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理论论文

跆拳道的精神文化分析前言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6-12 共7493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跆拳道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探究
  【第一章】跆拳道的精神文化分析前言
  【第二章 - 3.1】跆拳道低段位品势文化特征的研究
  【3.2  3.3】高段位跆拳道品势文化特征探析
  【3.4】跆拳道文化特征与精神内涵研究
  【结语/参考文献】跆拳道文化的文化思想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1 前 言

  1.1 选题依据

  在世界竞技运动项目中,最为风靡的就包括跆拳道,其已经具有了 20 年的奥运历史,但被确定为正式比赛项目却是在 2000 年的悉尼运动会上,迅速普及与推广,到全国范围内就是在这之后,受商业化运动影响,跆拳道以其优势迅速占领了有力地位,市场经济效益极为良好[1]. 跆拳道运动在我国得到蓬勃发展,但很少有人研究其文化特征和核心精神。而跆拳道本身的独特魅力,正是其迅速发展得益的主要根源,跆拳道运动礼仪具有独特性和规范性,文化与精神内核蕴含极为丰富。该运动把形式美感与文化内涵集中为一身,在现代社会,商品经济的势头越来越猛烈,受其影响,体育运动趋于繁盛,呈现集体道德回归局面,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具有了更加喜爱跆拳道的倾向[2].
  
  以跆拳道的技术形式为载体,以各种动作和套路为依托实现了这些内涵的外化,在发挥其强身健体作用的同时,本土文化则是其更主要的表现。这种内在精神也正是人们喜爱跆拳道的关键因素之一,对跆拳道精神内涵充分理解,有利于跆拳道运动的发展和提升参与者自身的修养。跆拳道品势的演练是继承和展现了汉文化内涵,深刻蕴含了大韩民族本土文化和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自强不息的民族文化精神内涵在品势动作行动过程中诠释的淋淋尽致,民族不屈服和大无畏气节充分的展现在疾风暴雨或刚柔并济的品势动作之中,品势演练始终以忠诚、勇敢、自信等内涵体现为核心。演练每一段不同的技术演练路线,如同对一个民族百折不挠的精神典范进行了诠释,跆拳道品势精华与价值作用也正在于此[3].

  1.2 文献综述

  当前跆拳道运动风靡全球,古代朝鲜是其发源地,通过对有限的资料进行查阅,了解到高句丽时期的"跆跟"是跆拳道运动最早雏形, 历经新罗时代的花郎道和高丽时代的手搏戏后,在李朝时代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格斗技术。在经历两千年发展后,以"跆拳道"统称是在 1955 年,成立世界跆拳道联盟 20 多年,人们震惊于开展跆拳道运动迅猛势头,其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是在 2000 年。自此在国际体坛众多项目中跆拳道运动的地位被提到相当重要的位置上[4].

  1.2.1 跆拳道运动的演练方法

  跆拳道套路共 25 种,另外还有基本功夫十余种,兵器和擒拿等。人体的生理特点与跆拳道的动作相适合,同时修炼过程具有合理性,因此说跆拳道科学性极为严谨,它在护国、爱民、建立卓越精神方面具有极大的推动力,并在谦让特质的锻炼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说其锻炼价值极高。

  1.2.2 跆拳道运动的起源

  跆跟和花郎道是古代对跆拳道的称呼,朝鲜半岛和古代朝鲜民间武艺是其起源。属于竞技体育运动,具有古老而新颖的特征。跆拳道产生的根源是人类远古祖先的生存需要,在原始社会条件下,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人类同自然界野兽搏斗是其生存的必要之举,这是搏斗的各种方法产生的历史背景[26].

  伴随社会的发展,生活环境不断的发生变化,人们必须面对不同种族的互相斗争,而为使安定生活具有保障,人们必须具备强健的体魄和搏斗技能,需要是事物形成的催化剂,在这种背景下,形成跆拳道雏形。获得食物和抗击入侵以及对野兽进行抵御并不是当时人们斗技的唯一目的,而参加祭祀,在斗技大会上展示力量则是更为重要的目标,许多古书都记载了这些祭祀斗技活动。经过漫长的岁月过程的演化,人们本能的强健体魄和自卫搏击的举动成为有意识的技击活动,这是朝鲜民族跆拳道运动形成自身特色的过程[27].

