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科学传播的基本理论概述
在科学产生之后,如何被公众认识了解一直是个挥之不去的问题。工业革命之后,社会取得飞速进步,其中科学在其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也与科学能够成功的传播有着直接的关系。学习了解科学传播发展的历史形态与基本内涵对于平衡科学、公众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1 对科学传播的历史与逻辑考察
科学传播发展经历了科学普及、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的三个阶段,洞悉每个发展阶段的传播特点对于深刻把握科学传播内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对于科学传播三个发展阶段的比较研究的同时能够准确的把握到科学、公众与社会存在着的矛盾与问题,以便我们更好的发现平衡三者关系的便捷方法。
2.1.1 科学传播理念的发端
谈到科学传播,对应的英文是 science communication,这个词最早是由英国着名科学社会学家贝尔纳提出的。他在 1939 年出版的《科学的社会功能》中第十一章的标题就是 science communication,当时我国把这个词翻译成为“科学交流”,用现在的观点去看这个翻译之后的词,很明显的可以看出我们把贝尔纳所做的定义缩小了,因为“科学交流”只是他所说的“科学传播”的一部分而已。一提到科学传播,在我们的头脑中总是能够浮现出几个与之相关的词汇来,即科学、技术、传播、科学传播、科技传播等。
科学传播是站立在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以这些学科知识为背景,更深层次的挖掘科学的精神内涵,传播理性思考的科学精神;并且将理论用于实践之中直接与公众进行科学传播与沟通,从事广泛的科普活动。
2.1.2 科学普及、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的内涵及其关系
在近代科学出现之后,新鲜事物如何被广大公众认同一直是围绕在其身边的问题,科学为社会历史的发展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是在 18 世纪以后, 这与科学能够成功的传播有着直接的关系;20 世纪的科学传播分别经历了科学普及、公众理解科学和科学传播的三个发展阶段,每次发展都对于上一个阶段的完善,虽然在内容上都是对于科学知识进行传播,但是三个阶段完成了科学传播广义化、全面化和系统化的转向。公众对于科学普及的理解大多数是在科学主义的意识形态下产生的,科学普遍被公众认为是一种正确积极且不容我们质疑的正面形象,对于推动社会的进步有着十分强大的作用,在人们的思维意识中居于崇高的地位。科学是不容人们进行批判或者怀疑的对象,公众对于科学的信任长时间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有些时候公众甚至对于科学所给出的结论不假思索的盲目信从。也正因如此,科学普及被预设成为一个科学知识自上而下的一个单向的传播过程,出于科学知识的单向传播,所以传统科普以一种俯视的、教化的态度对待没有掌握科学知识的群体。其次,科学普及是实现科学对自身文化向大众普及的一个手段,是承载着国家的意识形态的单向传播。科学普及以培养公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技能为目的,但最终目的是为提高综合国力而服务的。所以认为传统科学普及是以国家意识形态为主的一元化组织,政府对其行为负责。再次,在传统的科学普及之中行为主体是科学普及的创作者而非一般公众,他们把具体的科学知识为传播的主要内容,这样的传播过程无异于把具体的科学知识简单粗暴的灌输给受众,没能把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重视起来,因此传播过程是不完整的。
对于公众理解的科学的解读,在二战后,传统的科学普及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弊端,变革在科学的传播方面变得尤为的重要。公众理解科学最早是由英美等国提出并且在科学共同体内部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播活动,首先,科学不在是整体的学科,学科分化随着科学进步逐步出现,因此各个学科之间并不是彼此独立存在而是需要相互交流沟通的,这样才能继续促进科学进步。科学家之间彼此也并不是闭门造车,彼此之间也需要交流学习,因此传统科普的受众由单一的无知识者变为包括科学家在内的广大公众。以具体的科学知识为唯一的传播内容发展成为如何更好地使公众更好地去理解科学。