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在技工院校德育教学中的引入
我们的德育应该让技工院校学生领悟到古之圣贤言论,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对其人格、品德、观念进行培养;陶冶情操,启发教育,使传统文化成为指导学生一生的道德文化准则,成为学生高远见识、完善人格、幸福人生的源泉,从内心深处感染学生,使其将所学东西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从而提高德育水平。
4.1 目标定位
4.1.1 强烈的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
技工院校德育教学的培养目标第一条,“要求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弘扬民族文化”。何为“民族精神”,通俗说就,民族精神就是爱国主义和社会责任感的统一。但是技工院校学生对于爱国主义的内涵知之甚少,根本不知道如何爱国;平时应该如何做才是爱国;什么样的举动才称为爱国。作为德育教师,我们应该帮助学生认识祖国的过去,展望祖国的未来,让学生对国家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由衷的产生爱国主义情怀。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激发技工院校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于历史的不断发展与变迁,中国始终处于统一—分裂—统一的循环过程中,但是分裂是短暂的,统一才是最终的归宿。
无论是外族入侵还是列强瓜分,中华民族始终屹立于世界之林。我国历代文人名将无不留下催人泪下的豪言壮语展现着豪迈的民族热情,激励着后人。抗倭名将戚继光“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的大气;明朝顾宪成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态度;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豪情;更有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大义凌然;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精神。所有这些,无不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直到现在仍旧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
4.1.2 构建良好的社会关系
传统文化十分关注人际关系之间的调节,倡导以“和”为贵,孔子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刘宝楠 1986)。认为在礼制当中“和”是最重要的,这些都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尽管时代变迁,但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稳定的,变化不大,如今我们更是倡导建立和谐社会。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些精神,对于技工院校学生正确处理人际交往中的矛盾冲突有着重要的作用。孟子提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的相处之道。《弟子规》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刚学文”教育我们对父母要有孝心、对他人要友善、谨慎言语等,这些内容对现在的为人处世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现在的中技工院校学生大多是“90后”,他们从小就生活在物质丰富的社会中,父母、祖父母的过分溺爱,使他们变得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协作精神。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培养处理一些常见情况的能力,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理成长,减少因为人际关系方面而产生心理挫折感。
4.1.3 自强不息,锲而不舍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强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也就是说,人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坚持奋力拼搏,积极向上的精神。孔子教育其弟子时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并且还应该“学而不厌”。鼓励弟子应该锲而不舍,奋发图强、不断学习,正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终身学习。孔子还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一个人的志向应该是坚定不移的并且应为之终身奋斗。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诸葛亮在《出师表》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至今仍让后人为之动容。当今社会科技与经济迅猛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必须培养学生自力自强,正确对待人生,必须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刻苦学习才能成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然而,也有部分学生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崇尚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不努力学习,做事半途而废,缺乏应有的意志品质,他们认为只要能挣到钱,道德素养和学习都不重要。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们更要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用“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学习态度激励他们,越是在物质生活丰富的条件下,越要勤恳踏实,自强自立的。这样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4.2 内容选择
4.2.1 儒家“诚信”、“礼仪”等经典内容
