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导论
1.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选题背景
培育发展新能源产业,是人类缓解能源短缺压力、减轻环境污染,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主要发达国家为追求经济复苏,力图寻找一个新兴产业拉动实体经济的发展,以此重振本国经济,保持世界经济“领头羊”的地位。目前,美、日等国凭借其制度优势和高新技术,制定并实施发展新能源产业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引领世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力图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
加快培育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步伐,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选择。我国用三十余年时间创造了中国崛起的奇迹,但这种经济快速增长主要依靠耗费大量资源和要素投入来推动,单位能源产消远高于国际水平。同时,在经济和利益的驱使下,很多企业和地区在工业化进程中为追求近期局部利益,采取“三高”、“两低”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严重的损耗和污染,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满足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国经济社会迫切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因此,我国中央和各地方政府都将新能源产业作为优先发展的新兴产业,希冀由此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推进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提高能源消费经济贡献和效率,发挥新能源产业的投资拉动效应、能源供给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中,辽宁发展新能源产业已成为必然。辽宁新能源资源蕴藏丰富,装备制造业发展成熟,能源与产业结构亟需转型,污染物排放严重、生态环境堪忧,因此,发展新能源产业不仅是辽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中的必然选择。近年来,辽宁省新能源产业已初步形成了核能、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多渠道、多元化的新能源市场,以企业为主体的新能源产业研发己实现一定的核心技术突破,具备一定的产业化前景。但总体上,辽宁新能源产业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面临需求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低、技术成果转化慢、幵发利用成本高、重设备制造轻研发利用等市场、成本和技术等诸多难题,财税支持政策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激励政策偏重于供给方而效果有限。因此,本文在这样的国际、国内争先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背景下,研究完善辽宁省扶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1.2研究意义
发展新能源产业不仅符合国际新能源发展趋势和特点,也是我国理论和实践的需要。重要的是,完善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税扶持政策,构建系统、健全的财税支持体系,不仅对丰富和发展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税支持政策体系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而且也扩展和完善了我国对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体系理论。
本文是在财税政策助推新能源产业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和分析辽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税制约因素和财税支持政策成效,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和教训,提出完善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税支持政策建议。这对辽宁系统规划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目标、政策着力点,采取恰当、科学、有效、有针对性和实践操作性的财税措施,打造有利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消除市场、成本和激励政策等方面的不良因素对辽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制约,具有更重要的实用价值。
1.2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1.2.1关于新能源产业发展旳支持体系研究
新能源产业作为一种战略性产业,其知识密集型和资金集约型的特性,决定了其发展与壮大都与政府的政策息息相关。从国内外关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支持体系研究成果来看,尽管各国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各有特点,但从整体上看,全球新能源产业政府支持政策遵循了正向激励与逆向限制、政策导向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特定模式,并不同程度地体现在新能源产业规划、管理和新能源产品的研发、生产、交易、消费等环节中。
(1)建立新能源法律体系和实施机制
考虑到新能源产业投资周期长、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因此,发展新能源产业要尤为注意一国的政策导向。沈港等(2009)提到美国政府通过出台《能源税收法》等多部能源法案和制定新能源重大发展计划,共同构成美国新能源战略、法规、实施协调一致的能源法律法规体系,为推进美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和能源安全起到巨大保障作用。德国政府也从战略高度制定系列能源法案和开发计划,确保其新能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单宝(2008)日本为实施其能源多样化战略,确立了能源“3E”目标和新能源系类“阳光计划”等,通过上述努力,明显降低了对石油等传统能源的依赖度。周嗣辉等(2010)为提供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法律和机制保障,我国于2006年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能源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能源法实施细则》。此外,为促进新能源先进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我国财政支出10多亿元资金开发多项科技攻关计划和产业计划。
