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 论
受到一定历史背景及自然条件影响,辽宁省的人口城镇化水平从建国以来就是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总体而言,辽宁省人口城镇化的波动走向是和全国同期相同的,但随着时间推移,除去个别年份,全国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提升速度逐渐超过了辽宁省人口城镇化提升速度。通过对辽宁省人口城镇化水平与人口城镇化速度相关数据的分析研究,本文认为建国以来辽宁的人口城镇化发展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辽宁省各市的人口人口城镇化进程明显存在市际差异。仍有大多数城市出现了人口城镇化发展滞后于全省平均水平,且相对于经济增长速度,人口城镇化提升速度滞后的现象尤为明显。面对人口城镇化发展中的后劲不足和区域差异问题,本文认为不同类型的城市需要采取差异人口城镇化道路,确保辽宁省人口城镇化进程实现质的飞跃。
1. 辽宁省 14 个地市的人口城镇化数据表明,各市间的人口城镇化差异主要受到地域分布、以及由地域分布导致资源配置差异的影响,工业基础好的地区,沿海经济带,西部、东部地区人口城镇化水存在明显差异。根据人口城镇化水平进行分类,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人口城镇化相对高水平地区包括沈阳、抚顺和本溪大致位于辽宁省中部偏东北的位置;第二层次人口城镇化相对中等水平地区包括大连、营口、盘锦,位于辽中南城市群或沿海地带,与第一层次地区相邻或相近。第三层次为人口城镇化相对低水平地区包括铁岭、朝阳、锦州和葫芦岛,地理位置在主要集中在辽西北以及辽宁边缘。由此可见,辽宁省人口城镇化水平地域间严重失衡。
2. 除地域因素外,经济因素同样影响着辽宁省人口城镇化发展。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增长明显促进了辽宁的人口城镇化发展。从历史数据来看,任何国家或地区实现人均收入水平持续增长都要经历农村人口大规模转移到城市的过程。联合国公布的调查资料显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也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最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城镇化水平也相应处于最低的层次。在推动辽宁人口城镇化发展的具体措施政策中应充分考虑经济增长的促进效用,着力改善经济分配格局,提高经济增长水平是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最根本途径。
3. 各市普遍存在人口城镇化水平增长幅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不一致现象。从总体上来看,按照各市人口城镇化水平增长幅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程度可划分,可为四类。第一类为经济增长速度和人口城镇化水平增长幅度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地区,全省共有大连、营口和阜新等共 3 个城市。第二类为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人口城镇化水平增长幅度较低的地区,共包括沈阳、本溪、锦州、铁岭和朝阳共 5 市。第三类为经济增速较低但水平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地区,主要包括盘锦和葫芦岛共 2 市。第四类为经济增速和水平增长幅度均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地区,主要是鞍山、抚顺市、丹东、辽阳共 4 个市。
4. 各市人口城镇化路径不同。对比两次人口普查数据可以发现,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有些地区是依赖于市人口比重的提升,有些地区则依赖于镇人口比重的提升。在全省 14 个市中有沈阳、大连、鞍山、本溪、锦州和营口,人口向市聚集对人口城镇化进程起到了主要作用,由于这一类型中小城镇基础设置薄弱,产业集聚效应较弱,导致小城镇对总体人口城镇化贡献度不大;鞍山、抚顺、丹东、盘锦、铁岭和朝阳,这类城市人口城镇化进程较早或受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限制,人口向镇聚集对人口城镇化进程起到了主要作用。而阜新、辽阳和葫芦岛,人口汇集情况比较平衡,市与镇对人口城镇化发展具有同等的影响效力。我省人口城镇化水平提升较快地区主要以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为主要途径。
5. 我省正处于人口人口城镇化发展的中期阶段,虽然各地区人口城镇化水平普遍提高,但是各城市之间仍存在间差异。五普时人口城镇化水平最高的抚顺与最低水平的葫芦岛相差 38.99 个百分点,六普时最高人口城镇化水平与最低人口城镇化水平城市依然是沈阳与朝阳,相差 38.96 个百分点,差距并无明显缩小。
其中第一梯队的沈阳、抚顺,原本城市化水平较高,在 2000 年时就已经超过了70%,达到了城镇化水平的高级阶段,尤其抚顺市人口城镇化水平 2000 年已经达到 71.51%,2010 年达到 71.64%,增速仅为 0.13 个百分点,约有一半的市人口城镇化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近年来,辽宁人口城镇化的发展从处于领先于全国逐渐变为滞后,发展速度明显缓慢。但客观上来看,辽宁的人口城镇化发展始终还是在加速的。国家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由此形成的综合政策优势,为辽宁省人口城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在继续人口城镇化发展进程中要不断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调整产业结构与城镇体系空间格局,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重点发展小城镇。
人口城镇化的规划事关重大,发展规划要因地制宜,从宏观角度进行总体设计,优化城镇布局和形态,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避免盲目的进行人口城镇化建设。
提高人口城镇化发展水平,加快人口城镇化发展速度,只是人口城镇化进程表象之一,如何完善人口城镇化才是辽宁省人口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王亚南。 资本主义古典政治经济学选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74
[2] 朱玲琳。 从阶级冲突到社会冲突--马克思与达伦多夫的冲突理论比较[J].兰州学刊,2013,08:19-23.
