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微观经济学论文

虚拟货币的概念界定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6-05 共5907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虚拟货币对微观经济的作用探究 
【第一章】虚拟货币发展问题探析导论
【第二章】虚拟货币的概念界定 
【3.1】初级虚拟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3.2】初级虚拟货币的当前现状分析 
【第四章】虚拟货币的微观经济意义 
【第五章】初级虚拟货币对微观经济主体的影响 
【第六章】虚拟货币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虚拟货币与微观经济的关系研究参考文献


  第 2 章 虚拟货币的概念界定

  2.1 虚拟货币的定义

  2.1.1 虚拟货币的概念

  只有明确了研究对象,才能更加深入地进行研究和分析。在目前,学术界对于虚拟的游戏币、虚拟货币、电子货币、网络货币这些不同对象尚未有一个清晰的定义来区分其不同,甚至在名称上也往往混淆使用,使得很多文章的分析意图和结果也不甚明了。因此,为虚拟货币的概念做出明确界定是十分必要的。

  广义上的虚拟货币是指产生于网络虚拟环境,可以在虚拟世界中流通,并作为虚拟世界中商品交易的一般等价物的货币。

  在现阶段,虚拟货币尚未发展到成熟阶段,仍处在萌芽发展期,致使学术界的讨论和分析无法从整体上进行把握。以目前国内影响最大、争议最激烈的由腾讯公司发行的 QQ 币为例,大部分学者都认为 QQ 币不能象人民币或者信用货币那样得到整个社会的普遍认同,是单向流通,因而不属于虚拟货币。但是,这些观点对虚拟货币的评价都有一个前提,即以一种成熟的虚拟货币的标准,甚至是现实中信用货币的标准来衡量。因此,在研究虚拟货币的相关问题时,将虚拟货币分为初级虚拟货币和高级虚拟货币两类,有利于客观地分析虚拟货币的发展和未来方向。

  初级虚拟货币是指由非金融机构发行,借助于互联网络在发行者与持有者或发行者和少数几个商家与持有者之间流通,能购买现实商品、虚拟财产或信息产品和服务的充当等价物的近似货币5.因此,目前存在的大部分游戏币可以被认为是初级虚拟货币的一种,甚至某几种“游戏币”可以被看作是初级虚拟货币的代表。因为当前虚拟货币的繁荣主要是依靠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来拉动的,但是这只是虚拟货币在发展初期的现象,初级虚拟货币的概念要比游戏币的概念更加广泛。在现阶段,国内外的虚拟货币都属于初级虚拟货币的范畴,由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商进行发行,这些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商多数都属于非金融机构的私营企业。然而,大部分消费者都属于风险规避者(risk-averse),不愿意将个人财富依赖于一家私营企业。因为非金融机构发行的初级虚拟货币实质是以私人信用作担保,而历史表明,即使是最成功的跨国公司也不能一直保持繁荣。

  货币的本质是在交换过程中使用它们的人之间达成的一种默认的信用关系。不同形态的货币信用来源不同,不管是来源于对物品自然属性的信任,还是来源于对强权、中间人的信任,信用关系始终贯穿货币发展的始终。因此,初级虚拟货币想要生存发展下去,必须有一个值得信赖的、稳定的机构6作为后盾。如果不能够获得强权信用保证的支持,作为货币的一种新的形式,初级虚拟货币是不太可能继续发展并获得成功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可以预见,目前的基于网络的虚拟货币只是未来虚拟货币的一种特殊的初级形态。当网络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虚拟货币用户数量规模的进一步增大,经济活动互联互通的需求必然要求有一个统一的、有权威机构认可的虚拟货币的出现。但是,当网络虚拟货币走向统一发行时,成为新的信用货币而产生通用性,这样会冲击货币流通。因此,虚拟货币的背后必然也需要一种源自强权的信用关系,进而演进到高级虚拟货币发展阶段。

