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文化论文

新疆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9-22 共6467字

  三、新疆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新疆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现状。

  1、新疆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家统一领导下,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一项基本制度,也是民族自治地方加快发展的优势。民族自治地方可以灵活地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法律、政策;可以得到国家在财政、税收、金融、投资、人才等方面的一系列优惠和帮助;可以在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生态环境等方面得到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财政转移支付、民族优惠财政支付以及其他多种方式的资金支付。

  民族地区一定要用足、用好、用活民族区域自治法,使其真正成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优势。但由于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历史文化因素、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相对滞后的经济发展等,新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至今仍保持着强大的影响力,从而在其现代化转型中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文化的建设内容、方法和其社会化的途径等多方面可以体现出新疆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成就:

  (1)新疆区域内成员形成了基本正确认知和认同。

  主体对于生活中各种人物、事件、活动及其规律等方面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即对各种现象的认识、理解和把握及所持的态度。新疆少数民族成员在一定的社会中生活,总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确定自己的身份,尤其在关系之中,总要同国家、民族、地区、村社、团体等各种单位发生诸多的联系,由此形成对该单位的认同,进而自觉不自觉地以该单位的价值观念来规范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新疆少数民族民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文化有了一个基本正确的认知,对与本民族自身利益和发展关系密切的措施,他们不仅认同而且大力支持。新疆少数民族传统的认同如家庭、部落和宗教认同等正在逐步消退,对国家认同和党和政府的认同等正在逐步加强,他们主动向党和政府进行意愿表达,得到国家体系帮助,积极获得利益满足,关心国计民生,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公民意识有了较深的认识和理解,民主和法制观念显着增强。

  (2)新疆区域内成员具备了务实理性参与能力。

  民主化程度的高低通常是在体系内公民参与的水平中得到反映。"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生活,并影响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行为过程的行为。"受传统文化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处在各自的生活体系之中,通过文化建设来学习和熟悉参与技能,适度介入民族生活,关心着自己本民族和国家的基本利益。在新的社会转型期,随着文化建设,其参与也在逐渐发生着转型。由被动参与和少数民族精英参与向多数普通民众的参与和主动参与转变,其参与显现出务实化和理性化趋向。在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推动下,新疆少数民族的行为逐渐摆脱了传统的宿命论、宗教观、宗法观、迷信、情感等的束缚,改变了传统的既关心又不参与的疏离状态,向独立人格和自觉个体行为的方向发展,自我意识和自主参与意识和能力大为增强,这有助于新疆少数民族成员运用理性的方法来对待、处理和参与现实的生活。

  (3)新疆区域内成员增加了多样高效的社会化途径。

  社会化是一定的文化形成、维持和变化的过程。社会化需经一定的媒介和渠道,采用适当的手段和方法。因而,途径利用、教育手段是否多样有效,都将会直接影响社会化的效果。社会化的主要途径有家庭、学校、教会、大众传播媒介、社团等。各种社会化的传播方式都在现阶段新疆少数民族社会化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发生着作用。

  建国以来,新疆少数民族的社会化主要渠道是通过家庭、学校和专门的党的基层组织等进行的。改革开放起,新疆少数民族民众的物质条件和精神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各种现代新型大众传播媒介广泛普及和应用,使其拥有了多样化信息来源。同时,随着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民众素质的提高,也使得家庭和学校的社会化的效果大为增强,学校教育在传播主导文化方面,一直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正面理论的灌输、实践的锻炼,明示的和暗示的社会方式化相结合,直接的和间接的教育手段相互补,一个多渠道、多方式、高效能的新疆少数民族社会化途径和方式完整系统已经初步形成了。

  2、新疆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研究的重要性。

  新疆少数民族文化也呈现出世俗性、自主性、开放性、进取性、融合性等特征。一个民族凝聚力与多民族国家凝聚力的统一,是一切国家认同的前提,也是新疆少数民族的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新疆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把新疆少数民族团结起来,凝聚起来,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形成共同的认同和国家认同,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新疆少数民族文化建设重要性有以下四个方面:

  (1)新疆少数民族对国家认同的基本条件。在此层面有两项内容,第一国家代表性形象的认同,对国徽、国旗、国家领导人和一切代表国家形象的国家标志的认同。第二,对主权国家认同,是对国家的领土完整、主权、国家概念的认同。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主权国家,各个民族( 包括少数名民族和汉族)和整个国家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维护祖国的统一安定是各个民族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2)新疆少数民族对制度认同的基本条件。认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系统。通过文化建设,就是要让新疆少数民族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3)新疆少数民族对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认同的基本条件。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民族不分强弱,不分大小,都一律平等,各个民族只有实际发展的先后,没有历史先进和落后之分,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都对祖国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本民族应有的贡献。要通过新疆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来完成这些认同,这是克服极端的狭隘的民族主义、高傲的民族沙文主义和大汉族主义的有效途径。