  (1)朝鲜半岛三国时代的跆拳道
  
  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七世纪这段时间里,高句丽和新罗以及百济是朝鲜分裂的三个国家,这时的朝鲜被称为三国时代。

  大约在公元前一世纪前后,三国开始逐步兴起,位于朝鲜半岛北部的是高句丽,东南部的是新罗,西南部的为百济,三国为了争夺领土,不断挑起战事,致使纷争四起,武功被三国统治者极为注重,他们对武道极为崇尚,因此跆拳道形式在这个时期发展极为迅速,这是对战争需要适应的表现。

  大量"武士列传 "被记载在朝鲜古代文献《三国史记》中,这种社会环境成为武术发展的极大促进因素[28].

  (2)高丽时代的手搏戏

  英勇善战是当时高丽王朝军队最大的特点,许多侵略者被其打败。忠惠王本人就对手搏非常喜爱,练习"手搏"是他对士兵提出的必须要求。士兵们为对手部攻击能力进行磨练,常用拳掌对墙壁或木块进行击打。忠惠王还把武艺超群士兵金扼郁邀请进宫对手搏进行表演,对 "手搏" 积极推崇,从而使"手搏"名扬全国,成为广大民众喜爱的活动。"手搏"在当时的盛行程度可见一斑[29].

  在高丽时代 ,一到春节和端午节以及中秋节,大型庆典活动和各种体育活动都要举行,其中最为隆重的就是端午节。"手搏"经过高丽时代的发展,成为更加流行的活动,就其技术而言,被进一步提炼和完善。

  (3)李朝时代的武艺

  1392 年,李朝取代了高丽王朝,李朝对佛学推崇重,重文轻武是该国的风气,文官的地位远远高出武臣。就这一时代朝鲜武术活动来看,基本上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但民间练习"手搏"和"跆跟"的热情始终没有停止过。同时,军队对士兵和武官选拔的手段就是"手搏".必须把三人以上打倒才能做武官[30].

  在《东国舆地胜览》记载,在节日里,李朝也举办"手搏"活动。鹊旨村位于全罗道和清忠道交界处,两道人民常常在这里举行跆拳道比赛,同时,李朝的军队在对外来侵略进行抗击时也用跆拳道[31].

  根据记载 ,在壬辰、丁酉的倭乱中,使用跆拳道抗击倭兵的金山义勇军就达七百多。1790 年,《武艺图谱通志》被汇编,"手搏"和"跆跟"等一些武技的方法,动作图解,多种使用武器方法在这本书中被收录,在这本书中的跆拳道技法中被融入许多武技[32].

  1.2.3 跆拳道运动的发展研究

  公元 1910 年,朝鲜被日本侵占后把殖民政府建立起来,一度下令对所有的朝鲜文化活动进行禁止,跆拳道也在其列,这个期间,在朝鲜境内跆拳道技艺悄无声息,当时爱好者迫不得已的背井离乡,到中国和日本生存,同时这个武技被他们传播到东亚国家,在这个时期许多国家武艺精华被他们吸收进跆拳道之中。跆拳道充分的交汇融合了中国的武术和日本的武道,这是最为重要的,这是跆拳道新技术孕育的根基,从而使跆拳道得到进一步丰富,充实和发展了跆拳道。使得跆拳道新技术体系逐渐被形成,为跆拳道走向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33].

  到了 1945 年,朝鲜人民经过长期抗争,国家终于独立,跆拳道也得以继续健康的发展下去,跆拳道练习者也可以正大光明的进行练习。当时跆拳道具有很多技击方法,名称也繁杂,为发扬光大朝鲜这一国技[34].1961 年 9 月,唐手道协会在韩国成立,跆拳道协会是后来对其进行的更名。1966 年国际跆拳道联盟成立,首届联盟主席担任者为崔泓熙。1973 年 5 月在韩国汉城成立世界跆拳道联盟,主席当选者为金云龙。加入的国家和地区达二十多个,包括美国和台湾以及新加坡等等国家(地区)[35].1973 年,在韩国汉城举行第一届跆拳道世界锦标赛,在 1974 年在韩国汉城举行第一届跆拳道亚洲锦标赛[36].

