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教育学硕士论文

大学生择业观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3-03 共8024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新时期我国大学生择业观问题探究
【第2部分】大学生择业观念调查研究绪论
【第3部分】大学生择业观的现状调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4部分】 大学生择业观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第5部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的对策
【第6部分】大学生择业观优化建设探析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三章 大学生择业观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一)国家就业制度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

  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是我国就业制度改革中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因素之一。毕业生就业政策是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路线、方针在社会人力资源上的综合反映,是国家实现高层次人才资源合理配置的行动准则,也是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规范,它具有导向、调控和约束等功能。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和人事制度的逐步改革与深化,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也开始发生嬗变。在最初"统包统配"的旧体制逐步向"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新体制过渡时期,我国的计划经济和精英模式的色彩仍旧很浓重。为了在根本上改变毕业生无"自主选择权",用人单位无"自主用工权"的状况,原国家教委有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先是出台了"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的政策,之后又进一步提出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新构想。

  该就业制度的确立标志着我国的就业制度走向了新的阶段。大学生就业政策的转变,是实施社会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的重要制度基础。合理使用大学毕业生人力资源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之一。受就业政策的影响,高校毕业生的自主择业权和用人单位的自主用工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双向选择"的制约,这是供需双方间的契约关系。

  契约关系的建立,大学生就业就会受到就业政策的导向和约束,更会受到国家政策的调控和制约。"自主择业"的就业政策使大学生有了自主选择权、公平竞争力,才华有机会得以施展;但也使原本冠有"天之骄子"美名的大学生变成了普通的求职者。面对这一现象,政府各相关部门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会出现的问题也提供了及时的政策调整。

  虽然我国的就业制度在逐渐完善,但目前我国大学生择业的市场机制并不成熟。大学生就业制度需要与人才市场机制及社会环境相互牵制、相互配合。然而,与之配套的人才市场机制并没有完全建立,社会环境也没有完全形成,影响大学生正确择业观的树立。一些大学生靠着家长、亲友的"关系"和"金钱",谋得一份不错的工作,来逃避现实的激烈竞争。这种现象使"双向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不利于择业的公平性。

  (二)经济因素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

  首先,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随着所有制结构的变化,我国的经济制度逐渐从单一的公有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局面。在所有制结构的转变和经济成分多元化的发展的同时,大学生的择业观也开始随之发生变化。一方面,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竞争性、开放性和效益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与之产生的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效率意识等方面显著增强,对大学生择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市场经济运行的过程中,源于它的弱点,很容易使人产生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影响。正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带来的功利意识、享乐主义等这些不良影响,使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受到了一定的浸染。功利主义倾向较为明显、价值观念较为淡化、诚信意识有所缺失等问题的出现,影响了高校毕业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

  其次,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市场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各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也拉开了差距。受收入差别的影响,大学生在对职业的选择上,普遍倾向于追求高收入行业和高收入岗位。在对就业地点的选择上,更倾向于到经济相对发达的大城市和沿海地区而不愿留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根据社会学家刘易斯·芒福德的观点,大城市就像是一个磁场,吸引数以万计的人才和各种资源汇集到一起,随着大城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达,其魅力和吸引力也在不断增强。

  而落后的西部地区和农村,发展机会相对较少,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也较小。虽然国家为了能够吸引大学生走向西部、走向基层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是地区的差异性还是使许多大学生望而却步,更愿意呆在发达地区"享福".

  (三)社会舆论导向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

  大学生正处于择业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坚定的信念及理性思考的能力还有所欠缺。高校作为思想文化的传承、生产、集散和创新场所,首当其冲地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25]

  媒体、网络等传播手段使社会思潮入侵高校的速度提升了数倍。在影响人们价值观等方面,大众媒体具有极特殊的优势,其传播面积广、传播速度快、传播内容具体等,对群体大众产生很强的指引性与导向性。现代传媒媒介信息化与多样化的发展方式,其所传播的生活方式、文化观念等深深植入人们的思想行为方式及价值观念取向,对整个社会的多个方面产生巨大的导向性作用。在信息传媒时代的冲击下,大学生的价值观更趋于多样化和个性化。社会各个层面处于不同目的通过传播媒介传送出多种多样的信息及舆论,对职业等级、社会地位给予了自觉不自觉的评判,表现出不同的价值观倾向,进而深入影响了大学生的择业观。可以这样说,当代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的功利性目的的加强,与传媒传播出的对物质生活的过分追求、对物资生活过多的崇拜、对个人成就过多的关注,在某种程度上有极大的关系。社会媒体不但具有"折射镜"的作用,更将其"放大镜"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媒体过分渲染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加深了其择业、就业的恐慌心理,这种心理上的恐慌进而影响到了在择业行为上的偏差。这些负面报道很容易侵占他们的大脑,影响他们的行为,冲击他们的价值取向,引发他们的观念变化,这其中就涉及到了大学生的择业取向问题。在大学生择业观形成时期,容易造成择业恐惧、道德迷失、诚信度降低、价值取向混乱等一系列问题。

