无几。本质上是现代教育被当今时代的快节奏所影响,学生只追求简单的可以快速获得成果的内容,无心了解武术文化复杂的内核,导致武术文化的教育价值被人忽视。"在现代性消费社会中,价值的漂泊感以及金钱至上主义,过度强调金钱、时间和速度,抛弃了武术形象赖以生存的生态维度,在功利精神心态的影响下,武术所蕴含的人文价值与生态意义在现代社会生态的危机中丢失。"[3]人们对武术的兴趣被消耗殆尽,也正给了其他体育内容腾出了发展空间,"只要动作简单可以速成,一切文化内核皆可抛。"这样的思想普遍存在,严重限制了武术文化在教育功能的作用。在竞赛方面,现代体育竞赛对标准性、规范性的要求较高,武术竞赛,尤其是传统武术竞赛项目,为求竞赛发展牺牲了很多民族特色内容。本应是多种门派风格并存的拳种为了顺应现代奥林匹克竞赛的规格,不得不进行精简合并,设计成符合规格的竞赛套路。即便这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武术的传播,但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种矛盾的发展,在谋求现代武术竞技发展的同时也迫不得已使一小部分地域的武术传承陷入困境。虽然每年的全国传统武术比赛都为那些曝光率低的传统武术项目提供了平台,但一些知名度低的拳种和器械仍然得不到更多关注,不得已失传。还有在执行评分时的错判漏判等评分系统中不完善的部分也对武术竞赛发展有着负面影响。这些问题看似可以被忽略,实则也是阻碍武术项目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创新发展方面,武术文化的创新项目一直以来都处于匮乏状态,虽然武术文化具有很大的创新潜力,但现实情况恰恰相反。受制于内容的庞大和丰富,武术文化在创新难度上要远高于其他传统文化和新兴文化,加上武术其他方面的缓慢发展给了武术创新项目不少的阻力,使得武术文化没有能在互联网时代来临时紧跟文化新发展潮流,得到新的助力能量,限制了武术文化新发展道路。据此,武术形象环境紊乱的问题要从认知、教育、竞赛和创新四个方面来看待。

  2.2 文化自信赋予武术形象的新时代责任

  文化自信的新时代课题是对每一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也是为各项传统文化提供优化方向的重要指标,而其中的核心在于自我文化认同。在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过程中,武术文化总是首当其冲,成为群众的首要或重点关注对象,国际上也认为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承认了武术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领导地位。换言之:中国文化的自我认同,首先是武术认同。随着现代奥林匹克体育文化的渲染,武术项目一直在往"高、难、新、美"的方向改革,但要想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中国武术必须坚持自己的民族特性,武术的发展方向应当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进方向一致,借助武术形象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这也是文化自信所赋予武术的新时代责任。在武术体育项目未来的发展规划中,应该着重体现中国武术的民族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建立科学、系统的武术文化体系,从而促进武术认同的形成。

  在武术文化传播上方面,得益于武术影视产业的蓬勃发展,许多优秀的武术电影流传世界,为中国武术走向世界推波助澜,"功夫电影"成了普通人了解中国武术文化的入口。尽管武术影视对建立武术文化对外输出渠道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其部分内容构架也对武术形象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在成为受众娱乐消费的同时,江湖争霸的文本叙事,对武术文本意义表达的曲解,为武术营造了一个打打杀杀的文化语境,加剧了武术负面形象的形成。"[3]武侠电影中对中国武术技击内容的神化以及对"武德""武道"等精神内容输出的匮乏,使得武术文化所具有的精神内涵不为人所知,损伤了中国武术形象,还降低了国民对武术文化的认同感。可见,如何在传播过程中保护武术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加大其宣传效果是提升武术形象和增强国民武术认同感的重要课题,亦是武术形象负起文化自信新时代责任的基本要求。而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保护武术文化的民族特性和哲学思想是重中之重,消减其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负面影响则是当务之急。

  3 文化自信视阈下武术形象再塑的宏观价值

  3.1 武术形象再塑是建立文化自信的"基石"

