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学论文

微信的传播特性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8-11 共718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微信传播的基本属性探讨
【绪论】微信传播功能特点研究绪论
【第一章】微信传播的要素分析
【第二章】微信传播丰富了社会传播系统的运行
【第三章】微信的传播特性
【第四章】微信全新传播特性带来的传播阻碍
【结语/参考文献】传播学视阈下微信传播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 3 章 微信的传播特性

  微信所带来的全新的生活方式使得其传播特性与众不同,带给传统的经典传播学理论和网络传播学理论以新的思考。当人们习惯于通过微信与亲朋好友聊天,当人们习惯于在朋友圈发布自己的最新动态,当人们习惯于通过微信认识新的朋友,当人们习惯于随时随地查看微信的新消息,当人们习惯于阅读微信推送的新闻等等的时候,当人们习惯于微信慢慢而自然的变革与影响,微信带来的一切似乎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本章将从微信的传播过程、微信的社交平台属性、微信的社会运行系统三个维度来总结微信的传播特性。

  3.1 沟通模式产生极大变革。

  微信说到底还是一种基于手机端的即时通信软件,它的发展根基是人们对"沟通"的诉求。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将个体存在的需求从高到低依次分为生理、安全、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六个层面,微信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社会、尊重、自我实现这三个较高层面的个体存在需求。用户使用微信是因为微信在满足其需求方面有着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款即时通信软件的新特性。

  3.1.1 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更加丰富。

  当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时候,人们的全部感官包括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都在交流的过程中受到刺激,这是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都起作用的过程。"语言符号的第一性的形式是人类发出的声音,用声音作为语言符号形式的载体,有其自然属性的优势。说话人和听话人不一定要面对面,可以一边用语言交流一边做其他事情。""在日常生活人际交流活动中,诸如面部表情、姿势动作,身体接触、类语言这些"身体符号"以及服饰、香水味道、空间距离等其他非语言符号具有某种"暗示"性质,传递着参与者身份、个性特点和情绪等相关信息。它们对语言符号起着补充、替代、强调、否定、重复以及调节等作用。"微信的传播以语音沟通为主,语音沟通中可呈现沟通双方的环境背景噪音、语音语调停顿等,照片传递可呈现面部表情与外表着装,视频模式可呈现动作、举止等,添加地理位置信息可呈现对话双方的空间位置,这些功能模块都前所未有的将非语言符号添加到移动网络传播过程中。

  除此之外,微信还提供了丰富的"聊天表情"(见下图),扩充了非语言符号中象征符号、实义符号的样态。除了移植于 QQ 的 QQ 基本表情外,微信还为用户提供了多种贴图表情,包括免费的兔斯基系列、樱桃小丸子系列、史迪奇系列和付费的神偷奶爸系列、HelloKitty 系列、海绵宝宝系列等。通过各种各样的聊天表情,传受双方不但可以在聊天过程中获得空前的娱乐性,更可以给对方以更广阔的语义空间,一个可爱的表情所传递的也许不仅仅是一种态度会有更多潜在的刻意或者非刻意的含义,这将由受众自行解读。

  3.1.2 具有强烈的个性化、娱乐化。

  在现今忙碌的都市生活中,空前复杂地交织了多种文化因素。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NeilPostman)认为:当今社会"是一个娱乐之城,在这里,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微信的传播为社会的娱乐化趋势提供了绝佳的温床,无论是聊天还是朋友圈的消息发布,无论是消息浏览还是将外部消息导入微信的传播系统中,所有的表达方式与传播方式都带有极强的娱乐性,用户体验达到了非常高的愉悦程度。

  同时传播者试图以非常与众不同的方式将传播进行到底:上文所提到的完全自主选择的公众订阅平台、传播随时随地的发生、表达方式的自主决定包含选择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的任何一种形式,微信的功能模块也确保了微信传播的整个过程有着极度的个性化。

  3.1.3 传受双方关系建立门槛低,趣味性十足。

  通过手机通讯录添加好友、通过 QQ 号添加好友、通过微信账号查找添加朋友、通过微信群添加好友、"雷达"加好友、"扫一扫"加好友、"摇一摇"加好友、"附近的人"加好友、接收"名片"加好友,微信提供了多种添加好友的方式,这使得传受双方关系建立的方式十分多元。一方发出好友申请,另一方点击"接受",传受双方的好友关系即可达成。此外,"漂流瓶"功能模块提供了一种只聊天不建立好友关系的陌生社交模式。本文接下来将逐个分析以上几种好友建立方式。

