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城市公共安全智慧治理模式探析(3)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12-07 共8272字
  2. 3主要特征
  
  总体而言,公共安全智慧治理模式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 治理功能上突出前馈预控、自主抗逆功能和以人为本、需求导向的公共安全服务功能
  
  公共安全智慧治理基于城市公共安全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在功能定位上重视过程导向的系统治理职能和复合公共危机综合治理职能,促进突发事件风险全面统筹、常态非常态快速转换和治理全过程顺畅衔接。同时,功能重心由专注于应急处置,进一步向识别、控制并化解风险和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实时性的公共安全服务转移,提升预防预警、风险治理的可预见性、主动性和精确性[13].
  
  2) 组织结构上突出开放延展、多元互联和动态适应
  
  网络式组织结构具有信息流动性强、参与互动性强、资源深度共享等特征。经过制度化授权的网络式动态联动机构,具有紧急状态下权威性强、集中统一的优势,有助于解决公共安全治理中囿于部门利益而横向协调不力、资源配置不均衡等突出问题,以及指挥统一性、协同有效性较低与大规模、复杂化、紧急的应急需求之间的突出矛盾。
  
  3) 治理流程上突出数据驱动、精确供给
  
  难以有效获取并充分运用海量数据信息为公共安全治理服务是我国城市公共安全治理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之一[14],智慧城市环境下“多对多”的网络化、扁平化信息传递模式,为公共安全治理实现数据驱动、精确供给和多元共治提供了技术平台,有助于解决理念创新、技术发展与运行机制滞后之间的矛盾。这一方面体现为政府治理工作机制以数据信息为中心,围绕数据信息的搜集、处理和分析等信息流动过程,将网络式分布的机构、人员、物资、装备等多元资源有效联接和整合,推进治理过程的有序衔接、治理资源的快速获取和高效利用,具有整合公共安全治理流程于一体的突出特点; 另一方面体现为公共安全治理事务中,通过PPP等不同合作模式,依据数据传输、分析和挖掘,对公共安全需求进行精确把握,进行实时动态响应、1供给相应公共安全服务,从而以政府、社会、市场协同合作的方式,提升公共安全治理的整体效能。
  
  4) 对传统公共安全治理模式的系统性、整体性优化
  
  公共安全智慧治理模式是对传统公共安全治理模式的改革升级,并且是从机构设置、职能定位、组织结构、资源配置、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的系统性、整体性的变革创新,具体表现为:
  
  机构设置: 由科层制、相对封闭僵化的公共安全治理机构向开放、动态、协作的公共安全治理机构转变,推进分部门管理向集成化管理转变。
  
  职能定位: 由基于公共安全治理权责、以突发事件应对为中心的管理职能向以国民公共安全需求为导向、以公共安全治理为中心的服务职能转变。
  
  组织结构: 由横向分割、纵向层叠、高度固化的组织结构向基于多主体的网络化、自组织、动态适应的组织结构转变。
  
  资源配置: 推进资源配置现状由分割、闭锁、凝滞向融合、共享、流动转变,实现信息要素主导的资源配置方式。
  
  运行方式: 由政府单向管理控制、事实驱动、被动响应的运行方式向多主体交互参与治理、数据驱动、前馈预控的运行方式转变。
  
  公共安全智慧治理模式与传统公共安全治理模式的特征比较,如表2所示。
  
  公共安全智慧治理模式与传统公共安全治理模式特征比较
  
  3 结束语
  
  1) 在理论研究层面,基于“智慧治理”理念,从构建原则、体系框架和主要特征等三个方面提出“智慧”理念及技术融入公共安全治理模式的路径,构建公共安全智慧治理模式,并形成公共安全智慧治理的理论体系。
  
  2) 在实践应用层面,就我国智慧城市在公共安全治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资源分割、单一主体、应对导向的传统公共安全治理模式,从资源系统的整合共享、多元主体的协调互动、突发事件的前馈预控等三个层面,探索解决公共安全治理中纵向专业分工与横向需求整合的矛盾,解决应急资源的供给不足、分布失衡、数据孤岛等问题。
  