[3] Stark O and Bloom O E. The new economics of labor migration[J].AmericanEconomic Review, 1985, 75:173-178)
[4] Wallenstein I. Geopolitis and geoculture:essays on the changing world- system[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231-237
[5] Martin Ravallion, Shaohua Chen. New Evidence on the Urbanization of Global Poverty,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007, 33(4):667-701)
[6] Robert Kunzig. The City Solution, National Geographic, December 2011
[7] 陈吉元,庾德昌。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 辜胜阻,简新华。 当代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9] 蔡昉。 中国流动人口问题[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10]孙立平。 断裂--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1]顾朝林,蔡建明,张薇等。 中国大中城市流动人口迁移规律研究[J].地理学报, 1999,54(3):204-212
[12]朱传耿、马荣华等。 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空间结构(J)。人文地理,2002,17 (1):65-69
[13]杨桃源等。 都市里的编外村[J].瞭望新闻周刊,1995,48:14-19
[14]胡兆量。 北京"浙江村"--温州模式的异地城市[J])。城市规划汇刊,1997,(3):28-30
[15]Wu W. Sources of migrant housing disadvantages in urban China[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2004, 36:1285-1304
[16]Fan C C. migration and labor-market returns in urban China: results from a recent survey in Guangzhou[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2001, 33:479-508
[17]顾朝林。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跨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1991
[18]林玲。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1995
[19]杨再平。市场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1.
[20]周一星。 城市地理学。 [M].北京:商务印书。1995.7
[21]Lewis W A.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 .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1954,22:139-191
[22] 钱锦 . 西方学者关于移民城市适应性研究的理论综述 [J]. 理论界 , 2010,03:205-206.
[23]陈明星,叶超。 城镇化速度曲线及其政策启示 _ 对诺瑟姆曲线的讨论与发展[J]. 地理研究,2011,08
[24]王路。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合理比例关系探析[J]. 城市规划,2000,05:26-31+64
[25]刘圣龙,张云阳。 辽宁农民工问题调查研究报告(一)--关于农民工的含义、 现状及特点[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2:1-2
[26]简新华,黄锟。 中国城镇化水平和速度的实证分析与前景预测[J]. 经济研究,2010,03:28-39.
[27]赵金华,曹广忠,王志宝。 我国省(区)人口城镇化水平与速度的类型特征及影响因素[J]. 城市发展研究,2009,09:54-60
[28] 姜爱林。 "城镇化水平的五种测算方法分析",《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8
[29]Chenery, H.B.and M.Syrquin. Patterns of Development,1950-1970[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30] Ray. M. Northam."Urban Geography",Jonh Wiley&Sons, New York, 1979
[31]Clokc.p.An index of rurality for England and Walacs[M].London. RegionalStdudies,1977
[32] Indergard, Michlael. Making. Networks, Remaking the C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 ol.10 Issue, 1996
[33]徐春祥,韩召龙,彭徽。 城镇化、贸易开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以辽宁为例[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4,03:43-48.
[34]孟翔飞,刘玉梅。 城市发展理论与辽宁城镇化创新发展模式选择[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0,05:3-10.