  手机通讯录是基于手机号码而成的,一个号码对应一个真实存在的用户,一个人拥有另一个人的手机号码且存储在手机通讯录中通常意味着二者在现实生活中彼此认识且可以互相影响。通过手机通讯录使微信好友关系达成可以确保好友之间是互相认识的或者说起码是有通话需求的;QQ 好友关系源于 QQ 聊天软件,QQ 的庞大用户基数群以及其巨大的社会影响在这里不赘述。从 QQ 好友转移到微信好友的过程完成了用户电子聊天软件的社交关系的重建,既是 QQ 好友又是 QQ 好友的双重即时通信聊天软件好友身份意味着用户间的关系较为亲密;微信账号是微信用户独有的一串个性化字符,一旦注册不可更改。用户之间可以通过微信号来添加朋友,微信账号是用户自主创建的,由中英文字符构成,可体现用户与众不同的特质;微信群是微信好友之间的虚拟聊天室,群众各个用户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好友也可以不是好友,但一个用户需至少与群众一个其他好友有着微信好友关系。通过微信群可迅速认识"朋友的朋友",这是一种熟人社交的典型发展模式;雷达加好要求用户双方同时开启"雷达"功能,规定距离内所有开启"雷达功能"的用户均可成为好友。这是一种基于短距离地理位置服务的功能;"扫一扫"即扫描用户二维码名片而建立好友关系,用户二维码(QuickResponse Code)名片是微信为每一个用户生成的电子名片。二维码名片具有唯一性,是一种富含电子信息的黑白相间的图形,用户间只有面对面使用手机才可以完成扫描的过程;"摇一摇"(见下左图)添加好友时微信用户打开"摇一摇"界面并左右摇动手机,这时候微信会自动向你推荐此刻同时与你摇晃手机的微信用户们,"大千世界中竟然有人此刻在跟我同时摇手机"这种惊愕与欣喜的猎奇感给了微信用户添加陌生人一个充足的理由。"摇一摇"功能是微信团队独创的,这个功能的开启也使得微信用户注册得到了爆棚式的增长;"附近的人"(见上右图) 功能是一种完全基于 LBS(LocalBasic Service)的服务,开启"附近的人"功能界面微信会根据地理位置的远近向你推送微信好友,从几十米到几千米不等,这种添加陌生人的方式可以消弭地理差距从而实现现实社交;微信好友可以像另一个微信好友推荐自己的微信好友,从而使两个完全不认识的微信用户达成好友关系。这也是一种将朋友的朋友变成自己的朋友的方式;"漂流瓶"是腾讯团队提出的概念,最早见于 QQ 邮箱,后来微信团队将此功能移植到微信中,打开"漂流瓶"功能模块,微信用户可以"扔一个"漂流瓶也可以"捡一个"漂流瓶,也就是可以主动发起陌生社交也可以接受陌生社交,捡起一个瓶子后用户可以继续选择回应或者将瓶子扔回海里,一旦选择了回应就意味着双方可以即刻开启聊天模式而无需建立好友关系。

  以上 10 种建立传受双方建立关系的方式,是微信为用户提供的非常便捷的渠道,用户可以随意且任意地选择任何一种,"雷达"、"摇一摇"、"扫一扫"、"附近的人"、"漂流瓶"等方式使得建立沟通这种行为具有十足的趣味性,新奇的方式也给了用户十足的"好玩儿"的感觉。通过手机通讯录添加好友、通过 QQ 号添加好友、通过微信群添加好友、接收"名片"加好友、"雷达"加好友、"扫一扫"加好友是熟人社交,用户间总是可以寻找到现实生活中的联系,或紧密或疏松但双方之间的联系总是存在的;"摇一摇"加好友、"附近的人"加好友和"漂流瓶"建立聊天关系是陌生社交,规则简单且渠道多使微信用户间传受关系建立几乎是零门槛的,没有不必要的限制。

  3.1.4 同步与异步传播并行,传播有效性极高。

  "时刻在线"是微信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对彼此默认的前提,实际上只要用户是连接互联网的便可即刻接收消息。但在传播过程中,用户可选择立即阅读消息或在方便的时候阅读,用户甚至可以选择是否开启信息接收提醒,并可以选择对某些传播者不开启消息接收提醒功能。上述特性使得微信的传播是同步和异步都可以进行的,但无论同步还是异步传播,微信消息的到达率几乎是百分之百的,只要传播者发出消息,传播对象的设备终端就可以接收到,只是受众在设备终端接收到消息之后依然有选择是否阅读的权力。但由于微信的消息绝大部分是有意义的,要么是来自亲朋好友的聊天需求要么是订阅号的推送,订阅号又是受众想要知道的消息因而订阅的,受众有着强大的驱动力阅读新消息。也就是说,微信的消息传播中受众很愿意阅读传播者发出的消息,消息编码发出到接收解码的成功率是极高的。

