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有其丰厚的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既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又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载体。文中是关于中国传统节日论文6篇,以供参考。
中国传统节日论文第一篇: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高校育人中的应用路径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特别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日益受到重视。高校作为文化传播和文化创新的主阵地,应积极挖掘积极发挥具有鲜明民族性、传承发展性、历史文化性的中国传统节日的当代价值,从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实现中国传统节日在高校中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中国传统节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
中国传统节日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发源于先秦时期,唐宋时期达到高潮,明清时期趋于稳定。中国传统节日主要起源于历法节气、原始崇拜、祭祀和日常衍生等,经过不断的发展演变传承至今,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底蕴,积淀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校作为文化的传播阵地,大力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有利于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特征
中国传统节日具有明显的特性,主要体现在鲜明民族性、传承发展性和历史文化性等几方面。
(一)鲜明民族性
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对本民族文化发自内心的认可,是对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前景和生命力的向往。各民族人民因本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形成的特色民族节日,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传统节日是人们通过采用特定的庆祝方式来表达内心情感的文化节日。春节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具有上千年的历史。直到今天,这个年头岁尾的集体祭神祭祖活动仍然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几千年的风俗习惯早已深深烙印在中国人民的思想意识中,表现在中国人民欢庆节日的各种行为里。
(二)传承发展性
传统节日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传承发展特性。传统节日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要一代代人结合时代特征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活力,从而永葆强大的生命力。历史悠久的清明节,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入新的时代特征,提升了清明节的文化内涵,丰富了清明节的节日特征。作为一个唯一与节气重合的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在宋元时期融合了寒食节;民国时期,清明节这天植树也被确定为常规项目1,使民间长期延续的清明节植树风俗被官方认定。
(三)历史文化性
历史文化性是一个传统节日最基本的特性,传统节日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表现形式,都彰显了中华文化的魅力。端午节有两千多年历史,其起源有多种传说,各地也有不同的习俗,如划龙舟、赛龙舟、包粽子、祭祀祖先等。因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各色各样的文化表现形式,端午节被列为国家的法定节日,也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当代价值
2018年8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2。高校作为育人的重要场所,需要大力挖掘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进而发挥中国传统节日在高校教育中的当代价值,实现其育人的功效。
(一)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要把全社会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必须有一套与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并能形成广泛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观”3。中国传统节日不仅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有多种多样的节日习俗。在高校教育中重视传统节日文化,有利于促进当代大学生在认知和行为上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抨击历史**主义等社会思潮
历史**主义是以虚无主义历史观来认识、解释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论体系,对其彻底地批判要求对其哲学基础进行彻底批判4,其本质是要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有力地抨击历史**主义思潮,就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中国文化积淀,在高校中弘扬和传承传统节日文化,有利于厚植当代大学生的文化根基,加强当代大学生对历史**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的辨别能力。
(三)促进传统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值得我们传承。高校应主动结合新时代的特征提炼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等,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国家将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设定为法定节假日,体现了全社会对传统文化和节日习俗的尊重与继承,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生活中,将传统节日知识请入课堂,将传统节日习俗加入社会实践,有利于促进传统节日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承和发展。
