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微信传播的基本属性探讨
【绪论】微信传播功能特点研究绪论
【第一章】微信传播的要素分析
【第二章】微信传播丰富了社会传播系统的运行
【第三章】微信的传播特性
【第四章】微信全新传播特性带来的传播阻碍
【结语/参考文献】传播学视阈下微信传播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 2 章 微信传播丰富了社会传播系统的运行
对于传播的概念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定论,但考量传播可以有三种不同的角度,即行为、过程和系统三个角度。在第 1 章里我们着重从传播过程的角度分析了微信的传播,包含从传播者到传播接收者各个环节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本章将从"系统"的角度来研究微信的传播,这是一个更为综合的视角,将考虑微信传播引起的更加总体性的变化。
根据郭庆光先生的《传播学教程》(第二版)中的论述,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通常传播学把社会传播区分为五种基本类型,即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这五种不同的传播类型实际上也是五种不同的传播系统。要想了解微信的传播特性,研究其传播系统的类型是必需的。
微信的传播系统因为其依托于手机这种移动端而可以接入庞大的互联网系统,再加上它独特的使用规则,产生了异于以往任何一种传播信息系统的运行。微信的传播规律近似于网络传播学,但由于移动网络的属性也与普通的网络传播有差别。微信的成功极大程度上印证了传播移动化的盛行。
中国现代媒体委员会常务副委员任诗兰认为网络传播有三个基本特点:全球性、交互性、超文本链接方式。微信的传播是完全符合这三个基本特点的,但微信传播的移动性又是不可忽略的。匡文波先生在他的论文《论网络传播学》中,给网络传播下定义"所谓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传播活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由此可见,网络传播一个非常鲜明的属性是依托于计算机通信网络,也就是其可移动性较差。微信传播最鲜明的属性是"边走边聊",这种传播的移动化使其传播特性必然与网络传播有不同,我们可以称之为移动网络传播。参照经典传播学理论以及网络传播带来的新变化,考量微信的使用功能,我们可以从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两个经典传播学理论的角度出发研究微信。
2.1 极强的点对点移动人际传播。
微信最本质的功能模块聊天功能正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传播。所谓人际传播,多指一种发生在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人际传播发生在确定的两个用户之间,亲密度较高,非常利于增进用户之间的关系,能够达到良好的社交效果。"人际传播具有几个重要特点:第一,传递和接受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第二,信息的意义更丰富和复杂;第三,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率高;第四,是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微信的传播是极为灵活的,传播信息的意义多元且多变,双向性与互动性极强,反馈可以是即刻的,并且传播过程中制度性的约束较少,传播门槛较低。以上属性使得微信传播几乎符合了人际传播所有的重要特点。
"网络人际传播是以电脑为中介的文本化的传播,身体始终是隐匿的。这种'隐形人'的效果在社会学视角中被称为'身体缺场'(Body-absence)。"移动网络传播的参与者之间也有中介,这种中介是手机或者其他移动电子设备。传播中也同样存在"身体缺场"的现象。微信的人际传播也是一种虚拟化的交流,传播双方主体不依赖于物理空间和身体接触。但由于微信传播主体双方之间的"朋友关系",导致这种虚拟交流非常容易从 On-line(线上)状态转为 Off-line(线下)。微信随时随地可以让用户聊任何内容的特性使得"见面"变得非常容易。通过微信,传受双方交换着情感、知识、意见、需求、观念等信息,从而使二者互相认知、互相吸引、互相作用。这种相互之间的人际传播关系是非常强烈的结合,它可以使微信传播的发生极为频繁且有实际的社会意义。这是一种鲜明的个人对个人的传播形式,传受双方不但关系紧密而且传播行为发生频率很高,虽然实际上是一种虚拟联络但对现实生活有着显著影响,因而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种极强的点对点移动人际传播。微信的人际传播产生于虚拟移动互联网,却很容易影响人们的现实生活,因而也可以说这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移动人际传播。
2.2 强连接场域下的移动群体传播。
