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群体恐慌现象治理探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5-24 共787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公共危机事件的群体恐慌问题研析 
【第一章】群体恐慌现象治理探究绪论 
【第二章】群体恐慌概念、原理及案例探讨 
【3.1】群体恐慌形成的原因 
【3.2】群体恐慌问题的影响 
【第四章】预防和减少群体恐慌的若干思考 
【结语/参考文献】我国群体恐慌事件防范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一章 绪 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从国际来看,进入 21 世纪以后,国际社会形成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并存的复杂局面。世界范围内的自然灾难和意外事故频繁发生,刺激民众的敏感神经。如 2001 年美国 9.11 事件、2005 年伊拉克 8.31 踩踏事件、2005 年伦敦7.7 连环爆炸案、2014 年莫斯科 7.15 地铁脱轨事故、2014 年末上海外滩踩踏事件、2015 年美国华盛顿 1.12 地铁浓烟事件等等。这些事件的发生对民众心理形成极大的震撼和冲击,给人们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此外,科技社会的不确定性因素进一步强化人们规避风险的警惕心理。当人们相对稳定的生活状态被突发危机所打破,安稳的心理需求被剥夺,由安全感丧失而引发恐慌的情况就会出现。如何应对公共危机中的群体心理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在推进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的一大课题。欧洲已有研究表明,遭受灾难得到心理帮助的人们比没有得到帮助的人们更少出现心理障碍。

  ①这激发了学者对公共危机管理问题的思考。为了有效应对全球公共危机,联合国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人的安全保障战略。在这些理念和发展战略的指引下,世界各国不断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并采取积极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众心理危机,降低了公共危机中的损失程度。

  在中国,公共危机关乎公共安全、破坏社会秩序、威胁人身财产安全人尽皆知,然而与公共危机相关联的群体恐慌问题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重视。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相对滞后。面对公共危机,理论与现实脱节、准备不足、应对不力、处置不当、反复发作等问题时有发生。在社会转型期,中国发展各项社会事业都需要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而一系列公共危机的发生,容易营造恐慌的社会氛围,加重民众应对公共危机时的心理负担,加剧公共危机的破坏性。在日本福岛核事故后,日本民众的有序撤离和中国不断发生的系列恐慌事件形成强烈反差,类似“日本地震引发核辐射危险,上海民众恐慌”的新闻标题显得特别刺眼。毋庸置疑,在大灾难面前,日本民众也会有所恐慌,但整体上的井然有序却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关键所在。为有效化解公共危机,应对社会治理新难题,2013 年 11 月 12 日党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宣布中央将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并明确提出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这些政策的出台切中肯綮,有利于消除民众对食品药品安全、居住安全、出行安全等问题的担忧、焦虑和恐慌。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完善的公共危机管理应急体系不仅要有器物层面的考量,还要有心理层面的设计;不仅要体现维护稳定的责任意识,还要体现社会治理的人文关怀。否则,如果每次公共危机事件中,仅仅采取以暴制暴的方式,以正常社会秩序的恢复与否为判断标准,忽视与受害者的沟通,留给受害者的印象恐怕只能是环境的暂时安全和冷漠的暴力机关。这样,当受害者再次受到危险刺激,恐慌出现的概率可能就会增大,心理伤害的程度也会增强。例如,由 3.1 云南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袭击案引发的社会“震荡效应”,并没有随着犯罪嫌疑人的被抓而结束,转型期中国民众的脆弱心态,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中国社会的“群体恐慌”.在此后的 2014 年 3 月 14 日下午,成都市中心店铺林立的商业区春熙路发生群体恐慌,多家商场内数以百计的购物者突然尖叫逃跑。3 月 15 日,广州天河区和荔湾区的商业区也连续发生两宗民众恐慌逃散事件。这些事件表明,群体恐慌可以借助某些介质进行传播、感染,其破坏性不容小觑。因此,转型期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提升既要着眼于宏观系统的顶层设计,又要扎实做好微观上关键环节的实证研究。群体恐慌问题对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提升提出新的考验,加强此类问题的研究意义重大。

