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人口学论文

劳动力年龄结构与经济周期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5-29 共3487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影响劳动力可持续供给的因素研究
【第一章】我国劳动力长久供给问题研究绪论 
【第二章】劳动力供给的可持续性相关概念界定 
【第三章】我国现存劳动力供给的现状 
【4.1 - 4.4】劳动力年龄结构与经济周期 
【4.5  4.6】产业结构因素与制度及政策因素 
【第五章】我国未来25年劳动力供给的预测 
【第六章】维持我国劳动力可持续供给的对策建议 
【结论/参考文献】国内劳动力供给可持续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4 劳动力可持续供给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劳动力可持续供给的因素多种多样,从人口增长、人口年龄构成到工资变动、经济周期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劳动力的可持续供给。

  4.1 人口增长

  人口增长影响劳动力的可持续供给,但是在一个封闭的人口环境中,当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影响当年的劳动力供给,因为一个婴儿要经过至少 15 年的时间才能转化为劳动力,所以人口自然增长率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是有一个较长的滞后期的,也就是说今天劳动力供给的变动不受当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而是受 15 年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前期人口增长率较高,不可避免的对后期产生就业压力,为减少因失业造成的社会不稳定因素,政府必须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来加大就业。

  由图 4-1 和 4-2 可以看出,1979-1985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而 15 年后也就是 1994-2000 年就业率下降。此后大学扩招,我国开始采取各种手段减少就业压力,就业率稍有回升。当然,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速度小于就业率的下降速度,也就是说人口增加则劳动适龄人口增加,进而导致就业人口增加,但是就业率的下降速度明显快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速度。这表明劳动力人口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就业压力的增大,进而影响劳动力的可持续供给。

  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越大,所创造的“人口红利”越多,就可以越来越多的满足非生产力劳动人口的需要并产生更多剩余,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实现经济的发展。因此,人口自然变动导致的劳动力人口与非劳动力人口的变化,会对劳动力资源的利用产生重要影响,导致“人口红利”的出现或消失。

  4.2 劳动力年龄结构

  劳动力年龄结构是指参与劳动的各年龄人口结构,它可以反映出人口生命周期中的劳动就业变化规律。从 2000 年到 2010 年这十年期间内,15-64 岁人口劳动参与率都从 15 岁时逐渐上升,到 2O-25 岁之间达到峰值并保持在 45 岁,45岁后劳动参与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低龄组劳动人口因处于受教育时期,也是人力资本积累的黄金时期,因此其劳动参与率相对较低;2O-24 岁后,劳动力人口在体力、知识和技能等均达到成熟阶段,劳动参与率达到稳定的高峰阶段,并一直保持在 4O-44 岁;45 岁后随着人体生理机能下降、技能老化及社会经济发展对知识日新月异的要求,劳动参与率将呈现出降低趋势,尤其在退休年龄后,劳动参与率将呈现快速下降趋势。

  对 2000、2005 和 2010 年三个时间段劳动适龄人口分年龄的劳动参与率进行比较发现,1O 年内劳动参与率在年龄模式上差异显着。随着时间推移,青年劳动力人口参与率呈现下降趋势,参与率达到高峰的年龄在推迟,2000 年,劳动参与率的高峰期为 27 岁,2005 年达到 30 岁,2010 年为 33 岁。2010 年成年劳动力人口的参与率与 2000 年和 2005 年相比出现较大幅度降低,而相对高龄(45岁及以上)的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参与率却出现上升趋势。2000 年到 2010 年近十年期间 15-64 岁总劳动年龄人口的劳动参与率都呈现出下降态势,由 2000 年的79.31%下降至 2010 年的 76.28%,10 年内下降 3.03%.从分年龄段来讲,15-24 岁和 25-44 岁人口的劳动参与率出现大幅下降,而 60-64 岁及 65 岁以上的劳动参与率呈现出较大幅度的提高。这也说明我国劳动适龄人口的年龄结构是趋于老化的。年龄结构的老化势必使得将来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数增多,从而影响劳动力的可持续供给。