  众所周知,体育文化是极具世界共性的身体文化。"身体文化是人类的共性文化,是超越一切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的原始文化,比起说教性文化,体育文化更容易被大众接受。"[3]而作为最具中国民族特色和最具代表性的体育项目,武术凝聚了中国的历史文化、思想哲学、价值观念等中国文化内容。于此,武术文化亦映射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轮廓,其自身形象直接影响到中国文化的国际整体形象。文化自信的核心是国人要对中国文化保持认同和自豪感,向世界各国展示我们浓厚的民族自豪感,这是对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持有信心的最有力表现,也是对任何企图分裂中国的国家最好的震慑。而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是支撑文化自信主题的最优选,是垒砌文化自信高墙的"基石",要建立起文化自信,由武术来打下基桩再合适不过。中国传统文化数不胜数,各具特色,但唯有武术囊括了"不卑不亢""顽强拼搏"等革命个性,正是因为武术本身具有中国文化的历史性和军事性,才能使其完好地表达中国几千年历程所流传下来的优秀精神和近百年来中国不断变富变强的过程中所展现的意志品质。因此,在建立文化自信的过程中,应以武术形象为基本,通过优化和宣传武术形象,对武术形象进行再塑,建立中国文化的国际品牌形象,发挥武术形象在国家形象中的代言作用,为文化自信铺好坚实的阶梯。

  3.2 武术形象再塑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文化自信不是一味强调国民对中国文化的盲目认同,而是应该唤醒国民的文化意识,发自内心地肯定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感到自信和骄傲,这样的自豪感是"由内向外"的。因此,实现文化自信分为两条主干线路,一是内部文化环境改善,通过多方面的社会结构循环往复,加强国内的文化意识和文化氛围;二是对外传播,将文化概念和文化产品推向世界,建立国际文化形象。这两条线路都需要一条共通的文化线索贯穿其中,融汇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武术文化则是这条线索的不二之选。因为武术影视产业的渲染,使得武术文化一直被误解,武术所蕴含的哲学文化因其技击内容的丰富而被忽视,被埋没,武术被国人认为是空有拳脚的文化,实则不然。儒家"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道家"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刚"、墨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皆是武术文化中贯穿始终的哲学思想,格斗技中蕴含着深刻的道与理,亦如一头温和的雄狮,不鸣则已,一吼则震四方,与当今中国"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的国际形象不谋而合。而武术形象与国家形象的高度重合,意味着武术形象的再塑对增强国民文化自信意识和中国文化哲学思想的对外传播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文化自信的发展线索应由武术承担,武术形象的再塑即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4 文化自信视阈下武术形象再塑的路径

  4.1 更新认知以识武术之"效"

  当前武术形象几近崩折,其缘由众多,但归根结底,是国民对传统文化的冷漠和误会。消费时代下快餐文化成为主流,越是晦涩难懂的文化越是不容易被大众接受,以武术为首的不少优秀中国传统文化都因此落寞。自进入和平时代以来,国与国之间的武力交锋越来越少,社会对武术技击内容的文化需求锐减,又基于对武术追求蛮力的刻板印象和其蕴含的复杂哲学思想,人们对武术的学习兴趣几近冰点。然而被国民忽略的是,经过数千年沉淀的武术文化,其精粹不仅在于丰富的技击技术,而还在其健身和修身之效。在古代,武术就同时服务于劳动生产和军事战争,《左传》曾记载:"春蒐、夏苗、秋弥、冬狩,皆于农隙讲武事也。"充分说明了武术与劳动生产的密切关系,显而易见,武术在最初就是一种强身健体的方式,人们通过习武锻炼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而这样的功效一直被历朝重视且延续。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让武术健身回归到大众视野。方舱医院里几百号病人齐练"健身气功·八段锦"的画面让人震撼,而武术作为医疗技术的辅助手段出现在大众视野内着实让国人对武术的认知有了改善,使武术形象的气血有了些许润色。再谈修身,武术之技虽是讲求力与速的身体活动,表面上粗暴简单,实则是通过身体的修行磨练自身的思维、意识和精神,追求"身心合一""天人合一"的道,虽是"修身"但"养性","性"指的便是人的心智。习武越深,越是能够自我克制,区分善恶和伦理道德的界限,在利欲面前保持清醒而不为所动。武术的效用不止于此,只因其蕴含的内容过于庞杂和人们的认知偏误,就失去了国民的兴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应该有的遗憾,也是文化自信道路上的阻碍。因此,武术效用的全面认识是根除武术不良形象的根本,越多的人了解武术文化,正确认识武术文化的效用,就越有利于对武术形象再塑,建立起武术的正面形象,为中国实现文化自信推波助澜。