  (二)选题意义

  简单地说,恐慌是一种对严重威胁做出不适应、不恰当、无效反应的集体行为。恐慌的表征是发生的时间短,稍纵即逝。在危机状态下,紧张、害怕、恐惧心理和逆反、埋怨情绪迅速蔓延,如果缺乏有效的纾解对策,群体恐慌阴影慢慢叠加、沉淀、聚集,进而激发更大规模和更大范围的群体一致性行为,其本身对心理的冲击力度、对行为的影响程度、对社会秩序的破坏强度是不能低估的。公共危机中许多灾难性事件并不总是由于灾难本身造成的恶果,群体恐慌引起的群体奔逃、踩踏、挤压也是导致伤亡的重要原因。如新疆阿克苏踩踏事故、系列地铁恐慌性拥挤踩踏事件。①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预防和减少公共危机中的群体恐慌问题是摆在社会治理面前的一道现实难题。因此,群体恐慌问题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群体恐慌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风险社会中,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经典集体行为理论的相关内容仍然具有很高的解释力,但也应该注意到,民众心理问题特别是社会心理方面也发生着微妙变化。公共危机中群体恐慌问题的研究能够进一步呈现集体行为理论的优势和不足,丰富集体行为理论的内涵和外延。

  第二,群体恐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心理学上来讲,西方社会崇尚理智文化,注重外部知识的获得,而中国情感文化氛围较为浓厚,注重自身生命的感受。美国人执着于认知层面,对灾难的原因、后果、意义进行理性的思考、反省和界定。相反,中国人较关注行为层面,注重情感的关怀困,较少追究灾难的意义和前因后果,而把焦点放在尽快调适心灵以恢复正常的生活功能和社会功能上。①因此,研究公共危机中的群体恐慌问题,深入分析群体恐慌产生的原因,有利于增进民众对群体恐慌的社会认知,进一步预防和减少群体恐慌的发生,提高民众应对危机的意识与能力,增强政府公共危机治理效果,营造健康稳定、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早期学者对恐慌的研究基本持否定的态度,他们倾向于认为恐慌是民众在面对灾难面前丧失基本人性的表现,是非理性的、反社会的、自私的,显然这种观点有失偏颇。比较有代表性的两种观点是诺瑞斯·约翰逊(Norris Johnson)等学者的“利他论”和 E·L·克兰特利(E.L.Quarantelli)的“利己论”.持“利他论”

  观点的学者认为,在危机事件中,民众不会将自身的命运建立在牺牲同伴利益的基础上,相反,一些社会组织中的参与者,密切关注其他人的命运,甚至因为帮助他人,使自身陷于危险之中。而持“利己论”观点的学者对这种观点提出了质疑,他们倾向于认为在面对突发危机事件时,民众把注意力集中于自身的命运上,而忽略了别人的利益。实际上,这两种观点的前提都是基于理性人假设,忽略了人性在公共危机中非理性的一面。

  在恐慌心理和行为特征的研究方面,综合国外学者如敏茨(Mintz), 基廷(Keating),埃尔宾(Elbing)等人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笔者把民众在恐慌状态下的行为特征概括如下:①人们在急促情况下,试图快速移动;②群体行动过程中,在遇到一些较为拥挤的通道时,会出现逃生无序现象;③行动混乱无序,在出口处的拱形结构和栓塞结构逐渐明显;④拥挤、堵塞逐渐形成;⑤逃脱速度因受伤或跌倒民众的影响而减缓;⑥个体行动表现出强烈的集体行为趋势;⑦紧张状态下的逃生者容易忽视部分可供逃生的通道,以致逃生通道人流量出现极不均衡状况。

