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是牵动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也是新闻报道的重要领域。近年来,医患关系的变化,使得医疗事件的报道如履薄冰,稍加不慎,便拨动了大众敏感的神经。医疗事件的报道,客观真实是必须恪守的准则,但在实际报道操作中,媒体的价值取向、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素养、互联网新闻渠道的多样化、行业专业性比较强等因素互相混杂,对医疗新闻的报道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类似剥洋葱、挤牙膏等方式的医疗事件报道,会迅速触发疑虑,并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动辄陡然爆发,演变成公共新闻事件。媒体对医疗事件的事态发展和舆论引导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但从近年来的医疗报道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医疗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真实的报道
网络似乎可以放大一切,风吹草动都能演变成浩然风波。医患关系的恶化,各路医疗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随着各种观点和利益取向人群的疯转,一路劲飞,加上一些媒体不问出路的转载报道方式,使得这些小道的消息,迅速演变成各种真假难辨的新闻事件。例如,2014年6月27日,一条“医生李芊火车助产被判非法行医”的消息,在网络论坛和微信朋友圈里迅速传播,引起网友的热议,消息传开后,被涉机构被迫出来辟谣,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证实“李芊”查无此人,南京法院也迅速澄清查无此案,并向社会发出多次辟谣声明。
这起虚假的新闻,新闻源都没有,却能在短时间内引起受众的兴趣,一方面是这则消息的故事性比较强,毒蛇反咬农夫式的情节设置,让读者有了猎奇的阅读快感;另一方面,也是契合了当前医患矛盾尖锐环境下医护人员内心的忧虑和委屈,助人者反得恶果,在伤医、杀医事件的阴影还远远没有消失的恐惧中,部分人员也倾向于在朋友圈中转发这条消息。加之部分媒体的转载,这则虚假消息便以铺天盖地之势向网络迅速传开。事后虽然证实为虚假消息,但虚假新闻的破坏力已经形成,让本以恶化的医患关系进一步扩大,医患之间的不信任进一步加深。
(二)不严谨的报道
近年来的医疗纠纷报道有一个趋势,就是极易成为舆论热点和焦点,像“缝肛门”、“湘潭孕妇死亡”等事件轰动一时,几乎以刷屏的方式快速呈现在各种媒体报道之下。但最终查明事件原委却多为失实医疗纠纷报道和虚假医疗纠纷报道。例如,2010年的“缝肛门”事件,有媒体报道“产妇肛门被缝”,后经当地卫生部门调查“并没有证据证明该助产士在接生过程中缝住了产妇肛门,而是产妇分娩后,助产士发现其痔疮出血,遂做了结扎止血,并没有缝住肛门,可以说是好心反被误解。”这则新闻在报道中,措辞不够严谨,用语过度地夸大了事实,最终导致其报道成了荒谬的错误。
医疗是很严谨的事情,新闻报道用语也应该谨慎,一旦用语失误或不严谨,很容易给医疗事件的报道带来致命伤害。医疗新闻的报道者,不一定都具有专业的医学知识,在医疗事件的报道中,一定要慎之又慎,要对事件全面、客观、深入地调查了解,不能简单地从表象出发进行臆想推断,对采访过程中得到的专业术语和数据,一定要结合当时事件的具体场景进行使用,不能随意截取只言片语,让数据和术语脱离了事件的语境,造成报道失实和公众对事实真相的误解。
(三)不平衡的报道
新闻报道力求客观真实,信源的选择上,要保证事件各方的均衡,不偏不倚,准确还原事件的真相和各方的表现、态度及诉求。偏于报道中的一方,会让新闻具有过浓的倾向性,损毁其他涉事方的利益。例如,8月12日,由湖南一家新闻网站发布一则关于“湘潭产妇手术台上死亡”的报道,报道称:8月10日下午,湖南湘潭县妇幼保健医院一名张姓产妇,在做剖腹产手术时,因术后大出血不幸死亡。家属认为“她是非正常死亡,医院存在很大责任,如果发现及时不至于死亡,也不至于隐瞒我们这么久”.报道中还有这样的描述“:(产妇)赤身裸体躺在手术台满口鲜血,眼睛里还含着泪水,可却再有没有了呼吸,而本应该在抢救的医生和护士却全体失踪了。”这则新闻随后被全国网络媒体传统媒体大量转载。事件发生后,湘潭县、湘潭县卫生局等机构通过通报后,事件进一步清晰明朗。
医患关系是一个社会热点,就像一个悬着的火药桶,一点就燃。媒体如在医疗事件的报道中,主观性过强地挑选信源,或是在事态没有调查清楚的情况下,进行定性报道,必然会煽动医患双方的情绪,导致事件的不断发酵演变。
这起事件的新闻报道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在事实尚未搞清楚的情况下,媒体急于给事件定性,单方采信病患一方的说法,当事另一方的声音缺席,报道失去平衡和客观。而且,在行文中带有一些感情色彩鲜明的词汇。例如,“含泪”、“惨死”等,意指医院冷血不作为,漠视患者的生命,容易产生不当暗示和联想,而对于造成这起孕妇死亡事件的真正原因“羊水栓塞”却被屏蔽、被忽略。作为媒体,对事件的报道,所需要的是客观、全面地呈现事件的过程,事件如何定性则是相关专业部门的工作。
(四)术语式的报道
医疗事件的报道,往往会涉及一些医学专业性比较强的术语或现象。这些术语或现象对于新闻受众来说,不一定能够知晓其具体所指。新闻从业者,不能仅仅依靠自身的知识经验,而忽略受众的理解接受能力,要及时地对专业性比较强的语言进行解释,保证信息的顺利传递。
