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影响大学生选择去西部或基层的因素”调查中,41.9%的大学生将经济收入低作为主要的影响因素,27.4%的大学生觉得在西部个人发展将受到限制,25.3%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将无法适应西部艰苦的环境,5.4%的大学生认为在人生择偶和组建家庭的关键时刻不愿将家安在西部(见图 2.8)。我们不难看出,超过 90%的大学生已经完全摆脱了传统的就业观念,不再是以服从国家需要为出发点,而是将满足个人需要放在首位,以体现个人价值和个人利益作为择业和就业的前提,这也是造成我国人才结构性失衡的重要原因,使东部地区竞争压力过大,在选择到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中心理问题也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在对“就业指导应提供哪方面的指导”的调查中,36.7%的大学生认为应加入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24.2%的大学生认为应添加心理咨询的指导,30%的大学生认为应在素质拓展上加大力度,9.1%的大学生认为模拟面试程序的指导很必要(见图2.9)。
由此可见,就业指导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群体的重视。高校不能只是在临毕业时给学生突击指导,而是应将它作为长线教育贯穿到大学生的整个大学阶段的教育中。在对“大学生对于就业难的态度”的调查中,31.7%的大学生选择先择业后就业,30.9%的大学生选择先就业后择业,5.4%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28.2%的大学生选择继续考研深造,3.8%的大学生没有想法(见图 2.10)。从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三成的大学生在看待就业问题时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倾向的工作作为职业发展的目标,也有三成的大学生能够适应市场化就业的需求,选择先就业再择业,这是就业观念的转变和对就业形势的客观认识的反映。另外还有将近三成的大学生选择考研深造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而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数量很少,这跟我国的大学生创业的各项限制规定有一定关系,影响了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
2.3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心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上述问卷调查,我们可以了解到新的社会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总体上是积极健康的,但我们仍可以从中看出部分大学生还存在一些就业心理问题。通过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可以把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归纳为认知心理和情绪心理两大问题,下面结合相关的理论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2.3.1 认知心理问题
大学生就业认知心理是指在择业过程中对自己、对职业及其对周围社会环境的认识、了解和择业中对事物的推理和判断[1].当前我国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很大程度上受就业制度、就业政策及就业形势的影响,大学生在就业认知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
2.3.1.1 依赖心理部分大学生从小养尊处优,临近毕业求职时,依赖心理就会明显增强。他们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在自立、自信方面表现不成熟,缺乏积极主动的参与社会竞争的意识,一方面不对就业做充分的准备,一方面又希望得到良好的就业机会,此种矛盾的心理促使他们将希望寄托于自己的老师、父母和亲友的帮忙,而自己却一味的等靠。在当今社会,依赖于他人的帮忙或许能够获得一份好的工作,但从个人的长远发展来看,依赖的心理往往会使人丧失竞争和发展的能力,久而久之便会被社会所淘汰。如此下去就不仅是个人就业难的问题,更会引发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2.3.1.2 攀比心理攀比的就业心理在大学生就业群体中较为常见,主要表现在同学之间的相互比较,就业机会的优劣、就业单位的档次、薪酬水平的高低。他们往往是拿别人的择业标准来衡量自身的择业标准,抱着一种“我不能比任何人差”的心态去寻求机会,部分毕业生认为自己的择业能力和自我价值只有在相互攀比中才能体现出来。
不顾自我的实际需求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而盲目攀比。这种不良的择业心态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毕业生择业期望值高居不下,总想跻身于发达地区的社会地位好、工资水平高、福利待遇好的单位,以此来在其他同学面前炫耀,结果就往往错过许多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机会,最后也只有懊悔不已。
2.3.1.3 从众心理引发从众心理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未能充分认知社会的就业形势,对个人实际需求尚不明确,缺少主见和判断力,容易随波逐流。这种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往往不能静下心来仔细考虑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极易受到周围人的干扰,比如:近几年公务员考试热,大家都报考公务员,那自己也报;大家都报考各种从业资格证书,那自己也报考;大家开始准备考研,自己也要考研,从来不考虑做的每项决定是否适合自己。另外,大学生正处于人格逐步完善和成熟的阶段,也容易受社会思潮和社会观念的影响,用大众的价值观来衡量自己、盲目从众,较少进行自我探索和独立思考。殊不知,长此以往,即便找到工作也会在今后的自我发展中受到限制和阻碍。
