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日常交流中,男女性别的差异往往会表现在语言的使用上。性别的不同对语言的态度不同,语言对男性和女性的描写也不同。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心理和生理现象等等都会导致语言的使用不同。刘润清(1995)强调语言学的最终落脚点是在国内搞本土化研究,从而认真挖掘出汉语的特征。国内现有的大部分研究所引的观点和语料都来自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是在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完成的,很多反映的是西方主流社会的语言现象,由此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具有普遍性,未必合乎中国国情。因此,本文借助中国的古装剧《甄嬛传》来分析清朝时社会地位影响下汉语语言的性别差异。
二、语言性别差异研究简介
在西方,有关论述女子言语表达特点的最早文献要追溯到 1665 年,罗宾。福特(Robin. Fort)所着的 Histories NatureMorale Desiles Antilles 一书,可算是性别语言学比较早的研究文献。(孙汝建,1997) 但直到 1922 年 Jespersen Language一书的出版,对语言性别差异的研究才开始具有学术意义。
随着 21 世纪 60 年代美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和社会语言学的产生,学者们运用社会语言学的一些观点理论对女性言语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而 80 年代初的博格林(Bolinger)等对语言性别的研究大大地推进了对女性语言的研究。语言学家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料的发音、词汇层面,现在已渗透到语法、语义、会话模式、文学作品角色分析等不同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层次。
在国内,对汉语语言的性别现象进行科学探讨较早的应该是赵元任先生,他在 1928 年出版的《现代吴语的研究》(转引自钱进,2004)一书中就注意到了男女在语音和声调上可能造成的差异。孙汝建的《性别与语言》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汉字中的性别差异,是国内第一部比较全面研究语言和性别关系的专着。国内专门探讨汉语性别语言的论文还少见,基本上是受外语性别研究的影响。本文从社会文化和地位影响的角度对《甄嬛传》中男女角色的话语风格、角色关系、谈话内容进行性别差异的分析。
三、《甄嬛传》中语言的性别差异分析
对于语言性别差异现象这一问题不少学者都从语言的性别歧视现象、男性和女性的会话风格和他们在运用语言时的差异来研究。他们认为不同的社会、文化中,语言的使用在性别歧视现象和会话风格这两方面是有差异的。正如魏耀章所说,性别差异的研究,只能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进行,否则就失去了实际意义。(魏耀章,2001)因此本文从情景研究模式入手,分析社会地位影响下中国清朝时期男性女性的话语风格、角色关系和谈话内容。
(一)社会地位影响下男性女性的话语风格
社会的分工、文化角色的差异使得男女角色在人们的心目中形成了一种男主外女主内的固定模式;男性谈吐大方,女性轻言细语;男性用语气坚决,肯定来表现他们的果断性和权威性,而女性则用缓慢、不确定的语气来表现她们的柔顺和委婉。社会对男性和女性有不同的期待。在很多社会中,女性的行为被认为应该符合淑女规范,语言上的文雅和说话的仪态有利于建立淑女形象。
在本文研究的语料中的清朝这个封建社会更是如此。综观全部电视剧 76 集,从太后、皇后到皇帝的每一个妃子,大臣们的夫人,在讲话的节奏上都是比男性的要慢很多,而且在音量上也是轻声细语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和所选择的表达都反映出人们所处社会的价值观念。通常认为男女两性在社会地位上的差别越大,语言上的性别差异也就越大。越是处于无权地位的人就越要有礼貌,所以当男人或女人处于从属和无权地位时,他们有可能在语言上比他们地位高的人更有礼貌。(转引自李经纬,2001)在语气词方面,笔者选用了华妃得宠(甄嬛未得宠)时的1-5 和失宠(甄嬛得宠)时的 38-42 这 10 集来进行语气词的使用频率的研究,对甄嬛和华妃这两个妃子身份地位变化对她们语言使用的影响,和皇上的语言使用来进行比较,发现华妃得宠时(因其哥哥年羹尧在前朝为皇上立下不少功劳,又掌握很大的兵权) 用的祈使句的语气词比皇上用的还要多,而用的 10 个“吗”都是用在反问句中。而甄嬛在前 5 集中共用了 19 个语气词“吧”,而她所用的这 19 个语气词“吧”都是表达对问题的不确定性或征求别人的建议时用的。