  (4)新疆少数民族地区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必备条件。新疆少数民族走改革开放的道路的难度大于东中部地区,既因为自然地理、社会条件、基础设施等硬件较差,也有自身素质欠缺等原因。因此,新疆少数民族的改革开放要转变观念、创新思路、捕捉机遇、迈开步子,迎头赶上飞速发展的形势,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是其关键。

  (二)新疆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文化的形成,是多种因素整体发挥作用的结果,其根源则"深深扎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

  新疆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产生、发展,是当地经济的产物,同时也受独特的背景、民族文化、历史前提、社会条件、民族心理和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深入研究新疆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就要对影响其产生的环境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

  1、新疆特殊的地理位置与人文环境的影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为 160 多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 1/6.新疆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丰富多样,地域辽阔,地形复杂,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分布极不平衡;气候条件恶劣,风沙大降雨少,蒸发量大,多发雪灾、风灾、旱灾和地震等自然灾害;水土流失严重,环境保护乏力;位于内陆纵深,交通通讯不便,地理环境相对封闭,民贫地弱,自我发展能力严重不足。

  (1)思想观念保守落后封闭。

  封闭恶劣的自然地理形成了,如宗教至上、迷信盛行、安于现状、不思开拓、重义轻利、崇尚平均、守土恋乡等思想。当地民族成分繁多、各种结构异常复杂。

  新疆历来是多民族聚居区,各个民族都有自己共同的经济生活、心理素质和宗教信仰,各族间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总体上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现状。

  当地群众从事职业众多,既有务农的农民,又有游牧的牧民,既有经商的商户,又有农民工;在民族结构上,除汉族外,有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 54 个少数民族,在中国 55 个少数民族中,有近 20 个民族大部或全部集中在新疆地区;从社会结构看,有富裕型、小康型、温饱型、贫困型、赤贫性等几个层次,其中的贫困型占大多数;从宗教信仰看,主要有伊斯兰教、藏传佛教、道教、佛教等,每一宗教内部还有若干教派。新疆地区具有复杂的民族成分,种类多样的生活方式,种类繁多的民族宗教信仰。因此,新疆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和宗教特点,其文化与民族、宗教紧密结合,并与各民族所信仰的宗教教义十分接近,但对其它文化知识知之不多。

  (2)交通、通讯落后。

  封闭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严重制约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限制、分割了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人们的生活圈子狭小,社会关系简单,信息交流不畅,尤其缺乏与发达地区的联系,获取的资讯极为有限,对体系的关注程度低,对反映出漠然处置,不甚关心的态度。新疆少数民族大多生活在大山深处或草原腹地,限制了各种现代化交通、通讯设施等建设和发展,由此导致交通、信息不畅。许多边远地区仍缺乏现代化的通讯网点设施、广播电视覆盖率低,信息量奇缺。同时,封闭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也对新疆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现代文化建设影响深重,传统的文化导致人们的思想落后,行为保守。

  2、传统文化影响下较低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任何处于社会生活中的人都受到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素可以包括国家、政党、法律制度等因素,它们具体表现为国家的意志、组织的力量、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制力量。因此,分析影响和制约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化的因素就显得极为关键。

  新疆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作为长期形成的民族心理积累,深藏在人们心中并潜移默化地支配着人们的行为,对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稳定和发展形成了众多方面的影响。

  (1)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民主建设。

  我们知道,没有社会主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民主就是人民当家做主。只有在一定的文化条件下,现代民主才能建立。同样,新疆民族地区民主建设,首先要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公民民主认知水平,认同民主的基本价值、要求,培养民主情感支持,提升民主精神信仰。新疆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是一种非参与型的文化,缺乏参与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群众中普遍存在冷漠感,技能、效能感和知识比较缺乏等状况严重地影响和制约了当地民主建设和发展。因此,加强他们对现代民主所要求对体系、过程和政策的认知,形成良好参与意识,具备理性的信任和宽容,掌握一定的技巧,拥有相应的效能感和适度的热情。否则,要想建立现代民主是不可能的。

  在我国的生活中,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二为"和"双百"方针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和发展相适应的,与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相结合的,具有鲜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一系列活动在文化上的反映,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导文化。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导文化的指导下,新疆少数民族的文化建设和发展取得了恢宏的成就,少数民族公民的民主法治意识、认同意识、公民意识和参与意识等现代意识,不断建立和发展,并得以提升和增强。

