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文化论文

中国饮食文化论文3000字范文参考(4)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12-06 共23906字
  中国饮食文化论文3000字范文五:

论文题目:商洛特色饮食文化的模因复制

  摘要:商洛饮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文化信息是对外传译的难点。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性较大,译者在翻译时无法在目的语中找到完全等值的对应词将商洛特色饮食文化恰当地转化成目的语。模因论认为,模因是通过模仿和复制来传播信息的,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就可以称为模因,因而商洛特色饮食文化也就可以被称为模因。文章探究了模因在商洛饮食文化复制中的运用,以促进商洛特色饮食文化的外传。

  关键词:模因论;商洛饮食文化;模因复制

  一、引言

  商洛地区位于陕西东南部,因境内有商山和洛山而得名。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形成了商洛独特的饮食文化[1]。商洛人民以面食或米食为主,瓜菜辅之,肉类点缀。商洛有“穷过日子富待客”的淳朴风俗,而且不同的地区讲究不同,比如,商州的“老九道”、镇安县的“八大件”、山阳县的“四盘四碗”、丹凤县的“十二道小吃子”、商南县的“十三花”、柞水县的“三滴水”“八大碗”、洛南县的“四到底”“十全席”“四角撑”[2]。商洛饮食比较出名的有“商芝肉”“镇安腊肉”“洋芋粉饼”“神仙凉粉”“洛南豆腐干”“包谷酒”“商南茶”等[3]。

  目前,关于商洛特色饮食完整翔实的介绍不多,英文翻译更是少之又少。如何将商洛的特色饮食文化准确地译成英文,让外国游客了解商洛饮食文化,把商洛特色饮食文化传到世界各地,是一件难事。商洛特色饮食的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而且是文化的交流。这个过程离不开“模因”。本文以模因论为理论指导,研究模因在商洛特色饮食文化翻译中的运用,为商洛饮食文化提供新的视角。

  二、模因论与翻译

  模因最早由理查德·道金斯在其着作《自私的基因》中提出。他构想了人类社会 文 化 传 递 的 复 制 因子———模因。模因与基因不同,基因是通过遗传来传递信息的,而模因是通过模仿和复制来传播信息的。布莱克摩尔认为,“模仿”是“模因”判断的依据,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它就可以称为模因。他指出模因复制具有三大特点:高保真度、多产性和持久性[4]。模因复制有四个阶段:同化、记忆、表达和传输。

  切斯特曼和汉斯·沃尔米最早将模因理论用于翻译研究。模因论将翻译的过程作了新的解释:译者首先充分了解源语模因信息,从而成为源语模因的新宿主,然后,用新的语言对源语模因进行编码,转化成新式模因传播给读者,读者感染成为新的宿主,即源语文化模因—译者解码—译者成为模因宿主—译者用新载体编码传播—读者解码—读者感染成为新宿主[5]。

  三、模因论在商洛特色饮食文化翻译中的运用

  商洛饮食文化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而且是两种文化的交流。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性较大,这些特色饮食文化就成为翻译的难点。模因论认为,理想的翻译是模因新载体能使新宿主通过转换了的语言成功解码,使源语模因得到传播。因此,译者应该先充分了解商洛特色饮食文化模因,然后,用新的语言对其进行编码后传播给读者,这个过程就离不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经过研究,笔者认为商洛特色饮食文化的模因的复制方式可分为如下几类:复制对应模因,复制目的语模因,复制源语模因,复制恰当模因。

  (一)复制对应模因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在目的语中寻找与源语模因相对应的模因新载体,对源语模因进行复制编码。模因新载体应该同时具备意义和结构的双重对应。

  1.名词+名词(材料+材料)中式菜肴名称在语法结构上存在名词叠加的模式。两个名词叠加,如“鲜竹牛肉”“砂锅鱼头”“山楂肉干”;三个名词叠加,如“酸菜肚片汤”“落叶琵琶虾”。西式菜名在语法结构上也有此结构。两个名词,如“crab salad”“crab cakes”“ham and eggs”;三个名词,如“beef and vegetable soup”“chicken and tomatosoup”“chicken leg and vegetable soup”等。因此,在翻译商洛特色饮食文化时就可以在目的语中寻找意义相对应的名词叠加结构的新载体,在目的语中对源语进行模因复制。

  “金银花茶”在语法结构上是“金银花”和“茶”两个名词叠加。汉语中的“金银花”与英文“honeysuckle”对应,“茶”与英文“tea”相对应,因此,“金银花茶”就可以翻译成“honeysuckle tea”这种两个名词叠加的结构。

