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数学教学论文 > 小学数学论文

教师对学生学习数学过程的关注策略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1-10 共2457字
论文摘要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深入人心,作为一个长期担任数学教学的教师,我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努力探索和尝试。 我感到: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始终需要师生互动的过程, 学生和教师围绕同一个目标,进行多种数学活动。 一堂有效的数学课,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的应该是能力的提高。 “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数学过程性学习”,为此我学习新课程标准,认真阅读教学参考书,和教师研讨,在教学中不断实践。 2013 年 12 月我有幸参加了第 38 届“ 创新杯 ” 全国教学艺术大赛的听课活动 ,这次听课一睹名师的风采。 专家的课堂犹如一场艺术与知识结合的精彩的演出,这节数学课使我有所感悟。 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烙饼问题 ”一课 ,徐长青教师用 “锅来了 ,饼来了,吃啦,三分钟”的有趣的语言,再加上用一双手当饼,像做游戏一样,他没有用课件没有用学具,而他的课上得那样轻松那样有趣,开启了学生的兴趣,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了统筹优化的含义。 徐老师还根据学生的理解,把握他们求知求胜的心理,用“我信,我不信”激励性的语言,使学生学会了寻找规律,验证规律,学会了以此类推。 专家的课深深打动着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下面我浅谈一点对如何关注学生的数学过程性学习的认识。

  一、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 》指出 :“教学中 ,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从而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因此,数学教学要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知识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 “烙饼问题”一课,课前徐老师拿出一些白纸,问这些纸要撕开来,你有什么办法? 学生选择叠在一起的办法,这样节省时间。 教师再问这些纸发下去,你的办法是什么? 猜一猜教师的办法是什么? 学生说分组传下去这样快, 可以多出一点上课的时间来。 一些白纸和简单的问题后,教师说这就是统筹优化法,再进入新课。 抽象的数学问题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了,学生愿意跟着教师学习,学习变得有趣味了,启迪学生智慧的大门由此开启。

  二、教学中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使学习变得轻松

  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 达到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最优化,可以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让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索、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 促进全体学生全面主动发展。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内容,创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生活情境,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去发现、去提出、去思考,引导他们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以前我上“烙饼问题”这节课时,用几张圆形的纸片来当饼, 还把两面涂成不同的颜色,在黑板上演示,但是徐老师上课就用师生的一双手,老师的手就是锅,学生的手就是饼,手心手背就是饼的两个面来烙饼,同时说“锅来了,饼来了,刺啦,三分钟”。徐老师设计的游戏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做到学得有趣,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 生活中的资源利用得心应手,课堂气氛浓郁,学生兴趣盎然,学生体验深刻。 当我尝试把这种方法用在自己的教学后,一次期末水平测试时,有一个学生答题,就用自己的一双小手当饼烙。事实说明,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 他们曾经学过的某个数学概念或某个数学公式会遗忘, 但是作为过程性的数学学习, 使他们不会忘记如何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师的语言要形象有趣,通俗易懂,促进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语言既非书面用语,又非口头用语,教师的语言发自内心,饱含关注学生的情感, 传递着引领学生学习的信息。

  因此教师的语言要通俗明白,使学生听得有滋有味,应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教给学生丰富的数学素养,通过调动学生的数学想象,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 如,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为了揭示课题, 教师先让学生猜谜语:“兄弟三人来赛跑,个子有矮也有高,他们会走没有腿,他们会说没有嘴。 会告诉我们在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上学去。 ”当学生猜对后,再配上课件或教具演示,教师很自然地引出课题:“今年我们来认识钟面”。 这样既有趣味性,又自然地把学生学习动机、兴趣吸引到新知识的学习上来。

  四、关注差异,鼓励不同的学习历程,使全体学生得到提高

  新的课程标准已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 提倡学生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学中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鼓励不同的学习方式,让每一位学生在不同的学习历程中收获成功。 学生课堂回答问题,课堂做练习,完成作业,都展示出很多不同, 里面含有很多个性化的东西。 教师就要多方面、多角度地关注学生,如一次练习课上,发现少部分平常做题慢,正确率不太高的学生,取得了较好的练习成绩,这时,教师抓住机会鼓励学生,在肯定全班学生的同时,重点提出这些学生在练习中,做到了四十分钟按时完成练习,正确率也比较高。这样使学困生在全班得到了鼓励,自信心增强,使他们有了积极主动探索学习数学, 学好数学的勇气,有效地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质量,促进了学生发展。

  数学作业发现特点, 对学生及时地评价,使教师的话,犹如一粒种子一样深埋在学生心里。 如,四年级上册学习积的变化变化规律,完成作业练习 16×17=272,根据这个算式完成填空 16×34=( ),16×51=( ),16×85=( ),16×102=( ),有学生写出了这样的过程,“一个因数 16 不变,17 扩大了 2倍,16×34=544,272×2=544”, 教师对学生评价:“你写的语句完整,表达准确”“你列算式说明思考的方法,思路清晰,这样做可以促进学生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动脑思考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教师从内心深处赞赏和欣赏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把作业当作与教师交流的方式,获得一种成就感。 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着理解、信任、友爱、尊重和鼓励,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总之,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教学。关注学生的数学过程性学习,使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力得到提高, 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