  (四)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

  在就业市场中,大学生的就业自主程度取决于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机制不够健全,在招聘过程中,用人单位存在违规操作行为,影响了就业市场的正常秩序和稳定发展。对大学生的择业及就业产生影响,阻碍了大学生形成科学择业观。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用人单位随意提高用人标准,将大学生的能力与文凭对等起来,出现盲从学历高低、忽视能力大小的现象。通过走访人才招聘会不难发现,在许多单位的招聘信息上,很大一部分岗位都对学历和学校有着特殊要求。例如有的用人单位"专情"于一本学校的大学生,有的用人单位非"985"、"211"院校不录。对于用人单位来说,用人成本是一样的,而引进的大学生学历越高、毕业院校名气越大,对自身的影响就越良好,单位就越有资本,进而造成用人单位不按岗位实际用人,形成"高消费人才"的怪圈。出身名校的大学生纵然是大学生中的精英,应该予以重用,但用人单位也应该考虑到普通大学生是就业市场中的主力军,他们的数量十分庞大,况且这其中的许多大学生也不逊于名校大学生,定下过高的招聘要求会造成这些大学生心生畏惧,进而影响到其择业与就业。这样引进来的大学生不能人尽其用、发挥才能,促使大学生跳槽频繁,对其本身产生不利影响,更加剧了用人单位的用人风险、提高了用人成本。"人才高消费"给大学生的择业观形成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人才浪费,使得就业市场秩序紊乱、发展缓慢。用人单位过分重视学历和各种资格证书,进而造成假学历、假证书充斥着就业市场,诱发大学生的诚信意识降低。

  除了以上分析的学历歧视之外,某些用人单位还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年龄歧视、经验歧视甚至性别歧视等等,由于这些就业歧视的存在,使得大学生失去了许多就业机会,对择业产生了负面情绪,对就业失去了兴趣与信心,造成消极回避的不良心理,大大降低了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的自主意识与竞争意识。

  二、高校因素

  (一)高校的专业设置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

  高等学校教育是按照专业门类来培养学生适应职业需要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系统过程。该过程是通过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教学活动和其它教育活动融会贯通的过程,使学生从某一个专业的逻辑起点达到能够解决该专业一定问题的理论和技术修养水平,最终使其适用于某类或某种职业需要的专业特长。

  换言之,大学生所受的专业教育直接制约着其职业的适应范围。与此同时,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大学毕业生专业技能的供给结构与社会对大学生的现实需求结构之间还存在悬殊的差异,还不能完全适时地适应新的就业趋势,此外,部分院校在专业调配上的改革力度太小。大部分学校重招生、轻就业的观念的问题依然突出。

  随着与日俱增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高校发展了许多新兴的学科。有些专业是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而设的新兴专业,而有的专业是在学科原有的框架内设置的。一些高校为了扩大招生,在没有了解专业的就业前景的情况下,不顾现有师资、设备等条件的不足,盲目的设置了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如果不具备相应的开课条件,不能保证师资、不能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必然会导致学生的含金量降低,造成他们适应岗位的能力较低,胜任岗位需要的时间较长,这样发展下去,难免会出现"热门专业冷就业"的现象。多数高校在设置专业的时候并没有结合实际市场调查对人才需求的结构,仅在微观上把自己学校的发展作为专业课程设置的发展,这样就造成了专业设置趋同严重,导致了结构失衡的现象。这样发展下去必然会出现部分专业的大学生在就业时相对过剩,不能很好地适应激烈的竞争,为日后毕业择业埋下了隐患,这些因素都对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的形成产生了不良影响。还有一些高校专业课程的设置缺乏与社会实际需求的全面对接,只是拘泥于专业理论知识的教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实习经历、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和实践没有得到有机的结合,那么学生的实践技能就得不到良好的锻炼,从而导致学生到毕业时,面临就业这一问题没有足够的主动性和适应性。

