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选题依据
在1999年第二届清华大学创业设计大赛上,随着多个创业小组在清华科技园注册了公司开始,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活动才算真正意义上的起步。随后,各种类型的创业设计大赛在全国各地高校如雨后春算般地开展了起来,也给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提供了参与创业大赛和体验创业活动的机会。各地政府和高校也相继推出了大学生创业的鼓励措施。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上了创业之路。
然而,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的情况并不理想,这与高校创业教育欠缺有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9年组织召幵了 "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上首次正式提出了 "创业教育"这一概念。由国务院在1998年1月颁发的国家性纲领性文件--《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第一次明确提出"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采取措施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院校在2002年被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确定试点创业教育,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序幕由此拉幵。2010年4月,教育部召幵全国高校创业教育视频会,下发《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明确写到"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在高等学校幵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并随之成立全国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在全国高校中全面开展创业教育。
尽管如此,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是随着我国高校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才幵始的,即1997年才开始有所研究。它比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及大学生创业活动晚了整整20年。目前在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属于探索阶段,借鉴国外模式较多。近几年来,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通过文献调查,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在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为例,进一步探析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其发展的对策。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状况
自1980年以来,创业学领域研究的思潮在西方掀起,创业教育种新的教育理念,就是在这个时候被提出来的。经济与发展组织的专家柯林?博尔在1989年向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教育研究与革新中心提交的一份报告中提出,未来的人都应掌握三本教育护照:一本是学术性的,一本是职业性的,一本则是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和开拓能力的。这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创业教育概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 "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此次研讨会中的报告提到了 "第三本教育护照"的内容,并指出"要把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教育提高到与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 ? "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教育"就是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或 Enterprise Education),既可以称作"企业家精神教育",也可以称作"创业精神教育".由于不断深入对创业教育的研究,国外学者对其内涵的也进行了更加深层次的探讨。在美国,学者对创业教育概念的界定大致包括以下三种:概念一:1991年,在东京会议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对创业教育提出了这样的定义:"相对广义而言,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个人,具体应具备冒险精神、创新意识、创业素质、独立能力以及合作、开发和管理的技能。"概念二:贝沙尔(Bechard)和图卢兹对(Toulouse)作为创业教育学家,对创业教育的认识是这样的:创业教育是一种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目的是为每一个对于商业创造或者中小企业发展有兴趣的人进行教育与创造。集合各种信息,通过一些项目和计划提高创业意识、商业创造性或小商业的发展。同时,他们还提出,对组合创业活动的相关因素进行重新整合要通过开展创业教育来实现。概念三:创业教育是提供个人认知商业机会能力的学习机会,帮助其具备开展创业活动需要的观察力、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这是美国学者柯林(Colin)和杰克(Jack)对创业教育的认识。法美国著名的创业教育家蒂蒙斯(Timmons)是"创业教育之父",他将自己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在《New Venture Creation》一本书中展现了出来。作为创业教育方面的经典教材,书中写到,"Entrepreneurship is a way of thinking, reasoning, andacting that is opportunity obsessed, holistic in approach, and leadership balanced" o容包括战略与商业机会、创业者、资源需求与商业计划、创业企业融资和快速成长等五部分。通常情况下,他们采用两种不同类型的创业教育模型:一种是一体化模型。即设置专门的创业院系,通过创业学首席教授职位和成立创业活动中心等研究机构来承担专门的创业教育工作和开展创业研究。许多美国大学就设置了类似的研究部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以后,美国校园里捐助设立的创业学首席教授职位数己经超过了一百个。另一种是复合式模型,创业教育一方面是在传统 '
的学术性教学、研究单位(系)里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另外一方面是创办创业园开展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训练。在这种模型中,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更倾向于一些操作层面和技能层面的课程。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美国创刊了两种有关创业的新创企业的专业期刊后,全世界关于创业学研究的专业期刊已经达到三十多种,而且正在以每隔一个月创刊一种新刊物的速度增加。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本研究借助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CNKI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及《CNK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在"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以篇名检索"大学生创业现状"可获得从2005年以来相关文献87条;在"CNKI中国优秀说是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以提名检索"大学生创业现状"可获得2010年以来相关硕士论文5篇。