  4.2 与教互融以复武术之"韵"

  自古以来因为生产劳动和战争的需要,习武一直都属于教育的一部分,从"校、庠、序"中的"序者,射也"到"六艺"中的"射"与"御",再到明清时期的"武举制",无不体现武术与教育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武术技击动作中还包含着抽象的哲学原理,例如太极拳中的阴阳学说;形意拳中的五行学说;八卦拳中的易学通变等。一些哲学思想还可以指导人的行为,例如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使掌握搏杀技能的人能有效控制自己的行为,教导习武之人区分争斗的性质,定义何谓正义之战。[5]可见武术所含的哲学思想也颇具教育意义。然而和平年代下大众对带有军事色彩的武术文化感到疲乏,又随着其他国家体育文化的侵入,具有浓重民族色彩的武术逐渐被人们遗忘在角落,人们津津乐道的体育话题也逐渐被篮球、足球等项目代替。比起复杂且具有攻击性的武术,娱乐性更高,更容易学习的球类运动和健身操更容易被现代教育接受,加上现代武术被冠以"花拳绣腿"之名,使得武术文化的教育形象一落千丈,使得现代体育课堂的内容标准逐渐成型,而武术在其中几乎不见踪影。但在追求文化自信的道路上,体育教育应该意识到武术文化的教育优势,不能仅仅将培养学生普通的体育兴趣爱好和技能作为唯一目标,而是要弘扬武术文化,将武术文化中具有教育意义的传统思想和有体育意义的套路功法与现代教育融会贯通,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对武术文化的重视程度,在教育方面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在实施上,一方面体育教育形式中武术项目应该占有一定位置,使学生在长期接触中身体力行,真正感受武术文化的技击魅力;另一方面,在教育过程中融汇武术文化的哲学思想,让学生在自我思考中感悟武术文化的精神内涵。要以培养和打造具有中国民族风味的体育教育氛围和形象为目标,做到体育文化自信的自证。单靠武术自身的发展无法树立一个宏伟的文化形象,只有与教育互融,真正恢复武术文化的神韵,方能健全中国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形象,实现文化自信。

  4.3 完善赛事以盛武术之"竞"

  现代体育的发展要依赖于赛事的举办,武术也不例外。但武术所携带的传统文化基因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武术竞赛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换言之,现代武术竞赛是除杂过后的有严格标准的竞赛体系,所以在竞赛系统形成的过程中,武术文化的内容是有一定取舍的。取有代表性的、可塑性强的内容精简合并,再发展,作为适应世界共性的部分,而其余的部分通过另外的途径继续发展,也就是今天的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之分。表面上两者各自发展,互不影响,但最近几年竞技武术的过分标准化受到诟病,国民不断呼吁相关部门对竞技武术"去体操化""去舞蹈化",恢复武术的民族传统风采。这正说明,武术的传统内容与竞技体育竞赛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两者互相依存,无法脱离一方发展但又不能偏向任何一方。现代体育竞技的发展不能只依赖简单化和系统化,而是要建立在项目的民族特性上,而竞技武术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保留更多的民族特色,尽量与传统靠拢。竞技武术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保留更多的民族特色。除此之外,竞技武术赛事的评分系统仍不够完善,对武术文化传播造成了一定的阻滞作用。例如,在评判规则中,脚的碾动和身体晃动都属于失去重心,虽然后者的失误程度明显较前者更大,但在评分时都仅扣0.1分,那么在高水平的赛事中当出现两名选手同分的状况时,对出现前者失误的选手来说略显不公;全国性武术赛事中经常出现前后两名运动员的分数相差甚小,有时相差仅有0.01分,如此微小的差距可能是裁判评判时的一个走神或眨眼产生的失误,这并不能很好的评判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如果是一些无关因素的介入,导致评判结果的偏差,无疑是对武术运动员参与积极性的打击,同时阻碍了武术运动的发展。"[6]武术赛事系统的完善是武术革新的必要策略,构建新时代武术形象,实现文化自信,武术竞赛的完善是必经之路。