  (二)高校的就业指导模式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

  学校是大学生形成正确择业观的关键场所,也是大学生正确面对职业、适应社会发展的过渡时期。也就是说学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服务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择业观的形成。如何引导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如何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不断的发展需求,是学校培养适合时代发展需求人才的重大理论课题。我国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工作时间并不长,相应地获得的直接经验也较少,在就业指导方面教育模式种类比较单一,一般都是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的形式来进行。

  虽然大多数高校为了响应党和国家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号召,设置了专门的就业指导部门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帮助,并开设了相关的就业指导课程和讲座,但很多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存在大都形同虚设,没有规范的系统性的就业指导规划和专业的指导教师,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有的高校甚至把它列为选修课程,即使一些高校把它设为必修课程,也只是对大三大四临近毕业的学生进行就业基本知识方面的普及,因此对大学生择业观念的形成、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塑造、创新能力的培养、职业生涯的规划、职业道德的教育及择业价值取向的引导等方面起到的作用都极小。就业指导工作过于理论化、形式化,在这种情况下难以使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一致。

  (三)高校的择业观教育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

  择业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从理论意义的角度考虑,它理应受到高校重视,但现通过对大学生择业观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多数高校对大学生择业观的教育及相关辅导不够重视。择业观如同其他意识形态一样,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在计划经济时代,学生就业主要依靠分配,政府实行"统包统分"的就业政策,形成传统的择业观,而在这种择业观引领下,多数高校更加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及学生品行教育。现如今我国就业体制已全面改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应运而生了一系列与之配套的政策,大学生就业也相应放开,实行自主择业。在这种背景之下,传统的"统包统分"就业政策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形势的发展需求,而在择业观的教育方面则更显片面。其次,关于大学生择业观教育,在其具体教育内容及实施范围上也不够全面。目前大部分高校已开设了培养大学生择业观的相关课程,而在内容及范围上还限制在职业方向的选择、就业信息了解渠道、求职技巧等几方面,往往忽视了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理想的引导、综合素养的培养及心理健康的辅导。人类行为受其思想的支配,作用于外在事物,思想是行动的先行者。很多高校过分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应用技能的教育,忽视对其进行思想意识形态上的教育,造成部分学生心态浮躁、心理受扰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在面临择业时的心态,进而形成不健康的择业观。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很容易存在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焦虑、急躁、自卑、自负、攀比、依赖等心理,需要学校对其心理教育进行加强。

  总之,高校的择业观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高校对大学生择业观教育还是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对大学生的帮助是一时的,并不能从根本上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同时,不良的择业心态必然会导致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的扭曲,这些障碍都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正确择业观的树立。因此,高校应当对择业观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家庭因素

  (一)家庭观念及家庭成员期望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

  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在潜移默化中不自觉地对孩子产生了影响。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甚至成才,影响都是极大的。家庭中父母的价值观念必然会对孩子的价值取向产生影响。当代大学生是在实施计划生育人口政策下成长起来的,从小在生活上就缺乏锻炼,对家长过度依赖,缺乏团队意识,自制力较差,这就造成了大学生消极的择业态度和重索取、轻奉献的择业观。在大学毕业生求职的道路上,家长的就业观念已成为影响毕业生择业的主要原因之一。家长的直接教育和家庭环境的这种熏陶,特别是在大学生择业之际,家长或直接或间接的干预,往往会使大学生在择业观念偏重社会地位、经济地位。

  而一些家长的就业观念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他们不能完全接受和适应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制度的变革,他们的思想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下的保守、求稳的思想上,要他们把自己的子女从"精英"降为普通求职者还需要更久的适应过程,受到这种思想影响的大学生在具体的择业行为中就表现出过高的期望。还有一些家长则对大学生就业怀有很强的功利性,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人上人",把社会上不良的价值观灌输给孩子。父母会按照自己对子女的职业期待来教育和培养孩子,这样在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孩子会形成特定的价值观与行为模式。在父母期望过高的影响下,大学生就会把个人利益看得尤为重要,把是否达到父母的期望作为衡量自己人生价值的标尺,从而步入了择业的误区。家长的功利心态会在无形中给孩子增加择业压力,导致了孩子在择业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焦虑心理,如果不能及时正确地疏导,便会在择业过程中形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二)家庭经济条件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