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看,大学生创业研究形成了两个基本的发展阶段。
初步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在时间上大致处于改革开放之初。四川省率先提出并在几个农村地区开展创业教育实验。其基本理论源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论".创业教育开始走进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课堂,此时的创业还处于零散和不成熟的状态,但它启发了几代毕业生的创业意识,为我国这一阶段农村和城市发展提供创业型人才。
逐步深入阶段:这一阶段在时间上约从20世纪90年代晚期起步,目前仍在延续之中。这一时期的研究围绕大学生创业研究的论文数量大幅度递增,并且已纳入到国内一些高校的教学和培养体系中来。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创业的现状
通过对10所北京高校大学生的调查总结发现,大学生们对创业的认知、创业模式和合作伙伴的选择等方面的态度表现得比较理性和成熟,60. 7%的学生把创业看做是"发现机会,提供产品或者服务,创造价值的过程。16.9%的学生创业目的是解决就业,73. 2%的学生是为了获得更多财富和挑战自我。②在杭州市,接受调查大学生中有六成表现出有自主创业的意愿。对于加入创业队伍,44. 5%的大学生"愿意,还没准备",13.0%的大学生"愿意,正在进行有关准备",2. 9%的大学生"愿意,已经做好准备",创业意愿存在性别差异,大学男生比女生更具有创业的萌动性。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尝试过创业的本科生占11.9%,高于创业的高职高专生(8.5%)和研究生(7.9%)。由此可见,实际参与创业的大学生比例仍然比较低。
根据在校调查,选择单一业主制和合伙制代理加盟创业(即:大学生个人或者两三个人的"办公室型小企业"从事创业活动的组织模式。同时代理加盟创业,凭借加盟企业的品牌和质量开展业务。或者依托一些公司凭借庞大的公司客户关系网进行创业)的大学生占90%以上。也有一些高新技术专业的到学生进驻创业园,以技术创业。
因为大学生创业的时候缺乏创业资金,缺少创业经验,因此大学生在创业行业选择的时候有一边倒的倾向。其大概的比例分配为:较为传统服务业占19.5%;较为现代服务业24.3%; "三新"行业46.4% (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行业成为"三新"行业);较传统制造业9.8%.
2.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的创业活动,纯粹是社会经验不足的学生参与,因此影响大学生创业是否成功的主要因素是缺乏市场意识和企业管理经验。创新的想法,年轻和激情,是大学生创业最大的优势。然而,由学生组成的团委一般而言没有实践经验,更没有实际管理体验,市场观念比较薄弱。对创办一家公司,从幵始的制定战略,到如何管理提升效益再到后期如何进行市场推广,他们都是一无所知。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缺失。创业教育在我国毕竟刚刚起步,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由于受到地域、环境、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影响,创业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还十分不平衡;二是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这创业实务方面的知识,对创业理念教育涉及较少,更缺乏切合实际、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三是创业教育受到诸多因素限制。
在制定大学生创业政策上,全国不同地区差异很大。有的地区政府支持的力度非常大。例如,在上海为青年创业者提供相当数额的创业贷款已经实施了好几年。2007年初,小额创业贷款的门檻更是进一步被降低,主要针对大学生创业政府提供高达1亿的创业扶持贷款。大学生有好的创业项目,在申请下最高可以得到100万元的贷款。与上海支持大学生创业扶持的力度相比,全国还有很多地区有待提局。本许多高校大学生把创业的目的等同于为赚钱,很少认为是服务社会。由此可见大学生对创业概念模糊,对创业理解狭溢。其实,现代高校大学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创业最重要的一个目标的应该是实现和证明自我的价值。此外,还应该包含经济盈利和社会责任的因素。
3.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对策
在政府的响应和带动下,社会各界鼓励和支持,通过网络、报刊、杂志、电视和广播等不同的媒介,发布最新的创业信息,并大力宣传国家和地方促进创业的政策举措。各高校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让大学生了解创业过程,倡导创业理想,增强创业信息,培养创业意识,不断激励大学生提高自身的创业基本素质。
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推进大学生创业行政事业收费减免、税收优惠等方面的力度,在制定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的时候要考虑周全,使之更切合实际,更具可操作性。利于相关部门有效地贯彻落实上级颁发的政策,让更多的大学生创业者成为优惠政策的受益者。加快制定更加完善的信贷政策,幵展了相关金融业务的机构,特别是国家银行应该加大国家政策落实力度,在确保信贷风险可以控制的前提之下,为想要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低息贷款和简化的审批流程,增加信贷额度。②大学生的父母应该改变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就业观念,看到自主创业对孩子成长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大力帮助、鼓励孩子们勇敢地去闯荡、大胆地去创业。
在创业最初阶段,父母不要害怕孩子摔倒、遭受挫折,而应当敢于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摸索、实践;在创业过程中,父母要随时关注和关心孩子们的事业,呵护他们的创业热情和积极性;在孩子们遇到困难和阻挠的时候,父母更要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们,在精神上给予充分的安抚和支持。
学校要从课程教学、主题讲座、学生活动、社会实践多方面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从而构建从创业教育到创业服务的系统性创业扶持体系。面对每一位大学生创业者,要满足他们创业所需的资金和场地,并为他们提供相关的帮扶和指导。学校还应加强县政府机构、金融投资部门、社会服务组织,以及社会成功是等多方面的联系,为学生创业的成功提供有力保障。
4.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情况
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开始了突破性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高校自主探索阶段(1998年--2002年4月),这一阶段,许多高校都进行了积极的自发性探索,关于高校创业教育的研究也逐步出现。二是政府引导下的多元化发展阶段(2002年4月至今),高校创业教育研究蓬勃发展起来。
创业教育是基于创新教育、创造教育基础上的教育。创新强调的是要推陈出新,要求在原本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等基础上发现新概念,总结新规律,从而有所突破。这个过程体现出了对原本事物的更新换代和改造发展。创造强调的是--个从无到有的发生过程,突显的是原创性,如建立新的理论和方法,做出新的东西或成就。创业就是开拓事业、开创基业,强调的是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开创新局面,辟出新天地。简言之,就是把创新与创造变成现实,幵创新事业。