  同理,“麦子酒”就可翻译成“wheat liquor”,“粉丝汤”就可翻译成“vermicelli soup”。“西红柿鸡蛋汤”在语法结构上是“西红柿”“鸡蛋”和“汤”三词叠加。“西红柿”与英文“tomato”对应,“鸡蛋”与英文“egg”对应,“汤”与英文“soup”相对应,因此,“西 红 柿 鸡 蛋 汤”就 可 以 翻 译 成 “tomato and eggsoup”这种三个名词叠加的结构。同理,“青菜豆腐汤”就可翻译成“tofu and vegetable soup”,“燕麦丸子汤”就可翻译为“oats and meet balls soup”,“萝卜排骨汤”就可翻译成“spareribs and carrots soup”。

  2.形容词+名词(口味+材料)中式菜肴名在语法结构上存在形容词和名词叠加的模式,如:“酸辣土豆”“糖醋里脊”“酸辣鸡丁”。西式菜肴名也存在相同的结构,如:“cold mixed meat”“coldmeat and sausage”“native crab-meet cake”“sweet cole-slaw”。因此,在翻译商洛特色饮食文化时就可以在目的语中寻找意义相对应的形容词和名词叠加结构的新载体,在目的语中对源语进行模因复制。

  “酸辣土豆”在语法结构上是“酸辣”和“土豆”的形容词和名词叠加。“酸辣”与英文“sour and hot”对应,“土豆”与英文“potato”对应,因此,“酸辣土豆”就可以翻译成“sour and hot potato”,“糖 酥 饼”就 可 翻 译 成“sweet flaky pastry”,“辣汁豆腐”就可翻译成“hot spic-y tofu”,“酸辣肚丝汤”就可翻译成“hot and sour porktripe soup”,“酸辣白菜”就可翻译成“hot and sour cab-bage”。
 

  (二)复制目的语模因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在目的语中无法寻找到与源语模因完全对应的模因新载体时,可以复制目的语模因对源语模因进行复制编码。

  1.过去分词+名词(做法+材料)中式菜肴名称在语法结构上存在动词和名词叠加的模式,如“炒芙蓉蟹”“红烧猴头蘑”“糖拌菜心”“凉拌茄子”。而西式菜肴名的语法结构是动词的过去分词+名 词 的 结 构,如:“smoked herring”“minced crabmeat”“stewed egg-plant brown sauce”。因此,在翻译商洛特色饮食文化时就可以采取目的语的过去分词和名词叠加的新载体,在目的语中对源语进行模因复制。“炸肉丸子”在语法结构上是“炸”和“肉丸子”的动词和名词的叠加。“炸”与英文“fry”对应,“肉丸子”与英文“meet balls”对应,因此,“炸肉丸子”就可以翻译成“fried meet balls”。同理,“炒毛栗”就可以翻译成“stir-fried chestnuts”,“烧包谷”就可以翻译成“roasted corn-cob”,“红烧茄子”就可以翻译成“braised eggplants”,“炒西葫芦”就可以翻译成“sauteed marrow”。

  2.过去分词+名词+with中式菜肴名在语法结构上还存在名词+动词+名词的模式,如“豆苗炒鸡片”“苦瓜酿肉”“泡菜炒肉末”“桑杏炖猪肺”。而西式菜肴名的语法结构是动词的过去分词+名词的结构,如:“minced herring with eggs”“stewed fish slices with brown sauce”“stewed fishslices with tomato sauce”。因此,在翻译商洛特色饮食文化时就可以采取目的语的过去分词+名词+with的新载体,在目的语中对源语进行模因复制。

  “瘦肉炒鸡蛋”在语法结构上是“瘦肉”+“炒”+“鸡蛋”这种名词、动词、名词叠加。“瘦肉”与英文“leanmeet”相对应,“炒”与英文“sauteed”对应,“鸡蛋”与英文“egg”对应,因此,“瘦肉炒鸡蛋”就可以翻译成“sau-teed lean pork with eggs”。同理,“土豆干炒肉”就可以翻译成“stir-fried shredded pork with potatoes”,“冬瓜炖排骨”就可以翻译成“stewed spareribs with gourd”。

  (三)复制源语模因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当在目的语中无法找到与源语模因相对应的模因新载体时,可以复制源语模因。

  1.直接复制源语模因

  中西文化差异性较大,译者在翻译特色饮食文化时,常常无法在目的语中找到对应模因,这时译者可以直接引用源语模因来复制。“镇安小炒”中的镇安是商洛市一个县城的名称。译者在目的语中是无法找到其对应模因的,因此,在翻译时可以将“镇安”这个源语模因直接引用到目的语中,将其翻译成“Zhen’an”。“镇安小炒”就翻译成sau-teed shredded pork with vegetables,Zhen’an style。同理,“柞 水 豆 腐 干”可 以 翻 译 成 “dried tofu in sauce,Zhashui style”,“锅盔馍”可以翻译成“guokui”,“柞水小炒”可以翻译成“sauteed shredded pork with vegeta-bles,Zhashui style”。