比如这样一则新闻报道“:据介绍,新一轮大额医疗费用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将改进赔付方式,参保人员可持社会保障卡全程结算医疗保险与商业补充医疗保险阶段医疗费用,即把商保纳入医保费用的结算当中,全程统一结算。参保人员在异地发生的医疗费用,及在新的理赔结算方式未出台前在统筹区内发生的医疗费用,仍采用由参保人员个人先垫付医疗费用,后到承保公司申请理赔的方式。”
医疗保险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这则新闻在报道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专业词汇。例如,“大额”、“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统筹区”,这些专业词汇对于没有专业知识储备的普通老百姓读者来说,是一个理解的巨大障碍。读者若无法理解,那么新闻传递信息的价值便会大打折扣。
新闻的语言要做到简朴通俗。新闻如果在语言上不断堆砌术语过于艰深晦涩,就会脱离读者。这是专业领域事件报道中,必须克服的一个问题,语言上要易读,做到“以受众为本”,客观、准确、顺利地传递新闻事件信息。[2]
二、医疗事件报道问题的改进对策
(一)严把事件调查核实关
事实是新闻的前提,没有事实便没有新闻。在医疗新闻报道中,报道者一定要做好新闻事实的认定和核实工作,特别是在网络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消息来源空前快捷,但往往有些消息真假难辨,报道者要严格遵守职业规范,采集事实方面严格把关,不道听途说,不捕风捉影,做到客观真实地报道事件。
医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科学,在新闻报道中,往往会涉及一些医学专业的知识,报道者一定要在充分地了解相关知识,知悉事件的前因后果后,在尊重医疗卫生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而不能片面追求轰动效应和读者的眼球,在没有搞清事实的情况下,妄下结论,或是不顾事件发生的特定环境,断然截取只言片语,不仅可能出现荒谬的错误,还有可能引起公众敏感性的反应。
(二)平衡报道
平衡报道在涉医报道中话语权的构建和媒介形象的建构中作用重大。媒体应该成为“公器”,要为社会服务,服务于公共利益。[3]在医疗报道事件中,必须客观真实报道,努力酿造一个医患关系和谐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
杜绝揭黑幕式的报道,把医患双方对立起来,造成双方的不信任和抵触情绪。或是将医生作为假想敌,进行倾向性较强的报道,让医生一方失去声音,偏听患者一面之词。预设立场的新闻报道,毫无客观可言。将患者预设为“弱势群体”,进行维权式的报道,不符合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素养。
在涉及医疗纠纷的报道中,报道要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不作任何主观推断,不刻意迎合某一方的心态,不有意突出一方而损害另一方。具体操作中,要做到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的平衡,要保证消息源的真实、可信,要获得当事人双方和官方权威信息,要多源核实,相互佐证,避免单一消息源的不确定性导致新闻报道失实。多源核实的过程中,要注意不同观点的消息源的引入,要使事实全方位、多角度、最大限度地呈现事件真相。报道中,报道者要尊重事实,要把握好报道倾向,保持中立视角,避免对新闻事实进行断章取义、曲解或者进行煽动性的评论,制造对立情绪,否则会对医疗事件的恶性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避免情绪化和标签式的语言
情绪化报道指的是报道文本中有诉诸感情的倾向,并通过字里行间所夹杂的强烈感情色彩和说服倾向来影响受众,吸引观众眼球的现象。[4]媒体从业人员在进行涉医报道时,不能预设立场,将报道的焦点过多地放在医患之间的矛盾和医疗事故上,更不能以此进行煽情化的报道,过分地追求轰动效应。媒体应该客观、公正地反映当下的医疗环境和医患关系。
媒体更不能做“标题党”,用扭曲原意、夺人眼球的标题为噱头以吸引读者。同时也要做好把关,对未审核、尚未有准确定论的医疗报道要谨慎措辞,不能夸大其词,更不能伪造事实、以讹传讹、妄加揣测、传播谣言,为医患关系的进一步恶化推波助澜。
除此之外,医疗报道还要把握好准确性和通俗化的问题,要处理好医疗报道中专业用语的问题,也要做好新闻的可读性问题。新闻是向受众传递信息。医疗报道由于专业领域的问题,报道者对于医疗行业用语,要根据具体词语所代表的事物、现象在社会上推广的程度,谨慎选择,区别处理,要尽量做到“以受众为本”,换位思考,拉近新闻传播者与新闻受众之间的距离。
参考文献:
[1] 陈立富 . 医疗突发事件网络新闻的舆情传播特征分析[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5(1)。
[2] 郑保卫 . 当代新闻理论[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3] 许鑫 . 传媒公共性:概念的解析与应用[J]. 国际新闻界,2011(05)。
[4]姜燕 . 传播文明价值观,谨防以情绪化、戏剧化报道吸引眼球--归真堂“活熊取胆”事件报道解析[J]. 新闻记者,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