学者通过研究提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即:活跃第二课堂,搭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他认为第二课堂属于因性教育,也是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和素质,特别是非智力性因素的重要方面。以科技竞赛为龙头,组织各类科技创业活动;以学生社团为依托,激发学生创业意识;以"创业实践"为抓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问题还很多,通过对学者们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提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品质比较薄弱,对创业教育认识不足;2.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陈旧,课程开设少,创业教育师资缺口多;3.家庭和社会对选择创业的大学生们缺少理解和支持,创业资金和创业环境都很缺乏;4.大学生自身的创业素质有待提高,缺乏创业精神和社会经验;5.缺乏市场以及相关机构的政策支持,有待完善的创业教育评价体系;6.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基地过于形式化,形同虚设。
针对我国高校创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有学者通过分析美国、英国、德国、瑞典、日本、法国、新加坡、澳大利亚、丹麦和韩国10个发达国家在高校创业教育方面的特点,从创业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学过程、资源整合等方面构建适合我国高校实际的创业教育模式,提出对策:1.更新现有的创业教育理念,使教育理念向未来化和人性化发展,促进高等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共同提升。2.构建更加切合实际的课程体系,通过实现通识类和专业类课程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从而促进课程设置层次化和立体化。3.重视和加强教师队伍培训和选拔标准,促使师资配置向专业化和国际化靠近,实现专职、兼职相结合与"双师型"的创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形成。4.重视创业教育过程,促使教学模式向现代化和多样化发展,实现学生创业实践的体验与创业能力的培养。5.合理有效利用资源,促使创业项目成果化、产业化,实现资源全面共享与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三)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通过对国外大学生创业发展的学习和研究,笔者发现国外发达的创业体系也是经历了从产生到认识再到发展,进而成熟的一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在这样一个变化的过程中,国外的学者们并没有停滞不前,仍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此不断推进和完善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幵展。
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在近几年得到了蓬勃发展,学者们在对其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及创业教育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随着研究探索的不断深入,也发现了不少存在的问题,如:许多大学生对创业缺乏清晰的了解,没有真正关心过创业;大学生创业的研究绝大多数都停留在理论知识上,实践案例内容比较少;对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生创业研究论文较多等。我们应该认识到,创业及创业研究对促进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创业经验,在创业内涵的认识、创业素质的培养、创业政策的完善、创业环境的构建、创业教育的发展等方面做出科学规划,同时加大创业宣传,积极营造氛围,形成全社会的共识,结合中国国情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和影响力的创业模式,不断推动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的发展。
三、研究的意义
(一)丰富高校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中,大学生创业教育早己在几十年前就发展了起来,到现在仍然在不断地提高。我国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虽然逐渐得到了重视,并且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绝大多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途径还是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因此,本文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为例,对大学生创业进行调查研究,探讨促进其发展的思路,从而得出符合我国高校实际情况的理论研究结果。
(二)有助于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和社会稳定发展。创业教育最直接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创业欲望,培养他们的创业能力,教会他们如何开拓事业,使毕业生具备竞争力和生存力,即能够寻找合适的岗位就业,又能够自主创业实现梦想。与此同时,通过参加与创业知识有关的学习和培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转变成为各行各业的创业者,不仅为社会带来了更多的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还对维护社会稳定和繁荣各项事业产生了重要的意义。
(三)有助于高等教育改革。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如何深化髙等教育改革,是高校工作中心之一。高等教育改革需要高校摒弃传统的教育理念,树立现代的教育思想,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有助于发掘和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培养大学生拥有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帮助高校毕业生从求职者转变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
通过对国内外对高校创业教育己有的研究成果的整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的意义。经过对大学生创业现状的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并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去,为其发展提供参考。
(二)研究旳方法
1.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参阅文献包括网络文献资料和中外文书籍、报刊、杂志等。通过对与创业相关的材料进行检索,搜集整理已有的研究资料,全面地学习和了解高校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以及相关理论阐释。此外,对前人已经完成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整理,梳理清楚本文的研究线索,明确研究目的。
2.调查分析法。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对该校大学生创业各方面情况进行搜集和整理,调查该校大学生对创业的认知状况,创业的特点,创业存在的问题,创业教育现状等。
3.归纳总结法。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归纳总结,探寻阻碍大学生创业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其发展的基本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