  在恐慌心理产生原因的研究方面,不同研究者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不同原因。

  从贝克的《风险社会》、克里彻的《道德恐慌与媒介》及朱克斯的《传媒与犯罪》的书中,我们不难归纳出一条原因:客观存在的风险本身与在传媒误导下的认知偏差为群体恐慌提供了孕育的温床。莫森(Mawson)断言恐慌源于知觉意识,他指出生态环境、场域情境、群体组织、社会文化以及社会控制等因素都与恐慌发生不无关联。

  ①基廷(Keating)、凯利(Kelley)等学者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进行研究,他们把群体恐慌概括为集体行为的一种特殊形态。卡普兰(Caplan)的情绪危机模型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个体和环境之间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场域环境维系着这种动态平衡。而当场域环境发生剧烈变化,原有的平衡关系开始破裂,个体出现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卡普兰(Caplan)还指出,个体对“背景事件”的认知水平、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个体的心理调适能力、社会支持程度决定着这种失衡状态持续时间的长短。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群体恐慌问题的系统研究起步较晚,学者们主要从社会心理学、伦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物理学等角度关注着群体恐慌的概念、成因、特征、应对策略等问题。

  1、基于社会科学视角的研究

  群体恐慌问题的研究在 2003 年 SARS 危机中达到了一个峰值。孙多勇利用Logit 模型,以 SARS 为例衡量了个体灾难恐惧感知度,有效地了解和预测了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下个体的恐慌来源。

  ①王欢从 SARS 造成的群体恐慌入手,从大众传播、流言、群体压力及集群行为等角度分析了群体恐慌心理的成因。

  ②廖菲等认为,在SARS 发生时,公众恐惧的原因来源于 SARS 的突发性、高危性及公众的无知、信息传播的过度和公众对信息的反应,周围环境变化带来的压力。

  ③时堪、陆佳芳等建立了心理行为预测模型,研究 SARS 危机中 17 城市民众的心理及行为,认为负性信息,更易引起民众的高风险评价,导致非理性的恐慌。

  ④沙莲香、刘颖通过对危机状态下社会行为、心态状况方面的考察、分析和模拟,以复杂适应系统的观点分析了SARS 爆发至消亡的一个月时间内,民众在行为、情绪、压力等方面的变化及特征,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反映民众行为、心态的各项变量间的相互关联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根据统计分析得到的定量模型,通过设定微观主体的行为规范,建立了基于主体的计算机模型。

  ⑤这种系统的定量研究尝试有利于建立科学的恐慌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更加清晰地分析群体恐慌产生的机理,制定更加科学的防控策略。

  景怀斌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直接指出恐慌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信任危机,是个体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丧失信任之后的应激性反应。恐慌心理包括恐惧、焦虑等情绪,是社会对突发事件的客观反映。

  ⑥此外,《论群体恐慌事件的新闻处理--以乌鲁木齐针刺事件为例》、《谣言传播与“第三人效果”分析--以抢购碘盐风潮为例》、《“群体恐慌”的伦理分析》等文章分别从传播学、伦理学视角分析“群体恐慌”的成因也颇具特色。这说明国内对群体恐慌问题的研究已经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与群体恐慌问题研究相关的研究还有部建平所着的《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策略:

  政府媒体危机公关案例回放与点评》、赵士林的《突发事件与媒体报道》、沈正赋的《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研究》、蔡静所着的《流言:阴影中的社会传播》及梁良所着《从众》。值得一提的是,秦启文等在《公众在突发事件中的负面心理反应解构》

  则是从社会管理角度,提出透过突发事件负面心理的深入挖掘,从公众知情权、社会信任、公共管理三个维度解构和研究负面心理问题的重要性,这对于群体恐慌的研究很有启发性。

  2、基于自然科学视角的研究

  基于自然科学视角的研究主要是运用现代物理学、管理工程学、仿生学等学科的知识,通过模拟推演等手段探讨群体恐慌问题。这方面的研究如火如荼。如田玉敏从人群动力学的角度对正常和恐慌情况下的人群行为规律进行了探讨,并对聚集状态下人群的心理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CDENP 复合理论。

