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投资促进部门行政组织调整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7-08 共3520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金山区投资促进部门组织改进探究
  【第一章】投资促进部门结构优化研究绪论
  【第二章】行政组织结构优化相关理论阐释
  【3.1】金山区投资促进部门基本概况
  【3.2  3.3】投资促进部门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困境
  【4.1  4.2】提升战略高度,优化部门组织结构
  【4.3  4.4】构建完善体系,促进组织结构优化
  【结论/参考文献】投资促进部门行政组织调整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结论

  总体来说,金山区投资促进部门组织结构优化是一项涉及面广、复杂程度高的系统工程,要实现优化和完善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整个优化的进程,不仅触动到现有的利益格局,而且也对现行组织结构进行一次深层次的变革,着实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为了金山区各项资源配置实现更优、政府工作效率达到更高,切实的提升金山区的招商引资实效,金山区投资促进部门只有通过不断地探索和调整来摸索组织结构的优化之路,从而不断推进金山区投资促进工作更上新台阶。

  本文基于对金山区投资促进部门组织结构的分析,充分利用公共管理相关组织结构的理论指导,对现行金山区投资促进部门的组织结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结合金山区的实际运作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的落脚点是要解决金山区投资促进部门,包括工业园区和经济小区如何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一体两翼",汇聚合力、形成联动,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实现最优的配置,进一步促进金山区招商引资工作更上新台阶,从而提高政府效能。同时,希望最终能为兄弟区县的投资促进部门的组织结构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建议。

  本文以金山区投资促进部门为案例,对如何实现部门组织结构优化进行了初步、浅显的探讨,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如何结合金山区的区情,借鉴其他区县的经验,实现投资促进部门的结构优化,仍然需要从理论和时间两个方面做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一)著作:
  
  [1] [美]格罗弗·斯塔林。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经典译丛-经典教材系列[M].常健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 [澳]欧文·E.休斯(OwenE.Hughes)。公共管理导论[M]彭和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 [英]诺曼·弗林。公共部门管理[M]曾锡环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4] 陈振明。公共部门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 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6] 石佑启、黄新波。我国大部制改革中的行政法问题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7]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途径(第 2 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 程惠霞。公共部门管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9] 孙学玉。企业型政府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0] 陈振明。政府再造--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述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1] 陈天祥。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7.
  [12] 王雅莉。公共部门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13] 郑煜,郭伟。公共部门战略管理[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
  [14] 魏娜,王学栋。公共管理方法:原理与案例[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8.
  [15] 曾维和。当代西方国家公共服务组织结构变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16] 陈佳贵。新中国管理学 60 年[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17] 金太军等著。政府职能梳理与重构[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2
  [18] 刘靖华。中国政府管理创新 4 管理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9] 竹立家。中国公共行政[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7.
  [20] 李庆钧,陈建。中国政府管理创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1] 段甲强、李积万。公共部门机关管理[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
  
  (二)期刊论文:
  
