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人口学论文

我国现存劳动力供给的现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5-29 共3163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影响劳动力可持续供给的因素研究
【第一章】我国劳动力长久供给问题研究绪论 
【第二章】劳动力供给的可持续性相关概念界定 
【第三章】我国现存劳动力供给的现状 
【4.1 - 4.4】劳动力年龄结构与经济周期 
【4.5  4.6】产业结构因素与制度及政策因素 
【第五章】我国未来25年劳动力供给的预测 
【第六章】维持我国劳动力可持续供给的对策建议 
【结论/参考文献】国内劳动力供给可持续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3 我国现存劳动力供给的现状

  3.1 现存劳动力总量及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由表 3-1 可知,2000 年到 2012 年劳动适龄人口百分比呈现上升趋势,在 2013 年全国总人口数量为 136072 万人,其中劳动适龄人口 100582 万人,占总人口的 73.9%,相比 2012 年略有下降。但是,全国总人口及劳动适龄人口仍然处于上升状态。2011 年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中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从过去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传统型模式,过渡到了目前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模式。由图 3-1可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始终为正增长,总人口数量一直在增加,导致劳动适龄人口呈现增长态势。

  3.2 现存劳动力结构

  3.2.1 现存劳动力的年龄结构

  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统计数据显示,2012 年末总人口为 135,404 万人,在全国人口构成中,0-14 岁的人口共计 22,287 万人,占人口总数的 16.4%,15-64 岁的劳动力人口共有 100,403 万人,占人口总数的 74.2%,65 岁以上老年人口为 12714 万人,占人口总数的 9.4%.

  从全国劳动适龄人口中,16-29 岁的年轻劳动力人口共有 42169.3 万人,占劳动适龄人口总数的 42%,45-64 岁的老年劳动力人口共有 35141.1 万人,占劳动适龄人口数的 35%,以上数据说明劳动适龄人口年龄结构趋于老化。

  3.2.2 现存劳动力的性别结构

  2012 年全国劳动适龄人口中,男性 51185.8 万人,女性 49217.2 万人,性别比为 104.由于性别比的正常值在 102-107 之间,所以,从数据来看我国的性别比还算正常。但是,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2 年中国总人口为 13.54亿人,出生人口性别比为 117.7,这说明婴儿出生性别比趋于升高。婴儿出生性别比升高会带动劳动适龄人口性别比升高,使男性劳动力就业压力增加,未来10-20 年内男性劳动力过剩和“就业性别挤压”现象将变得比较突出。

  3.2.3 现存劳动力的受教育结构

  劳动力的状况,不但包含劳动适龄人口的数量,而且还包括劳动适龄人口的质量,其中代表劳动力质量水平的衡量标准主要是适龄人口的文化程度水平。全国劳动人口学历结构如图所示:

  在受教育程度上,全国劳动适龄人口的文化程度呈现以下特点:

  其一,劳动适龄人口文盲率较低。全国劳动适龄人口中,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总数占劳动适龄人口总数的 95%,文盲率为 5%左右。

  其二,从区域上来讲,各地区劳动适龄人口呈现不平衡性,文化程度存在差异化。数据调查显示,北京市文盲率最低,为 1.4%,西藏自治区最高,为 34.8%;具有专科以上的高学历适龄人口北京市比例最高,为 37.4%,西藏自治区最低,为 4.2%(国家统计局,2011)。

  其三,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尤其是高学历高层次人才数量偏低。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适龄人口占劳动适龄人口总量仅为 11%,说明中国高学历层次的劳动力数量偏低。

  目前,我国出现结构性供需不平衡的情况,即农民工出现用工荒的同时伴随着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与我国高等教育出现偏差有很大的关系。