  ①这对于消减群体恐慌造成的损失具有一定意义。顾军的《恐慌状态下人群行为动力学模拟》一文通过引入社会力模型,把“模拟自推的多粒子体系框架”的研究方法应用到对人群中不对等运动(如现实中的堵塞和拥挤现象)的行人动力学研究中,进而研究恐慌和拥挤的机制及先决条件,提出预防因拥挤而造成巨大压力,缩短逃跑时间,提高逃跑效率的措施。杨振宏对某高等学校教学大楼中密集学生群、密集时间、密集区域及恐慌特征进行了实证统计研究。

  ②吴熙文在《基于时间约束的突发危机事件恐慌心理研究》一文中运用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相关知识,设计突发危机事件虚拟场景,通过对被试施加时间的约束,激发被试的恐慌心理,获取较为真实的恐慌心理数据,并以计算机模拟实验的手段,分析被试者在突发危机事件中的恐慌心理和行为规律。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综述所述,国外对群体恐慌研宄相对全面系统,研宄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模型化应用比较多样,理论与实践研究更注重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同步。而国内群体恐慌研宄仍处于发展阶段,定量研究较少,理论创新不足,研究方法、技术手段以及研宄模型的运用有待加强。从现有文献看,国内政府、公众、学界对公共危机理论的研究,主要涉及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制建设、公共危机教育发展、危机预防、处理、评估、总结等各阶段的应对措施等方面,而从公共危机管理角度研究群体恐慌的论着还比较少,这也为群体恐慌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本文中使用的文献资料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1)与本研究相关的着作、论文和统计数据;(2)访谈数据资料。通过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访问调查,分析群体恐慌的个体心理特征;(3)网络共享资源,主要包括利用多种搜索引擎获取的相关案例。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归纳、整理、汇总,了解该课题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形成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群体恐慌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且还是心理层面的公共危机。因此本文建立在对这种社会现象描述分析的基础上,梳理群体恐慌问题的研究背景、思路与方法、概念与框架,同时借鉴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管理学的学科的相关知识,运用文献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论证群体恐慌形成的影响因素,从社会环境、群体认知和个体心理三个方面分析群体恐慌出现的原因,阐述其正面和负面的社会影响,最后从思想层面、制度层面和操作层面分别提出预防和减少群体恐慌的思考建议。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就是对文献进行收集、查阅、分析和整理,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探求事物本质的科学认识方法。文献研究首先要依据文献资料展开,并在文献研究基础上得出能够确定事物发展趋势和规律性的结论。其流程一般包括课题提出、研究设计、搜集文献、整理文献和文献综述等五个基本环节。群体恐慌问题研究也遵循其特定程序。本文在运笔之前,通过查阅群体恐慌研究的相关文献、政府文件和相关的政策、统计数据等二手资料,了解公共危机过程中群体恐慌的研究进展、主要影响、产生原因及对策建议等相关问题。

  2、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从整体上来处理一个课题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通过详实、准确记录某一实例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并进行分析和研究的一种方法。每一个典型案例的选取都是建立在对真实情境描述的基础之上的。在案例的真实情境中,可能包含一个或多个需要挖掘、探讨和论证的现实问题,也可能包含解决这些现实问题的对策和方法。虽然这种方法受到社会统计学家的批判和非议,但是它作为发现重要变项以及提供有用范畴的一种初步方法,在社会学的研究中还是非常有价值的。

  3、访谈法

  通过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访问调查,了解公共安全事件中引起群体恐慌的个体心理特征,影响因素,增加群体恐慌问题研究的实证性、科学性、系统性,为进一步研究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群体恐慌问题,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提供一定的思想启迪。

  (1)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

  2014 年 7 月-8 月笔者对联系上的访谈对象进行了逐一访谈,访谈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访谈对象基本人口特征、事件过程回忆、主观感受及公共危机管理建议等。为了简洁明朗地概括访谈对象的基本人口特征,本文用表格进行描述,其基本特征见表 1.