其次,科学不在是不可批评和质疑的,尤其是当科学的负面作用出现在社会的视野中,如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等一系列负面影响,人们开始关注去评价科学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与其产生的消极后果,科学不在是高高在上不容质疑的了,人们开始关注去发展什么样子的科学以及科学未来的走向,在其中社会公众对社会发展的话语权显现出来。公众理解科学的假想是公众之所以不支持科学的发展是因为对其的理解不够充分,但相反,公众越是理解科学就越能够做出自己正确的评判,越是能与专家的意见吻合,所以才能够支持并且促进科学的发展。公众理解科学作为科学普及发展的新阶段,主要就是能够令公众正确的理解科学,对于科学的积极影响与负面效果有一个正确的评判,从而更好地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
科学传播事业是在关注对整个科学文化领域进行深入的思考之后才被接受的。在应用中,科学传播与“现代科普”并没有比较大的差异,之所以提出科学传播一方面方便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在意义上科学传播与科学普及有着明显的差异;而在科学传播与科学普及之间二者划分同样是不显着的,可以理解为科学传播是以公众理解科学为前提的,明显带有着公众理解科学的印记,并且是其的扩展和延续。科学传播是科普发展的一个新的形态,其本身还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对于科学普及、公众理解科学和科学传播之间的关系可以解释为三者传播立场、传播方式、传播主体都是有着明显区别的,表现出了科学的传播逐步趋于健康、完整的传播体系,在传播立场上,科学普及代表政府立场,以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为主要的传播方式,传播的主体主要是科普创作者,其中科学具有相当高德权威性,不容公众的质疑;在公众理解科学的阶段传播的立场变成了科学共同体,传播方式也开始发生了变化,科学之间的交流变成了必须,科学界内部开始出现了互动,人们开始关注科学的发展方向问题,传播的主体也由单一的科普工作者走向了普通的社会公众;最后发展到科学传播,其立场代表了公民的立场,而传播的方式也有单向传播走向双向互动和内容形式的多元化,极大的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增加了公民对于科学发展的反思;在传播主体上,随着新媒介的发展科学传播的传播方式由单一的科普作家转向为全民传播的时代,电视、广播、网络、报纸专职从事与科技有关的报道、评论、演绎工作的,当是科学传播业的主力之一,人人关注科学问题,为科学发展建言献策。历史的、不同层次的并不是科学普及、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之间的区别。
科学普及、科学传播我们可以理解为二者的实质均是科学大众化的实践活动,只是其有着不同的侧重,并且在传播内容与传播方式上有所差别,科学普及相对于科学传播有着相同的方面,但二者不是等价关系。科学传播的界定有学者既承认传播主体的多样性与互动性,又把科学传播简单的等同于科普,不承认科学传播大众化之外的内容,这显然是不合逻辑的。在理论上讲,科学传播理论的提出有便于与国际接轨的原因,但不等于其是科普的新阶段,二者等同看待是错误的,在国际上科学传播与科普是有区别分开的,所以说这种说法实际上是错误的,对于科学普及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完全可以用“科学文化传播”来表述。
2.1.3 科学、公众与社会的关系
今天的人类,生存在科学为我们创造的环境之中,社会的变革同样也依靠着科学而进行的,正是因为科学如此的重要,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科学传播的理解首要要求的就是我们深刻的去理解科学。我们在不断的对科学进行探索,然而科学本身包括了丰富的内涵和外延,这些很可能给人一种科学无穷尽的畏惧感。
但是人类发展到现在,已经基本领悟科学的精髓内涵,并给与其基本的学科含义界定。科学我们通常给与其两层意思即反应万事万物运行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和正确合理的。不难发现,科学在这两层含义中既包含自然科学也包含人文社会科学。我国众多学者认为科学就是这自然界运行的各种各样的规律的自然科学与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发展下去的社会规律一致。所以说科学单单就是指自然界运行规律的学科是不能够成立的[9].
