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法学硕士论文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及原因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5-05 共7409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研究
【第2部分】高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分析导论
【第3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解读
【第4部分】 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及原因分析
【第5部分】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的教育对策
【第6部分】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认同现状与对策结语与参考文献

  二、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及原因分析
  
  要想设计出一份有效的问卷,就必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一个清晰的理解和认识。因此,本部分的问卷设计是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解读的基础上形成的。

  调查问卷题目的设计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现状、践行意愿、及践行技能三个方面为基础展开。共设计题目43道,力求全面、准确的反映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现状。

  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到底是怎样的,是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会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具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是我们要通过调查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的第二部分选取了武汉某高校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作为样本,力求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以及访谈的方法,收集到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的一系列相关资料,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认识现状。

  (一)样本分析
  
  1.问卷调查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在武汉某高校内进行。选取的调查对象有文科专业的、也有理工科专业、有综合类的、还有专业性极强的,因此,样本的选取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数据的分析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共发放问卷420份,回收问卷409份,实际有效问卷401份。受调查的学生中,大一学生75人,大二学生80人,大三学生84人,大四学生60人,研宄生(主要为硕士)81人,人数年级分布较平均。在性别上,男生人数173人,占总人数的46%;女生人数207人,占总人数的54%,女生人数略多于男生人数。在专业分布上,文科学生(包括体育、艺术)200人,占总人数的53%;理工科学生180人,占总人数的47%,文科专业人数略高于理工科专业人数。(见表1)【1】

  
  2.个别访谈情况
  
  共访谈不同类型大学生21人,其中男生12人,女生9人,男生略多于女生。

  其中研究生(硕士)有5人,本科生16人,文科生10人,理工科11人。将个别访谈的资料与问卷调查的资料结合起来,力求使调查研宄的结果更加客观准确。(见表2)【2】

  
  (二)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分析
  
  关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所展开的问卷以及访谈,主要针对三方面的内容进行。第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情况,即大学生是否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包含哪些价值观、是否能够准确说出每个价值观的内涵、对共产党能否领导人民实现核心价值观的信任程度、以及大学生所认为的目前的实现状况是怎样的。第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意愿情况,即大学生是否愿意在实际生活、学习、工作中践行它。第三,大学生践行技能的情况,也就是大学生是否具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应的能力。

  1.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情况分析
  
  (1)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情况的了解
  
  调查结果显示,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情况了解的调查中,98%的被调查者知道十八大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不知道。95%的被调查者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三个层面的内容,5%表示不知道。能够准确无误的说出其所涉及的十二个价值观的仅有18%,29%基本能够说出,45%能够说出其中几个,8%完全不知道。(见图1)【3】

  
  在我们的访谈中,也存在着相同的情况。绝大多数大学生表示了解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能够准确无误的列举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涉及到的十二个价值的大学生,则比较少。(见图2)【4】

  
  我们不难发现,多数大学生对三个倡导中较为基础的问题能作出正确的回答,说明大多数大学生能掌握基本政治知识,有一定的政治理论水平,政治关注度较高,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对国情判断较准确。但同时也存在着少数学生对政治的基本认知缺失,认知模糊甚至错误。

  (2)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了解情况
  
  在调查中涉及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十二个价值观的含义的认知时,能够准确说出富强含义的占90%,10%不能准确说出。能够准确说出民主含义的有88%,12%无法正确说出。能够准确说出文明含义的有91%,9%不能准确说出。能够准确说出和谐含义的占94%,6%不能准确说出。能够准确说出自由含义的占87%, 13%不能准确说出。能够准确说出平等含义的有93%,7%表示不知道。能够准确说出公正含义的有90%, 10%不能准确说出。能够准确说出法治含义的占85%,15%不能准确说出。能够准确说出爱国含义的占95%,5%不能准确说出。能够准确说出敬业含义的占97%,3%不能准确说出。能够准确说出诚信含义的占96%,4%不能准确说出。能够准确说出友善含义的占98%,2%不能准确说出。(见图3)【5】

  
  也就是说,大部分大学生还是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和能力,能够较为准确的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的。但仍然有一少部分大学生对基本问题的概念比较模糊,认知不够准确。

  (3)对我国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状况的认识
  
  在被调查到我国目前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情况时,65%认为我国基本达到富强的标准,34%认为相差很远,1%认为已经达到。55%认为我国基本达到民主,42%认为相差很远,3%认为己经达到。73%认为我国己经达到文明的要求,19%认为基本达到,6%认为相差很远,2%表示不清楚。79%认为我国基本达到和谐的要求,17%认为相差很远,4%表示不清楚。75%认为我国基本实现自由,24%认为相差很远,1%表示不清楚。31%认为我国基本实现平等,65%认为相差很远,4%表示不清楚。57%认为我国已经达到公正的要求,34%认为基本达到,7%认为相差很远,2%表示不清楚。62%认为我国基本达到法治的要求,34%认为相差很远,6%表示不清楚。认为自己及周围人的行为达到爱国要求的占89%,认为基本达到的占8%, 3%表示不清楚。认为自己及周围人的行为达到敬业要求的占61%,认为基本达到的占35%,4%表示不清楚。认为自己及周围人的行为达到诚信要求的占63%,认为基本达到的占35%,2%表示不清楚。认为自己及周围人的行为达到友善要求的@78%,认为基本达到的占20%,2%表示不清楚。(见图4)【6】