  2.间接复制源语模因

  译者在翻译特色饮食文化时,常常无法在目的语中找到对应模因,如果译者采取直接引用源语模因来复制,可能会造成目的语读者无法接受。这时译者可以引用模因的制作、材料和形状特点来进行复制。“搅团”是在新鲜的玉米面内加水后用一根棍或勺子在锅里使劲搅拌而成的糊状物,所以当地农民把这种饭叫做搅团。玉米面烧熟后粘成一团,可热吃也可放凉吃。热吃时夹成一块一块放在预先调制好的浆水汤里。玉米面团经过浆水汤的浸泡,味道清爽适口。

  如果将“搅团”模因直接复制成“Jiaotuan”,目的语读者无法理解和接受。因此,可以用材料“玉米面”+做法“搅”+“浆水汤”来进行复制,“搅团”就可翻译成“corncongee with pickled vegetable”。“浆水鱼鱼”是一道着名的商洛传统小吃。浆水鱼鱼曰鱼,其实并不像鱼,而似蝌蚪。浆水鱼鱼一般有玉米面和一般淀粉两种,可热吃也可放凉吃。是以凉水加白矾将豆粉搓成硬团,以凉水和成粉糊,使其有韧性。锅水烧沸,粉糊徐徐倒入,搅,粉糊熟透,压火,以木勺着底再搅,锅离火,取漏勺盛之,下凉水盆内,后成为“鱼”。因此“浆水鱼鱼”可翻译成“a kind of snackmade by maize flour in pickled vegetable soup”。

  “糊汤面”是陕西商洛、商州、洛南、丹凤等地人喜食的杂粮饭,一般用玉米斟粒、面条、浆水酸菜制作,可加豆腐条、萝卜丁等辅料,也可煮上黄豆。做好之后,调上油泼辣子,味美无比。“糊汤面”可翻译成“cornporridge with noodles and vegetables”。

  (四)复制恰当模因

  译者在翻译特色饮食文化过程中,在目的语中可以找到与源语模因相对应的模因新载体,但这种新载体与源语模因对应的并非同一事物,这时,译者要复制恰当模因。

  “拌汤”是将面粉拌湿,搓成小颗粒状,边入沸水,边搅拌,做成稀饭样的汤。汤与英语中的“soup”相对应。“拌汤”虽有汤字但不是一种汤,更像是面粉稀饭。

  因此,“拌汤”应该翻译成“flour porridge with vegeta-bles”。“神仙凉粉”传统做法是将鲜嫩的树叶用清水浸泡捞出,放到锅里加少许食用碱熬煮、过滤之后,形成黏稠的糊糊儿,然后晾冷凝固,再用清水漂一天左右,切成块或条放在碗里,浇上备好的调料汤即可食用。“神仙”与英文“god”相对应。“神仙凉粉”中的神仙其实指的不是真正的神仙而是一种树叶,因此,“神仙凉粉”应该翻译成“wild leaves jelly in sauce”。“发糕馍”是把玉米面加水揉成面团后放入锅蒸制而成。“馍”与英文“bun”相对应。“发糕馍”虽然有馍字但形状更似英文中的“cake”,因此,应该将“发糕馍”翻译成“steamed corn cake”。

  四、结语

  商洛特色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信息成了对外传译的难点。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性较大,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难免遇见文化的不可译,无法恰当地将特色饮食文化转化成目的语。模因论认为,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它就可以称为模因。译者应该把商洛特色饮食文化纳入模因论研究的范围。本文以模因论为理论指导,分别从复制对应模因、复制目的语模因、复制源语模因和复制恰当模因来探究模因复制在商洛饮食文化翻译中的应用。模因复制有利于商洛饮食文化的翻译,同时解决了特色饮食文化不可译的难题,为其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以促进商洛特色饮食文化的外传。

  参考文献:
  [1]黄元英,李继高.商洛饮食文化[J].商洛学院学报,2002(3):1-2.
  [2]金晓红,孙雪娥.商洛地方特色饮食及其翻译研究[J].商洛学院学报,2011(5):35-38.
  [3]李涛,孙雪娥.商洛菜肴名称英译研究[J].商洛学院学报,2012(4):53-56.
  [4]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汉语,2003(2):201-209.
  [5]魏小斌.模因论视角下的电影片名翻译研究[J].电影文学,2013(16):156-157.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