在传统的自然科学之中,普遍观点是技术科学就是解决生产中技术问题的科学,根据钱学森先生观点,我们之所以能够在自然界中生存就是懂得利用经验创造技术,而这些技术我们就称之为生产技术。所以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只不过是人们处理生产经验和对自然界观察结果的两方面,基本上是同一来源,而且两方面工作的最终目的也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改进现有的和创造更新的生产方法,来丰富人们的生活。
当然技术产生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服务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学的,是为二者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公众而存在的。科学与公众之间的关系不平衡不对称是导致科学传播争议的起源,科学传播在概念之中就已经产生了很多的问题加之科学传播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这些都造成了科学与公众之间的问题,并且引起了很多的争议。因为科学自身就是一个及其庞杂的体系,科学发展的方向与发展的速速不仅仅对人类命运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还关系到科学自身命运。由此不难看出科学传播也是与人类自身命运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的,它关乎着人类发展的前途与方向。这样的理论推导并不是夸大其词,而是实在的存在着的。比如在国内外一些有关于科学项目、科学价值以及一些重大的工程项目计划上通常会在社会公众与科学共同体、科学家之间展开沟通与交流,趋利避害,从而促进科学能够健康的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认真研究科学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对科学的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从社会功能上把握科学传播与公众的关系,我们将科学传播与公众的关系置于社会功能的范畴来认识,可以更进一步地理解相关问题。科学传播的目的就是要调整好科学与公众之间的关系,而平衡好科学和公众的关系首先要确定的是公众到底是科学传播的被接受对象还是控制者。众所周知,现代社会公众的生存都离不开科学,同样,科学事业的向前发展也需要公众的理解与支持,如果科学得不到公众的认同与支持,那么科学很难向前继续的发展下去;更重要的是,科学受众是人类整体,分为科学工作者,也分为享有科学成果的人。如同治理城市大气污染一样,这既与普通的社会公众有关系,也与城市管理与关系,然而如何去治理城市大气污染又是离不开公众对其的理解与配合。由此可见,重大的科学项目和科学决策能否顺利的实施都需要科学共同体的民主决策,所以科学在应用的过程中,应当时刻注重与公众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科学传播着重沟通公众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在传媒发达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选择通过媒体来表达自己,而通过媒介发出来的声音要求我们有冷静的思考,对于一些抱有争议的问题,要判断出媒体的报道是否片面,片面的报道往往将公众引向盲目的泥潭,不利于科学事业的进步与发展,所以科学传播要令公众最大限度的去了解科学并学会独立冷静的去思考,这样才能够培养人们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思想,利于科学事业的前进。
2.2 科学传播的模型及系统
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其自身存在和发展的系统,科学传播也不例外。科学传播自身发展分为中心广播模型、欠缺模型、缺失模型、对话模型、内省模型的五个阶段。每次发展的都是对上一个阶段的补充与进步,了解科学传播之所以取得进步的内在条件极其自身存在运转的系统能够更好的发挥其在信息飞速发展的新媒体社会的功能与作用,令其得到更为完善的发展。
2.2.1 科学传播的五类模型
科学传播模型是运用符号或语言文字、图形等方式来描述科技信息是怎样从拥有者向接受者传递的。科学传播模型可以明确的刻画出不同科学传播方法的特征[11].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科学传播的模型有着不同的形态,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中心广播模型、欠缺模型、缺失模型、对话模型和内省模型。
中心广播模型,是在传统科学普及时期一种比较常见的模型,中心广播顾名思义即由中心向外扩散的一种单向传播过程,从国家的利益和立场出发,代表着党和国家的喉舌。在生产力低下的计划经济时代用于传达政府所要传播的思想指示,维护国家的利益。在这种传播模型之中,科学是神圣的、权威的、是不容置疑的。中心广播模型大多是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很少谈及科学方法与过程,忽视科学在实际应用之中的所存在的问题。
欠缺模型,约翰·杜兰特的缺失模型主要通过对公众的科学素养和公众对科学的态度定量调查之后得出的模型。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公众开始对于科学知识有着十分强烈的渴望,但是公众没有经过系统的科学知识培训造成对科学认识的缺失。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知识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重大的科学决策需要在科学共同体之间进行利与弊的讨论,这就要求公众具有一定的科学素质;对于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越是对科学有着深入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支持各项科学政策的实施,公众越了解科学,就越支持科学,与之相应的政府也就会多投入资金在科学研究上。
