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近期,国务院公布了《意见》,明确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同时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提出了营造健身氛围、倡导健康生活的多项举措,为每一个积极投身健身运动的单位和个人提供了一股强大的推动力。
宿迁市,作为苏北地区比较年轻的城市,较苏南地区经济基础较为薄弱,自1996 年建市以来,秉承着“生态为归宿、创业求变迁”的城市精神,始终坚守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建设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打造“生态宿迁”,被誉为“华东的一片净土,江苏的一座氧吧”。2010 年,宿迁因地制宜,在全国率先提出创建生态体育城市口号,并围绕这一核心理念,加快转变体育工作思路,坚持发展生态体育,振兴体育产业,繁荣体育事业的基本思路,同时不断深挖自身优势资源,积极采取科学措施,制定合理计划,稳步推进体育产业不断实现新发展与新跨越,确立了“十二五”期间建成体育强市和生态体育城市的目标。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 1 研究对象:
宿迁市生态体育发展现状
1. 2 研究方法:
1. 2. 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国期刊数据库查阅有关生态体育等方面的相关资料,同时登陆“江苏体育”“宿迁体育局”“国家体育局”等相关网址,为本文的研究提供资料来源。
1. 2. 2 访谈法
对部分参与生态体育的居民进行访谈,获取了最直接的资料,了解市民对本地生态体育感受体验; 访谈了宿迁体育局部分领导专家,并通过网络媒介与省体育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朱维宁等互动答疑,获取最直接的信息。
2 生态体育概述
2. 1 生态体育内涵
生态体育是自然,是人文体育、绿色体育、环保体育结合的新概念,强调阳光、空气、水等自然资源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价值。其内涵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体育主体有强烈的生态意识,树立自然、公正、和平、进步、和谐、发展的绿色体育理念,遵守体育伦理和体育道德,主动参与生态环境的维护; 二是体育活动的环境是生态的,即通过在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中开展体育运动; 三是体育活动的项目是生态的,主要是利用各种自然条件或生态体育人文资源,即民俗性生态体育资源、本土性生态体育资源和技能性生态体育资源等开展的体育活动;四是体育活动的目的是生态的,具体表现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三大和谐在内的整体动态和谐。
2. 2 生态体育的功能
生态体育拥有体育所特有的健身、消遣、娱乐、经济、教育等功能作用,同时还拥有其独特的静心、健心、环保教育、促进人与自然的融合与协调发展等功能。其要求人们离开传统的体育场馆、社区、街道,远离喧嚣,走向广阔的户外,在郊外、公园、田野、瀑布、海滨、森林等地方,富含对人身心健康极其有益的负离子,清新的空气可以洗去所有的疲惫感。此外,太阳光更是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灭细菌和病毒,还能促进体内钙的吸收。生态体育使得人们在运动中达到了追求更为完美的生活质量的理想,在自然界博大的胸怀中告别紧张疲惫的自我,达到人自身健康的维度的协调发展,达到人与自然的融合。
同时生态体育规划出优美的运动区域、美好的环境与配套设施,让人们在体育锻炼中,享受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福利的同时潜移默化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担负起实施生态体育的规则和责任,形成一种环境意识,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清楚地认识到在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上能够负什么样的责任及什么是融洽的与自然相处。此外生态体育教育广大市民提高环保意识,促进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
3 宿迁市生态体育的发展现状
3. 1 优越的地理位置与合理规划
宿迁位于长三角北翼,是江苏省最年轻的地级市、建市于1996 年,素有“绿色家园”、“苏北水城”、“生态氧吧”之美誉。大运河穿城而过,拥有洪泽湖、骆马湖两大淡水湖。宿迁始终坚守着“生态优先”的方针,以“森林式、环保型、园林化”定位城市的坐标,经过 17 年的努力,生态已成为宿迁一张亮丽的“名片”经过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在古黄河三号桥至四号桥段成功打造“古黄河生态体育公园”。该段体育公园规划建设一条850 米不规则塑胶跑道、一片 4000 多平方米的休闲健身广场、4 片灯光网球场、4 片灯光篮球场、2 片门球场、2 片足球场、1 片轮滑场和亲水步道和自行车道各 4000 米,户外健身路径10 套,另外还建设了一处 2100 多平方米的休闲健身会所。
3. 2 有利的政策与资金支持
《江苏省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中指出,要依托江苏城市化发展快、水平高的优势,打造体育休闲城市、体育科技城市、体育生态城市、体育旅游城市等错位发展、特色鲜明的体育产业城市群。为此宿迁率先提出了“生态体育”的理念,坚持发展生态体育,振兴体育产业,繁荣体育事业的基本思路,确立了“十二五”期间建成体育强市和生态体育城市的目标。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构建环洪泽湖、骆马湖生态体育产业圈,以宿迁市的体育产业发展为重点,大力发展以生态健康为背景的健身娱乐、竞赛表演等产业,打造具有国际化水准的体育医疗、体育休闲、野外运动、游艇帆板、自驾车运动、航模海模等项目,成为苏北地区发展体育经济的增长点,以建成体育强市和生态体育城市为奋斗目标,大力开展湖河碧水中的竞赛表演,林海绿地上的休闲运动,以及低碳环保的户外健身,必将为建设和谐宿迁、健康宿迁作出新的贡献。目前,省体育局已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宿迁体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支持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支持宿迁编制生态体育发展规划,积极推进宿迁“古黄河、中运河生态体育带和骆马湖、洪泽湖生态体育圈”、“千里绿道联通工程”建设,帮助向国家体育总局申报命名生态体育城市,申报项目在符合评审标准的前提下优先安排省级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