  本文所选取的 10 位访谈对象,涉及农民、学生、公司职员和事业单位研究人员,在知识构成上具有一定梯度,大部分访谈对象能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较为完整具体地回忆事件发生过程,准确恰当地描述自己处于“危险”情况下的主观感受。因此,借助访谈案例,本文可以尝试探析不同职业人群的恐慌心理状况。

  (2)研究对象的选取方法

  寻找群体恐慌亲历者不容易,因为他们经历过群体恐慌后又很快融入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即使能找到,一般也不愿意配合访谈。本研究历时 1 个多月,通过微信、微博和 QQ 聊天工具咨询多位同学朋友,并采用滚雪球的方式寻找合适的访谈对象。由于调研经费和时间有限的关系,经过筛选,最终敲定这 10 位样本作为本研究的访谈对象。本研究不能在第一时间赶到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现场进行调研,不能获取最直观的第一手资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而由于群体恐慌研究的特殊性,采访公共危机事件现场的受害者可能会面临道义谴责和舆论压力,因此,此类研究尤需谨慎。

  笔者根据研究的目的,事先拟好访谈提纲,采用标准化访问和非标准化访问、直接访问和间接访问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对于较为熟悉的同学和朋友主要采用非标准化访问形式,对于地理距离较远的访谈对象主要采用电话访谈形式,每次电话访谈的时间控制在 15 分钟左右。

  四、内容框架

  本文尝试梳理国内外有关群体恐慌研究的相关文献,从公共危机管理及群体恐慌的概念界定开始,运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借鉴集体行为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要义,在系统梳理己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群体恐慌产生的原因及群体恐慌对公共危机管理的潜在影响,在访问调查的基础上提出转型期消弭群体恐慌的一些对策建议。

  文章共有四章,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与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内容框架,对研究主题的提出起到一个提纲挈领的作用。其中,文献综述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阐述。第一是关于国外的研究综述,从国外学者对恐慌问题的研究态度、恐慌心理和行为研究进展及恐慌心理产生原因这三个方面进行介绍。第二是国内研究现状。这一部分在思路上主要是基于从社会科学视角和自然科学视角进行梳理,尝试呈现目前学术界对公共危机管理视域下群体恐慌问题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是研究的基础。包括群体恐慌概念、理论原理和案例分析。本章通过概念、分类、特征的描述性分析,借助案例深入探讨,尝试对群体恐慌作基本解析,期冀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群体恐慌。文中理论原理部分既是研究的视角来源,也是解释群体恐慌相关问题的基本依据,这也为思考建议的运笔提供了启发。

  第三章分析了群体恐慌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内容包括群体恐慌的成因分析和影响分析。第一部分结合访问调查,总结出群体恐慌的成因有如下几点:风险社会中社会安全问题增多,风险性增强,转型社会面临信任危机,基本科技常识缺乏制约居民社会认知能力,盲从心理助长群体恐慌;第二部分是群体恐慌问题的影响。虽然群体恐慌弊大于利,但本章采用辨证分析的思路,客观分析了群体恐慌的利弊:一方面有助于推进群体恐慌问题研究,促进对公共危机管理的反思并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社会治安秩序,威胁个体人身财产安全,降低社会信任程度。后者危害社会稳定,属于需要重点关注并加以治理的问题。

  第四章是群体恐慌的治理思考。本章分别从思想层面、制度层面和操作层面这三个层面来思考治理对策。从思想层面来看,公共危机管理视域下的群体恐慌问题应通过创新公共危机管理思路来凝聚消弭群体恐慌的社会共识,并树立社会协同治理的理念,织好预防群体恐慌的安全网;从制度层面来看,应完善公共安全管理相关制度,加强媒体网络诚信制度建设;从操作层面看,应该加大科普宣传工作力度,提高民众科学素养,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完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加大危害社会安全不实信息的传播,尤其是谣言的管控力度。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