缺失模型之中对于科学技术的认定是全部正确的、是不容公众进行质疑的,无论社会哪一个阶层都应该去认真学习了解的,以便防止“无知的公众”遭受误导性观念的侵扰,提高“去伪存真”的能力。缺失模型受到了许多批评:如温尼、米西尔等学者都认为,首先,缺失模型的前提是把科学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认为是公众对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的无知,迫使他们有对科学强烈需求的需要,这种公众无知的看法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其次,科学本身并不是不容怀疑的科学能给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同样应用不带也会带来负面的后果,所以为公众提供一定的评判的空间也是科学发展的需求。
对话模型,在对缺失模型批判的基础之上杜兰特注意到了这仅仅是科学传播没能取得广泛影响力的一小部分原因,公众对于科学知识的欠缺降低了他们对于科学传播的兴趣,同时参与性的没能得到及时满足也是公众不能理解科学,科学的进步与发展需要广大的民众参与进去,需要对其进行评价与判断,如果不能解决公众与科学之间不能沟通的隔膜问题,科学依旧是不能向前发展,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要求科学自身放低态度,敞开对于普通公众平等参与的通道使公众能够了解掌握科学发展的动态,这样才能调动公众的积极性从而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当今社会,科学支出所占社会总支出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作为纳税人的公众有权知道他们的钱用到了发展什么样的科学上面,既要了解重大科学决策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也要对科学所产生的负面作用知晓,选择他们要发展的科学,科学家同样也要接受广大民众的监督与约束,这样才能营造一个良性的科学发展的社会环境,从今科学进步。
内省模型,布赖恩·温提出的内省模型即把“内省性”作为调节科学与公众之间关系的突破口,通过不断的内省使公众能够更好的去理解科学、促进科学的发展。
布赖恩·温通过一系列的比对研究发现在公众理解科学之中普遍认可的缺失模型是存在漏洞的,科学一直以来被人们认为是专业人士对于非专业人士的一种单向传播,而在这种单向传播中是不能够对科学的真伪产生怀疑的,也就是说在科学面前公众没有选择的权利只能去接受,以此特性科学在公众面前表现出了极端的不内省的特性。公众之所以对科学没能产生热情以至于不能理解科学是由于公众不能够把握科学研究的对象、科学决策的方向以及科学将会给他们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但是原有的公众理解科学的模型是存在欠缺的,公众在与科学家或科研机构之间的关系仅仅是充当着信息的接受者,而不能发挥自身的内省性去充分的参与到科学发展之中,公众对于科学的态度是防御的,他们固守着自己通过经验而取得的地方性知识作为与科学对比的内容,从而逐渐的对科学产生不信任感。公众能够比科学专家更能够对自己所处的地位进行内省,所以他们对于科学接受的态度是将信将疑的。公众的这种内省性正是科学发展所缺少的态度。把内省性引入科学之中,对于公众与科学之间的交流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本身就是科学发展跨越式的进步。科学自身是没有问题的,而公众相对于科学的外行知识也不是没有价值的,当科学发展到一定的环节的时候,把自身存在的问题与普通公众的认知结合起来,才能够使科学真正的被公众所接受,消除他们对于科学的不信任感。
2.2.2 科学传播的系统结构
我们通常所说的系统,是指的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统一体。大量数据表明,所有事物都有维持其自身存在的系统,而系统性是事物得以存在的根本属性。科学传播也不例外,它也是在一定的系统之内进行的,因此对于科学传播的研究我们有必要把它内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各个部分所组成的系统进行综合分析是十分必要的,便于我们能够更全面地把握科学传播的运动规律和实践效果。
科学传播系统是以人与人之间的作用、传播的相关单位作用在一定的社会准则之下的社会体系,主要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区分,静态就是以传播者、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受众等一些列要素所组成的复杂系统;动态是在构成科学传播每个要素之间不断协调、不断适应的向前发展过程。
任何一个系统正常运转都不是各个要素之间简单相加即可,科学传播也是如此。在科学传播过程中,各个要素之间要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从而为整体达到和谐运转。科学传播的过程不是单线性模式,而是在多种因素的相互交流沟通、循环反馈的非线性方式。
1894 年美国传播学家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提出传播过程中最基本的五种要素,被后人总结为着名的“5 W 模式”,即 Who(谁)- Says what(说什么了)一- In which channel(通过哪个渠道)- To whom(对谁说) With whateffect(有什么样效果),这一传播模式虽然直观的表示出了单向传播的整个过程,但重要的是拉斯韦尔忽视了传播过程之中具有的双向互动性质,所以“5 W 模式”是不完整的,但这也为人们人们研究传播的发生发展过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为日后发展的传播学的研究奠定了基本的研究框架。
科学学创始人贝尔纳是对于科学传播有着较早研究的学者,他认为科学传播不应当仅仅是科学家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工具,同样他应该也是普通的社会公众参与其中的。贝尔纳并且把科学传播分为三个层次,在这三个层次之中学术交流、科学教育、科学普及充当主要角色,而这以划分为今后系统的科学传播层次划分奠定了理论基础。