  3.2 依托于手机 IM 的特殊 SNS 风靡。

  这一节我们将着重探讨微信"朋友圈"的传播特性。

  SNS 全称 Social Network Site,中文译名"社交网站"或"社交网".用户通过 SNS能够跟大量人群联系、互动和深化关系,从而扩展自己的人脉关系和社会关系。最早的社交网站是 2002 年底建立于美国的 Linkedin 网站,它也是较成功的社交网站之一,该网站建立的目的是帮助职场人士拓展自己的社会关系、规划职业生涯;而目前最有影响力的 SNS 网站莫过于 2003 年成立的 Myspace 和 2004 年建立的 Facebook.在中国,SNS 网站发展历程相对较短,目前国内比较成熟的 SNS 网站(见下图)有 QQ 空间、人人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开心网等。

  "朋友圈"是微信推出的一种类似社交网站的熟人圈子之间的内容分享。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圈子里的人、事等全部物理空间和存在构成了人们生活的全部。"所谓圈子,从社会学的意义来看,就是'社群'、'部落'、'团体',是一个具有特定弹性结构的网络关系。圈子为圈内人提供资源共享的权利,同时也对圈内人具有某种程度的制约。"朋友圈的设立非常像社交网站,只不过它是建立在微信内部的"小"且"封闭"的熟人 SNS.它不单单是一个简单的圈子,而是一个社交意味十足的圈子。朋友圈的存在极大提高了微信用户的粘性,人们已经习惯打开微信刷刷朋友圈,看看亲朋好友们都在做什么、分享什么。

  说"朋友圈"小,是因为其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社交网站但其功能定位与社交网站近乎相同都是为了人与人之间联系、互动和深化关系,说它"封闭"是因为其传播范围仅仅在微信内部,说它是"熟人社交"是因为朋友圈的内容只可以在微信好友之间浏览、评论、转发。我们可以说,朋友圈(见下图)是一个基于部分现实人际关系的封闭社交网络,对现实社会中的人际关系不仅虚化了而且拓展了。不仅帮助人们在虚拟空间中与熟人便捷地沟通、互动增进了解,也帮助人们结识新朋友、开拓新的人际关系。即使这种 SNS 是仅限于好友关系之间的,微信用户每天刷朋友圈依然可以看到十分丰富的内容,有朋友分享的文章、歌曲、视频,甚至游戏排名、心理测验、购物推荐等等,我们不可小觑"朋友传给朋友再传给朋友"这种传播模式带来的裂变式的传播效果,犹如"蝴蝶效应"一般一个小小的传播行为在一次又一次转发中也可以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因而我们说,朋友圈是一个特殊的 SNS.

  3.2.1 隐私保护性强,社交安全性高。

  微信的朋友圈传播非常周到地保护了微信用户的隐私,在这里用户编码发布了一条朋友圈消息,包含原创文字、原创图片、原创视频也包含转发外部网络世界接入的各种丰富的信息内容,如新闻、歌曲、各类文章等。在朋友圈发布原创 内容时,微信用户可以选择是否添加"所在位置",可以选择"谁可以看",可以"提醒谁看"(见下图)。也就是说微信朋友圈的原创内容发布,不但可以限于只有传播者的好友可以观看,甚至可以选择哪些好友可以看哪些好友不可以看。当然,微信也可以让用户自主选择屏蔽某些好友的朋友圈不看其发布内容,也可以选择将某些好友拉入朋友圈黑名单不允许其看自己朋友圈发布的任何内容。也就是说,微信的好友关系依然存在,两个好友关系的用户之间聊天依然可以进行,但朋友圈是不可见的。这些丰富的选择性使得朋友圈有了非常强的隐私保护功能,例如员工与老板是微信好友关系,员工在自己的朋友圈内发布一条埋怨老板的内容,他选择了让老板对这条消息不可见,这样一来他既宣泄了中的不满又不影响与上司之间的工作关系,这就是朋友圈带给你的隐私保护。

  朋友圈这样精心设置的各种选择功能,大大提高了现代人在使用 SNS 时的安全需求,做到了较为严密的隐私保护。

  3.2.2 分享性传播盛行,原创内容可视性高。

  微信的朋友圈促成了一种"转发分享"行为,因为微信平台技术上的开放性支持,使得用户习惯于在网络中看到好的内容就转发到朋友圈,与亲朋好友共享这些用户认为有意义的信息并可探讨这些有意义的内容。当然分享的内容并不一定都是多么庄严的,笑话、心理测验等娱乐消遣性分享也是非常常见的。总之微信用户可以自主决定跟自己的微信好友们在朋友圈中分享转发些什么。这是一个属于朋友之间的圈子,用户时刻会明白与朋友的共享互动对自己有多么重要。北京大学传播学教授杨伯溆在其微博上曾提示了转发的意义"主动转发优质信息可让个体觉得自己很有用""主动展示智慧启迪别人的评论常常意味着舆论领袖的地位".微信订阅号"创新社"在 2015 年1 月 4 日发布文章《腾讯年终总结:微信用户一天到晚都在干啥》中总结了微信中阅读和分享量最高的文章的类型,其中披露微信用户每天在微信平台上平均阅读 5.86 篇文章,并且微信用户将 61%的转发文章发到了朋友圈。