  
  (4)对共产党能否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核心观的信任度的调查
  
  总体看来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信念是比较坚定的。调查结果表明,89%的大学生认为我国能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要求,6%的大学生认为不能,5%的大学生表示不清楚。89%的大学生认为我国能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要求,5%的大学生认为不能,6%的大学生表示不清楚。92%的大学生认为我国能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要求,4%的大学生认为不能,4%的大学生表示不清楚。(见图5)可见大学生对共产党还是比较信任的。

  在我们的访谈和随机调查中,大多数大学生认为“中央领导集体是完全可以信赖的” “中国要富强就必须由共产党来领导” “今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一定能够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中国民众将越来越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大学生对党的信念还表现在高度评价在党领导下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被调查的大学生充分肯定了党执政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巨大得成就。在访谈中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认为,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综合国力迅速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日渐提升,科教文卫事业蓬勃发展,国民素质不断提高,所有这一切都是党执政成就的重要体现。【7】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当代大学生对于我们党执政给予的评价很高,同时,绝大多数调查对象对国家发展的前景有较强的信心。

  然而,在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对共产党充满信心的同时,很多大学生也表示了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在对大学生访谈中,很多大学生表示虽然相信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我们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实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但是十三亿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多么小的问题乘以十三亿,都会变得很大;多么大的成绩,除以十三亿,都会变得很小。在我国这样一个大国当中,要实现我们“三个倡导”中所提到的任何一个价值,都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当涉及到如何实现、何时实现这些现实性的问题时,很多大学生就表现出较多的担忧。

  2.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意愿情况分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不但需要我们去了解它们的深刻内涵,更需要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积极践行,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因此,在调查中专门就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意愿设计了相关题目。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95%的被调查大学生表示愿意投身于现代化建设,为早日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要求而努力奋斗,仅有5%表示不愿意,认为与己无关。97%的大学生表示愿意为早日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要求而努力奋斗,仅有3%的大学生表示不愿意,和自己无关。96%的大学生表示愿意为早日实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要求而努力奋斗,仅有4%的大学生表示和自己没什么关系。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有较为强烈的践行意愿,愿意在实际的生活、学习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愿意为国家、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见图6)【8】

  
  但是,我们在调查和访谈中发现,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使他们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愿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相比较而言,男生比女生、党员大学生比非党员大学生、干部大学生比非干部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愿强烈的比例更高。同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有一小部分同学表现出了冷漠的态度。他们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与己无关,那是国家的事,是共产党的事,不需要自己操心,也不需要自己参与,他们认为有没有自己的践行是没有关系的。虽然表现出这种倾向的大学生只是大集体中的一小部分,但是对这部分缺乏践行意愿的同学,也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如何加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针对这一部分大学生所应当特别注意的。

  3.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技能情况分析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很高的参与热情和强烈的践行愿望。但是,大学生对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着矛盾性的特点,也就是虽然绝大多数大学生表现出强烈的践行意愿,但是涉及到实际去做的时候,往往存在着认知和行为不统一的情况。例如,在实际的校园中,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案件时有发生,不守校规校纪的现象屡见不鲜,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纠纷,也很少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他们由于经验缺乏,技能训练较少,参与实践不够,在践行方面的表现明显较弱。

  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技能情况,我们专门设计了五道有代表性的题目来对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见表3-表 7)【9】

  
  从调査中我们可以看到,仅有27%的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积极践行民主,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65%大学生则表示即使自己去了也不知道如何表达,缺乏清晰表达诉求和践行民主的能力。仅有5%的大学生表示不愿意参与,由此可见,大学生的参与热情还是比较高的,但是缺乏相应的技能培训。【10】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仅有23%的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践行文明的要求,44%的大学生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28%的大学生甚至也会违反文明的要求,5%的大学生表示不清楚。可见只有一小部分大学生具备了实践“文明”的技能,在遇到违背文明的事情时知道如何表达、如何正确实践。【11】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仅有11%的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践行“平等”的要求,在遇到不平等的待遇时,知道如何做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髙达77%的大学生迫切希望能够得到平等的待遇,但并不清楚应该怎么做。可见,大学生对于1的要求,在遇到不平等的待遇时,知道如何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绝大多数大学生在遇到侵害自身合法权益的事情时,不清楚应该怎么做。甚至有一小部分大学生会采用违法的方式来解决,可见,对大学生法律技能的培养刻不容缓。【13】