  3) 在整体模式构建层面,对传统公共安全治理模式进行改革升级,包括机构设置、职能定位、组织结构、资源配置、运行机制等五个方面,这一系统性、整体性的变革创新,有助于解决传统模式的结构性问题,提高智慧城市风险预控和危机治理能力,适应智慧城市环境下提供智能化公共安全服务的需求,对保障城市公共安全和维护社会发展稳定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Lee,Amy V.,Vargo,John,Seville,Erica. Developing a Tool toMeasure and Compare Organizations ' Resilience[J]. Natural Haz-ards Review,2013,14(1) :29 - 41.
  [2]Andrulis,Dennis P.,Siddiqui,Nadia J.,Purtle,Jonathan P. In-tegrating Racially and Ethnically Diverse Communities into Planningfor Disasters:The California Experience[J]. Disaster Medicine andPublic Health Preparedness,2011,5(3) :227 - 234.
  [3]Amin,Ash. Surviving the Turbulent Future[J]. Environment andPlanning D - Society & Space,2013,31(1) :140 - 156.
  [4] 马奔,毛庆铎。大数据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行政管理,2015(3) :136 - 151.MA Ben,MO Qingduo. The application of big - data approach in e-mergency management[J]. 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2015(3) :136 - 151.
  [5] 张春艳。大数据时代的公共安全治理[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5) :100 - 104.ZHANG Chunyan. The public security management of the era of bigdata[J]. Journal of China National School of Administration,2014(5) :100 - 104.
  [6] 汪锦军。城市“智慧治理”: 信息技术、政府职能与社会治理的整合机制[J].观察与思考,2014(7) :50 - 54.WANG Jinjun. Urban smart governance:the integration mechanism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the functions of the government and socialgovernance[J]. Observation and Ponderation,2014(7) :50 - 54.
  [7] 刘红波,赵晔炜。智慧安全: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新趋势[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5(3) :62 - 67.LIU Hongbo,ZHAO Yewei. Smart security:the new trend of urbanpublic security management[J]. Journal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5(3) :62 - 67.
  [8] 廖丹子。无边界安全共同体---探智慧城市公共安全维护新路向[J].城市规划,2014(11) :45 - 51.LIAO Danzi. Boundaryless security community:study on a new pathto public security of smart cities[J]. City Planning Review,2014(11) :45 - 51.
  [9] 辜胜阻,杨建武,刘江日。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软科学,2013(1) :6 - 12.GU Shengzu,YANG Jianwu,LIU Jiangri.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city in China and their solution[J]. China Soft Sci-ence,2013(1) :6 - 12.
  [10] 卢文刚,黄小珍。超大型城市公共安全治理: 实践、挑战与应对---基于深圳市的分析[J].中国应急救援,2015,(2) :7 -12.LU Wengang,HUANG Xiaozhen. The public security managementof megacity:practice,challenge and response -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henzhen[J]. China Emergency Rescue,2015,(2) :7- 12.
  [11] 王雪丽。城市公共安全治理中的“府际关系”问题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2) :50 - 53.WANG Xueli. The research of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in urbanpublic security management[J]. The Journal of Yunnan Adminis-tration College,2013(2) :50 - 53.
  [12] 郭其云,董希琳,岳清春,等。基于利益相关者分析模型的危机管理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4(4) :438 - 440.GUO Qiyun,DONG Xilin,YUE Qingchun,et al. The study of cri-sis management based on stakeholder analysis model[J]
  . Fi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4(4) :438 - 440.
  [13] 曹惠民。
  风险社会视角下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策略研究[J].学习与实践,2015(3) :98 - 105.CAO Huimin. The research of urban public security managementtactics under the view of risk society[J]. Study and Practice,2015(3) :98 - 105.
  [14] 李丹阳。大数据背景下的中国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初探[J].江海学刊,2014(2) :118 - 123.LI Danyang. Brief on reform of China 's emergency managementsystem in big data perspective[J]. Jianghai Academic Journal,2014(2) :118 - 123.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