(四)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5。高校是大学生学习先进文化、提升自我能力的重要场所,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使命。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高校需要强化对大学生的文化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运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的自然观、伦理观、人生观、爱国精神等内涵,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我国传统节日文化,提升自信心。
三、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高校中实现育人功效的路径
高校作为文化教育、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阵地,担负着“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么培养人”的历史使命。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面临着如何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即如何提高有效性、增强时效性。思想政治教育要经过内化阶段、外化阶段和反馈阶段,将社会的思想政治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内在的思想意识和外在行为表现,进而达到 “知行合一”的育人目标。
(一)内化阶段:多角度涵养课堂,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化
内化阶段是教育者有计划、有目的地将教育内容传授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的接受教育者所传授的思想,并内化为自己个人的思想的阶段6,是形成“知”的阶段。课堂是发挥教育价值的主渠道,是知识内化的主要场所,为使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内化为当代大学生个人的思想,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需要多角度涵养课堂。
1.高校教师要丰富知识内涵、提高理论素养
一方面,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道屏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文化素养和个人修养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当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将决定课程知识传授的有效性和学生接受知识的效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比如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知识,从而在思想理论课的课堂上根据授课学生的特性讲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促使当代大学生理解并内化为个人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实现“思政课堂”的价值。
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是大学生在高校中接触最多、对大学生影响最大的群体。专业课教师的文化素养高低、对思想政治教育态度的好坏,将影响当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效果。专业课教师在上好专业课的同时,巧妙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因素。比如外语专业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节日和西方传统节日的比较,进而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传统节日文化,正确辨别外来文化,促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化”,实现“课堂思政”的价值。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提高课堂教育的有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双向性的活动,教师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学生在课堂上起主体性作用。一方面,高校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做好学情研究,了解学生的专业背景、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学生的学习特性,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在备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情况、了解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兴趣所在。另一方面,高校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育中。比如可以让学生分享中国传统节日小知识;也可以让学生展开中西传统节日辩论;还可以让学生开展某个传统节日大调研,促使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内化。
(二)外化阶段:全方位融入社会实践,坚定中华文化自信
外化阶段是受教育者将自己在内化阶段所形成的思想观念变为动机,去支配或调节自己的行为,形成行为习惯,是受教育者自我教育、自我践行的过程7,是学生将“知”转换为“行”的阶段。当代大学生知识的获取,不再局限于课堂知识的学习,而是需要在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掌握。实践方能获真知,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实体验知识的力量,才能在实践中达到自我教育和自我践行的目的。
1.融入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促使大学生自我教育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每年利用暑假时间,在学生中开展的社会实践之一。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锻炼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的常规性活动,也是考核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开展以弘扬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既可以让大学生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加深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还能让大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比如可以让学生开展七夕节与西方情人节的对比调查研究,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中西“情人节”的重视程度,在此过程中既可以使大学生加深对我国“情人节”的了解,也可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自信心。