学术交流通常是我们所理解的具有相同知识背景的专业人士在专业问题的某一领域而展开的交流过程,以此进行科学信息、科学知识的交流互动。比如科学家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取得新的成果、新的理论等通过一定的方式传播到其他科学家那里或者从其他科学家那里活动其他科学信息的过程,学术交流的形式并不是单一的,包括正式和非正式两种。
科学教育,马克思指出“一般劳动是一切科学工作,一切发明,一切发现。这种劳动部分地以今人的协作为条件,部分地又以对前人劳动的利用为条件”所谓的科学教育就是已掌握知识的人去想没掌握知识的人群进行普及的活动,并通过科学知识的普及来培养公众理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的精神,以此来达到培养具有一定科学知识和科学素质的人才。科学教育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是普通的社会公众能够及时了解科学信息、掌握科学知识,并利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科学创造,增加公众对于科学的理解,有利于人类科学文明的传承和发扬,是人类科技文明创造与科技文明传承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普及如前文所讲主要是科普学家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的一种过程,科学普及是科学传播系统中覆盖最为广泛的,也是科学传播最为基础的概念,科普主要通过科普展览、大众媒介向广大社会成员进行传播科学技术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以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科学普及打破了科技事业与民众之间的藩篱,促进公众理解科学,支持科学事业。
2.2.3 科学传播在现代化社会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我国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步伐,科学传播得到了足够的重视,代表了我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科学传播让社会公众分享到了人类科学进步的成果,推动了新兴生产力的向前发展,更新了更为进步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社会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了经济的增长方式。以现代的信息传播技术、物理技术、生物技术等为代表,加快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令公众享受到了更为进步的社会服务。
科学传播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粗放的工业生产不仅破会人类生态环境,还没能给人类带来高收益,科学传播绿色生产工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传统污染企业的治理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力量,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和提升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科学传播使公众能够更清楚的认识自然规律,从而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搭设桥梁。通过系统的、科学的的学习了解自然界的规律、我国自然资源与环境发展现状和变化趋势,才能更为有效的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对于新的生产方式、生活及思维方式,都可以通过科学传播进行有效并且广泛的传播,引导人们去改变、去学习。从人类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出,每次重大的科学技术往往都会引发认识论革命,而认识论的革命是导致公众世界观、价值观发生变革的重要因素,并且会在经济、军事等社会不同领域引起变革。因此要充分利用科学传播对社会所带来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变革作用[12],促使社会和谐有序的向前发展。
科学传播所带来新的思维方式能够激发公众的创造活力,提高公众普遍的科学素质,培养充满创造力的高素质群体;科学传播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科学传播不但在传播之中给公众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且在传播之中不断的开阔公众的视野、深化对于物质世界的认识、培养理性思考的科学精神。在科学传播之中所蕴含的对于真理的追求以及培养公众创新精神、实践精神、理性思考的质疑精神等等,都变成了人类所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依托科学传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不但培养了公众对于创新的兴趣,而且提高了全社会对于创新的意识和普通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3 本章小结
本章从历史与逻辑的角度分析了科学传播理念的产生和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过程,指出科学传播三个阶段在发展中所代表立场由政府国家的立场转变为公众的立场,传播方式由单向传播转变为双向互动的传播等进步发展。最后通过对于科学传播内部的系统结构和四类模型的解剖,挖掘出其内部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取长补短,为我国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取到的作用做出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