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法学硕士论文

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相关问题概述(3)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2-01 共13531字

  三、国有企业职工的综合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

  国有企业职工的综合素质也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素质,在经济利益面前,放松了对提高思想政治水平的要求,对社会主义的理论知识没有深入学习和深刻领会,并且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少数国有企业职工的道德水平也出现了滑坡,损公肥私,中饱私囊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二是职业技能素养,部分国有企业职工不去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在企业深化改革的过程中,经不起大浪淘沙,逐渐的失去了自己的位置感和存在感;三是部分国有企业职工已经习惯了安逸的生活,对于挫折的承受力较弱,一旦面临困难,特别是在企业遭逢困境的时候,内心就显得有些风雨飘摇。

  2.2.4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自身存在不足

  一、工作内容单调重复,工作范围有局限性

  部分国有企业开展政治思想工作的内容单调,形式重复,不立足工作和实践,在面对广大的干部职工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职工的思想症结,在工作中重复存在着“假大空”的形式主义;有的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只管上班时间内,不管上班时间外,实际上很多国有企业职工的思想问题都是从生活中产生的,生活中一些不良的现象会对国有企业职工的思想造成坏的影响,而生活中所产生的一些琐碎的矛盾则需要思想政治工作去帮助化解,可以说思想政治工作者没有注意国有企业职工八小时外的生活层面,工作范围有一定的局限。

  二、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陈旧落后

  部分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形式非常的简单,每天利用国有企业广播和电视在休息时间和休息间里不间断播放新闻,要么就是进行照本宣科的理论学习和流于形式的讨论会,很少对企业当前的经营运营情况进行全面和深入的调研,没有对职工的思想状况开展摸底,找不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没有工作的抓手和切入点,使得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可有可无空洞的说教课。

  三、工作机制需进一步理顺
  
  国有企业在改革后,思想政治工作该有谁来主抓,怎么抓的问题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改革前是党委抓,改革后是懂事会爪、监事会抓、总经理抓还是党委抓,这个问题没有弄清楚,及时有的国有企业明确了党委抓思想政治工作,但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培训等活动又需要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还有企业各部门层层通过,个个主动配合才能真正开展,党委以及工会在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发挥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现在有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的工作机制十分不流畅,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么是九龙治水又无龙头,要么是你不管、我不管、大家都不管的局面,比较理想的一把手负责,其他部门领导带头主抓,企业职工一起拾柴火焰高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良好局面并没有出现。

  2.3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问题的成因

  2.3.1 领导干部因素

  一、形式主义方面

  (1)学习不够深入,学用结合还不够紧密。具体表现在:一是领导干部在坚持经常性学习、针对性学习和自觉性学习方面不够积极和主动。二是领导干部没有结合岗位自身岗位的要求,开展理论学习和技能学习,特别是对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学习还不够全面、不够深入,有的甚至还是一知半解。比如,有的领导干部,特别是国有企业中层部门领导,虽然在参加集中学习时,会做笔记,但笔记只成是了一种记录,不会在集中学习之后再进行温故知新。还如,在对专业岗位知识学习上,存在着急需、急用才急学,有临时抱佛脚的现象。

  (2)远离基层职工,联系不紧密。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特别是企业高管普遍存在着联系基层员工不紧密的现象,即使是调研也是一种走马观花式的,具体表现在:一是对基层职工的思想状态把握,对机关职工走动了解得多一点,对一线职工了解的少一点,对开展机关党委的思想政治工作关心一点,对基层部门和二级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关心不多;三是在开展对普通职工走访、接待的工作时,部分领导干部还存在着形式多于内容,蜻蜓点水,存在着对基层所反映问题不深入、不细致、不紧密和不系统全面分析现象。这与企业文化所注重的“以人为本”背道而驰,难以激励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偏重于抽象性工作,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与研究还不到位。现在国有企业的老总一般只抓三件事“人财品”,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认为是无甚意义,二是国有企业老总往往都是一言堂,凭着检验、感觉和印象、不注重数据的整理和统计。