  (2)制约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公民参与。

  参与是指公民自愿地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与生活的行为。除了动员外,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公民受教育、民族、宗教、社会流动性及居住地域等社会环境因素,以及家庭、老乡及文化的影响,表现为缺乏自信心、利益诉求偏低,参与意识较低、对体系的输入数量少,频率低,超出地域性的参与活动较少,表现出较高的冷漠。政府很难集中少数民族公民的意愿,国家政策的预期目的和执行难度较大,政策意图和结果有相当大的差距。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使人民群众成为国家的主人,少数民族公民通过民族区域自治,真正实现了参与和管理国家事务。

  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将为新疆少数民族公民提供更多的参与形式和途径,他们的参与水平将越来越高。因此,在当地的稳定和发展的进程中新疆地少数民族文化表现出客观的两重性,有政策有服从意识较强、较高地的域性活动参与度等积极有利的方面的优势,但受传统因素的某些影响,其政教合一、民族习俗和民族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因此,在新疆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中,要坚持继承与变革的相结合,有意识的创造出具有现代性的文化,以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在社会生活中,文化因素的影响与经济、因素制约和影响作用是同样重要和不容忽视的,"一定社会的文化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和的反映,又给予伟大的影响和作用于社会的和经济。"主导文化和少数民族亚文化是制约和影响新疆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

  在我国文化体系中占据主要指导地位和发挥重要作用的文化称之为主导文化,因而对新疆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发挥着主要的导向作用。主导文化的影响和作用是通过强有力的载体经过社会化途径来实现的,并由于社会化途径的多样性和强大而极其广泛和深入,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3、新疆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与民族传统文化、宗教融合度低。

  新疆少数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有着发达的农耕、游牧文明和悠久的文化传统,独特的民族文化以及浓郁的宗教信仰。从宏观上来看,有儒家文化、宗教文化和现代文化;从生产方式上来分,有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商贸文化以及现代农业文化等;从宗教信仰来分,又可以分为藏传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道教文化、儒家文化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姿多彩的现代文化迅速进入新疆地区,为新疆地区少数民族所接受。各种文化既具有相互适应和协调的一面,又有相互冲突的一面,多元文化的交织和碰撞,促进了文化的融合,呈现出差异性和同质性并存,宗教性和世俗性并存,隔离性和包融性并存等一系列特征。新疆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对本民族的成员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同时制约着本民族的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此同时,民族文化也在不断的为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素材。

  这样,每个民族共同体特有的民族文化就不可避免地给民族文化以强烈的影响,在新疆地区众多民族多样文化的特定背景下,逐渐形成了多样的与本民族文化相一致的新疆地区少数民族文化。

  宗教在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和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受宗教价值观念的影响,新疆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的基本要素,包括认知、情感和评价等重要心理基础都具有鲜明的宗教特色。在这种情形下下,新疆地区少数民族信徒对事务、活动都比较疏远,对与宗教无关的活动、事务漠然视之,有关的则比较关注。他们的行为常常表现出两极化倾向,当社会比较安定,社会秩序井然,宗教与社会、政府的关系比较正常时期,他们相对冷漠;当社会比较动荡,社会秩序比较混乱,或社会变化过于迅速,社会上出现侮辱宗教或损害宗教的事件的情况下,他们显得比较活跃,行为近于狂热,对社会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新疆少数民族文化具有宗教性特征,因此在其建设过程中就要面对宗教对其带来的影响,特别是消极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公民有着浓厚的宗教感情,并把人生理想与宗教信仰紧密相联。他们的社会化受传统宗教带给人们的价值观影响,并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其的现代认知和信念的树立。

  由此可见,传统宗教信仰占据了新疆少数民族公民的社会化的空间,人们的人格具有浓厚的神圣性来自于强烈的宗教性支配,宗教信仰的至上性和排他性往往会成为社会动荡的潜在威胁。

  4、世界民族问题冲击和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处理好民族问题,是关系到边防巩固、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稳定、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的大问题。苏东剧变后,打破了世界两极对峙的局面,向多极化发展,随之而来的世界民族问题波及全球从波黑冲突到伊拉克战争,从"中东战乱"到美国"9·11"事件,民族种族冲突层出不穷。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教训证明,社会主义国家正确处理民族问题是一个根本性、实质性的问题。

  新疆民族地区地处我国边疆,与周边五个国家接壤,处于以伊斯兰教为核心的文化圈,多民族信仰伊斯兰教,部分少数民族还与周边国家的主体民族有着悠久的经济与文化往来,伊斯兰教对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影响最为深刻。在世界民族问题的大背景下,国外敌对势力不断利用宗教信仰进行激进的民族主义宣传,蛊惑少数民族群众,诋毁社会主义制度,严重影响了新疆民族发展和文化的现代化。

  因此,必须要由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现代民主文化来整合指引新疆少数民族公民的态度、情感和评价,统领新疆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牢牢占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阵地。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