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教育学硕士论文

教师教育专业师范性的不足(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9-14 共6312字

  三、教师的职业素养仍有提升空间

  教师的职业素养主要是指建立在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实践基础上,所体现出教师的职业情感、职业态度、职业知识、职业技能以及职业道德素养。本文主要从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体系以及教师的教学技能方面来阐述教师职业素养所存在的不足,而对教师职业情感、态度以及职业道德素养的不足以后会以实证的形式作进一步研究。

  (一)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体系不完善

  我国自 1999 年开始高校扩招,随着扩招人数不断增加,高校学科专业的教师数量逐渐跟不上学生人数的总体增长,长期下来,教师数量不足必然会加重教师心理负担进而影响教学质量以及自身整体素质的提高。目前在高校,教师新老交替总体速度较低,专业团队建设梯队结构不完善,知识结构更新慢,不能及时跟上社会以及科学发展的要求,总体国际化水平不高。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一般而言,教师的专业知识体系既和自身所学的专业有紧密关系,又与其在教学过程中所承担的专业有密切关系。如果教师所承担的专业课程恰好是所学专业,那么这种知识结构体系就是一致的;但是如果教师进入工作岗位以后,由于工作需要不得不去转换其他相近专业,那么教师需对新接触专业的知识体系进行相应的建构。那么,教师不得不边学习边教学,由于培训时间比较有限,教师所能掌握的知识便十分有限,长此以往,教师便会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经常感觉有心无力,导致最后上课也不能投入极大热情,而未来教师的培养质量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二)教师的教学技能不够丰富

  教师的教学技能主要包括课程设计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板书设计与书写能力、学生工作能力、家校协调能力等[1],这些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师范生培养质量的高低,教师教学活动中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师范生。由于师范生所接触到的教育理论专业课程比较多,而理论性的课程本身很枯燥,如果要通过容易理解与接受的方式势必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很多准备工作。然而,很多教师并没有在整个教学活动当中投入完全的精力,备课内容以及 ppt 几年来几乎没有什么大的调整,只是改改时间与日期;课堂上和填鸭式教学并无两样,与学生的互动也不够频繁,课堂板书比较潦草与混乱,导致学生求知的欲望逐渐降低;而单一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必定无法激发学生对教师职业的向往与憧憬,结果导致大学几年时间精力荒废,就业择业时更为焦虑。

  四、师范生的职业素养不高

  师范生作为教师教育的主体,职业素养的高低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教育专业师范性功能的发挥。具体而言,师范生的职业素养不高主要表现为职业理想出现消极化倾向与职业技能水平一般两个方面。

  (一)师范生的职业理想表现出消极化倾向

  职业理想引领一个人未来的发展方向,坚定的职业理想能够帮助个体很好地实现目标,反之亦然。师范生的职业理想主要表现为教师职业,目前,在高师院校中,大部分师范生都能明确自己的职业理想并进行一定的职业技能训练。

  但是,还有部分师范生的职业理想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消极化倾向,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师范生的职业理想比较模糊。何英通过对某所师范大学师范生的职业理想调查发现,有志于从教职业的师范生只占 29.0%,而其他同学则选择毕业后从事其他职业。第二,师范生的职业认知不足。对教师教育专业相关法律法规、教师职业规范了解不够清楚,何英通过调查与访谈发现,了解师范生政策的学生只有 58.5%,了解教师法相关政策的只有 9.3%,了解教师职业规范的只有 39.6%.[2]第三,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情感缺乏。有些学生选择教师职业主要基于社会现实或者相关合同协议的制约,虽然实际上还在担任教师岗位,但是心里并不满意,可见师范生缺乏一定的教师情结。

  (二)师范生的职业知识掌握不到位

  教育部副部长宋永刚在 2007 年 9 月 11 日指出德、识、才、学、体是每位师范生都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品质,其中师德与知识是师范生应具备的品质,其中师德是核心,居第一位;知识居第二位,因此师范生应掌握知识的生成,拥有渊博的知识。

  而目前,师范生的本体性知识即学科知识与专业知识多数掌握不到位,根据南京师范大学李美玲的对小教本科师范生专业知识建构的一项实证与访谈研究结果显示:小教生较普遍存在:学科知识“T”型短小、教育教学知识沟通实际能力较弱、对小学生关注度不够、通识性知识面窄、经验知识薄弱等问题。

  小教生属于教师教育专业的其中一部分,其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由特殊推理到一般,其他专业的师范生可能也存在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可能是由于学生对知识本身不够理解,也可能是学生没有端正学习态度以及价值观念,其最本质的原因还是师范生的师范性素养比较薄弱,没有充分认识到所学专业对未来从教以及培养优秀的中小学生的重大意义,因此,帮助师范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师范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一般

  职业技能指教师为了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实践活动,通过练习、训练能够迅速、准确、流畅、熟练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并掌握的一系列行为及智力活动方式的总称。[3]

  教师职业知识和情感,是师范生从事未来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外在表现,职业技能对师范生成长和发展具有实际指导作用。然而,目前高师院校仍有部分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技能的重要性。根据荆华飞对某高师院校师范生职业技能掌握程度的调查显示:63%的学生认为自身普通话与语言表达技能掌握不错,44.7%的学生认为自己掌握了一定的书写与书面表达技能,37%的学生认为自己掌握了一定的教育技术技能,37%的学生认为自己掌握了相应的教学工作技能,20.6%的学生认为自己掌握了一定的班主任工作技能,而只有 18%的学生认为自己掌握了初步的教育研究技能。从学生对上述教师职业技能的需求选择情况来看,57.2%的学生认为教学技能对从事未来教师工作的用处较大,而最基本的普通话以及语言表达技能、书写与书面表达技能、教育技术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以及教育研究技能的需求程度均在 50%以下。

  由此可见,师范生似乎没有充分认识到教师整体职业素养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

  五、小结

  教师教育专业的师范性是一个理性层面的问题,其自身存在的不足则通过一定的形式具体表现出来。从学科门数来看,教师教育促进了高师院校的综合化发展,而综合化发展致使非师范专业迅速发展,教师教育专业相对减少,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教师教育专业的地位。从课程设置来看,突出师范性特色的教师教育课程比例有所减少,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以及教育专业课程比例不均衡,而在教育专业课程中教育理论课程与教育实践课程的比例均没有得到很好地分配,并且师范类课程又趋于综合化,那么教师教育专业要更好地体现师范性这一特色就有了更大的难度;从教师职业素养来说,教师学科知识体系不完善,教学技能不够丰富,对教学质量都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从师范生的职业素养来看,职业素养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水平,目前师范生的职业理想逐渐出现职业认知不足与职业情感缺乏等消极化倾向,职业知识掌握不到位,职业技能掌握水平较为一般。

  因此,针对教师教育专业师范性的不足之处,接下来将具体分析产生这一不足的主要原因并为改善这一不足提出相应的借鉴措施。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