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新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困境研析
【第一章】乡村社会救助机制改革研究绪论
【第二章】农村社会救助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三章】中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发展历程
【4.1 4.2】寿光市农村社会救助体制的发展现状
【4.3】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五章】完善寿光市新型农村社会救助系统的对策
【结论/参考文献】新型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优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
2.1.1社会救助。
社会救助是现代国家中得到立法保障的基本公民权利之一,当公民陷入生存危机或难以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标准向其提供保证其最低生活需求的物质援助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以上所阐述的社会救助的基本定义,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具体而言:
(1)它是一项公民的基本权利。
对每一个公民来说,社会救助是其应得的社会援助,是应享的最基本的权利,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是他们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我国宪法第 45 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所以,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社会救助是它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对每一个公民来说,社会救助是他们应享的受法律保护的基本权利。
(2)它是维持公民最低限度生活水平的一种保障措施。
社会救助是在公民因社会的或个人的、生理的或心理的原因无力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时才发生作用的。因此,必须有一整套严格的法定工作程序来确定申请救助的公民的生活状况是否确实陷入难以为继的生活困境。这一整套严格的工作程序一般是"家庭经济情况调查",通过严格的申请、调查、审核、批准等程序,使政府能真正摸清贫困人群的数量、贫困程度,便于政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最低生活水平线,使之更加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实施社会救助。
2.1.2农村社会救助。
目前,大部分西方国家已经建立和实施统一的社会救助制度,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殊原因,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尚未建立和实施城镇与农村统一的社会救助制度,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之所以称为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是为了和城镇社会救助制度相区别。
农村社会救助是指政府和社会对农村中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残疾人和年老者以及对因病、灾等造成生活暂时困难的农村人口,给予物质及资金援助,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通过农村社会救助这一概念的阐述,我们不难理解,农村社会救助是为特定的农村居民设定的,即农村三无人员、有收入来源,但其生活水平低于国家法定最低生活标准的低收入者以及因其他突发性灾害或疾病等原因造成生活一时困难的社会成员。
2.2理论基础。
2.2.1贫困理论。
世界银行在《2000 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把贫困定义为"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它同时指出衡量生活水准不仅要考虑家庭的收入和人均支出,还要考虑那些属于社会福利的内容,比如医疗卫生、预期寿命、识字能力以及公共货物或共同财产资源的获得情况。
贫困理论在我国大致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贫困一般是指物质生活困难,即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标准。"二是认为贫困不仅指物质上的匮乏,还包括精神上的贫困。例如江亮演(1990)和童星(1993)认为贫困是由低收入造成的缺乏生活必需的基本物质和服务以及没有发展的机会和手段这样一种生活状况。贫困之所以成为人类发展的障碍,不仅在于贫困对人自身造成影响外,还因为贫困具有恶性循环的特征,它从资本的供给和需求方面使得经济增长、生产规模、生产率和产出等长期维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上。
社会救助的主旨是"反贫困",最终目的是消除贫困,随着经济增长和对贫困问题的深入认识,社会救济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例如,社会救助的内容从缓解物质上的贫困到同时关注精神上的贫困,救助对象从绝对贫困者延伸到相对贫困者,救助标准的制定也随生产力的发展建立了动态调整机制。
2.2.2选择理论。
经济学的选择理论侧重于从三个假设条件出发来探讨社会问题,这三个条件分别是稀有、紧缺的生产资源;资源的多方面用途;社会中人们对其提出的不同需要。我们可以把这一理论视为现阶段我国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不同生活在最低限的人对于社会救助的需求呈现出较大差异性,所选择的标准也不尽相同,在社会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人们对于自身需要的选择标准也会参照效率、公平、稳定等基本的社会救助标准而发生变化,进而指导政府朝着社会救助政策和效率最大化的目标努力完善。
2.2.3公共选择理论。
福利经济学认为,在物质资料得到了极大提高的今天,增进社会经济福利的途径不再是单一的,我们可以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分配的模式达成这一目标;还可以通过实现收入均等化来达成这一目标。对于农村社会救助而言,作为资源有限而需求持续扩大的一类项目,其实现优化配置的一个方向可以是克服外部效应所造成的资源配置低效率的弊端。福利经济学还经常被用来分析社会救助体系中的会计成本问题,对于分析农村社会救助的实施主体所获得的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辩证关系也有着很好的帮助。我们知道,社会救助的最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作为公共福利物品存在于服务过程中,它既表现出了正外部效应,同时也体现出了负外部效益,如何去理解这种双重内涵,就需要我们通过公共选择理论去正确的理解和支持政府的社会救助政策行为,努力去矫正负外部影响,在有效的资金筹集和合理的救助资源分配中认识到现阶段我国存在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优越性和弊端,为其发展和完善寻求出路。
2.2.4需求层次理论。
该理论的另一种名称是"基本需求层次理论",属于现代行为科学所衍生出来的一种理论,最早出现在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发表的《人类激励理论》
这一论著中。该理论可以作为研究老年人对于医疗保险需求的基础理论。马斯洛理论把人类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五大类,它们的排列等级是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他认为人的需求是一个逐步由低层次延伸至高层得到满足的过程。人还没得到满足的低层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是一切需求的基础,在得到满足之后,才会逐渐激活高层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而那些已被满足的需求则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作为处于生活最底层的农民,其对于农村社会救助资源的需求层次应当被界定为最基本的生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