  4.4 创新孵化以拓武术之"道"

  当今时代文化的生命力强弱在于其是否能够创新改革,将值得保留的内容与新时代热点相结合,进行文化再创造。当今许多热门文化都是通过传统文化的包装宣传或直接创造,借助多种新平台生成文化IP,进行产品孵化,使其热度保持周期性高涨,既可以保证文化的关注度和新鲜度,还可以为文化的创新源源不断地输送能量。这样的创新方式在年轻一代中反响热烈,有的新文化IP甚至形成了相关的年度活动。武术文化也需要这样创新改革,事实上,如何通过文创IP对武术文化进行宣传是如今讨论的一大热点。武术包含的内容和思想过于庞大,不利于其传播和兴趣群体的培养,生成独有的IP,孵化衍生产品是不错的出路。例如,因新冠疫情而拥有一定知名度的健身气功八段锦就是生成IP的适配对象。我们可以通过塑造八段锦的实体形象,以其发展历史为背景进行故事创造,生成八段锦独有的IP,在互联网平台上宣传并不断与受众交互,衍生出八段锦相关的文化产品。这不仅可以实现武术养生功法的病毒式宣传,激起国民对武术文化的兴趣,增加武术养生的兴趣群体,还可以达到武术文化业态化,也就是武术文化的产品化和品牌化。IP生成后还可以引出一系列其他武术文化IP的诞生,牵一发而动全身,顺势而为将其他武术内容连带而出,构成一条完整的武术文化链条,武术的品牌形象也就成型了。这样的品牌形象推广到国外,将构成中国传统文化对外输出的快速通道,不仅有利于武术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形象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因此,创新孵化是拓宽武术发展之道的有效方法,是武术发展,也是文化自信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战略。

  5 结语

  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灵魂,更是中国迈入文化强国行列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的必然要求。对于当代武术形象的再塑,必须更新群众对武术的老旧认知以全面认识武术效能,使武术文化回归国民教育以复武术神韵;完善体育竞赛系统以盛武术竞技;创新孵化武术文化产品以拓武术发展道路。只有如此,才能再塑武术形象,让武术创造更多时代价值,使其所具备的传统文化特质激活中国文化的强大血脉,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之路助力。

  参考文献

  [1]赵银平文化自信一-习近 平提出的时代课题[J] .理论导报, 2016(08):7-9.

  [2]金民卿。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具体总体性[J].中原文化研究,2021(01):5-12.

  [3]李卓嘉,李世宏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武术形象的重构[J].体育与科学, 2020(06):6-10.

  [4]李源,王岗。中国武术形象的概念内涵与价值阐释[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4(04):28-33.

  [5]陈青,马敏卿,张晶。武术效用[J].武术研究, 2020(09):1-6,31.

  [6]潘勇。从竞赛"看"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J]武术研究,2019(01):61-66.

  文献参考:余万。文化自信视阈下武术形象再塑[J].武术研究,2021,6(10):39-43.