  [1] 杨光斌,李月军。中国政治过程中的利益集团及其治理[J].学海,2008,(2)。
  [2] 石佑启、杨治坤。论我国行政组织结构的优化[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0,(1)。
  [3] 阙培佩。论我国公共行政组织的优化设计[J].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2,(2)
  [4] 龚军,张志明。行政组织结构的扁平化趋势及对策[J]. 行政与法,2001,(2)
  [5] 刘刚,娄策群。政府信息化对行政组织结构变革的影响[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4)
  [6] 薄贵利。论优化政府组织结构[J]. 中国行政管理,2007,(05)
  [7] 饶慧,王兴国,张德新,江滨。组织扁平化理论与行政体制改革[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9)
  [8] 李翠英。关于行政组织变革的若干思考[J].学理论,2010,(18)。
  [9] 刘刚、娄策群。政府信息化对行政组织结构变革的影响[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4)。
  [10] 冯云廷。公共行政组织的变革及其现实性[J].财经问题研究,2000,(3)。
  [11] 罗珉。组织设计:战略选择、组织结构和制度[J].当代经济管理,2008,(30)。
  [12] 杨阳。基于战略管理的行政组织结构优化问题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 2011.
  [13] 李清娟。"产业发展与城市经济"政府战略管理[J].区域功能定位与产业发展[M].2007.
  [14] 李鸿艾。信息社会中的行政组织结构改造[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4)。
  [15] 谢卫红。组织结构理论述评[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4)。
  [16] 何庆明,戴丽萍。组织结构发展趋势的复杂性研究[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6)。
  [17] 朱宏杰。阶段性组织结构设计方法研究[J]. 上海管理科学,2001,(5)。
  [18] 丰云。论我国行政组织的扁平化趋势及设计[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4)。
  [19] 刘刚,娄策群。政府信息化对行政组织结构变革的影响[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4)。
  [20] 徐克斌。行政组织结构变革的动因及关键成功因素分析[J]. 中国科技信息,2005,(7)。
  [21] 孙学玉,伍开昌。当代中国行政结构扁平化的战略构想--以市管县体制为例[J]. 中国行政管理,2004,(3)。
  [22] 许淑萍。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行政组织结构[J]. 理论探讨,1998,(1)。
  [23] 李自鹏。组织结构网络化和内部沟通立体化[J]. 经济研究导刊,2010,(23)。
  [24] 李伟。论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职能定位[J]. 求实,2010,(3)。
  [25] 李威。 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的困境及其对策分析[J].南方论刊,2010,(4)。
  [26] 李院林,陈国权。大部门体制改革的实质与突破[J].中国行政管理,2009,(1)。
  [27] 李朝智。对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的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2008,(10)。
  
  (三)学位论文:
  
  [1] 张丽娟。公共财政框架下产业组织结构优化调整研究[D]. 山西财经大学,2013,30
  [2] 江荣宝。基于信息流的中国行政组织结构优化研究[D]. 湘潭大学,2006,20
  [3] 马晓琳。"整体型政府"的新趋势及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D]. 曲阜师范大学,2013,15
  [4] 杨阳。基于战略管理的行政组织结构优化问题研究[D]. 武汉科技大学,2011,21
  [5] 密良燕 . 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我国大部门体制改革模式研究 [D]. 电子科技大学,2009,11
  [6] 桂华伟。地方政府大部门体制改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12
  [7] 孙琦。我国政府组织结构优化问题研究[D].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35
  [8] 沈朋。组织结构设计理论的研究与实践[D]. 西南交通大学,2005,58
  [9] 仇赟。大部制前景下我国中央政府部门间行政协调机制展望[D].吉林大学,2008,64
  [10] 马晓琳。"整体型政府"的新趋势及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D].曲阜师范大学,2013,22
  
  二、外文文献:
  
  [1] Kester Isaac-Henry,Strategic Management in Public Services[A].London:Macmillan Press,1999.
  [2] Alfred D.Chandler,JrStrategy and Structure:Chapters in the History of the AmericanIndustrial Enterprlse[M].Cambridge,Massachusetts:MIT Press,1962.
  [3] Peter F.Drucker.Manangement's New Paradigm[J].Forbes,1998.
  [4]See,Markh.Moore.Creating Public Value:Strategic Management in Government[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5.
  [5] Bozeman and J.D.Straussman.Public Management Strategies[M].San Francisco: Jossey-Bass,1990.
  [6] Jack koteen.Strategic Management in Public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Managing Public Concerns in an Era of Limits[M].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1997.
  [7] Paul C. Nutt and Robert W. Backoff,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Public and Third Sector Organization: A Handbook for Leaders[M].SanFrancisco:Jossey-Bass,1992.
  [8] S. Ranson and J. Stewart. Management in the Public Domain: Enabling the Learning Society[M].London:Macmillan,1994.
  [9] Goodnow. Politics and Adminstratration[M]. Beijing: Beijing Huaxia Publishing house,198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