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财政学硕士论文

消费模式优化相关税收政策探讨导论(2)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10-14 共5716字

  国外的学者研究可持续消费模式主要从可持续模式内涵以及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的路径和实现方式等方面展开,但是缺乏针对具体消费模式中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尤其计对消费模式转变过程中的税收政策,缺乏深入研究。

  1.2.2国内研究综述

  (1)关于消费模式的内涵及发展历程研究,主要存在以下观点:

  尹世杰在《加强对消费经济的研究》(1979)一文中讨论了消费模式的相关内容,这是我国学者首次比较系统地提出消费经济学的理论。

  周叔莲(1981)首次界定了消费模式的内涵,他认为消费模式是指在一定时期的消费的主要特点,包括消费结构、消费水平、消费内容、消费趋势、消费者偏好以及消费方式等诸多方面的一些特征。孙尚清、李彦和(1984)等也都持有相似的观点。

  尹世杰(1988)认为消费模式阐述了消费者在特定社会形态中,其消费领域里要遵循的准则和规范。后来他又把消费模式更具体的定义成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消费行为的规范与方式。

  杨圣明(1989)认为消费模式的内涵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消费模式指的是消费体制的主要原则和基本属性的组合体,包含消费体制的主要原则,基本规定和制度骨架。广义的消费模式则还应体现消费结构,消费运行机制以及消费发展等多项内容。

  刘校静(2003)阐述了消费模式的演变历程:原始生态消费模式、线性消费模式、循环消费模式、绿色消费模式和可持续消费模式这几个各具特色的阶段,并提出了构建我国可持续发展消费模式的对策建议。

  吴丽兵、任晓华(1999)提出了我国消费模式具体的转变方向,认为应该向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方向发展。香小敏(2007)在总结传统消费模式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消费模式的优势以及实现途径。

  以上对于消费模式内涵的研究,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角度,但总的来说,均认为消费模式并不是仅仅指居民的特定消费行为,而是体现了社会整体消费体制的诸多方面的特征,体现出在消费过程中的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

  (2)关于可持续消费模式,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探讨,主要围绕其内涵、研究的必要性以及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的路径和实现方式等方面展开:

  可持续消费模式的定义,得到广泛认可的是联合国环境署于1994年在内罗毕发表的《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中的定义:“提供服务以及相关的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最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此后,刘云和唐平华(2000)、楼尊和陈启杰(2001)、李家芝和张洪慧(2002)、刘校静(2003)、李军和朱青梅(2005)、许进杰(2008)等学者均论述了可持续消费模式的内涵,虽然各自表达的方式有所差异,但是基本没有脱离联合国环境署阐述的定义。

  在消费模式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中,秦兴方、杨家栋(2000)认为,可持续消费能够促使人们改变生活方式,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现机制。杨圣明(2008)指出,不仅要关注当前消费还要关注未来消费的消费模式,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张志海(2005)、武中哲(2006)、姚永利(2007)等也持有类似观点。

  夏帆、王其荣(2006)则将促进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政策分为社会类、经济类、法规类和其他政策工具,要实现可持续消费模式的转变,应该协调运用这四种政策工具。

  宁军明从消费者行为的角度进行研究,认为通过改变产品与资源的相对价格、激励生产技术变革以及完善制度建设、改变消费者的消费偏好等措施影响消费行为,进而促进可持续消费模式的形成。

  从以上对可持续消费模式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可持续消费模式是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对应的,不仅能够满足当代的需求,同时也不会危及到后代需求的满足。可持续消费贯穿在资源开发、产品生产、产品消费、废弃物排放以及再利用等多个环节,因此需要多项措施和手段促进向可持续消费模式的转变。

  (3)有学者将促进我国可持续消费模式实现的政策进一步细化到财政税收方面:

  邓子基(2010)认为,我国公共财政在支持和推进消费模式的转变过程中,应该实行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和区域协调这四大原则,同时还要完善相关税收政策、财政投资、政府采购、转移支付等制度。