有关文化自信的论文第二篇:论文化自信生成的历史逻辑

  作者:秦华伟 谭小花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共重庆市九龙坡区委党校

  摘要 :"以人成文,以文化人"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原则,"文以载道,道以文传"是文化发展的基本内涵。文化的主体性建构凸显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对生命价值内涵的主体性把握,表露的是对人的价值内涵的文化生命力的持久影响。文化自信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反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对民族兴亡的责任担当,是文化自信生成的历史逻辑起点;中国社会主义伟大建设是文化自信生成的理论逻辑主线。

  关键词:文化自信;历史逻辑;逻辑起点;逻辑主线;

  作者简介:秦华伟(1995-),男,重庆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谭小花(1991-),女,重庆人,讲师,从事文化、城市治理研究。;

  一、文化自信生成的历史基础

  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到的一切能力与习惯。"[1]现在关于文化的定义已逾百种,学界对于文化概念的界定也莫衷一是。基本共识是文化大致上有"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之分。"广义文化"泛指的是人类物质与精神产品的总和,一切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产品都标识着文化的价值属性;"狭义文化"指的是人们的精神创造,注重对人们精神生活状态的价值表达和价值反映。文化的基本定义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文化自信.png

  (一)"以人成文,以文化人"的传统理念

  《易经》有言:"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一方面,人创造出文化,文化也对人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区别于只能进行依存生命本能活动的一般动物,人具有能够进行劳动生产实践的能动的意识,并在具体的劳动产品中赋予人的价值内涵和精神符号。"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2].文化建构主体中的人是现实中、活生生的生命主体。人对生命的真切把握通过具体的有意识的劳动生产生活实践中获得的。人依靠"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两种价值尺度,进行能动意识的劳动生产,并主动融入现实的社会历史生活中,创造出纷繁多彩历史文明。

  另一方面,不同民族、国家和群体由于地理环境、社会习俗、国家制度等差异形成不同的文化形态,并随着社会历史的向前推进而不断演化发展。文化的社会历史性特征深深根植于人的现实生活实践中,并影响着人的文化价值塑造和精神生活建构。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内容,在一定阶段反映着一定的社会存在,并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产生重要的价值影响。文化的主体性建构凸显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对生命价值内涵的主体性把握,表露的是对人的价值内涵的文化生命力的持久影响。

  (二)"文以载道,道以文传"的基本内涵

  人们对于自然规律的深刻把握和社会道德的理性透析,通过一定的文化作品或文化标识表现出来,文化艺术的现实创作是人社会生活实践的价值表达。不同历史发展环境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限制人的文化创造和艺术表达。善良正义、道德良知等价值观念深深根植于优秀的文化作品之中。正是在人类生命延续和文化创造的社会发展中,人有限生命价值被赋予无限的文化内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不同民族、国家、政党在不同的地理区位、不同社会风俗、不同国家体制的影响中,具有不同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价值观念。出于对自己民族发展历史和文化价值的认知共识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尊重,每个民族都应该对自己独特的文化价值内涵,保持高度的自尊心与自豪感。文化自信是一种群体自信,强调的是一定的社会群体对自己本民族文化保持深刻的价值认知和高度的价值自信,并对其他民族文化保持高度的价值尊重与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源自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3].文化自信的基础是要以对自己本民族文化的自明认知,了解本民族文化的形成历史和逻辑发展脉络,对本民族文化有深刻的价值认知与价值认同,在多元文化观念的价值冲突中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觉与自信。

  二、文化自信生成的逻辑起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4]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离不开对革命文化的深刻反省与自觉,更离不开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丰富与发展。

  (一)文化自信源于对优秀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源于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丰富与发展

  文化自信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它的价值逻辑演化与民族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5].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史书典籍、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建筑雕塑、星象观占、农学地理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样式滋润着中国人的精神心灵,铸造了中国人独特的文化品格和文化禀赋。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并随着中国人的世代延续和文化传承,历久弥新、灿烂夺目。中华文化始终以辉煌灿烂的文化内容、深远持久的文化积淀、博约恢宏的文化气度、深刻精妙的文化观念影响着中国人的文化精神和文化禀赋。"中华民族文艺创造力是如此强大、创造的成就是如此辉煌,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我们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豪,也该为此感到无比自信"[5].纵观古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是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和文化基因,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有理由、有自信、有底气,且有必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自信。

  历史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根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6]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发展时期,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精神力量和方向保证。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们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7].