孔子提出“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荀子认为“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荀子·非十二子》)。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将诚信看作为是人们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任何人都不能动摇,所以儒家将“诚信”作为立身处世之本,则有“人无信而不利”之说。但是放眼现在的社会,假冒伪劣商品在市场上随处可见;短斤少两的现象几乎成为我们司空见惯的事情。从三聚氰胺“毒奶粉”到地沟油,从达芬奇家居到知名超市售卖过期产品,我们社会上的诚信缺失比比皆是。这些都与我们古代商家的“童叟无欺”形成鲜明的对比。技工院校作为培育高级技能人才的摇篮,我们有必要将这些未来的工业化推动者培育成具有诚实信用品质的人才,让他们在诚信的良好氛围下养成诚实信用的品质,并成为以后的道德规范始终遵守。
中国自古以来以礼仪之邦着称,《礼记》中“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这里的“礼”是社会秩序,而传统文化中强调社会秩序与个人发展的重要关系。技工院校学生普遍存在道德水准低,不能用“礼”来约束自己,不懂得尊重师长、团结同学,在家中更是骄纵蛮横。所以我们要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礼”,教育学生“不学礼,无以立”即不学礼,就没有办法在社会上立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人际交往原则。指导其行为,规范其道德,使之成为真正有道德、有文化的高技能人才。
4.2.2 推崇“仁爱”之心的观点
传统文化推崇以“仁爱”为道德标准的核心内容。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仁者爱人”要求以仁爱之心关心社会,爱护他人,重人伦,重道德,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要求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朋友之间要讲信,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家庭和睦、社会安定。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主张人与人之间相处,不因贫富贵贱、亲属远近,要互相友爱、相互帮助、共谋福利。孔子提出“己欲立而力人,己欲达而达人”要求根据自己的内心体验去推测别人的思想感受。“仁爱”是一种内心的修养,这不仅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人一种爱的表现。我们要培养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学生发自内心的帮助、关心弱者,先人后己、先公后私就必须借助传统文化。学生们以后无论身处哪里,有“仁爱”之心,才会有一种向善向上的力量,才会产生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长远来看,一个人心存“仁爱”,无论什么时候都将被人们喜欢和尊敬.这也是符合技工院校培养学生道德取向和职业需要的。没有仁爱思想的人,不能期待他做到爱岗敬业,同样也不会达到乐业和立业的境界。
4.2.3 修身好学的观点
儒家提倡“修身”是立身处世,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即“修身在正其心者”,要求做到“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曾子有“吾日三省吾身”,诸葛亮有“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武则天也曾说过:“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于天下乎”。可见修身的重要性。修身的具体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修身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对于学生的人格培养提供了一个长效的机制,注重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另外孔子提到的“学”与“思”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求一边学习一边思考,强调学思结合,反对盲目学习,不假思索,并且认为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提高修养的唯一途径就是“好学”,“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另外中国传统文化将实事求是,身体力行的价值取向作为治学传统。
实事求是其实是一种治学的态度,必须注重研究,尊重客观规律,指导后续的实践,反对说空话,主张办实事。“言必信,行必果”、“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都是对这一观点的体现。
4.3 方式创新
4.3.1 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人生而资质天赋有差别,性格也有差别,应该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寻找合适的教学手段,从而启发引导其进行学习。我国古代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圣贤之师”孔子老先生就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孔子说“唯上智下愚不移”(《论语·阳货》),意思是聪明和愚笨是天生的不可改变的,所以老师不应该在教育过程中掺杂自己的好恶将学生分成或聪明或愚钝、或富贵或贫穷,对待学生应该一视同仁。并且对于不同的学生教育方法也不同,如“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意思是跟资质较高的聪明人,可以与之讲解较为深奥的道理,但是对于资质平庸的人,应该言简意赅的加以说明就可以了。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孔子都有细心的观察,其中《论语·雍也》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这一段对话发生在孔子和学生季康子之间,通过这段对话我们看出孔子对自己的学生的性格特征、才能特点,都了然于心,评价仲由果敢,端木赐为人通达、讲道理,冉求多才多艺。
所以,我们应该细心观察学生的特点,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性格特定,用不同的手段进行教学。不能因为学生文化基础差就放弃课堂的交流与互动,更应该主动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设计课堂提问,增加德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环节,提高德育课堂的教学实效性。针对技校学生,性格开朗,自信我们应该给与鼓励,让他们的文艺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并在此基础上得到进步;针对学生中存在的的自私自利、我们应该给与正确的引导。
4.3.2 循循善诱,启发教育
