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数学教学论文 > 小学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课堂中“体验式 ”教学模式的构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1-10 共2478字
论文摘要

  “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是教学活动中主动的一方,让他们在学习到有价值的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数学思维能力和情感的发展,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认真规划教学步骤,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体验中爱上数学。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求知兴趣

  (一)引入生活元素,降低理解难度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数学课程实施建议》也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因此,教师可在教学中多引入生活元素,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去理解数学知识,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时,教师可营造商场打折这一情景,用多媒体展示琳琅满目的商品及其价格,学生选择一个商品屏幕上就会出现一名售货员告知商品的打折情况,这时教师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出商品的折后价格。反过来,在学习“小数除法”时,可以先给出商品的折后价格,让学生根据“打几折”算出商品的原价。学生把数学知识和熟悉的生活场景联系在一起,充分理解知识的内在含义和现实价值,能切实提高知识消化的速率。

  (二)增加游戏环节,活跃课堂气氛

  中高年级的学生好玩好动的特质还十分明显,教师若能在教学活动中适当增加游戏环节,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必能让枯燥抽象的数学学习焕发活力。例如,为了巩固学生对于分数加减法的熟练程度,可采取小组接力计算的游戏模式。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分数,再给每个小组分发数字和顺序都相同的“分数卡”,组员依次按顺序将这些分数相加减,教师手拿秒表喊“计时开始”,游戏便开始。小组最后一名学生计算出结果后马上跑向黑板把自己的结果写下来,四组都完成后游戏结束,用时最短且答案正确的小组获胜。学生在紧张的游戏氛围中不自觉地加快了自己的计算速度,且对准确率也有要求,这可以说是对考试环境的一种模拟,且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展现出来,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三)设置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望

  理科学习,重在质疑,有了疑惑学生才会主动去探究、去学习。因此,数学教师要注意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例如,在引入“统计与可能性”的教学时,教师先向学生提问:“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学习了统计图的识读和制作,今天我们将对统计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同学们想一想我们通过统计图还能知道哪些信息呢?我们为什么要对事件做统计呢?”学生不禁产生了困惑,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带着疑惑的心情和对已有知识进行深化的迫切心理去学习“统计与可能性”,学生的学习目标会更加明确,注意力也更加集中。

  二、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知识生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这种需要在中高年级的学生身上表现尤其强烈,教师要利用这种强烈的需要,为他们创造机会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而不是一人主导课堂将知识灌输给他们。例如,对三角形三条边关系的探索,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画图、摆小棒等方式去探索其中的规律,这比直接告诉他们三角形的构成更能让学生记忆深刻。学生任意做出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这时第三边的长度即为已定,那么经过反复的作图与测量,学生便可以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的规律。在学习过程中,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自己总结数学规律或整理出数学公式,更有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这对于他们今后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都是一个良好的铺垫。

  三、交流合作,让学生体验知识碰撞

  21世纪的社会对于人才的团队协作能力十分看重,新课程也在积极探索对课堂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构建,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同时,还要注意促成生生间的合作互动,让他们在思想的碰撞中实现个人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例如,为了体验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教师采取了用几个小正方体来拼接成为长方体的这一方案来实行,而为了缩短活动时间、提高课堂效率,这个过程就由小组合作来共同来完成。每一个成员制作一个边长相等的正方体,按照制作完成的先后顺序把这些正方体逐个拼接在一起,每拼接一个正方体,小组长就把所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记录下来。整个环节结束之后,小组之间再进行讨论交流所拼接的长方体表面积与正方体的表面积之间是否成比例关系,而由于每个小组的拼法也不尽相同,小组讨论结束之后我们还可以再进行一次全班性的讨论,过程中教师仔细聆听、做好记录,最后对学生的表现和讨论结果做一个整体的点评和总结。在这个轻松愉快的合作氛围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和学习伙伴互相交流与合作,遇到了困难可以互相讨论解决或请教师给以指导,在得到知识的同时也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知识变得很容易接受和掌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随之提高。

  四、应用实践,让学生体验知识运用

  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最终也将应用于现实。因此,对数学的应用实践其实是对数学学习的一个验收,更是对数学学习的一个升华。例如,在学习了“位置与方向”这一课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寻宝活动”,给学生印发一张特殊的学校地图,上面没有建筑物和路线指示只是以教室为起点,注明了“宝藏”的所在位置,路线中的每一个关键位置用红点标出,提示“往东50米”“左转90度再向前走100米”等,先找到“宝藏”的学生获胜。“统计”也是一个在生活中运用十分广泛的数学知识,教师通过将学生分成几个人数不等的调查小组,让他们自己确定统计项目然后去实施统计,再将统计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制作出合适的统计图,并计算平均数,最后交给教师。这些活动可以当作是一次课后实践作业,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直接反应,也能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验知识的运用和巩固所学,及提高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小学数学构建体验式教学模式,不仅对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有一定帮助,而且对教师教学能力和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良好的助动。所以,就让我们为数学教学插上“体验”的翅膀,让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吧!

  参考文献:
  [1]戴雅君.体验式教学设计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3(63).
  [2]牛庆亮.浅谈体验式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的运用[J].大观周刊,2013(5).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