  4.3 实际工资变动

  一般来说,劳动参与率与工资是成正比的,工资较高时参与劳动的人数也会上升,但是当收入高到一定程度后,人们可能会增加对闲暇的需求,这也就是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原因。

  由于中国劳动力市场上的农民工具有规模庞大和流动性强等特点,因此他们的工资变动的情况对城镇劳动力市场有着很大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根据相关的统计资料可以看出,2000 年到2008 年间,农民工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了 600 多元,增长率高达 25%;而同期的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则由 4000 多元上升到了将近 2 万元。把工作时间和节假日等多种因素考虑进来不难发现,农民工的工资增长速度是非常缓慢的。2004年后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惠民政策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民收入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面对着民工工资不增长、合法权益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和农业收入不断增加的趋势。很多农民在权衡利弊后逐渐走向了返乡的路。正是这种原因使劳动力市场上逐渐出现了“民工荒”这一现象,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卢锋,2011)。

  一般而言,工资率越高,对牺牲闲暇的补偿也就越大,劳动者宁愿放弃闲暇而提供劳动的数量也会越多。换言之,工资率提高,相应地,闲暇的机会成本也就越大,劳动者的闲暇时间也就越短。因此,工资率的上升所产生的替代效应使得劳动数量增加。而工资率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后,劳动者不必提供更多的劳动就可以使自身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这说明,工资率提供的收入效应使得劳动数量减少。如下图 4-3 所示,劳动供给曲线会向后弯曲,影响劳动力的可持续供给。

  4.4 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对劳动力供给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当处于经济不景气时期,企业将会面对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这个时候企业将会通过裁减员工来保证企业渡过难关;当处于经济恢复期的时候,为了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企业就会大规模增加劳动力的需求量。

  4.4.1 宏观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分析

  通过相关的理论分析可以知道,宏观经济的发展状况(这里尤其是 GDP 的增长)对劳动力总的供给有着巨大的作用。随着当今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上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蝴蝶效应”的作用也越来也名明显。由以上种种可以看出,现在我国的经济正在遭受着自身经济周期性和全球经济发展的双重影响。

  从 2000 年以来,中国经济正在稳步发展,正当中国经济处于经济发展的鼎盛之时,2008 年的全球经济危机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根据相关资料的显示,2008 年的中国 GDP 的增长率的下降是中国 GDP 的第一次下降,也使中国 GDP 连续五年的高增长率时代终结。中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的调整时期。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劳动力的总供给量深受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也进一步影响到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我国经济形势总的来说很好,但是由于在其自身发展中的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存在,使得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总供给在未来是不可能有着一直不断发展之势的,因此就需要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进行着相应的调整。

  4.4.2 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劳动力市场区域供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和其它种种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东部地区在经济总量和居民收入等等多方面都遥遥领先于西部地区。从1997 年到 2007 年,东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将近四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则下降了将近四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则下降了将近一个百分点。根据 2007 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属于东部地区的上海市的人均 GDP 已经接近七万元,但是属于西部的贵州却还不到八千元,他们之间的差距可见一斑。

  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因此各个地区对劳动力的供给情况也各不相同。从 2008 年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东部地区属于劳动力的供给大地区,据相关统计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的用人需求和求职人数都占据了全国的一半以上,其中百分之八十集中在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从供求对比来看,在 2008 年东部地区存在着供不应求的情况,然而在中西部地区则恰恰存在着与此相反的情况。2008 年以后,经济逐步回暖,2013 年上半年经济增速放缓,我国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稍有缓解,由于国家西部大开发力度的加大以及东部省份制造业不断向中西部省份转移等因素,中西部省份经济发展速度逐步快于东部省份,从而提高了中西部省份对劳动力的整体需求水平。

  中国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很多,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中国一直坚持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理念。在改革开放刚开始的时候,为了使中国经济得到迅猛的发展,我国首先选择了优先发展东部沿海的战略,给予东部沿海以政策和资金上的双重支持,以确保这些地区能够得到快速的发展,进而作为新的开放口岸开吸引更多地外资,使全国得到全面的发展。正是这一原因,在改革开放后东部沿海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迅速与中西部地区拉开了很大的差距。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