  1975 年,国际体育联盟吸收世界跆拳道联盟为会员。在 1980 年,跆拳道被国际奥委会正式认可[37].在 1986 年的第 10 届亚运会,跆拳道就成为正式比赛项目。推广跆拳道者已经深刻意识到跆拳道要想实现迅速和科学以及系统的发展,跆拳道就必须尽快与现代竞技体育接轨,融合到世界大趋势之中,这是唯一推动跆拳道走向兴盛的途径,而且是有效途径。在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里,跆拳道就在全世界成为风靡的活动,同时也把通向奥林匹克的大门打开了[38].竞技跆拳道进入奥运会的成功,成为跆拳道项目发展的极大推动力,在国际传播跆拳道已经进入高峰期。韩国成立了"国技院",负责对跆拳道技术进行专门研究与推广,世界上已经广为流传其研究的竞技跆拳道体系,跆拳道已经进入迅猛发展期,就目前世界练习跆拳道的人来看,已经约达到 7000 千万人,遍及一百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39].

  1.2.4 跟跆拳道品势相关的研究

  1.关于跆拳道段位品势的研究

  刘卫军在其所著的《跆拳道》中,较为清晰的界定了跆拳道品势的定义、分类了其类型、确定了其意义,书中指出:"练习者主要运用技术进行攻击,在动作编排上遵循以守为功和以退制进原则,关键就是达到强身健体和锻炼意志功能,这就是跆拳道的品势真正内涵[5]."品势的两个主要内容包括晋级品势和段位品势,而晋级品势内容涵盖太极一至八章,并且和太极八卦的各种属性呈现一一对应的关系,天道循环暗含其中,其意义就是周而复始;高丽和金刚以及平原等等功能为段位品势内容,段位品势共为九段, 九九归一圆满之意体现其中[7].甘滕·里克在其所著的相关文章中认为,基本步法和格挡,以及拳击和踢腿就是跆拳道的基本动作,是整个品势套跆的构成因素,排列和构造技术是编排品势的外在表现,但其真正的内涵则是依附与寄托精神的表现,修炼者内心的精神通过动作的节奏得以物化[8].关于"太极",有这样一个传说,在上古时代,天地混沌未开,是盘古拿大斧劈开天地,由此分开清浊二气,空间上的大就是"太",无限通过"极"来体现,太极就是无根无缘和万法自然,而品势的基础套路是用"太极"命名的[9],共八章内容,本意上是对跆拳道品势套路进行确定的基础,动作虽简单,但是东方文化中典型的代表中国哲学尊崇的世界观等暗含其中,成为宇宙万物的开端,这里是演变一切的起点,就跆拳道品势而言,其核心技术基础就在于太极八章[10].

  2.关于跆拳道品势文化的研究

  刘静春、车九菊在《从韩国跆协深化新规则的举措看跆拳道技战术的发展趋势》中写道韩国跆拳道协会一直注重通过改革创新推动本国跆拳道的发展,目前他们就规则进行了包括场地地形的改变、消极判罚时间的缩短、对仲裁体系重新进行整合,并且使难度技术分值增加、对加时赛进行更改,通过创新这五项,使跆拳道技战术体系及其运用发生了重大变化[11].

  在撰写本文过程中,笔者对文献搜集与整理时,产生了有很大的难度,在有关于竞技跆拳道方面的著作和文献资料中,涉及到与品势演练的文献可谓是凤毛麟角,有关品势的研究更是很难见到,奥运会的巨大效应是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在整个跆拳道项目中,竞技比赛在整个运动发展中所占比重较大,而对于跆拳道文化内涵的了解,大部分人都不是很了解,更没有想在这个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这个趋势导致在演练的过程中,我国跆拳道从业者仅仅是"跆拳",而没有上升到"道".

