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本文根据对外部环境的分析研究,国家层面的政治政策的变化会对会展行业产生直接影响,说明目前中国会展的态势与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相呼应、相一致。层出不穷的政策法规的出台,短期内会让行业有所停滞,这也正说明国家对会展行业的重视,但也同时加剧了竞争激化的程度,行业的规范性进程让行业从国内的舞台走向国际舞台,所以对于 P 公司来说,发展机会大于挑战。
运用 PEST 对国内外会展业的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后得出,国内的会展业会继续保持上升的势头,但细分后,展览业和会议业的发展状况却有着明显的差别,展览业在国家的环保政策的强势压力下,势必下滑,但会议业却在国家的“一带一路”政策下,更加繁荣,所以 P 公司在稳定好目前的经营状况外,业务的侧重点应该偏向会议业。
通过 SWOT 工具对公司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剖析,P 公司的财务状况良好,在展览业和会议业均有着丰富的经验,有着相对稳定的客户群体,公司氛围和谐轻松,员工之间精诚团结,这对于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其劣势也很明显,文化建设方面很欠缺,老客户的存在,坐吃山空,缺少开拓精神,同时也反应出人才储备不足的现象。
针对以上情况,为公司梳理出合伙人战略、跨界联合战略以及发展会议业这三个战略方向,并为此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企业文化方面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战略实施方案。
6.2 研究展望
科技发展,信息化服务,使得会展产业焕发了崭新的活力,借助大数据工具,展会活动的信息量得以提升到前所未有有高度,数据汇总不但能提供展览面积、展览数量、观众数量,还能提供每一位观众驻足展台甚至观察展品的准确起止时间,甚至还包括其对展品是否进行了线上检索,观众信息会被结构化呈现在参展商面前,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展会形态也将发生更大变化。今后的会展活动越来越讲究技术,越来越强调创意,越来越注重体验,越来越落实资源整合,会展管理法治环境正在逐步形成,会议产业增速,重展轻会的现象将得到扭转,会议产业将进入快速发展通道。本文作者由于一直供职于一家会展公司,对自己很了解,但对竞争对手的了解不够,分析不足,今后,笔者不但要关注自己,关注行业发展,还要多去了解竞争对手,研究竞争对手,并努力掌握更多的分析工具来帮助 P 公司制定更为详细的战略管理方案。
参考文献:
i蔡维琼 陶佳鹏:《企业战略管理》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5
ii菲利普 科特勒:《营销管理》 上海人民出版社 217-218
iiiMBA 智库百科
iv郭牧:《中国会展产业报告》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6v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 2012-2016
vi刘海莹 《中国会议业竞争需走专业化道路》 中国贸易报 2011
[1]刘越:《互联网:融合创新,迎接“互联网+”时代》 世界电信 2014
[2]潘建军vii2016 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vii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
[3]迈克尔 波特等着 战略-45 位战略家谈如何建立核心竞争力[M]北京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210-18
[4]C W L 希尔 G R 琼斯 战略管理 中国市场出版社 第七版 2008 年 2 月
[5]李名亮:广告公司经营模式转型研究 上海大学
[6]王青道:企业会议活动走势中的变与不变 中国贸易报 2015-9-29;
[7]徐静宜:《战略成本管理的应用-价值链分析与作业成本管理的融合》 生产力研究 2011
[8]杨柳:《战略管理文献综述》 时代经贸 2015
[9]张羽君:《公司内部制度效力研究》 法学论坛 2013
[10]刘剑波:《经济危机状态下中小企业的生存之路》 中国商贸 2012
[11]刘开友:《浅论如何制定和调整企业经营战略》 科教导刊 2015
[12]李凡:《需求产品成本分析方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6
[13]焦微玲:《网络环境下我国虚拟会展平台方案设计研究》 商业研究 2014
[14]刘越:《互联网:融合创新,迎接“互联网+”时代》 世界电信 2014
[15]刘巧珍:《中小企业供应商管理的思考》 市场周刊 2013
[16]徐以升:《中国经济“新常态”》 西部大开发 2012
[17]左强:《在企业管理实践中感知文化》 大观周刊 2011
[18]衣莉芹:《经济学视角下会展人才缺失与培养问题分析》 中国成人教育 2013
[19]赵艳琳:《企业文化》 科学大观园 2013本文作者由于一直供职于一家会展公司,对自己很了解,但对竞争对手的了解不
[20]王晓阳:《展览的空间设计》 工业设计 2016
[21]高虎城:《深化经贸合作共创新的辉煌——“一带一路”战略构建经贸合作新格局》 国际商务财会 2014
[22]陈鲁梅:《河南会展业竞争力研究》 中州大学学报 2014
致谢
本论文的工作是在我的导师宋克勤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宋教授悉心指导我完成了论文的开题和研究、撰写和修改的全过程,并在学习上和生活上都给予了我很大的关心和帮助,在此向宋克勤老师表示衷心的谢意。在撰写论文期间,所在单位的各类研究、调研报告对我的论文提供了极为有价值的参考,单位的领导、同事也对我的研究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还有,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我从互联网、报刊、杂志等多种途径采集了很多的资料,对我的论文写作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在此表示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