2.融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促使大学生自我践行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利用寒暑假和课余时间到社区、学校、敬老院等地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比如让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清明节扫墓、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慰问社区老人的志愿服务活动,既可以让大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基层服务工作,还能在志愿服务活动体味传统节日的魅力,进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心。
(三)反馈阶段:多形式传播,壮大主流舆论阵地
第一阶段的“内化”,受教育者达到了“知”;第二阶段的“外化”,促使受教育者将“知”转化为外在的行为。此时,教育的目的还未完成,还需要第三阶段的“反馈”,使教育达到“知行合一”。反馈阶段是在教育双方协同合作与共同努力下,记录个体行为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并对这个结果进行评估、反馈,促进内化与外化两个阶段的良性运转8。
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人在哪儿,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就在哪儿,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那就也应该成为我们党凝聚共识的新空间”9。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网络的覆盖面越来越大,网络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这为如今的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提供了一个新的反馈阵地。
1.优化互联网设置,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平台
互联网网络平台如今已经十分成熟,但是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资源、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活动还不够完善。为更好地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结合新时代的特性,要不断优化互联网环境,进而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新的平台。比如在主要的传统节日到来时,各大主流网络平台宣传传统节日的内涵、习俗等,让大学生再次受到传统节日文化的洗礼,加深大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知”。
2.激活互联网活动,为中国传统节日传播搭建新的舞台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网络空间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给高校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网络空间,为更好地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促使“知行合一”的教育目的实现,可以在传统节日到来时,通过在互联网平台上开展活动。比如包粽子打卡活动、中秋讲故事接龙活动,带动大学生积极参与形式多样的互联网活动,促进内化与外化的融合,达到“知行合一”。
结 语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国传统节日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文化教育的、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阵地,应当充分挖掘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涵养课堂教学,促进当代大学生“内化”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达到“知”;融入社会实践,促进当代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外化”,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践行;多形式传播,促进内化与外化两个阶段的良性运转,达到“知行合一”。
注释
1萧放:《清明礼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光明网,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17-04/04/nw.D110000gmrb _20170404_1-06.htm,2017-04-04。
2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18-08/22/content_5315723.htm,2018-08-23。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06页。
4董玥,陈锡喜:《历史**主义三重理论基础批判》,《思想教育研究》2020年第4期。
5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
6卢岚:《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探微》,《湖北社会科学》2020年第3期。
7卢岚:《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探微》,《湖北社会科学》2020年第3期。
8卢岚:《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探微》,《湖北社会科学》2020年第3期。
9《习近平论互联网宣传工作2019》,“学习强国”学习平台,2019年10月24日。
中国传统节日论文第二篇:论中国传统节日优秀文化元素对大学生美德教育
摘要:对中国传统节日内含元素的挖掘可以提升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的认同,推进传统美德教育,拓宽大学生思想内涵教育的途径。研究和推广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对民族精神的探索,能够推动我国的民族精神建设,增强我们的时代精神。因此,应当加大建设传统节日文化建设,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弘扬民族精神的力量,在新时代让中国传统节日优秀文化焕发新的活力。
关键词:中国传统节日;优秀文化元素;大学生;美德教育;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一)传统节日起源于农耕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大多起源于我国自古以来的农耕文化,如史料记载,春节在夏朝前成为“载”,夏代叫“岁”,周代起才称为“年”,三种称呼都是指谷物生长周期,春节代表着一年一次庆丰收的寓意。而关于清明节,江南有“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的农谚。八月十五则是稻子成熟,重阳节在陕北是正式收割的季节。从节日起源来看,当今在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传统节日多与农耕时令有关。
