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数学教学论文 > 初中数学论文

初中数学教材拓展中微课的应用

来源:教学与管理 作者:葛余常
发布于:2017-06-21 共4408字
  摘要:初中数学教材拓展是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可是实际教学并不乐观。本文将对教材拓展中的导学、导悟、导用和导思等过程合理融入“微课”一些思考,旨在为大家借助微课实施优质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微课 教材拓展 个性化教学。
  
  微课作为“微”潮流下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多渠道获取知识、应用知识提供了机会,为初中数学教材拓展个性化教学开辟了一条充满魔力、活力、动力的探索之路。现结合数学教学实践,探索微课在初中数学教材拓展中的有效运用,以更好地提升其教学价值。
  
  一、正视教材拓展存在的问题。
  
  1.不能适应学生“实际”.
  
  许多教师在教材拓展时不会寻求学生认知规律与教材编写意图之间的契合,重“深度”轻“尺度”,常常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忽略了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教师大多着重对学生学习的障碍点、空白点、发展点进行拓展,导致学生对参与拓展的教学环节失去能力、动力、活力,学生学习没有信心,渐渐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
  
  2.不能满足教学“实需”.
  
  实际教材拓展教学中,重“表现”轻“质量”,出现了很多不以课标为指导、不以教材为基础的“任性”拓展,教师不会对教材进行合理整合、重组、超越,不会找准教学中知识的生长点进行设点,不能满足教学实践需要,使拓展流于形式,导致真知流失。拓展不是越多越好,实用适合才是最好的,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拓展,教师都要多加推敲,用心琢磨。
  
  3.不能体现学科“实质”.
  
  近些年,不少教师对教材拓展重“形式”轻“效果”,教材拓展不能挖掘教材的深层价值,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教育教学功能,不能找到教材所呈现的知识结构背后的真相。一些低效或无效的拓展使学生对基本数学概念的理解不透、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把握不力、对数学特有思维方式的感悟不深。数学拓展应紧扣数学教学目标,坚守数学本色,要突出“数学”味,而不能舍本求末,演成了“四不像”[1].
  
  二、运用微课拓展数学教材的做法。
  
  正视当前教材拓展出现的偏差现象,结合微课教学的独特优势,我们有必要对数学教学中的教材拓展做一番审视与探索,教师应该有意识通过微课来改变传统教材拓展的方式。现以苏科版《数学》(九下)第 6 章 6.6“图形的位似”相关教学片段为例,谈谈在本节课进行适度拓展合理融入“微课”的做法。
  
  1[设疑导学]观看微课:相似与平移、旋转、对称一样,是图形的一种基本变换。要把一个图形保持形状不变,又要进行放大或缩小,就是要画相似图形,现在我们先从画相似多边形开始(步骤略)。
  
  思考:看看上面的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同学们不妨用刻度尺和量角器量一量,你有什么发现?
  
  归纳:位似形的定义:在上图中,如果两个多边形不仅 ___,而且对应顶点的 ___,像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形,这个点叫做 ___.利用位似形可以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观看上面的操作,结合位似形的定义,聪明的你,能归纳出位似形的有关性质吗?
  
  (1)两个位似形一定是 ____ 形;(2)各对对应顶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____;(3)对应边互相 ______(或在同一直线);(4)各对对应顶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的比等于_________.
  
  设计意图:通过微课来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探究乐趣,并在微课中利用已学知识引出新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等合情推理方式,从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与传统问题情境创设相比,微课设疑导学,对学生的知识生长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这样从“师设”过渡到“生探”,以“疑”激趣、以“疑”促“学”,实现由以“师教”为主向“生学”为主转变[2].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