  家庭经济条件的好与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择业观念,是大学生择业时形成风险偏好的重要因素。受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来自于城市与农村的学生在就业观念上存在悬殊的差异。城市中富裕家庭出生的学生对于职业的选择更加多元化,他们更多的是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会把有利于个人发展的职业作为首选,倾向于就业所在地域、行业声望、岗位前景等诸多因素上,且会产生相互攀比的意识。更有甚者依靠父母的庇护,逃避就业。家庭坚实的经济后盾没有如期的使他们展翅高飞,反而成了他们躲避就业的保护伞。而出生于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往往看重于反哺家庭、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找工作时首先看重薪酬福利等物质因素,把解决自身生活需要、获得良好的经济收入放在首位。贫困家庭的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常常能够充分发挥主动能动性,不放弃任何一个机会,不轻易放过一个招聘会,不放弃任何就业机会,活跃在双向招聘等活动中,积极推销自己,一旦与用人单位双方达成满意的就业意向,就会很快提笔签约,为谋求高薪而多次就业的机率较大,较少将事业发展作为整体的人生规划,看重求职中的薪资水平。

  四、大学生个人因素

  (一)自我评估、自我定位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

  自我定位,即自己对自身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估,罗列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28]

  就大学生择业而言,自我定位是一个毕业生在择业实践中的自我评价、自我认知过程,是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从"我想干什么"转化为"我能干什么"的过程,也是实现择业主体的知、行、意相统一的过程。常言道:知人者智,知己者明。正确的自我评估和自我定位是大学生择业前期准备的基本条件。若大学生对自我缺乏正确的评估,那么正确自我定位就无从谈起。不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就不可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就很难得到发展。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市场缺乏正确的认识,在求职中就会不断地走弯路。能够认识到真实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信息的同学很快实现了毕业即就业的理想,与之相反,认识缓慢的同学在毕业后才逐渐实现了就业甚至有一部分暂时无法就业。缺乏自我定位、缺乏就业信息的毕业生就像没头的苍蝇,成功求职的概率很低,要么找不到工作,要么找不到好工作只能委曲求全。

  (二)自身的综合素质差异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

  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不仅影响其择业行为,而且也影响大学生择业观念的变化。就本质而言,现代和未来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竞争,实际上是能力与素质的较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用人单位开始逐渐掌握了用人自主权,社会及用工市场对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虽然有很多学生已经意识到自身的综合素质是大学生择业成败的关键性因素,但是却只有极少数的同学能在大学四年的时间里为自己如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制定一个详细的规划。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储备、心理素质、思想道德品质、专业技能素质及为人处事能力等,大学生想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也应从这几方面入手。

  首先,在知识储备方面。大学生从事现代社会职业的必要条件是对应用知识及原理进行大量储备。如果大学生不能充分、全面的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及应用技能,就会导致在择业中选择范围的狭小,进而影响其顺利就业。其次,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大学生作为择业观的主体,其思想道德修养直接影响着其价值观取向。主体确定何种目标,即为满足什么样的需求而创造,是与主体思想道德修养水平紧密相关的。那些选择符合时代要求及社会发展方向的价值目标的大学生,往往是思想道德水平较高的,这与其取得何种等级的文凭、毕业于何种水平的院校是无关的,他们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并提高了个人的生存价值、丰富了个人的人生阅历。反之,那些思想道德水平较低的学生,会以个人为中心,片面追求物质生活享受,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追求经济利益的实现,从而阻碍自身成长及品德提高。最后,在心理素质方面。大学生择业目标的实现是以健康的心理环境为前提的,面对择业,不同的大学生会呈现出不同的心理特点,同一主体也会显现出心理特征的多变性。

  出于对积极因素的考虑,大学生在经历几年的大学生活之后,在知识结构、处事能力、行为认知方面会有显著提高,在面临就业时,有着充分的信心和强烈的欲望,表现出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准备随时迎接挑战、展示自身才华;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再择业过程中,大学生也难以避免地陷入矛盾心理,出现心理障碍和心理误区,具体表现为:虽然想通过自身成就事业,但却缺乏艰苦创业的勇气和能力;虽然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却不能正视自身、面对现实;虽然有着强烈的自我观念,但却不能充分把握自身的行为能力。倘若这些问题没有处理恰当,就会增加大学生的就业难度,增加其就业压力。因此,大学生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以积极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面对就业,既要结合实际、又不能妄自菲薄,既要投身于社会事业、也要促使自身的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乐观的迎接就业挑战,这样才能在择业市场中占据主动地位,具备相应的竞争能力。

  综上所述,社会、高校、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这四个方面是目前大学生择业存在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每个因素的存在都具有积极与消极的作用,要想使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摒弃消极态度、树立正确积极的观念,就要朝着这四个方面努力。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