(二)传统节日承载着“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即认为人与自然并非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先秦、春秋战国时该观点一直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农耕时令能够成为传统节日的一大原因即该观点的存在。由于认为人与天存在沟通的可能,古人类在农耕时令举行祭祀尝试与天沟通,感谢上天赐予收成,祈求上天不要降下灾祸,由此形成了最初的传统节日。清明踏青、端午赛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等传统节日活动都带着传统祭祀活动的影子,也都包含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
(三)传统节日承载着儒家文化基本精神
我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并不能说是始终如一的,随着汉代“独尊儒术”的潮流,儒家文化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主流文化,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也逐渐融入“以民为本”“孝悌忠义”的因素,传统节日也逐渐发展出“团圆”的文化内涵。传统节日庆祝目的也由感激上天赐予农耕收成转向了借机进行文化教育,节日仪式也转向了百姓表达忠义之心、小辈表达孝悌之情。
二、中国传统节日所承载的美德意义
依托传统节日去与多学科融合而进行美德教育,需深挖传统节日的美德意义。我国传统节日的思想内涵具有高度的教育意义。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以人为本,像清明时节的祭祖、扫墓等活动,重阳节的尊老敬老活动等,无不体现了敬老孝先、珍惜幸福生活的人本美德。节日源于先民的实际生活,像舞狮赛龙舟等活动,皆是体现劳动人民勤劳勇敢的自强精神。这种精神价值对尚处于温室的学生而言,并不是遥远的,而是富有社会意义的,有利于学生坚强人格的培养。春节、元宵节、中秋节举国同庆同乐,更是表达了和平、团结、生活美好的愿望以及思乡怀亲之情。端午节更是借屈原体现了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是一个追求团结统一、贵和尚中、注重家国和睦的民族。这种民族的精神是应当得到继承和弘扬的。
三、中国传统节日对大学生美德的影响
(一)传承人伦社会礼仪,培养大学生的修养
中国传统节日中所涉及的民俗、信仰、美学观和道德伦理等,都是相互统一和发展着的,共同存在于传统节日的文化当中。其中,最重要的思想就是儒家伦理,这种伦理观念下所充满的都是人伦和仁爱的理念。那么,在这种重视科技发展、轻视精神教育的社会,高校加强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弘扬,使大学生能够从传统节日文化的学习中,获得人伦和仁爱思想的熏陶,就能够有效地提高自身修养。
(二)安顿身心构筑内容,调整大学生的心态
中国传统节日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最终保留下来的文化一定是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精神涵养的。在我国的岁时节目中,传统节日中存在的一些节目也是其重要的一部分,是一个共同的体系。中国传统节日节期的安排,是依照自然变化规律来进行的,在其本身具有人文性的基础上又具备规律性。
四、用中国传统节日优秀文化元素对大学生进行美德教育的措施
(一)弘扬传统节日美德文化,建设德香校园
“从本质而言,美德是一种常识性的教育,而不是一种专业性的教育”。应当将传统节日的美德内涵融入学校教育的核心理念、教育目标、育人目标和课程结构体系中,统一学校的课程和各学科之间的美德基调和氛围,从而建设德香校园,发扬传统节日核心思想,提升校园道德文化教育的建设品位。
中国传统节日背后传递着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依托传统节日,学校可以开展家国情怀教育、关爱教育、人格修养教育等。例如,学校可以结合传统节日,利用综合资源开展“中国传统节日”相关的校园大型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中华古诗文“诵读工程”、通过展会或者比赛展开传统节日背后的故事分享大会,培养学生健全健康的人格;还可以结合家校展开活动。
(二)依托中国传统节日与多学科融合进行美德的重要性
学校作为美德的重要基地,要加强学校对学生道德的教育,但单从语文或者主题班会来进行中国传统节日的美德活动,效果甚微,从内容和形式上也相对单调和单薄。单一的美德模式、以灌输为主的学生被动教育方式,反而容易适得其反,将学生推向美德的对立面。因此,学校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将中国传统节日与多学科教育学习相融合,在各种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建设精神文明,变为启发式的学生主动的教育方式,构建学校美德新模式。
(三)利用传统文化资源中蕴含的优秀文化元素开展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
1. 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传统节日蕴含民族精神,是爱国主义情怀的展现,例如,首批被列入文化遗产的端午节,学生们知道要吃粽子,知道是为了纪念屈原,也知道屈原是爱国的,但若问节日缘起、习俗意义、展现的当代精神品质,大多数学生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辅导员在这一节日针对其传统文化及习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依托传统节日建设学校德育新模式还需与多学科相融合具体到各个学科。
2. 感恩教育
清明节扫墓、端午节投粽子都是对祖先的敬重与怀念,清明祭祀先烈不仅是形式上的,更重要的是要告诉学生先烈们生命的付出才有今天美好生活,要报以感恩之心。不要单纯地只是把清明节与鬼神联系,摒弃封建迷信,常怀感恩之心。清明扫墓、端午节投粽子在怀念祖先亲人的同时,更要常怀感恩之心。
3. 尊老、敬老、孝老、爱幼教育
春节向长辈磕头拜年、长辈给晚辈准备红包、重阳节与长辈一起登高望远,这些习俗都反映了尊老爱幼的传统文化,但现在很多大学生对春节红包情有独钟,而对于文化传承的实际意义不以为然。通过节日引导学生传承孝道,更要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及行为。
4. 礼仪传承教育
春节中以拜年的方式带给人祝愿,拜年多体现一种人与人的交往方式,现代大学生多以微信、短信等方式拜年,但拜年词怎么说,诸如对长辈、对老师、对同学不能同一而论,这就要有一定的语言语气、格式等,很多大学生在发给教师的拜年词中没有称谓,没有语气,没有留名,显然是一种缺少文字或是文化的“礼仪”。
参考文献
[1]李洁当代大学生传统节日文化认同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9(11).
[2]刘洋.当代大学生传统节日文化认同的现实困境与出路[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19(3).
[3]孙凌云浅谈美育教学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J].科技展望, 20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