  席卫群(2012)强调在向可持续消费模式的转变过程中,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要充分发挥税收政策在此过程中的引导和调节作用,并根据可持续行为的结构,具体将税收政策贯彻到生态、环保、节约等各个环节,建立起集引导、调节、鼓励、惩罚于一体的税收政策体系,从正负激励作用的两面性,通过对生产和消费行为的引导,阐述促进可持续消费模式的税收政策的方向和思路。

  在促进消费模式转变的过程中,政府的政策尤其是税收政策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针对这方面的研究却比较少,尤其针对我国消费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际经验提出具体税收对策缺乏深入研究。基于此,本文拟从我国现阶段消费模式存在的问题出发,总结我国相关税收政策并发现其中不足,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阐述促进消费模式转变的税收政策。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研究内容

  本文按照基本理论介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了文章的总体安排,共分为六部分,各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提出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总结本文的创新点,同时指出不足之处。

  第二章:促进我国消费模式转变的必要性。对消费模式的内涵及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从消费支出角度、资源利用角度和环境保护角度指出我国消费模式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而阐述我国消费模式转变的必要性。

  第三章:税收政策与消费模式转变的相关性。通过庇古税的作用机制、税收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详细阐述了税收政策对消费模式转变的影响机理。并将税收政策与其他政策工具进行了比较,为利用税收政策促进消费模式的转变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四章:与消费模式相关的税收政策评价。对我国与消费模式相关旳税收政策进行考察与评价,详细介绍涉及消费模式各个环节的多项税收措施,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得到当前相关税收政策中的问题与不足。

  第五章:部分国家引导消费模式的税收政策特点及借鉴。通过分别介绍荷兰、美国、日本、瑞典等国家引导可持续消费的税收政策特点,从中总结出可学习之处,为完善我国相关税收政策提供借鉴。

  第六章:促进消费模式转变的税收政策建议。通过借鉴国外成功经验,针对我国实际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促进消费模式转变的税收政策的具体对策建议,主要从优化税制结构提高服务性消费;完善现行税制中的相关税种;完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开征环境税以及税收政策与其他政策的配合五个方面来实行。

  1.3.2研究方法

  1.系统分析法。通过对消费模式的内涵、特征、发展历程以及我国消费模式的现状和问题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明确促进消费模式转变的必要性以及利用税收政策促进消费模式转变的理论依据。

  2.制度分析法。对我国与消费模式相关的税收制度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现阶段在促进消费模式的转变过程中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3.比较分析法。通过对荷兰、美国、日本、瑞典这些国家在引导可持续消费方面釆取的税收政策进行比较分析,客观的总结出这些税收政策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结合我国消费模式具体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促进消费模式转变的税收政策的具体建议措施。

  1.4本文创新与不足

  1.4.1本文创新

  本文的创新之处表现在:第一,本文对西方国家在各环节引导可持续消费的多种税收政策进行了分析,并没有局限于单纯的介绍,而是进行通过比较分析,总结出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第二,本文在我国促进消费模式转变过程中的相关税收政策分析基础上,发现相关税收政策的不足与问题。针对每一个问题,吸取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从思想认识、税收制度、配套措施等几个方面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切实建议,为有效解决实际中的消费模式转变中的难点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1.4.2本文不足

  本文的不足之处表现在:第一,虽然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居民消费模式的现状,总结出存在的问题,但由于文章角度的限制以及资料数据的不足,没能对当前居民消费方式进行各方面完整的分析,仅仅指出了三个比较严重且亟于解决的问题。第二,本文通过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提出了完善我国促进居民消费模式转变的税收政策的对策建议,但是由于目前国内从税收政策角度出发促进居民消费模式转变的研究资料较少,理论体系尚不完善,加之本人水平有限,未能在建议对策中涉及到所有税种和相关政策,例如关税、车船税、个人所得税等相关税种的完善,以及对新征燃油税的讨论等。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