3. 3 国内外赛事的承办
目前,自行车、生态四项( 游泳横渡、皮筏艇、环湖自行车、森林公园越野跑) 已成为宿迁市最具特色的生态体育项目。2010 年第十五届“国际奥委会主席杯”全国百城市自行车赛成功在宿迁骆马湖畔举行,这是宿迁第一次举办大型的自行车比赛。2011 年“双星新材”杯中国·宿迁首届环骆马湖自行车公路赛,同年环骆马湖全国自行车邀请赛也成功举行。2012 年主题为“骑聚宿迁、体验生态”的中国绿色骑行巡回赛总决赛在宿迁举办,来自北京、成都、长沙等分站赛中成绩优异的前150 位的男女顶尖骑手和来自全国各地的 400 多名大众选手参加男子精英组、男子公路公开组、男子山地组和女子公路组四个组别的比赛。与此同时,生态四项赛自 2013 年扎根宿迁,如今已迅速升格为国际 A 级赛事,该赛事依托宿迁湖滨区优越的生态环境,融入现代体育和户外运动理念,吸引了大批户外运动爱好者参与、挑战。2014 年“生态苏酒”杯中国宿迁骆马湖国际生态四项精英赛,同样在气候宜人、风景秀丽的宿迁骆马湖拉开战幕,国内外30 余支户外运动代表队、百余名顶级户外选手通过游泳横渡、皮划艇、环湖自行车、森林公园越野跑四种形式,完成全程233 公里、24 小时不间断的户外挑战。
4 宿迁生态体育发展与国务院《意见》的联系
国务院公布《意见》,明确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同时对体育产业的发展也给予发展目标: 到 2025 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体育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消费需求愈加旺盛,对其他产业带动作用明显提升,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 5 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宿迁市作为生态体育的特色城市,能否借生态体育响应国家号召,完成体育产业阶段性的任务,已然成为话题。发展生态体育对促进全民健身,体育产业的发展有无必然联系,现做简要分析:
4. 1 生态体育与全民健身的关系
生态体育倡导的是绿色、环保、可持续的体育,从健身方面说,先把体育设施建设好,活动组织好,人才培养好,可全面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在良好的环境中开展。而市民在参与健身的同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反过来又推动生态体育的发展。
4. 2 生态体育与体育产业的关系
2013 年通过招商引资,和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签署协议,由其投资6.4 亿元建设面积为 60 亩的宿迁市体育创意产业园。该项目由少儿体校、老年体育活动中心、体育文化超市、运动员公寓和奥林国际大厦等组成,将建成为国内首个城市环保生态体育综合体工程。届时生态体育衍生的相关竞赛、服务、餐饮、住宿、旅游、人文,品牌等等方面,务必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 生态体育产业圈的形成,反过来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生态体育的各个环节,打造完美的特色宿迁生态体育城市。
5 宿迁市生态体育的发展结论及建议:
宿迁市凭借良好的生态环境,先后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并被联合国环保组织授予“环保节能新型示范城市”,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社会资源,具备发展生态体育的优越条件,同时合理的规划,政府的大力扶持使得生态体育在宿迁得以快步发展,宿迁市需要借此机会抓住机遇,做好生态体育,从而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
同时为了更好的发展宿迁生态体育,完善生态体育工作的各个环节,特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力度的同时,要充分研究生态体育资源的承载力、控制生态容量、保证生态环境的优美,保持生态体育资源的持续利用。体育活动设施区域、体育活动的强度类型、体育活动的参与人数都应在自然资源及环境的承载力范围内进行规划设计,避免盲目开发。保证场地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2. 完善各级体育组织,形成齐抓共促的生态体育工作格局,建立完善的生态体育组织机构,成立宿迁市生态体育工作专门小组,负责生态体育工作的组织、管理、协调和推进,建立定期会议制度、工作报告制度、督察督办制度,检查规划落实、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协调解决涉及创建方面的重大事项等工作。对于晚间,群众自发有组织有序地开展活动自行车骑行和徒步快走的生态体育运动,要制定严格的组织管理,以免安全隐患的发生。
3. 着力培养一支思路明确、业务精深、执行力强的生态体育专门人才队伍,确保生态体育各项工作的组织实施。
4. 针对不同层次人群开发不同生态体育健身活动项目,促进生态体育的开展在多层次的年龄段推开,同时完善生态体育活动项目的多样性,推出更多适合各个季节气候的体育项目,使参与者自觉融入自然环境,避免稀缺性资源为少数人所独享,更好调动人民群众自觉参与生态体育的热情,增加体育产业消费人群。
参考文献:
[1] 龚正伟,王 铎,王绍建. 生态体育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价值与功能的审视[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3 -54.
[2] 耿海燕,刘会颖. 浅谈生态体育在廊坊城市发展中的功效[J]. 职业时空,2010:27 -28.
[3] 马加香. 宿迁市生态体育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 体育产业,2013:142 -143.
[4] 邬宝坤. 当代体育发展新话语: 生态体育学[J]. 搏击·武术科学,2009,6( 1) .
[5] 罗 刚. 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生态体育的构建[J]. 湖北体育科技,2011,30( 1) .
[6] 江苏体育. 宿迁市“发展生态体育,繁荣体育事业”[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