循循善诱出自《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孔子的弟子颜渊赞扬自己的老师循着次序,先教导他博学文章典籍,再学着礼仪约束自己,我想停下来不学但是又不行。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具有严谨的求学态度,循序善诱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使之由内而外的提升自己的水平。启发引导式的教育主要在于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进行创新。宋代朱熹对启发教育做了详细的解释,“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正是启发教育的最好体现。孔子认为遇到问题应该让学生自主思考,等到他实在想不明白的时候再去启发他;亦或是学生心里明白却没有办法完整表达的时候再去启发他。如果学生对于所学知识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着急再讲新的知识。
现在的技工院校学生,崇尚个性,勇敢直率,但是由于社会阅历和年龄的局限性决定了他们判断事情过于感情化,在处理事情上也较武断,并且很难接受长辈的建议。所以我们应该对其进行“启发诱导”式的教育方法,由浅入深,以现实事例为主,带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一步步引导学生由理性认识上升为感性认识,同时升华并将讲授的道德内容内化为自己的道德素养。
4.3.3 以身作则的教育方法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正是体现了孔子在教育学生中以身作则的方法。教师要求学生的道德规范,自己应该先行做到,才能给学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让学生效仿。东汉班固在《白虎通·三教》中说:“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也是对以身作则,上行下效的一种反映。孟子也认为:“上好之,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孟子·滕文公》),意思也是教育者有什么样的爱好,被教育者就会跟随其爱好,并且会更爱。教育者的德行就如同风,被教育者就如同草一样,风往那里吹,草就往哪里倒。这也是提倡教育者应该,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以身作则,教育学生。
由于德育教学的特殊性,对于德育教师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除书本知识以外,言传身教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也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所以作为德育教师的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道德修养,时刻给学生做表率,真正做到言传身教,给学生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德育观。
4.4 标准建立
4.4.1“听其言,观其行”的评价标准
孔子提出:“听其言,观其行”,认为通过观察一个人是否言行一致是评价一个人的德行的重要标准。所以对学生德育的评价不能仅凭借他的言谈,更要观察他的行为,看他能否做到言行一致。德育是加强人的道德认识,进而影响道德行为,只说不做,知而不行,言行脱节,只是道德虚伪,毫无实际的道德价值可言。孔子还将知行统一作为君子与小人的划分标准,提出“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认为品德高尚的君子是会言行一致。所以,对于技工院校学生的德育教学评价,我们应该遵循“知行统一”,通过“观”,考察学生们是否能够将优秀的品德带入自己平时的生活、学习中,而不是仅仅凭借德育课考试成绩,来评判一个人的德育状况。
4.4.2 先定性后定量的评价方法
明朝教育家朱熹提出:“吕藻人物,须先看他大规模,然后看他好处与不好处,好处多与少,又看某长某短,某有某无,所长所有底是紧要与不紧要,所短所无底是紧要与不紧要。如此互将来品藻,方定得他分数优劣”(《朱子语类》卷十三)。也就说,评价一个人品德优劣时,我们应该从这个人的整体道德素养出发,然后分析他身上优缺点,同时一定要将其优点与缺点加以比较,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做出定量评价,再做出整体道德的评价。《白鹿洞书院揭示》提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右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学者学此而已。而其所以学之之序,亦有五焉。其别如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右为学之序。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其别如左: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右修身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右处事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右接物之要。”
这其中包含了:“五教之目”、“为学之序”、“修身之要”、“处事之要”、“接物之要”的一般德育定性的方法。而《程董二先生学则》中“凡学于此者,必严塑望之仪,谨晨夕之令,居处必恭,步立必正,视听必端,言语必谨,容貌必庄,衣冠必整,饮食必节,出入必省,读书必专一,写字必楷敬,几案必整齐,堂室必洁净,相呼必以齿,接见必有定,修业有余功,游艺及适性,使人庄以恕,而必专所听,苟日从事于斯而敢忽,则入德之方,庶乎其近矣。”这是对学生提出的具体要求及品行的具体评判标准。所以,我们应该参照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德育建立先定性评估后定量评判的评价体系。
4.4.3 “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的评价内容
墨子提出了“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三项标准(方勇 2011),其中“厚乎德行”是首要标准。并对弟子的品行教育与职业操守的养成十分注重,认为教育是要培养“兼士”、“贤士”。《墨子·鲁问》记载,墨子让弟子胜绰去一个叫项子牛的地方做官,项子牛三次入侵鲁国领土,胜绰三次都跟着参与。墨子听到了这件事,派高孙子请项子牛辞退了胜绰,高孙子转告说:“我派胜绰,将以他阻止娇气,纠正邪僻。现在胜绰得了厚禄,却欺骗您,您三次入侵鲁国,胜绰三次跟从,这是口称仁义却不实行”。
严重违反了墨子“非攻”的理念和言行一致的教育目标,这个故事充分说明了墨子对弟子的品行教育与职业操守养成的重视。“厚乎德行”就是说要学生们具有很高的道德水准,达到墨家所推崇的“兼爱”;“辩乎言谈”是指学生们应该用自己的方法将自己的主张推广出去;“博乎道术”是说学生们应该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投身到劳动生产中去。
这三个标准对于技工院校的德育都是具有重要的影响力的。我们培养的是未来的工业生产中的高技能人才,他们需要具有崇高的职业品格投身到劳动生产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