  随着高等院校的急剧扩招,导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加,由于岗位需求数量不足,导致大量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市场供过于求。与之相对应的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由于发展相对滞后,培养力度不够,导致技能型人才供给不足,使得劳动力市场出现用工荒的局面。虽然近些年来我国总体的就业趋势是供给大于需求,但是对于技能型人才尤其是高级技工来讲则是供给远远小于需求,技能型人才供给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据劳动部 2012 年对 60 个大中城市人才状况抽样后调查显示:具有高级技师职称的人员所占的比例尚不到技术工人总量的 5%,而需求的比例却超过 15%,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技工数量严重不足。

  现阶段,我国技工的特点是:拥有单一技能的技工数量多、拥有复合型技能的技工数量少,初级技工数量多、中高级技工数量少,接受过短期培训的技工数量多、接受过正规的系统化培训的技工数量少。2012 年我国技工总量超过了 8000万人,其中具有高级技师以上职称的仅为 300 万人左右,约占 5%.如果根据西方发达国家 20%-40%的要求,中高级技师的缺口大概在 1000-2400 万左右。据不完全统计,在企业现有在职员工中,技术工种所占的比例约为一半左右。而在技术工种中,高级技工的比例尚不足 5%,其中,中级技工的比例为 37.6%.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巨大,他们蓝领工人整体技能水平较高,其中高级、中级技工的比例分别为 40%和 55%以上。在年龄结构上,青年技工数量较少,具有高级技师职称的年龄在 45 岁以上的超过 40%.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出现供给过剩的现象的表现越来越突出。在 1999 年我国高校扩招前,高校毕业生数量不到 85 万人,此后,招生数量几乎以每年 50%的速度呈现出几何式增长趋势,截止到 2014 年为止,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达到 727 万人。全国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 70%左右。

  尽管在就业市场上拥有大批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但缺乏专业技能,难以有效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目前,大学毕业生降低期望值,与非大学毕业生来竞争普通岗位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

  3.2.4 现存劳动力的产业分布

  就业人口在不同产业的分布情况,是反映劳动力资源配置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可以反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2012 年,全国总就业人口数量为 76704 万人,其中第一产业总就业人口为25773 万人,占就业人口总数的 33.6%,第二产业从业人口数量为 23241 万人,占从业人口总数的 30.3%,第三产业从业人口数量为 27690 万人,占就业总人口的 36.1%.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产业结构正在逐步调整,就业人口开始逐渐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3.2.5 现存劳动力的区域分布

  从城乡分布来看,其中 2012 年城镇总就业人口为 37102 万人,占总就业人口比例为 48.4%,农村总就业人口为 39602 万人,占总就业人口比例的 51.6%.说明中国的就业人口在城乡分布上比较均衡。

  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短缺,最典型的特征是由“民工潮”到“民工荒”的转变上。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因为地域与政策的便利性使得出口贸易迅速发展,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了劳动力的大量聚集。在当时情况下,由于农民工务农收入水平低,而外出务工的收入水平高,因此,经济利益的驱使使得农民工具有较强的外出务工意愿,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横跨各个区域的流动人口,被称之为“民工潮”.但从 2004 年开始,由于出口贸易的萎缩、乡镇企业的发展及人工成本的不断上升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沿海地区加工制造企业出现了招工难的局面,这种现象一直延伸到长三角与珠三角等地,被称为“民工荒”.2004 年企业招聘难的情况主要在东部沿海等地以出口加工的制造业为主,缺工严重的地区甚至达到 10%,缺口累计大概 200 万人。自此以后,农民工短缺现象越来越普遍,不仅表现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而且正在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蔓延。2008 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东部沿海地区的以出口为主的加工制造企业带来毁灭性冲击,大量企业倒闭,用工需求递减,大量进城务工人员失去工作,用工荒现象得到有效缓解。但到 2009 年,在国务院出台四万亿刺激政策以后,经济开始出现稳步增长,国际市场也开始了缓慢的恢复过程,沿海地区企业出口又进一步增加,至 2009 年第四季度为止,用工荒的现象再次出现。由此可见,“民工荒”已经不是一个短暂表面现象,它与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国际市场形势等各项因素是紧密联系的。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