  理想中虚拟货币发展到高级阶段的表现形式为高级虚拟货币,是指由中央银行或者特定金融机构发行,在虚拟世界中流通的法定货币。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虚拟货币并不一定需要以法定货币单位作为计量单位,它的界定需要从两个角度看:首先,虚拟货币是一种货币,具有货币的基本性质;其次,虚拟货币具有虚拟性质,依托于互联网络而存在。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中,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五种职能。虚拟货币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这两个最基本的职能,但是由于其本身不具有任何价值,因此缺乏作为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的基础。但是,由于互联网络本身的无国界性,虚拟货币与生俱来就具有世界性的特点,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要比现实货币容易的多(成本也会小得多)。随着虚拟货币和现实货币联系的密切以及某种虚拟货币在世界范围内可接受性的提高,虚拟货币发挥作用的范围将远远超过一国的范围。

  2.1.2 虚拟货币的特征

  在进行虚拟货币概念的界定时,根据发行机构的不同将虚拟货币分为两类。

  当前阶段,虚拟货币还不完全具备货币的信用特征和职能特征,仍处在萌芽发展状态。在全世界范围内,虚拟货币尚处在初级虚拟货币发展阶段,由作为非金融机构的商家发行。因此,基于当前不同形式的初级虚拟货币,分析一下虚拟货币所具有的特征和属性。

  1) 虚拟性

  首先,虚拟货币实际上是一种数字化的信息,没有特定物质形态,表现为虚拟存在。其次,虚拟货币存在于网络虚拟空间,用来作为信息商品的交易媒介及作为虚拟财富的储存手段。现有的初级虚拟货币虽然不能直接购买现实世界中的商品,但是作为一种近似货币,与法定货币产生直接联系,在事实上已经成为了法定货币的逻辑对应物,即法币的虚拟物。

  2) 近似货币性/货币性

  正如在定义部分分析的那样,作为一种货币,虚拟货币必然具有货币的部分或全部特征。对于现有的初级虚拟货币而言,由于其流通范围相对狭小,尚不能固定充当所有商品的一般等价物,但在其流通范围内,已经具备了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因此目前的初级虚拟货币接近货币,属于近似货币价值形式。高级虚拟货币具有货币的属性,可以作为一般等价物,具有普遍的接受性。

  3) 应用有限性

  目前,初级虚拟货币大都由非金融机构发行,通常只能购买发行者提供的现实商品、信息产品或服务。通过发行者与其他公司协商,也可以购买其他公司提供的现实商品、信息产品或服务。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即使出现了由金融机构发行的统一的虚拟货币,其支付对象和购买客体也仅限于开展网上销售和接受网上支付的公司提供的商品和服务,而不能购买未开展网上销售业务的公司的商品和网上销售公司未上网销售的商品。因此,虚拟货币的支付对象和购买客体都具有有限性。

  4) 可分性

  由于虚拟货币只是数字化的信息,不需要如现实货币那样分主币和辅币分配发行。理论上,虚拟货币具有无限可分性。

  5) 需规制、调控性

  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商家并非银行金融机构,其发行初级虚拟货币的行为是一种市场行为,目的是通过提供便捷的支付手段,满足用户微额支付需求,获取商机和竞争优势。这种市场行为必然导致发行者间的竞争,因此,需要规制主体依法进行规制。虽然虚拟货币仅在有限范围内流通,但其作为法币的虚拟物,同样可能影响货币供应量,因此需要中央银行进行调控。

  2.2 虚拟货币与现实货币的区别与联系

  2.2.1 虚拟货币与现实货币的区别

  1)存在形态上不同。存在形态的差异使得虚拟货币和现实货币在具体使用时也有所不同:现实货币是有形的,可以携带,不需要其他辅助设备就可以完成资金交割;虚拟货币由于是无形的,无法随身携带,只有在有网络接入设备的地方可以使用虚拟货币进行支付活动。