  微信用户在朋友圈发布原创内容的时候,照片和小视频是原创内容的主要形式。

  照片和小视频均属于接受程度较高的可视信息形式,可见腾讯的微信团队试图塑造用户对于图片和视频的喜好,这同时也符合忙碌的现代社会读图远比一堆文字更形象贴切、看视频还原现场远比主观描述更为有感染力的传播理念。"古埃及人有保存尸体的传统。他们会十分用心地清理死者的遗体,然后用防腐香料将遗体保存起来。法国现代电影理论宗师安德烈·巴赞说,不只是古埃及人会这样做,其实人人都有永久保存自己的冲动。因为对永恒与'不朽'的追求是人的共性。他把这种情节称作'木乃伊情节'.

  雕塑与绘画因此产生,它同时也是摄影技术起源的驱动力。"这也就解释了微信用户为何顺从地喜好并愿意以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向朋友们展现自己的生活状态、共享一种心情,因为照片和视频是"木乃伊"的替代形式,它为我们保存了时间,是我们的"防腐香料",是一种可视的信息形式。

  3.2.3 虚拟角色扮演性与现实角色寻求认同性并存。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尔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在他 1959 年发表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现》一书中指出,生活犹如剧场,人们必须在不同的设定下扮演不同的角色。社会好像一个戏剧舞台,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生活舞台上的演员,"剧本期望"是社会规范对各种社会位置上的角色限定,"剧情表演"是某种社会情境中人们为了给他人某种印象而做出的所有活动。

  对于微信使用者而言,朋友圈的特性使得他们可以自由地塑造自己期待成为的形象。这里是一个圈子,圈子里的人与自己都有"好友"关系,自己完全可以通过掌控发送的内容而让关注者获取关于自己的信息。用户已经习惯于有技巧性地把控自己原创和转发的内容,从而在亲朋好友的"面前"塑造自己被期待的形象,这是在虚拟的社交环境中的虚拟角色扮演。而这种虚拟扮演有的时候就是用户现实生活中的形象,有的时候又与现实中的形象又有差异。

  朋友圈好像一个小社会的小戏剧舞台,用户在其中扮演着社会规范对其设定的角色,而用户的根本目的是寻求现实生活中的角色认同。例如一个职场女性期待朋友们认为其符合"贤惠妻子"的形象,那她就会时常在朋友圈发布自己做饭、置办家居生活的信息,阅读过她的朋友圈内容的好友理所当然地会认为她喜欢居家生活并且善于处理家庭生活。虽然朋友圈的内容是虚拟的,但它的现实社会影响却是切实存在不可小觑的。

  3.3 融合人际传播与群体传播兼有分众传播。

  从经典传播学的理论框架角度来审视微信的各个功能模块,微信使得人际传播与群体传播运行顺畅,这在本论文的第 2 章已有较为详细的论述。但微信的传播绝不仅仅限于融合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以西南大学李阳 2014 年硕士毕业论文《微信的传播机制研究》为首的一些学术研究认为微信传播含有大众传播的模式,但我认为大众传播的一个特性是受众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大众传播模式中传播者是无法判断受众到底是谁的。在微信的传播中,每一个微信账号对应一个真实的用户,甚至可以对应一个真实的手机号码。由于手机号码的实名制,我们可以说一个微信用户就代表唯一真实的受众,透过手机号码我们可以知道用户的真实姓名、性别、年龄、居住地、职业、消费能力等,从而可以推断出受众的需求。在微信中,传播者可以根据受众的个性推送消息,受众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订阅消息。

  熊澄宇在其论文《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中给分众传播了明确的定义"分众传播的概念是指不同的传播主体对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方法传递不同的信息。"由此可见,微信的公众号根据受众的订阅行为向受众推送消息,实际上也就是根据受众的喜好推送内容,"受众订阅传播者传播"是一种典型的分众传播模式。"面对大量的信息,人要正常生活,就必须选择重要的信息,排除无关的信息。在这个选择的过程中,人的动机、需要、情绪、情感等因素都会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这意味着微信用户的选择权在分众传播机制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微信使得传播几乎是可以量体裁衣、私人定制而来的,是一种较为典型的分众传播模式。

  分众传播是一种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而新产生的分支于大众传播的传播形态,面对着无穷和海量的信息,用户完全有权决定自己看什么不看什么,而微信刚好为用户提供了这样便利的渠道,不但可以轻松便捷地选择看什么不看什么,还能够选择何时、何地看,跟谁一起看等。用户对信息的自主选择权被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方,受众的地位被空前的重视和认可,因而微信用户在被特别尊重的环境里更愿意发生传播行为,分众传播在微信中盛行。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