[35]刘光忱,赵曼,孙磊。 促进辽宁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对策研究[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267-271.
[36]王洋,方创琳,王振波。 中国县域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及类型区划分[J]. 地理研究,2012,07:1305-1316.
[37] 李 勇 . 加 快 辽 宁 城 镇 化 发 展 需 要 破 解 的 难 题 及 对 策 [J]. 辽 宁 经济,2012,02:34-38.
[38]李江苏,王晓蕊,苗长虹等。 城镇化水平与城镇化质量协调度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 经济地理,2014,10:70-77.
[39] 葛 俊 忠 . 辽 宁 城 镇 化 进 程 中 存 在 的 问 题 及 治 理 对 策 研 究 [J]. 学 理论,2014,07:19-20.
[40]薛俊菲,陈雯,张蕾。 中国市域综合城镇化水平测度与空间格局研究 [J]. 经济地理 , 2010,(12):05-11
[41]周一星。 城镇化速度不是越快越好[J].科学决策,2005(8):30-33.
[42]王德利,方创琳,杨青山等。 基于城镇化质量的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判定分析[J].地理科学,2010,(05): 643-650
[43]周丽萍。 中国人口城镇化质量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11
[44]陈明星,陆大道,刘慧。 中国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省际格局[J]. 地理学报。 2010(12)
[45]方创琳,王德利。 中国城镇化发展质量的综合测度与提升路径[J].地理研究,2011,(11): 31-46
[46]薛美琴。 青海省城镇化发展水平研究[D].兰州大学。 2011
[47]何威鹏。 2000 年以来湖南省城镇化质量诊断[D].湖南师范大学,2012
[48]陈玉和,孙作人。 加速城镇化:中国"十二五"规划的重大战略抉择[J].中国软科学,2010(07)
[49] 陈明星。 "加速城镇化"不应成为中国"十二五"规划的重大战略抉择--与陈玉和教授等商榷[J].中国软科学。 2011(03)
[50]黄汉权。 必须重视城镇化速度与城市承载能力的协调发展[J].中国经贸导刊,2010(05)
[51]崔红艳 ,徐岚,李睿。 对 2010 年人口普查数据准确性的估计[J]. 人口研究,2013,01:10-21.
[52]李建民。 中国的人口新常态与经济新常态[J]. 人口研究,2015,01:3-13.
[53]段成荣,吕利丹,邹湘江。 当前我国流动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基于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 人口研究,2013,02:17-24.
[54] 秦 佳 , 李建 民 . 中 国 人 口 城 镇 化 的 空 间 差 异 与 影 响 因 素 [J]. 人 口 研究,2013,02:25-40.
[55]朱孔来,李静静,乐菲菲。 中国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 统计研究,2011,09:80-87.
[56]孙华臣。 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收入差距演变及其对经济增长的门限效应[D].山东大学,2012.
[57]刘国斌,王卓识。 城镇化进程中吉林省农村就业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J]. 人口学刊,2013,05:89-96.
[58]王扬亭。 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59]程姝。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
[60] 简新华 , 罗钜钧 , 黄锟 . 中国城镇化的质量问题和健康发展 [J]. 当代财经,2013,09:5-16.
[61]姚士谋,张艳会,陆大道等。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几个关键问题--对李克强总理新思路的解读[J]. 城市观察,2013,05:5-13.
[62]高毅波。 辽宁省城镇化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
[63]吴敬琏。 中国城市化最大问题。人民日报,2012,12,25
[64]葛俊忠。 浅析辽宁省第三产业发展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系[J]. 学理论,2013,22:82-83.
[65]蔡秀云,李雪,汤寅昊。 公共服务与人口城市化发展关系研究[J]. 中国人口科学,2012,06:58-65+112.
[66]孙红玲,唐未兵,沈裕谋。 论人的城镇化与人均公共服务均等化[J]. 中国工业经济,2014,05:18-30.
[67]田艳平。 国外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领域及进展[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4,01:50-59.
[68]Sylvia Horton.David Farnham Public adminstrain Britain[M].Macmillan PressLTD,1999.
[69] 蒋牧宸。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改革研究[D].武汉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