  2)使用领域不同。现实货币主要在现实世界中使用,虚拟货币则主要作为虚拟世界中商品的交易媒介。尽管二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在另外一个领域内使用与流通,但各自主要的服务范围是不同的。二者服务的领域不同,但可以通过货币的兑换关系连接在一起。

  在现阶段,初级虚拟货币发行主体是非金融机构的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商,这使得初级虚拟货币和现实货币在发行者数量、购买力和管理方式上有所不同。

  Ⅰ)发行者数量不同。现实货币作为法定货币通常由一国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垄断发行,任何社会团体和公司均无权发行货币。但目前初级虚拟货币的发行由于缺少法律、法规约束,社会团体和公司均可发行。

  Ⅱ)购买力不同。现实货币具有法定购买力,在其管辖领域内,任何人不得拒收;初级虚拟货币只能在发行者范围内或有限几个公司之间具有购买力,被拒收也不属于违法,其购买力弱于现实的法定货币。

  Ⅲ)管理方式不同。现实货币的发行属于政府行为,不需要市场规制部门的管理;初级虚拟货币的发行属于商业行为,发行者通常以盈利为目的,可能出现不正常竞争,因此需要市场规制部门进行市场规制。

  Ⅳ)法律效力不同。现实货币由国家法律规定任何人或组织不能拒绝接受,具有法定地位;而初级虚拟货币的法律效力没有明确,不具有法定地位。

  2.2.2 虚拟货币与现实货币的联系

  1)均属于宏观调控范围

  对于现实法定货币,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可以实施货币政策。虚拟货币通过和法定货币绑定,也会对基础货币、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因此,虚拟货币和现实货币均包含于中央银行实施宏观调控的范围。

  2)均有必要上交准备金

  对于现有的法定货币,存款准备金是为了保护存款人利益和实施货币政策的需要而要求商业银行上交的。对于虚拟货币,由于其绑定了法定货币,消费者支付货币购买的虚拟货币,体现的是虚拟货币发行者对拥有者的负债。因此,虽然当前法律、法规尚未明确规定,但是对于虚拟货币的发行者,按虚拟货币发行量比例上交准备金,对于保护虚拟货币持有者的合法利益是十分必要的。

  3)现实货币的价值决定虚拟货币的价值在现阶段,消费者必须支付法定货币来持有虚拟货币。也就是说,虚拟货币的支付能力是以法定货币为后盾的。现实货币的价值决定了虚拟货币的价值,当法币升值(贬值)时,虚拟货币将随之升值(贬值),但反之则不然。

  2.3 初级虚拟货币与电子货币的区别与联系

  电子货币是与初级虚拟货币最容易混淆的一个概念,电子货币和初级虚拟货币在概念上是有部分重合的,但是目前将两者完全等同对待的观点却是有待商榷。

  目前关于电子货币的定义比较多,其中较为权威的是 1998 年巴塞尔委员会给出的定义: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各类电子设备和公共网络(如Internet、移动电话等),以“储值”产品或预付机制进行支付的货币。常见的电子货币有等值 IC 卡、电话卡、电子支票、电子信用卡、电子钱包和网络货币,其中网络货币又包括网络现金、网络钱包和网络支票等三种形式。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对电子货币的概念仍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电子货币的定义都回避了对电子货币发行主体的认定,由此带来初级虚拟货币与电子货币两个概念之间的重叠与冲突。

  2.3.1 初级虚拟货币与电子货币的区别

  1)产生背景不同。电子货币的出现是信息革命的产物,它的产生和流通使实体货币与观念货币发生分离,有效地降低了信息成本和交易费用;初级虚拟货币的出现是新技术革命和网络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生产和流通使真实货币演变为虚拟货币,进一步减少了交易媒介的信息成本和交易费用,加快了货币虚拟化的趋势。