  (二)文化自信源于对民族过往历史的深刻反省与自觉,源于对民族前途命运的责任与担当

  近代以来,特别是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深受打击,产生了严重的文化自卑心理。不同与历史上的王朝更替,西方列强通过坚船利炮打开了晚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大门,中国被迫沦为"半封建半殖民"的困难境地,面临着"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中国历史上的王朝更替,都是在中国各族势力的对抗斗争中,并没有跳脱于中华文明的整体框架体系,没有摆脱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但在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腐朽落后的晚清政府面对的是外来列强的武力入侵,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西方文明对中华民族进行了沉重的打击。正是在这种外来民族先进文明的巨大冲击中,中国人自诩为隐忍宽宏的精神世界崩塌了,并在民族危机的加剧中,中国人的文化自卑心理生根发芽。

  但是,自强奋进的中国人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口,并未放弃救亡图存的社会运动,主动承担起民族振兴的责任,积极探寻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出路。晚清重臣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开办工厂,推崇"器物"层面的变革,试图挽救大厦将倾、千疮百孔的晚清政府,最终以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告终;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试图进行"制度"层面的变革,改良封建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但最终以戊戌六君子被杀而失败。孙中山等人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中华民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陈独秀、胡适、蔡元培等先进知识分子,针对腐朽落后的封建专制思想和文化,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进行"观念"层面的变革,对近代中国的社会思想产生了巨大冲击,启发了人们的思想。

  总的来说,虽然地主阶级的"自强、求富"运动与资产阶级的维新、革命运动都以失败告终,但是,它们是中国人逐渐摆脱"文化自卑",重塑文化自信不可或缺的一环,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建立,使饱受剥削与压迫的劳苦人民站起来了,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人的文化自尊心、自信心得以更加坚定。这种复杂的文化心理经历锻造了中华儿女坚强不屈、自强求进的文化性格,锤炼了中华民族团结爱国、积极奋斗的文化精神,筑就了中国人兼容并蓄、包容和谐的文化气度和文化胸襟。

  三、文化自信生成的理论逻辑

  文化理论具有更加严密的逻辑论证,是各种文化观念的系统凝练和集中表达。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经受了文化自卑到文化自信的转变,直接反映了中国人在社会历史转折进程中的精神生活和价值取向。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曾预言:"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8]随着"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新纪元,进行积极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成为当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1940年,毛泽东提出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9].毛泽东的文化观念凝练表达了对广大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现实关注,对民族兴亡历史的深刻反思,对民族文化未来发展的伟大设想,对民族文化自信的生动诠释。中华文化自信,既要批判地继承中华文化的"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又要对其进行辩证否定的发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还要辩证地看待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关系,开放包容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与世界文化友好交流、共同繁荣。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用最好的精神食粮培育"四有"青年,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建设,取得了显著的历史成就: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人们表现出高度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探索,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模式,提供了国家、社会治理的新方案,这些新模式、新方案正在通过中国自觉参与国际事务、主动承担全球发展责任的积极实践诠释着中国的大国形象、大国责任和大国气度。在人类同呼吸、共命运的全球化发展中,中国文化以其特有的包容的文化气度和刚健自强的文化精神,向世界人民展示着中国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文化魅力,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自豪与自信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阐述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引起学术界强烈反响,并对文化自信的逻辑生成和价值内涵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由此建构起了文化自信的理论体系。2014年2月24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10].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11]文化自信的理论阐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以载道,文以聚力,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注入了不竭的精神动力。

  文化自信从一种文化心理状态的表达到文化理论的建构,始终是与国家兴亡、民族振兴的历史主线相关联,始终没有脱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文化自信理论建构的题中应有之义,在风云多变、历史激荡的复杂世界格局中,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为原则,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道路。

  参考文献

  [1]泰勒原始文化[M].连树声,译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3]贺来。"主体性'观念的价值内涵与社会发展的"价值排序"[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3)。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5]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6.

  [6]中共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 2019.

  [7]周培清。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IN] 人民日报, 2014-10-16(7)。

  [8]泽东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6.

  [9]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5(1 )。

  [11]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4-10-15(2)。

  文献参考:秦华伟,谭小花。论文化自信生成的历史逻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1(10):65-6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