  本文在搜集文献上极为困难,通过阅读分析有限的韩国文化以及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针对跆拳道的演练摸索与研究其内涵和其文化精神内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2.5 跟跆拳道文化相关的研究

  历经两千多年,跆拳道在韩国发展悠久,其在韩国的重要地位几乎等同于武术在中国的地位,主要源于在古代跆拳道,这种格斗术具备现实技击性特征,但更多的是源于其拥有历久弥新的文化底蕴,至今依然熠熠生辉,其民族文化特征鲜明,虽然几经民族变迁,数次战乱,经历两千多年的时光,时至今日,发展越来越茁长[12].在古朝鲜时期,朝鲜王国曾经常派使节来中国,对唐朝先进的文化进行汲取,这成为中韩两国外交重要的推动力。

  在韩国,从事过跆拳道运动训练的人口数量占国家总人口数量的 80%,同时韩国建立了良好的跆拳道训练和学习体系,使跆拳道运动的发展好比金字塔的模式发展,不同层次有着不同水平的人可以加入不同的跆拳道俱乐部进行学习,在韩国和跆拳道有关的俱乐部高达上万家[13].韩国跆拳道协会管理者在出席国际跆拳道交流会议时曾说到,学校的跆拳道运动是韩国跆拳道的灵魂所在,在韩国学校跆拳道这种教学模式积极的推动了跆拳道运动在韩国的发展。

  与此同时,朝鲜的跆拳道对中国文化的营养也进行了积极的汲取,这是不容质疑的事实。因为在韩国跆拳道文化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强烈的凸显。在其相关文章中,岳维传对跆拳道段位考核品势进行了研究,认为中国《易经》太极八卦思想对跆拳道品势创编动作,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八卦文化理念与跆拳道品势文化二者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的紧密的[14].

  《易经》把自然和无限视为太极的境界,并进一步展示了跆拳道的精神信仰。在相关文章中,赵辉则立足跆拳道文化视角,对跆拳道的传播进行了研究,认为通过对跆拳道文化的分析,能够确定其主要传播的方向[15].

  王伯余在其相关文章中研究比较了中国武术散打与跆拳道文化,认为在文化上一脉相承是武术散打与跆拳道文化的最大特征,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武术运动植根的土壤,它起源于韩国,中国和韩国的文化有很大的相同点,中韩两国文化的同源性,是两者在文化上具备一脉相承特征的主要依据[16].

  巩攀与栗岩在其相关文章中研究了"跆拳道礼仪"教学,认为其在体育大学生人文素质提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认为跆拳道具有严格要求的技术层面,同时在领悟内在精神层面表现突出,是备受人们青睐的传统项目,这是跆拳道最为独特之处,这种礼节以形式体现出来,是人格魅力真正的体现,也是精神世界最高境界的体现[17].李英武和郝淑媛在其相关文章中探析了古代中韩文化交流情况,认为共同的文化信仰是国家建立体制的基础,就两国流传到现在很多文化传统来看,共同之处依然存在。经历了上千年的两国文化底蕴,经过积淀与发展,向世人呈现出异曲同工和极为神似的态势[18].

  在相关文章中,李世军对韩国文化的崛起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其崛起对我国的启示作用进行剖析,该文指出韩国文化独具特色性形成的主要根源就是来源于中国,认为韩国民族文化充分的有机结合其开放性和固执性,以及东方传统与西方现代文化 ,但彼此并没有互相抵触,具有对外来文化积极接受基础上,内化为自己一部分的功能,这是该文认为韩国文化形成特色的根本因素[19].儒家文化的功能成为韩国充分融合自身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有效手段,进而使相得益彰的新文化得以形成。

  李玉华在其相关文章中探讨了中韩在文化外交上运用的文化因素加深两国关系功能,该文首先极为细致的梳理了中韩文化相互渗透和促进的关系,因为具有文化的同源性,中韩两国人民在各个方面的交流水到渠成,正是因为文化的趋同,实现了两个国家经济上的互补,并且文化上实现了融合,在政治上能够互相理解的根本原因,因此作者认为互助互补和价值观对抗不存在,这是中韩两国文化的主旋律[20].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文化能够解决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类矛盾,并具有一种凝聚的功能,能凝群体的向心力。这就是文化的作用所在,而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来实现。品势演练的最终结果,不是竞技比赛的常胜,而是让自己的思想达到最高境界。所以在跆拳道品势修炼的过程中,需要对每一个动作静心感悟,对其每招每式认真揣摩,而达到一种精神境界上的升华。在演练中国的太极八卦技术动作中潜移默化地融入了太极八卦理论,在初级阶段,修炼者会在模仿和练习动作上集中全部精力,而练到一定程度,练习者就会逐步忘记每一个具体的动作形态。在举手投足间体现一种天人合一,达到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最终领悟到道的最高境界[21].而一个修炼者追求的最终目标恰恰在于此,它体现了一个现代人对自我的不断修炼的过程。