(2)培养研发人才、提升科技创新
黄玲等(2010)德国通过自主研发、实施新能源核心战略,摆脱能源困境,以远高于市场的标准研发新能源关键技术和前沿领域技术,掌握新能源竞争的主动权。王敏洁(2010)美国的可再生能源国家实验室、日本的研发机构、挪威的能源技术工业研究院等,是该国新能源发展有力的技术支撑平台。
(3)实施系统的激励政策
制约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新能源开发利用成本高。在市场上,新能源产品价格无法体现其低排放、可循环等优点,而且其价格均高于传统能源产品。而国外的做法是对新能源产品的定价并非只考虑产品的直接生产成本,还通过减税、补贴等激励措施弥补新能源的外部影响成本,以此来降低新能源产品成本及相关服务价格,激励新能源产业发展。刘助仁(2007)介绍了欧美等国为推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政府出面制定了系统的激励政策,如在欧盟诸国中,11个实行新能源发电优惠定价制度,对新能源发电企业实施投资补贴和税收减免的国家就有9个,4个实行新能源发电配额比例制度,2个国家实行招投标制度;美国主要通过减税、生产补贴等财政激励措施解决新能源产品高成本问题。瞿国华(2010)德国政府采取补贴式发展模式,其财政补贴覆盖了新能源产业的各个环节,以此来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
(4)培育需求市场,完善市场机制
稳定、持续的产品需求是新能源产业发展源源不断的活力,培育新能源需求市场,完善市场机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李瑞庆等(2009)英国政府通过建立配额制(实质是一种市场机制),规定每个可再生能源企业必须承担的“配额”,以此来实现政府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目标。德国则通过建立固定电价制度,在国家给予电价扶持的保证下,不仅促使可再生能源技术和设备向国产化发展,而且增强了国家的可再生能源生产能力特别是竞争力的储备。
1.2.2关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税支持政策研究
国内外学者关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税支持政策研究比较多,因为财税支持政策是一国政府扶持、激励新能源战略性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1)关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税支持政策现状讨论
吴杰等(2006)从支持开发可再生能源市场入手,介绍了主要发达国家通过财税支持政策,培育和扩大可再生能源市场。范玲玲(2007) -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和发展中国家(如印度)纷纷采取各种财税政策措施支持新能源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以此推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周清(2011)指出我国现行的新能源产业财税支持政策缺乏系统性、协调性和针对性,对新能源产业的直接激励作用和间接激励作用都比较弱。朱晓波(2010)指出我国现行的新能源税收政策既不能贯穿于各个税种,也不能贯穿于新能源生产的各个环节。
同时,新能源的税收优惠政策缺乏针对性、直接性和系统性,不仅会降低税收优惠政策的效率,而且也会给新能源产业的均衡发展带来新的压力。李靖(2011)我国现行的能源税率设置不够全面,税负较高,专门针对新能源的政策和激励措施较少,尚未形成健全的新能源财税扶持政策体系。王玺等(2011)指出新能源产业和新能源产品界定不清晰;鼓励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措施比较单一,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政策工具的分工和协调缺乏有效的配合,削弱了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效果。
(2)关于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的讨论
周清(2011)认为,应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对新能源的正向激励作用和对传统能源的逆向征税限制作用,以此完善新能源财税制度。文杰(2011)认为,应从生产和消费两方面入手,并以正向激励和逆向限制的角度,设计完善扶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李靖(2011)认为,应从产业链角度出发,激励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覆盖新能源技术研发、产品生产、产品定价、市场化推广等各个环节。于沛勇(2011)建议,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在财税政策方面,除了加大财政投入、提高补贴额度,完善税收优惠制度、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外,还应完善制定税收优惠制度时应遵循的原则,比如:长远规划、全面综合考虑、加重传统能源及高能耗产品税率、适当降低新能源和节能产品的税率等原则。包健(2010)认为,制定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制定统一协调的财税政策、运用组合的财税政策和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研究开发的财政投入。马长春等(2008)分析了税收政策会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和消费产生影响,因此建议完善现有的税收政策,再者开征有利于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新税种,如燃油税、环境税等。
1.2.3文献评述
通过对国内外关于新能源产业领域文献的研究和回顾,不难发现,国外不论在新能源产业的支持体系还是财税激励政策方面的研究,都比较成熟和丰富,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经验和启示。而在我国,就整个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支持体系研究比较少,大多是借鉴国外的经验,阐述采取扶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但并没有根据我国的实际,从产业、企业和社会的角度出发去研究探讨,制定的政策和采取的措施比较独立、单一,缺乏协调性、系统性。这点在财税政策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我国政府扶持新能源产业发展采取了各种财税支持政策,但这些政策尚未形成健全的新能源财税扶持政策体系,现行的新能源产业税收优惠政策既不能贯穿各个税种,又不能贯穿于新能源生产的各个环节,整体缺乏系统性、协调性和针对性,严重阻碍了财税激励作用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