微信的聊天功能不但可以让用户个体与另一个用户个体之间进行传播活动,也可以使用户加入一个"群聊"的环境。群聊的对象可以是同事们、同学们、朋友们、家人们等等,任何一种紧密或者松散的社会关系都有可能建立起一个微信群。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GRanovetter)根据人们之间互动次数、情感深浅、关系亲密度、互惠互换的多少将社会关系分为强连接和弱连接。他认为强连接(StrongTies)包括亲戚、朋友和邻居等接触频繁的社会关系,这是一种十分稳定的然而传播范围有限的社会认知。与此相反,弱连接(WeakTies)包括相识的熟人的朋友或间接的社会关系(如朋友的亲戚,亲戚的朋友)。微信好友之间的关系的建立,大部分建立在手机通讯录和 QQ 号的基础上,陌生社交仅占微信好友的少数,微信好友与好友之间的社会属性使得微信的群体传播大部分时候活跃在强连接的场域下。
现在,在智能手机用户之间,任何一个关系紧密且突发而成临时性或固定性的团体都会建立一个微信群,方便团体成员之间联络,也方面陌生的团体成员之间迅速了解认识。例如,大学生毕业初入职场新人培训,作为同时进入同一公司的新同事们互相之间是不认识的,这时候大家会立即自发建立一个微信群,群里面都是新同事。在这个群里,关于入职培训的新消息可以随时发布,大家第一时间获得入职培训的最新动态,同时可以随时聊天增进彼此的了解,想私下联络的新同事也可以在微信群里互加好友成为微信好友。随着时间的推移,微信群里陌生的新同事也会熟悉起来。
2.2.1 较易引起"群体极化"现象。
"群体极化"(GroupPolarization)这一概念是美国法哲学家、芝加哥大学法学讲座教授凯斯·桑斯坦(CassSunstein)在《网络共和国 Republic.com--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2001)一书中提出的。他说:"群体极化的定义极为简单:团体成员一开始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着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而据法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勒旁(GustaveLaBon)较为偏颇的看法,人作为行动的群体中的一员,其智力是不起作用的,完全处在无意识情绪物支配之下。他指出:"首先,组成群体的不同成员在做出判断时,其智力水平无关紧要",聪明人也会做出智力低下的判断;其次,"他们受着感情因素极强烈的影响,很少被证据打动","表现出极少的推理能力";再次,他们"也深受名望的影响",极易被权威左右。
微信群体传播的强连接关系使得微信用户们更容易朝着共同认知的方向移动,这种方向性的移动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也会容易形成极端的观点,因为非理性判断的现象极容易发生。
这种关系下的群体中的个体深深受着感情因素的影响,群体认同和群体盲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从众效应容易产生。即由群体的真实或臆想的压力所引起的个人态度的变化是鲜明的,这种变化也许带来积极的影响但也会带来消极的影响。
举例来说,微信用户很有可能在同事聊天群里感受到工作压力之外的温暖与温馨,也有可能集体宣泄式的抱怨老板过于严苛。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微信的群体传播属性容易引起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
2.2.2 瓦解"沉默的螺旋",传播运行活跃。
1974 年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艾尔-诺依曼(Elisabeth Noelle-Neumann)发表的《重归大众传媒的强力观》一文中首次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论,这是一个政治学和大众传播学理论。"沉默的螺旋"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心理学、大众传播学和社会学,建立在对人的社会从众心理和趋同行为分析的基础之上。
理论基本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沉默的螺旋理论在大众传播环境中盛行,因为人们习惯了屈从多数人的意见,为了不突兀不受异样的眼光和排挤,人们甘愿放弃自己不同的意见。
但在微信的传播系统中传播主体泛化,传播双方地位平等,反对者不再需要付出代价,用户没有必要一定跟随"意见领袖"的观点。微信使得用户间信息交流便捷且通畅,对信息的创造和选择都是在自我意识支配下进行的,信息传播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手机媒介信息传播的私人化、隐秘性特征,使人们对于事件的意见发表更大胆,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大大减弱了'沉默的螺旋'理论所谓的人们因受到'意见气候'的压力而产生恐惧孤立心理,因而也就不一定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从而被裹挟着去壮大另一方的观点。"人们更愿意发声,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认同的观点可以在微信的群体传播中的得到释放,从而获取亲朋好友的支持认同或者帮助斧正。"沉默的螺旋"似乎在微信的传播中无法存在,因为用户大多数情况下不会甘于沉默,更不会陷入"沉默的螺旋"中。