如:她刚进宫当上小主时对自己的下人就用了 8 个,可看出甄嬛刚当上小主未受宠时说话的不确定性。令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在第一天进宫吩咐完下人后,淘气地对浣碧说“赏吧”.38-42集中的“吧”语气词有 9 个是用于祈使句的。而华妃用的语气词“吗”已由地位的变化从反问变回疑问。从她失宠后用的“为何”“怕是”可看出,失宠后的她用了之前都没用过的不确定的词汇,可见当时的身份地位是何等重要的。用错某个词都有可能给自己惹来很大的麻烦或者招来杀身之祸。甄嬛所用的“吗”都是跟皇上论朝政的时候由于地位的原因导致次数的频繁。身份地位高的男性用的祈使句语气词比女性用得多,而在疑问句方面的语气词则女性用的比男性的要多。
(二)社会地位影响下男性女性谈话内容的差异
性别差异也表现在男女谈话的语言内容上。一般说来 ,男性说话较多涉及政治、经济、体育、职业等 , 并且喜欢就对方所说的问题发表意见,提供建议。女性说话则更关注婚姻、子女、烹饪、服饰、人与人的关系等。(吕鸿礼,2004)在话题的选择、话语量的大小、话语方式与策略等方面, 男女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吕婧,胡志清, 2001;许力生, 1997)。而在清朝这个社会地位至上的封建社会,紫禁城里后宫不能管前朝的事。因此在无形中已限制了皇帝和妃子间的谈话内容。
第 38 集华妃想为自己的兄长说话,于是皇上对华妃说:“华妃,前朝的事朕自有分寸,你在朕身边多年,应该知道那些话能置喙,哪些不能。”皇上对自己最宠爱的妃子都不聊前朝的事,可见当时性别差异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性。
在第一集中太后把百合粥拿给皇帝喝,拉拉家常。比如关心三阿哥的功课,先帝的皇子皇孙多,说到选妃时太后对皇上说:“皇家最要紧的是要开枝散叶,绵延子嗣,才能江山万年,代代有人,为此才要三年选秀,充实后宫。”皇帝跟太后说的话也是关心类的话语“:皇额娘要是嫌天热,儿子可以让他们拿些冰,放在额娘的宫中。”
与甄嬛的谈话内容相比,皇上跟华妃之间的谈话内容,都是为了讨好妃子的属于男人和情人之间的谈话。他们之间谈话内容的差异是由于华妃的哥哥是手握重兵的大臣,担心他和华妃之间的谈话传到华妃的哥哥年羹尧耳中而对自己的地位不利。而皇上跟其他大臣的谈话内容都是关于朝政方面的,集大臣们对政事的看法和建议。妃子跟妃子之间的谈话更关注哪个妃子更得宠,谁得到的赏赐最多,服饰、装扮等。
四、结语
每个社会都存在语言上的性别差异,只不过在某些文化里没那么明显罢了。汉语中的语言性别差异也在其用词上体现出来,比如:郎才女貌,男尊女卑,才子佳人等。性别语言上的差异也受历史文化影响,并且因交际对象、个人的性格、场合的不同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男女两性话语风格也会逐渐缩小。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语言差异也会不同。本文以清朝宫廷戏剧《甄嬛传》为语料来分析在社会地位至上的清朝封建社会中,社会地位影响下汉语中男女语言的性别差异。身份地位高的女性讲话比较果断,出身卑微的女性讲话犹豫,而男性的讲话都很坚定,铿锵有力。人物的性格也是影响语言性别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话题的选择上也反映了男性女性使用语言的差异。男性间的谈话较多地涉及朝政、国事等方面,而女性间的谈话则较多地涉及打扮、服装、外貌、生活等方面。
参考文献:
[1] 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 M ] .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329.
[2] 孙汝建。语言与性别[M].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187.
[3] 钱进。语言性别差异研究综述[J]. 文学研究, 2004(6)。
[4] 魏耀章。恭维语的性别差异研究[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
[5] 李经纬。西方语言与性别研究述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
[6] 许力生。话语风格上的性别差异研究[J]. 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7(1)。
[7] 吕婧, 胡志清。语言中的性别差异研究[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1(11)。
[8] 吕鸿礼。俄语中的性别语言变体及其成因探微[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