  
  在对大学生进行“爱国”的具体践行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只有较少一部分大学生能够在现实中理性表达爱国情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绝大多数大学生在面对一些突发事件时,容易采取不理智的方式来表达情绪,可见对于这一方面的技能培养也是不可缺少的。在访谈中我们也发现,尤其在涉及到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的要求时,很多大学生认为自己缺乏相应的经验,相关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比较少,例如,有同学表示,他们想实现民主,但是缺乏实现民主的实践经验,不知道应当如何做,他们想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却对基本的法律流程都不够了解。也就是说,从知到行,还有一大段距离。大学生在从认识转化到行动的过程中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三)对大学生认同现状中所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通过分析研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现状,我们发现,作为普遍具有较高素质的知识分子群体,大部分的大学生还是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能够以正面的、积极的态度对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与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教育工作的开展、实践活动的举办以及广泛的号召和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学习和实践都是密不可分的。

  然而,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实践存在着认知水平不均衡性、知行存在矛盾的问题。因此,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力求正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认识倾向,进而有效地引导他们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课堂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
  
  在对大学生的调查和访谈中我们发现,虽然绝大多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有所了解,但是大多停留在比较表面,比较浅显的认识阶段。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每一个价值观的内涵,能够完全准确理解和掌握的大学生则少之又少。这就说明,我们对大学生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不够的。宄其原因,我认为有几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大学校园中普遍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一系列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内容更新速度慢,不能及时的增添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使得这一部分的内容无法通过课堂的教育来加深大学生对其认同,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首要问题。我们本应该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针对性的、系统性的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通过课堂的教育,来加深广大大学生对其理解和认同。但是课程内容的滞后,使得大学生从课堂上、课本中获得的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其次、高校教师没有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及时的学习最新理论,不能及时的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不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大学生做出表率,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大打折扣。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是党的十八大之后最新的理论成果,高校教师作为对学生开展教育的重要群体,理应第一时间肩负起学习并践行相关理论研究的责任,理应在培养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作用。

  最后,现实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作为学生的必修课来进行教授的,只有考试及格才能顺利毕业,很多学生只是把它当做一门影响顺利毕业的必修课,而没有从心底真正的重视它,把它看成一门修身养性的必修课。这与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脱离实际、内容空泛以及教师对学生思想状况了解不深、缺少针对性、无法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等问题不无关系,“仅入耳而不入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成效不大。在这样的课程培养之下,大学生自然无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更加清晰准确的认识,就出现了认知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践行就更加无从谈起。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践技能的培养
  
  我们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的落脚点是在践行上。在调查和访谈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很高热情和强烈的愿望。然而,虽然他们有强烈的践行意愿,但是在涉及到实际行动时,往往存在着认知和行为不统一的情况,这种矛盾性在大学生身上表现的尤为突出。很多大学生表现出强烈的愿望去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中,他们愿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和导向,按照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但是他们同时也表示,很多情况下,他们深感自己能力的不足。例如,在我们问到是否愿意为实现“民主”而行动时,很多大学生表示愿意,但是当自己身边存在着不民主,不公平的现象时,他们并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归根到底,在学校教育这一块,缺少了对技能的培养和教育。

  具体来说,一方面,在课程方面,缺少了教学实践的环节,忽视了大学生技能方面的培养。其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社会调査,还是志愿者活动,无论是参观访问,还是参加劳动,都是有效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但是目前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缺少这一方面的内容,仅限于每周一到两个小时的课堂教育,仅仅通过平面的、枯燥的课本内容,很难使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所提高,即使是有一些实践活动,也只是走马观花,走走形式,难以产生实际的效果。另一方面,课外实践活动品位不高,形式主义严重。目前的课外活动,大多数停留在打球、唱歌、跳舞等娱乐活动上,虽然打着“寓教于乐”的旗号,但是通常只产生了 “乐”的效果,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教育效果,更不要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到娱乐活动中了。同时,很多时候大学生为了赚取实践的学分而不得不举办和参加活动,为了实践而实践,为了开展活动而开展活动,走走过场,流于形式。

  3.教育手段单一、缺乏创新性、针对性
  
  在我们的调査和访谈中,有一小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了与其他人相反的态度,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意愿。他们不愿意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中来,他们认为这是国家的事情,政府的事情,不是个人的力量可以解决的。

  究其原因,除了这部分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外(例如性格的缺陷、家庭的原因等),我们的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育手段比较单一,单纯依靠政治理论课的作用,忽视了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兴趣爱好,使用千篇一律的教育方法,无法激发起大学生学习和实践的兴趣。另外,教育也缺乏针对性,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本身就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有的大学生思想比较活跃,接受能力比较强,参与到实践中的热情也比较高,而有的大学生思想比较保守封闭,接受能力也相对较弱,参与到实践中的热情不高,如果不能有针对性的对不同思想状况的学生釆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尤其是缺少践行意愿的那一部分大学生,如果不能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釆取更加有效的方法,我们对大学生进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不能说是成功的。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