  二、官僚主义和享乐主义
  
  (1)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不经常,与实际结合不紧密。具体表现在:制定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计划时,重理论政策的宣传教育,对单位员工急需解决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重视不够,化解不力,存在重形式轻内在的问题,在对为单位职工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工作上也存在着应付、敷衍的问题。

  (2)领导干部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有急躁情绪。主要表现在:在日常工作时,埋头看的多,开口问的多,走出去看的少,与他人,特别是基层职工一起研究探讨的少,在处理有关思想政治问题时,存在着急于求成的急躁情绪,硬干蛮干的现象,这是工作作风不扎实的重要表现。

  (3)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落实力度不够强①.主要表现在:一是国有企业的管理制度对领导干部有时形同虚设,一套制度两套标准,对领导干部缺少监管力度和措施,职工认为制度管理有失公平,对遵守制度存在思想上的抵触情绪。二是在落实制度方面,有时需要领导干部当即拍板的,有的人存在做老好人的思想,不愿较真,不想较真,不愿严格落实制度要求,因此造成制度虚设,职工在思想上对管理制度不存敬畏之心。

  (4)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方面。主要表现在艰苦奋斗的意识有所淡薄。一是违反党纪国法,有贪污腐化的现象发生。二是一般都存在超标接待的问题,“面子观”严重,不节俭,随大流。三是贪图安乐享受,不思进取,出现慵懒政现象。

  2.3.2 组织内部利益冲突因素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中心工作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以国有企业也以“获得企业利益为中心”,国有企业中开始出现了物质享受观念的膨胀,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开始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触碰到企业上下职工的切身利益,不同的利益群体之间利益的碰撞及矛盾开始出现和放大,成为阻碍当前国有企业发展的拦路虎,马克思在其着作中曾经强调指:“人为之奋斗与斗争的一切事物,都是与其他们自身利益有紧密的关系,人民群众对事情的发展方向究竟关心到什么地步,这些事情1显然,马克思也是认为,思想活动与利益时息息相关的。在战争年代,毛主席也曾经强调指出:只有解决老百姓关心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等关心的所有生活问题,是我们应当值得注意的问题”.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也曾经强调指出:“只有少数思想先进的分子可以不重视物质利益,广大人民群众是有宝贵的奋斗牺牲的革命精神的,但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革命也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只讲奉献牺牲,不注重物质基础,那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也应该注重利益基础,企业进行改革从本质上就是利益调整在分配的问题,因此国有企业职工将非常关心在改革进程中与自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激烈的思想碰撞,也会随之产生各种各样的思想症结,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人翁意识的变化

  在国有企业改革之前,国有企业职工的主人翁意识非常强烈,在国有企业不断的发展和改革之后,随着工人的权力和话语权被削弱,工人组织被企业边缘化,根据有关调查发现,国有企业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越来越淡化,认为工人的地位、权利和待遇随着改革的深入在有些地方不升反降,越来越多的工人觉得自己是企业的雇佣者而已,在工作中感觉没有感到作为一个工人的骄傲感和自豪感,自身这个群体也属于整个企业金字塔的塔基,虽然重要,但是从未向塔尖一样受人关注过
  
  二、国有企业职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国有企业职工在改革开放以前,生老病死的一切都是由国有企业承担,还有保障性福利住房,甚至子女看病、就医、入托、上学也都有单位买单或是部分承担,也就是就业、福利待遇、社会保障三者是集于一体的,但是随着国有企业的发展,特别是股份制改革之后,国有占股权重降低,国有企业职工的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条件就发生了较大幅度的变化,医疗卫生保障和退休养老逐渐开始从企业中开始分离交由社会管理,以医疗卫生保障为例,医疗费用在改革之初的全额报销,现在有的国有企业降到了20%,甚至是不报销,更多国有企业职工参加的是当地医保,但是领导干部的医疗条件是越来越好,全额报销加高干病房,这些都使得国有企业工人丧失掉了主人翁的感觉,足以引起国有企业工人对这些现象的思想抵触和反感情绪。

相关标签:企业文化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