2.3.1.4 功利心理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的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环境是个大熔炉,掺杂着各种社会思潮,而大学校园也不是一个封闭的环境,在宣传好的思潮的同时,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消极的思潮也会渗透进来,并影响着许多大学生的择业观和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职业定位和地域选择上,相当多的大学生把择业目标投在沿海发达地区的收入水平高、社会地位稳定、福利待遇好的行业,而不考虑自身与该行业的匹配程度,只顾眼前利益和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市场与社会的需求,虽然这种功利思想受其现实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就其社会和个人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讲,应当加以引导和教育,如若不然就会出现毕业生理想和信念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弱化,而社会的和谐稳定也必将受到影响。
2.3.2 情绪心理问题
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完善与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就业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件重大的人生选择,其情绪的波动也会随着就业状况发生改变。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巨大的就业压力,情绪心理问题就会极易暴露出来,主要有以下表现。2.3.2.1 自卑心理大学生自卑感的来源不仅表现在个人心理、生理缺陷,还表现在能力、事业、目前所处位置及生活挫折方面,对自我认知的明显不足和自感不如他人的心理是自卑感产生的主要原因。一个自卑的人往往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作比较,从而更加剧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
抱有自卑心理的大学毕业生,在竞争激烈的求职场中,不敢面对竞争力大的工作机会,常常表现的缺乏自信,羞于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否认自身的优点和长处,尤其是屡次遭受求职失败的大学生,就会对自己的竞争能力产生怀疑,期望值也会随之降低,不仅造成其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阴影,更重要的是无法在用人单位面前充分展示出自身的优势,甚至将优势表现为劣势,这会严重的影响就业的成功率。
2.3.2.2 自负心理自负心理则是与自卑心理相反,是由于过高的自我评价或缺乏对个人能力水平的客观分析的一种心理表现。这种心理特征大多出现在一些名校或专业紧俏的毕业生身上,他们往往过分看重自身的条件和外界赋予的优越感,自认为掌握了许多专业知识和技能,仍然抱有一种天之骄子的心态来面对求职择业。有些同学认为四年的大学学习已经使自己满腹经纶,才华横溢,找一份体面而合适的工作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表现出看不起这个工作,瞧不上那个行业,甚至认为十年寒窗苦读,到头来英雄无用武之地,显示无法满足自己发展的需要。
在现行的就业体制下,就业市场已不再是卖方市场,毕业生抱有的高傲态度势必会用人单位留下不踏实和傲慢的印象。文凭和名校的声誉已不是用人单位考虑毕业生最关键的因素,个人能力的大小才是主要因素。由于自负的学生总是不切实际、好高骛远,对目前一些条件较为艰苦、但前景较好的工作视而不见,以致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错失许多工作良机,最终因为预期心理没有实现而心理受挫,悲观失望。
2.3.2.3 焦虑心理大学生在临近毕业走向社会的过程中,面对激烈而残酷的市场竞争,既希望尽快走向社会,谋求一份理想的工作,又担心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特别是一些有生理缺陷、性格内向、个人能力不高、综合素质较差、专业冷门、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不理想和一些边远农村地区的学生。其焦虑心理表现的更加明显,另外一些学历层次较低的大专生和理工类的女生表现的也尤为突出。一般来讲,所有未实现就业的毕业生中,焦虑心理是或多或少存在的,适当的焦虑不会对个人未来的职业生涯产生严重的影响,反而会催人上进,激发个人能力的提升和不断完善自己的动力。
总而言之,适度的焦虑可以产生一种良性压力,认清当前形势与自身能力的不足,抓住机会,强化自身素质,促人成长。而过度的焦虑则会影响大学生自身能力的发挥。沉重的包袱不仅干扰了正常的生活而且还会成为就业的绊脚石。
2.3.2.4 挫折心理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挫折是指大学毕业生由于就业目标未能实现而导致心理受挫现象[1].求职就业对大学生来说是人生的一件大事,每个人踏入社会的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经历挫折也是每个即将踏上社会的大学生要上的一门社会学课程,尤其在就业途中遇到挫折更是磨练大学毕业生意志的机会,有利于他们认清社会形势和就业压力,在挫折中不断强化个人素质,提升个人能力。但是如果挫折过大或过于频繁就会超出其承受能力,使大学生对社会感到失望,也对自己彻底失去参与社会竞争的勇气和信心,产生萎靡不振、怨天尤人的心理障碍。
2.3.2.5 嫉妒心理所谓嫉妒就是个人对待别人所拥有的优势、成就及条件胜过自己时所产生的一种敌视的心理状态[2].这种心理主要是将别人的优越之处视作对自己的不利和威胁。对于这种心理的不平衡往往会借助不道德的手段对别人进行中伤,求得心理补偿以达到自身的心理满足,这种心理状态在毕业求职时极为常见。毕业生在择业上的嫉妒心理主要表现在:当别人求得一份满意而优秀的工作时,而自己就会陷入不如别人的痛苦情绪中,对别人的态度由羡慕转为不满最后又不甘心,嫉妒心强的同学甚至做出有损于对方的不道德行为,如诋毁他人人格,诽谤控告他人。嫉妒心理的产生不仅会破坏同学间的友谊,使人际关系冷漠,而且会造成自身的痛苦和烦恼,对自己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也是极大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