  2)成本不同。初级虚拟货币发行成本很低,不存在如现实货币的铸造费用或印刷费用,也不存在如电子货币的卡基费用,只需要发行机构在其服务器上进行数据修改即可;初级虚拟货币的交易成本很低,不会产生如现实货币的保管、携带、运输费用,也不会产生如电子货币的转账费用或手续费用,只需通过简单的网络传输即可。

  3)安全性不同。电子货币或者基于卡,或者基于安全软件,通常情况下持有者对其控制较为严格。初级虚拟货币在支付过程中并不基于卡,发行时也未采用数字签名,这就给计算机“黑客”留下了可乘之机,其安全性不如电子货币。

  4)发行者不同。电子货币包括电子货币中的网络货币,其发行者都是银行等金融机构或者公证的第三方非金融机构,使用者必须在银行或金融机构中拥有一个账户才可以使用。而初级虚拟货币并不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发行,可能由第三方机构发行,但更多的是商家自己发行,用户没有账户等身份验证的要求,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

  5)性质不同。电子货币是货币价值的电子化,即使电子货币中的网络货币也是基于账户(account-based)的。它们依附于实体货币,并非独立于现金货币或存款货币之外的一种新的货币形式,而是现实货币的一种新的存在形式。初级虚拟货币本身就是一种全新的货币,其发行、流通与回笼与传统货币不同。

  6)运行基础部分不同。电子货币必须通过 POS、IC 读卡器等电子设备才能够实现支付功能,电子货币中的网络货币以互联网为运行基础实现流通职能。

  初级虚拟货币则需要通过互联网运行,通常只需浏览器的支持,无需其它软件和 POS 等终端的支持,支付环节和过程较简单。

  2.3.2 初级虚拟货币与电子货币的联系

  1)从两者的定义分析,初级虚拟货币可以被看作是电子货币的一种8.首先,初级虚拟货币需要通过网络才能实现支付过程。其次,初级虚拟货币需要消费者首先支付法定货币才能获得,是持有者预付给发行者的一笔预付款,属于一种预付机制。因此,从定义的角度看,初级虚拟货币是一种电子货币。

  2)其他电子货币可以转换为初级虚拟货币。理论上,只要初级虚拟货币发行者接受电子货币支付,消费者就可以通过电子货币购买初级虚拟货币,实现其他电子货币到初级虚拟货币的转换。目前国内的初级虚拟货币发行者并不提供初级虚拟货币向其他电子货币的转换,但是通过初级虚拟货币持有者之间的私下交易(可以通过非公证的第三方平台),可以完成初级虚拟货币向其他电子货币的转换。

  2.4 虚拟货币的性质

  虚拟货币是特定社会、经济、科技条件下的产物,它是一种符合货币形态历史发展规律的货币。在当前阶段,初级虚拟货币实际上是一种处于萌芽状态的新型货币。

  货币随着交换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交换的发展而发展,当社会经济发展到商品经济时代,货币本身的内在矛盾促使货币最终摆脱任何一种使用价值,成为一种符合,可以寄身于纸币、信用卡、支票甚至某种电子设备支持的一套支付和存储程序中。在货币演变的过程中,货币始终沿着从具体到抽象,从实体到观念,不断地走向社会化、虚拟化的路径演绎和发展9.

  卡尔·门格尔(Carl Menger)认为,货币产生和演化的本质规律是交易成本递减。货币形态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再发展到信用货币、电子货币,都是为了满足货币生产、运输、存储的低成本需求。虚拟货币的产生和发展符合货币交易成本递减规律,同时也满足了货币演化所需的其他基本要求,包括广泛接受性、可互换性、可分性和抗伪造性。初级虚拟货币在网络上的流通极大地扩展了市场交易的时间和空间,创造了更多的交易机会,为经济的发展其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加快了全球市场化,加强了全球经济的联系。因此,初级虚拟货币目前虽然还不完全具备货币的信用特征和职能特征,但是仍然可以被认为是一种遵循了货币发展的规律、处在发展初期的新型货币形态。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