  竞争激烈是现代社会最主要特征,物竞天择这个大森林最原始的法则也在摩天楼宇间被遵守着。现代人越来越深刻的意识到,最终实现自己理想的最主要渠道就是凭借自身的努力把生活环境给予改善,甚至把人生改变。而练习跆拳道品势,胜负不是强调的重点,修炼自身是更为重要的方向,这种修炼超出锻炼身体的局限,更多的体现在完善个人品格方面,对人自强精神的培养是品势的重点内涵,在历史上,韩民族屡次分裂和统一,具有屡次对外敌入侵抵御的经历是导致这种局面产生的主要因素[22].而跆拳道被韩民族视为国术,受这样的历史背景影响,在跆拳道中深理尚武意识就成为必然,以具有象征意义的肢体动作为载体,充分的展示民族生存竞争本能,而演练品势把这一点的体现远远超出竞技。理解与分析跆拳道不同层次文化,是对跆拳道本质和规律进行发现的重要环节,是我们更好认识跆拳道的有效途径,是对其背后隐藏的面貌给予真正了解的必经之路[22].本文针对跆拳道文化描述其技术和文化以及精神层次,对跆拳道文化的独特功能进行分析,对其进一步的推广,意义非常重大。

  1.3.2 研究意义

  现代社会已处于商品经济时代阶段,而且在市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们享受丰富的物质,同时"适者生存" 激烈竞争丛林法则也在现代社会再次上演。政治和文化等诸多方面是综合国力的内容,国家的软实力体现在文化竞争力上,对于国家社会的发展而言,其所发挥的作用相当重要。其他方面发展和模式的决定因素源于文化思维的模式。文明和不同文化间的竞争实质就是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体现。例如,以相似文化为基础,彼此团结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合力,形成文明力量的典型代表欧盟, 以联盟的形式参与现代激烈社会竞争,发展文明与传播文化[23].欧美竞争实质就是不同文化之间竞争的体现,在相互竞争与相互融合过程中,促进了不同文化的发展和成长。

  在亚洲文化中,中国属于最大的文明体,在历史上占据过统治地位,曾经风靡一时,中华文明严重影响到其他文化,但自近代以来,以强行身份进入中国的西方文明,虽把启示与新鲜元素带给中华文明,但文化冲突问题也随之产生。现阶段国际竞争极为严峻,人们已经转变对经济效益一味追求的单一状态,对我国文化竞争力进行反思。

  韩国与我国属于同宗同源,也是对儒家文化教育接受的国家,韩国通过深入而独特理解儒家文化基础上,对其进行接受。跆拳道成为奥运会运动项目关键取决于韩国正是运用了文化的力量推广跆拳道运动[24].在世界范围内,跆拳道传播与推广极为广泛。

  因此本文以跆拳道品势为研究对象,对其文化特征和精神内涵等因素进行探讨。并以跆拳道的技术形式为载体,以各种动作和套路为依托,实现了这些内涵的外化,在发挥其强身健体作用的同时,依靠身体语言,把民族信仰与精神凝聚,对跆拳道精神内涵的充分理解,有利于为我国文化竞争力的提高提供有力的借鉴[25].

  1.4 相关概念

  跆拳道(韩文: 英文:TAEKWONDO)是朝鲜半岛民间技击术,是一项运用手脚技术进行格斗的体育项目。它由品势(套路)、搏击、功力检验三部分内容组成。跆拳道是创新与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特武术,具有较高的防身自卫及强壮体魄的实用价值。

  什么是跆拳道(TAEKWONDO)呢? 跆(TAE), "意味着像台风一样猛烈地、强劲地脚上的技术,也指脚踢、脚踹;拳(KWON),是为力量的象征,表示以拳头击打;道(DO) ,含义比较的广泛,它是指人生的正确道路,跆拳道技术的方法原理,是礼仪,是道德修养。

  "跆拳"是技能、形态,"道"是本质。也是跆拳道追求的最高境界[2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